企业社区以管理服务促进社会和谐探析
2015-11-26金牛股份有限公司张玄亮
文/金牛股份有限公司 张玄亮
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战略目标,还是一个伟大的社会、经济、政治工程,在新环境下,如何在广大城市全面构建真正的和谐社区,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实现有很大的影响,下面就企业社区以管理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具体措施进行分析。
一、构建和谐企业社区的重要性
企业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物质载体,同时企业也是维持社会稳定的基本就业载体,就企业而言,不仅仅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也是社会活动的主体,因此,社会的和谐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和谐程度的影响,可以说构建和谐企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因此,企业要积极构建和谐氛围,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打下良好的基础。企业的和谐包括内和谐和外和谐两部分,其中内和谐是指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各个部门、组织、员工、管理者等之间要共同努力,共同奋斗,实现企业的和谐发展;企业的外和谐是指企业要与社会、环境等相互和谐,以实现共同发展。
二、企业社区以管理服务促进社会和谐的措施
(一)以和谐社区为核心开展工作。企业小区要以营造和谐社区为核心,企业首先要做到,坚持“以人为本、为住户服务、为住户办事”的工作原则,以服务社区居民,改善居民生活环境为主要任务,充分发挥企业的作用,真诚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从而促进和谐社区的构建。其次,为加快和谐社区的构建,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科学的管理制度,进行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另外,依据企业向心力的优势,挖掘发挥离退休员工发挥余热,定期组织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的业余生活,提升荣誉感,培养一批热心助民、乐于奉献的楼栋长,从而实现和谐社区的构建。
社区管理归根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因此,在开展社区管理服务工作时,必须以社区居民为主体,将社区管理和群众的意愿紧密结合起来,充分尊重人、理解人,以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为主要工作任务,确保社区居民的利益不受侵害。同时,企业还要加大对管理人员的教育,强化管理人员的服务意识和法治意识,逐步扭转住户对企业的依赖和该担当的责任和义务,让广大社区居民感受到企业的关爱,自觉接受管理,从而为和谐社区的实现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营造丰富的生活活动。为防止火灾、偷盗等不良事件的发生,促进和谐社区的构建,企业要积极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群防群治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义务巡检职责,将社区巡检工作落实到各个角落,避免火灾事故或者刑事案件的发生。管理人员还要积极组织居民开展文化活动,如居民学习太极、打羽毛球、乒乓球等,从而丰富社区居民的生活活动,为社区居民营造和谐的生活氛围。
(三)积极帮助困难居民。要想加快和谐社会的构建步伐,就需要将民生放在首要位置,为民解忧、为民谋利,积极帮助人民解决最关注的热点问题。企业要努力改善社区面貌,坚持“全心全意为民服务、尽心尽力为民办事”的工作原则,积极发动社会力量,大力整治社区环境,维修公共设施,做好文化宣传和建设联系科普医疗等服务站点,深入居民日常生活,真心实意地为社区居民提供服务。
要加大对特困居民的关心力度,对于特困户,要积极开展帮扶、捐款、捐物等活动,帮助困难居民改善生活,让困难的居民感受到企业的温暖和关怀。对于残疾和低保人员,要按规定申请补贴,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存在的困难,从而有效地促进和谐社区的构建。
(四)完善党政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目前,我国正处于大力建设、大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各种社会矛盾相互叠加,群众利益诉求呈多样化、差异化的方向发展,各种利益矛盾越来越突出,这就需求协调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处理好人民内部矛盾,坚决打击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不良之风,从而有效地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要建立完善的群众利益调解机制,完善民主决策流程,推行公共决策公示制度。深入基层,了解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对物业费、电梯费、停车难等热点矛盾,最大限度在基层、内部化解,同时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对于某些重大决策,参照国家相关法规,做好风险评估工作,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控措施,从源头上化解群众利益问题,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
三、总结
构建和谐企业和构建和谐社会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同时这也是我国新环境下的重要战略发展目标,和谐社会的构建,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以和谐社区为核心开展工作,营造丰富的生活活动,积极地帮助困难居民,完善企业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通过企业社区管理服务促进社会和谐,从而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1] 许明霞.企业社区以管理服务促社会和谐之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2(24):215-216.
[2] 陈志卫.创建新型社区促进社会和谐的路径分析[J].宁波经济丛刊,2013(05):141-142.
[3] 姜华.拓展服务功能,参与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和谐——浅谈物业企业工会组织在参与社会管理中的作用[J].工会博览,2013(26):78-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