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处处有科学
2015-11-25林欣
林欣
一个风和日麗的上午,我正和姐姐打乒乓球。姐姐一个抽杀,球在台子上弹了几下,落到了地上,直往外滚。(很生动的描写,可见作者善于观察,真正地用自己的笔在写生活中的事)我追着捡球,一不小心把乒乓球踩瘪了。(交代事件的起因)我拿起球,懊恼地说:“这下玩不成了!”姐姐拿起乒乓球,仔细看了看,说:“没事,球没破,我有办法。”(暗中点明了用科学原理解决乒乓球踩瘪了的前提条件——“球没破”,可见小作者已具有了谋篇布局的初步能力。)
(小作者在文章开头说明了事件发生的原因,为整篇文章埋下伏笔。)
姐姐拿来一个脸盆,把踩瘪的乒乓球放进去,又拎来了一壶开水,对着球倒下去。(小作者用“拿—放—拎—倒”一系列动词,形象地再现了操作的过程,让读者仿佛亲眼所见)奇怪,那个被踩瘪的乒乓球像被吹了气似的慢慢鼓了起来,不一会儿,就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我很纳闷:球怎么会自己鼓起来了呢?我问姐姐这是怎么回事,姐姐不告诉我,她让我自己去研究,瘪了的乒乓球放到开水里为什么会变回原来的样子?
(科学始于疑问。如果姐姐告诉“我”答案,也就不会有接下来的探索过程。小作者从姐姐的一系列动作和乒乓球“像被吹了气似的慢慢鼓了起来”产生疑问,才会有后来自己去研究的可能与过程。)
我怎么想也想不透,就上网查了资料。原来这是由于空气热胀冷缩的原理,当空气受热后,空气分子的运动会加快,而空气的体积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在这一过程中,球内空气的分子数量并没有增加,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被拉大了。这样,瘪掉的乒乓球就会逐渐复原。
(小作者在这一段把自己通过上网查资料所了解的知识和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相结合,让读者感受到“生活中有科学”的道理,更进一步点题。虽然对于小学生来说有点深奥,但信息时代,无所不能。)
如果把踩瘪了的乒乓球放入冷水中,情况会是怎样呢?为什么姐姐要特别强调“球没破”呢?一个又一个新的疑问继续困扰着我,我决定一探究竟!我一边做实验,一边查找资料,终于解开了心中的谜团。原来放到冷水里的乒乓球,空气中的分子没有遇热,就不会膨胀,所以瘪了的乒乓球就不会复原。另外,踩破了的乒乓球之所以放在热水中不能鼓起来,是因为球里面的空气与外面相通,加热时,内部空气不会产生压力。
(小作者在获得科学道理后得到鼓励,进行了新的实验,让更多的科学道理在文中得以体现。此处点题“处处有科学”。更难得的是,小作者能把自己所获得的科学道理用朴实的语言表述出来,让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也体验“生活处处有科学”。)
我通过动手实验、查找资料,解开了谜团,明白了一个科学道理,真是太有意思了!其实,像这样的科学道理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
(结尾小作者进行总结,“科学道理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一句,为读者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总评
小作者能从生活实际出发,把发生在身边的事情用朴实的语言表达出来,又不失生动有趣。结尾紧扣主题,得出“科学道理在生活中是随处可见的”的结论,让读者也不禁产生了想试着寻找生活中的科学道理的冲动。
【指导并置评:李素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