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大同思想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
2015-11-26刘广昊
□ 刘广昊
自十六大第一次提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深刻命题以来,党和国家始终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社会建设的重要任务。十八大报告将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为中国实现现代化“五位一体”战略布局的重要内容,是社会建设的最终目标。建立一个和谐美好的社会是中国人民从古至今的追求,从渊源上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的大同思想。大同思想在我国历史中,尤其是社会构建上有着及其深远的影响,其中许多主张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和谐社会是传统大同理想在现代社会的延续和升华。
一、大同思想概述
1.大同思想的产生和演进。
《诗经》中关于远离“硕鼠”、去往理想家园的描述,是迄今保留下来的关于追求“大同”思想的最早的史料记载之一。到了春秋战国时期,礼乐崩坏,对当时社会现状心怀不满的各派诸子追想远古和谐的社会,纷纷阐述自己心中理想社会的精义,提出了自己畅想的理想社会模式,“孔子认为‘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墨子主张‘兼相爱,交相利’,老子则向往‘甘其食,美其服,……,民治老死不相往来’;孟子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
儒家在《礼记·礼运》中明确地提出了大同思想:“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随着儒家正统思想地位在西汉的确立,这一“大同”的理想社会蓝图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虽有东汉末年张鲁“五斗米教”的实践模式以及东晋的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里的“世外桃源”模式等思想的出现,但由于儒家的正统地位,儒家式的大同思想仍是主流。
时至近代,儒家的大同更为当时的资产阶级代表人物所吸收,用来表达自己的理想社会。其中比较着名的有康有为的《大同书》,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等。直到我们党在抗战时期的“土地革命”以及后来的“三大改造”“公有制”也无不体现了大同、天下为公的思想。正是这些从古至今的“大同”“和谐”思想的传承和实践的积累,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了文化基础,使之能很好与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相结合。
2.大同思想的内涵。
(1)“天下为公”。是指天下为人民所共有,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私。延展开来,就是坚持所有制的公有,反对私有。人们各尽其能,货不藏私,劳不为己,即人们一起劳动,并不是为自己,所产生的劳动成果和社会财富也不藏私,为社会成员共有,毫无私心。这主要是社会经济制度层面的,坚持公有制。
(2)“选贤与能”。是指在大同社会里,任人唯贤。由公众选举德才兼备的“贤能”来帮助大家治理社会、管理天下事务,使社会事务有条不紊地运行。通过贤能的管理使人们生活在“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这样的安静和谐的社会秩序中。这也是大同社会的一种管理层面,或者说是一种管理制度。
(3)“讲信修睦”。是主张人与人之间讲求诚信,谋求人际关系的和谐。这是大同社会中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准则,这也和儒家坚持“礼”是一致的。最终延伸到“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达到人人平等,从而消除社会中的不和谐,减少矛盾,促进社会安稳。同时,人人敬老爱幼,各有所用,各有所得。如果说上文指的主要是社会制度,那么,“讲信修睦”则主要是讲道德准则。
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概述
1.人自身的和谐
是指人自己“身”与“心”的和谐。所谓“身”主要指物质层面,一个人的发展离不开最基本的物质需求,占有一定的物质资料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前提。但同时,又要求我们正确地对待物质资料,避免享受主义和拜金主义。“心”主要指精神层面。一个人在拥有一定的物质基础之后,必定会产生精神上的需求,把精神世界和物质世界统一起来。在目前而言,改革开放以来西方文化对我国传统文化造成了巨大冲击,使我们的思维和价值观发生变化,这必然要求从西方文化中吸取有益部分,同时又要坚持自身中国文化中的优良传统和社会主义信仰。
2.社会的和谐
社会的和谐需要两个部分的共同努力,一是人际和谐,二是社会内部系统各要素的和谐。人际和谐主要受到自身素质和社会道德教养两部分的影响,所以党和国家不仅大力推进教育事业、提高个人素质,同时提出“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以营造良好道德氛围。社会内部系统各要素的和谐更多地是从制度上入手,使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发展成果和利益共享、经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建设和物质进步等要素保持和谐。
3.人与自然的和谐
人与自然的关系不仅仅我们传统文化强调,同样也是马克思主义中的一个重要命题,主张人要顺应自然,应在自然承受范围内去改造和利用自然。在这里,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出的原因和本意之一,这和“科学发展观”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是一致的。在和谐社会中,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首先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规律,合理利用自然规律。
三、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大同思想的传承和进步
1.传承
(1)“和谐理念”。传统的大同思想中虽未明确提出“和谐”这一词,但不可否认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和谐”思想。“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这是制度上和谐的保障,“故人不独亲其亲……皆有所养”这是和谐在道德上的体现,“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为己”这是经济利益上的和谐等等。即便是道家的“小国寡民”和农家的“并耕而食”,都坚持社会安定有序,人际和睦友爱,生活幸福安康。这些思想也契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等特点。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望中包含的种种,就是和谐社会最基本的要求,所以“和谐理念”贯穿了古今,这是和谐社会对大同思想的继承。
(2)“以人为本”。大同思想蕴含着“以人为本”的理念。传统的大同社会虽只是一个美好的理想,但其中却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男有分,女有归”,在整个大同理想中这段描述占有较大篇幅,其中蕴含着丰富的人本思想,其余的“制度”也只是为了让人们生活得更好而已。在其他诸家学派的大同思想中,最终目的也是建立一个安定幸福的社会模式,最终追求的还是“人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更加注重以人为本。
2.发展
(1)实践性。大同思想从产生开始一直到近代,仅停留在思想层面,由它产生“天下大同”社会模式也仅是个美好的愿望。无论是古代“小国寡民”“并耕而食”还是近代的“太平天国”,虽然或多或少地尝试实现大同思想,但最终被实践证明是不可行的。究其根本,主要是封建社会的封建土地所有制限制,没有先进的生产力和先进阶级,没有理论转化为实践的土壤。而现在,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有条件去建立和建设。当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古代大同社会虽然在一些思想上一致,但社会模式还是有很大差异。同时,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过程具有复杂性和漫长性,不能一蹴而就,但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能够持续实践下去。
(2)“和谐”的广泛性。大同思想中,主要涉及的“和谐”理念在于社会,在于人际,它的范围并不广泛:社会“和谐”主要是生产和分配,人际关系“和谐”主要是“讲信修睦、尊老爱幼”等道德期望,更多是希望通过“各尽其能,各有所得”来促进人际和谐,通过道德期望,使人际和谐最终促进社会和谐,达到天下大同的目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所包含的内容更广:首先,不仅包括人际和谐,还包括社会自身系统各要素的和谐;其次,强调个人自身的和谐,要求物质和精神的统一;最后,把和谐的范围拓展到人与自然,要求发展自身的同时保护好环境和生态。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
[1]张超.文化的和谐与社会的和谐[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19).
[2]朱贻庭.儒家文化与和谐社会[M].上海:学林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