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博理《水浒传》译本批评与赏析

2015-11-25景淼淼刘亚楼

雪莲 2015年11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水浒传

景淼淼 刘亚楼

【摘  要】《水浒传》作为一本经典的中国传统英雄体小说,不仅在国内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也历来被各国学者研究与探讨,其英文译文也不在少数,其中最为人称道的要数赛珍珠最早的《四海之内皆兄弟》译本和沙博理的Outlaw of The Marshes版本。赛珍珠翻译作品在美国曾盛极一时,很多英汉学家对其译作有过很多研究。在此,本文主要研究赏析沙博理先生一百回的译本。通过对其翻译风格、原则以及用词造句体现的文化差异作简要的鉴赏与分析,以期对以后中国古典文学的翻译实践提供借鉴与指导意义。

【关键词】水浒传;沙博理;翻译风格;文化差异

作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是一部凝聚了无数中国人理想的英雄传奇,不仅艺术手法达到了中国古典文学创作的巅峰,其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也在国内外流传多年而经久不衰。本文旨在研究沙博理的《水浒传》译本在表达文化内涵以及原作内容上所用翻译策略、技巧。通过对部分章节内容中经典段落、语句、用词的分析讨论,总结归纳沙博理译本的翻译特点与借鉴之处,为今后的翻译实践以及古典文学作品的推广提供帮助,并拟从语言、句式、文化等角度赏析沙博理对剧中人物性格的传神翻译,希望为文学翻译实践与理论带来新的启示。

一、语言风格

沙博理的译本被很多人认为是迄今为止最成功的《水浒传》译本,其中最让人称道的就是其在语言风格上最大程度的做到了信达雅三个标准,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原著中各人物形象及故事背景,让西方读者与汉语读者产生了感情共鸣。沙博理在翻译中非常巧妙的注意到了剧中特色鲜明的人物形象,通过不同的选词再现了人物内心活动及性格特点。我们挑选人物性格最为鲜明的鲁智深章节的内容来看:

原文:次日,众泼皮商量,凑些钱物,买了十瓶酒,牵了一个猪,来请智深,都在廨宇安排了,请鲁智深居中坐了。两边一带坐定那三二十泼皮饮酒。

沙译:The next day, after talking the matter over, the rogues scraped some money together and bought ten bottles of wine. Leading a live pig, they called on Sagacious and invited him to join them in a feast. A table was laid in the overseer's compound. Sagacious sat at the head of the table, with the twenty to thirty rascals lining both sides. Everyone drank.

从译文我们可以看出,沙博理在处理中国特色的语言风格时做出了适当的改变。我们知道汉语是意合的语言而英文是形合的,原文中如“泼皮”、“钱物”、“中坐了”等词语在处理时,一方面要考虑到保留原文的文化元素,另一方面又要考虑西方读众的接受情况。译文中将“鲁智深居中坐了”译为“Sagacious sat at the head of the table”就考虑到了这一点。汉语文化中一般领导或上位者坐在桌子中间表示尊重,而在西方是没有中间为贵这个说法的,翻译为“head of the table”不仅没有改变原文意思,而且准确的表达出了鲁智深在这帮泼皮中的地位。但也有一些用词沙博理没有采用异化的原则,可能会给西方读者带来一些困惑。当然,这只是笔者个人意见,看例子:

原文:众人有扣齿的,齐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

英文:Some of the men piously clacked their teeth and they intoned together: “Red lips rise to the sky, white tongue enters the earth.”

我们知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 是古时民间对口舌争执的禳解词,如果直译过去西方读者势必会很费解,无法准确抓住原文意思。此处沙博理采取了直译的原则,可能考虑到原文很难找到西方对应文化元素,不过笔者认为此处可以采取意译的手段直接将原文以为“in the most blatant”也未尝不可。这样的处理至少在文本是遵循了达的原则,让西方读者理解原文描述的画面。

二、句式调整

这章节中最经典最为人所熟知的就是鲁智深倒拔垂杨柳,相信国内许多读者都对原文的描述印象深刻,下面来看沙博理是如何处理本段译文的。

原文: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掇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译文:Sagacious looked the situation over, walked up to the tree and removed his cassock. He bent and grasped the lower part of the trunk with his right hand, while his left hand seized it higher up, then gave a tremendous wrench-and pulled the tree from the ground, roots and all!

The knaves dropped to their knees, crying: “The master is no ordinary mortal! He's truly one of the Lohans! If he didn't have ten million catties of strength, how could he have uprooted that tree?”

