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英语交互式课堂教学模式研究

2015-11-25

电影评介 2015年5期
关键词:建构学习者主体

刘 曲 付 丽

交互式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兴起于西方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方法,最初由美国教育心理学家Brown和Palincsar为改善传统的阅读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阅读能力和自我监控的意识而提出的教学策略,倡导在阅读教学中通过无障碍的师生、生生互动沟通,达到共享教学资源和辅助学生自我学习能力不断发展的目的。在西方,经过几十年的不断深入研究和实践探索,交互式教学模式已经被广泛应用到几乎所有的英语教学环节并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近些年来,随着国际信息交流的日渐频繁和国际间教育合作的不断扩大,国内的学者们愈发感到传统教学法对我国大学英语教学的束缚,由此,交互式教学法便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我国先后也有不少的学者对此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研究和探索,但迄今为止,此教学法在我国的大学外语教学中仍未得到深入系统的实施和推广,因此,交互式教学模式的不断研究和探索对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的深入改革和发展仍具有重大而积极的影响。

一、交互式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交互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在教学共同体内部的双向或多向的交流与互动,即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开展的以平等、尊重、共赢为基础的合作和交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教学活动,通过多种渠道进行沟通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交互式教学强调全部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通过积极有意义的信息输入,帮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在活动任务框架的引导下完成有意义的学习建构。因此,可以说交互式教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开放式、建构性的教学模式,其理论基础包括:

(一)建构主义理论:继行为主义和认知主义之后,建构主义以其理论的先进性和对教学的积极指导意义,迅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简单的单线传递,而是学习者基于以往的知识经验的主动建构过程。因此在课堂中,教师不能依靠对知识的简单呈现,而是要积极参与到师生的教学互动中。教师不能利用自己的权威强迫学生接受知识,而是要在互动中通过不断地观察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通过对新知识的质疑、分析与反思而形成自己的有意义建构。教与学在互动中求得发展,教师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支持和引导。

电影《海上钢琴师》海报

(二)主体间性理论:不同于笛卡尔的主体性,主体间性理论超越主体——客体的关系辩证,强调主体——主体关系中的内在实质和主体与主体在环境中的相关与统一。在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交互活动中,主体之间通过相互沟通和交流促进人最终的全面发展。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权威,教师需要走下讲台,在与学生的切实交流中去观察、倾听和体悟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主体特性,学生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学生需要通过与教师及同伴的积极主动的交流促进自身的和谐发展,完成主体的内驱成长目标。

(三)生态学基础:近几十年来,随着跨界研究的不断推广和深入,生态学早已跳出本专业的研究范围,并且随着生态哲学思想的诞生,生态学已逐渐被更多的研究者所关注并形成了一种新的研究思想和世界观。生态系统强调万物的相互依存、相互作用、共存共生的理念,那么,教育作为包含着多方面因素的有机整体,其不断发展也依赖于多重元素的积极作用。教师的职业发展和个人成长,离不开对学生的深入观察和思考,学生的全面成长更离不开教师的正确引导,教与学相辅相成,共同促进教学的不断提高。

二、交互式课堂教学的实施原则与特点

总体来讲,交互式课堂教学倡导教师、学生、课堂、环境等的信息交流和活动互换,教与学绝不是单项的互动,而是双向甚至是多项的沟通和互质。在实施原则上包括:(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活动和教学的中心,教师的参与和各种教学情境的设置,都应充分尊重和考虑学生的需求状态和个体差异。(二)建立相互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使参与教学的各个主体能在平等、融洽、尊重、信任、和谐的氛围中完成知识的建构和身心的发展。(三)关注知识培养和能力建构的双重指标。学习者的知识培养过程可以通过课堂教学来完成,并有必要辅之以大量的实践练习来巩固和强化知识内容,学习者一旦掌握了语言的知识框架之后,就要通过真实情景,真实语料的互动操练和教师的有意义输入来提高其语言的实际运用能力,在交互式和参与式的活动中获得机会,锻炼语言的交际能力并促进个体内驱的积极反思和观察,最终实现语言运用能力的真正提高。(四)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技术手段和积极有效的评估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增加其对语言的兴趣。(五)增强文化渗透,力争使学习者沉浸于目标语的学习氛围之中,使自己与环境相整合,不但能显著增强学习者的语感,更能明显降低其学习焦虑感,以达到最佳的学习状态。

交互式课堂教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

(一)多元主动性。在交互式的课堂中,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的积极建构者。学生需要主动参与到各种交互活动中,需要主动与教师和同伴沟通交流才能完成知识的内化,因此学生的主动性被发挥到极致,其独立思考、独立学习和反思的能力也将会得到提高。另外,教师通过主动地与学生交流,能更加全面、客观、立体地去观察学生不同个体之间的差异和主体特性,为完善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效果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促进教师的职业成长。

(二)多元互动性。在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中,互动具有多元性,即不再局限于教师和学生之间,只要是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的所有主体均可进行平等多元互动。每个主体都可以成为讨论的中心,同时也可以成为被协调的对象。在这种多元互动,平等交流的新格局下,学生较易养成与他人平等讨论、择善而从的良好学习倾向。

(三)自觉建构性。在交互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和学生都具有自觉建构性的特点。学生由传统的知识被动接受者转变成为学习活动的中心,学生需要通过有意义的互动交流使新知识与旧知识相互整合,通过自己不断地思考和学习在完成教师的课堂任务之余形成自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反思并能与教师进行基于教学内容的双向互动。从这一点来看,学生所完成的建构性学习远超过了传统教学模式之下的知识积累,学生既习得了知识又在不断的评价和互动中发展了自己的能力。在教师方面,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主动互动,不断地建构自己的知识框架和教学设计以达到因材施教。

结语

交互式教学模式在西方的成功经验为我国大学外语教学的深入改革和发展带来了启示,我们需要不断完善大学英语教学,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全面复合型人才的发展,使我国的外语教学顺应时代发展的新要求,交互式教学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具有着深远的意义。

猜你喜欢

建构学习者主体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你是哪种类型的学习者
十二星座是什么类型的学习者
建构游戏玩不够
汉语学习自主学习者特征初探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