本段中,原作为了表现出一个粗鲁直率快意恩仇的鲁智深形象,用了许多包涵特定含义的中文词汇,如“相了一相”、“真罗汉”、“腰只一趁”等。而这些词语在西方读者眼中是没有具体涵义的,那么在翻译中如何处理成为译者首要考虑的问题。沙博理在处理时选择了变换句型,汉语中层层递进的句型在译文中变为了具体描写失实物而后加一个短语描写来表现惊叹之意。而原文中的“身体五千万斤力气”译为了“ten million catties of strength”,很符合西方读者眼中大力士的形象。但同时我们不可否认这对原作造成了一定元素的流失。但要做到完全翻译无疑非常困难,与汉语相比,英语是更形式化的语言,注重形合。因此, 译者有时必须用很多英文单词来解释一个中文词语, 要把原文这种简练明快的风格表现出来也就比较困难。

不过我们知道,沙译使用的语言简洁而又精确,作者在很多地方采用意译的方法成功地刻画了小说中个性鲜明的人物。例如在第八章对林冲林教头的描写及刻画中,沙巧妙保留了原文的说书风格,译文比较尊重作者的语言风格。在描述林冲的性格特征时,尽量刻画出了一个忠孝两全但两相失的悲情英雄形象,来看译文:

Startled, Lin Chong cried, “That man of thirty must be Captain Lu Qian! The filthy thief, how dare he come here to harm me! If I get hold of him Ill smash him to a jelly!”

此段描写的是林冲得知陆迁所作所为之后愤懑之词,虽说气愤至极,但林教头想到的第一个念头还是“我已如此对君,奈何小人得道”的不公,这样一个极情于忠义的人物在奸臣当道的北宋朝廷注定会成为一个悲剧。句式的转变成功让东西方读者产生这种可怜亦可恨的情怀。

三、文化元素翻译

古典文学翻译中最难的还是文化因素。各个国家不同的宗教、社会背景决定了想要来自不同国家的民众感受原作的艺术魅力,我们需要采取适当的翻译策略与原则,在最大限度的保留原作精华的基础上最大程度的传达作者的思想。《水浒传》中涉及文化要素的章节很多,我们拿民间传播最多的故事武松打虎来举例。在这一章回中,涉及了许多富涵中国文化的词、句、俚语等。我们具体来看沙博理是如何处理的。

原文: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限地面。此去离县治还远。当日晌午时分,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

译文: Though he stopped frequently for food and drink, Wu Song was chilled through. As the road climbed to the top of a hill, he saw ahead a high craggy mountain. He went down the hill and walked on for another four or five li. A tavern stood by a clear stream. Behind it loomed a hill of tumbled boulders. The tavern was just a small country wine shop.

显然,原文中许多词汇沙博理在处理时采取了删减的做法,许多过渡词和诗歌类的用语经过沙的处理被简化为直白的可理解的语言,虽说做到了通顺,但无疑缺失了很多中国特色文化元素,如原文中的“招旗”、“三碗不过冈”等词语都没有体现。又如:

“The problem was I just wasnt strong and skilled enough to beat him.”

“Im not bragging, but all my life Ive been beating tough guys and virtueless scoundrels. Since the situation is what you say, what are we doing here?

我们知道,武松是什么人?那是喝十八碗大酒可打虎的存在,这样的英雄人物相信在中国读者眼里一点都不陌生,但如何使用语言可以让外国读者与原语读者产生共鸣,脑海中建立与中国读者类似的英雄形象便值得考究。译文中“why should I be afraid?”几个反问的使用很好的表现了武松大无畏的精神,可以说很好的传达了原作的文化意念。

从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沙博理的译本较好地移植了源语文化,虽然较为简洁质朴,但作者的归化翻译策略使得译著在信达雅三个方面都较为成功,被誉为目前最好的《水浒传》英译本。通过分析译文在处理各个涉及特色中国文化的词汇以及句子结构的翻译原则,我们不仅对《水浒传》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于传播中国文化做出自己的贡献,更可以通过批评赏析更直观体验翻译大家如何把握和处理不同文本,如何正确的使用归化异化以及增减译的策略以使译文更贴切译文目的,对以后的翻译实践中提供指导意义。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水浒传
读《水浒传》,看北宋社会风俗
真正的好汉——读《水浒传》有感
试论《水浒传》的道教思想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从《楚汉骄雄》和《勇敢的心》看中西悲剧英雄形象异同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
《水浒传》读后感
《水浒传》绰号中智能文化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