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校园云的高校学生学业监测与预警系统研究

2015-11-24张福生吕开东韩伊佳

中国教育信息化·高教职教 2015年5期

张福生 吕开东 韩伊佳

摘 要:随着计算机、互联网和现代教育等技术的高速融合发展,本文以民族文化的传承为切入点,经数字校园的信息采集媒介,以校园云为技术内核,结合高校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和背景,论述了建设高校学生学业监测与预警系统的必要性,指出家长参与协助的重要性;并提出了一种具有双向预警阈值的动态学业预警系统参考模型,给出了该系统实施的事前预防、事中干预和事后评价全过程监测的组织和制度保障机制,也给出了建议性的预警流程、预警分类和预警分级方法,并针对每名学生的预警特性启动相应的帮扶预案,以期达成对学生从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全息的监测、预警和帮扶。

关键词:校园云;学业监测与预警;系统模型;帮扶预案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454(2015)09-0087-03

随着计算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传统的粉笔加黑板的书本教育和相对封闭的小众化教育,已变革为以信息技术为手段的多媒体教育和开放式的大众化现代教育。而现代教育技术又融合了物联网、通信和云计算等技术,并在高校已基本建成和实现了统一门户、统一身份认证、办公网络化和教学信息共享化等功能的数字化校园。[1] 如何建立学生、教师和家长之间三方协同的信息沟通平台,家长如何能远程实时了解孩子的在校情况,教师代表学校又如何能及时高效地与学生家长沟通和协作呢?

建立和健全基于校园云的高校学生学业监测和预警系统(以下简称“学业预警系统”)势在必行,该系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数字校园的成果,采集、整理、分类和汇聚数字校园的相关数据,打通校园信息孤岛,建立以移动电话、个人电脑和平板电脑为展现终端的校园云平台,建立以学生为本、教师为主、家长为辅的立体式的学生学业监测、预警和帮扶系统,从而为在校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保驾护航,促进学生的成长,促进高校管理水准的提升,促进高校教育的快速发展,进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确保中国梦的实现。

一、建设学业监测和预警系统的背景

“鉴前世之兴衰,考古今之得失”,建立学生学业监测和预警系统是必要的。[2]

1.教育机制、教学资源和教育管理不足

据教育部公开的数据显示,201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的人数已接近700万人,这与1999年高校毕业生的100万人相比几乎增长了7倍。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教育改革也同样经历了不凡的历史变迁,加之高校的扩招政策、自主招生政策以及学分制等举措的实施,必然导致高校的场地、设备和师资配置等与学生数量激增的不匹配问题,随之产生高校相关管理制度、教学体系和管理机制不能适应新环境的变化,造成教学和教育质量停滞不前甚至下滑等问题。

2.信息爆炸的冲击

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快速普及,一方面导致自制能力不强的高校学生沉迷网络或电子游戏,不能专心于基础知识和专业课程的学习,导致学习困难或者放弃学习;另一方面,为增加毕业时的就业机会,一些大学生忙于从事各类社会活动或社会实践,为此而挤占了自身的学习和休息时间,不能参加体育锻炼,导致身体素质下降,学习成绩下滑;再者,为获取更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一些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的同时,又辅修第二或第三专业课程,因精力有限而导致身心疲惫,顾此失彼。还有诸如生病、打工或心理问题等因素导致学生综合成绩下降,以上因素均导致了在校学生的综合绩效降低。

3.现代教育和监测措施不足

如果把学生按其综合成绩分为优、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个等级,高校通常把处于及格和不及格两个等级的学生视为学习存在困难或优先预警的对象,当前多数高校的做法是由辅导员或班主任对这些学生进行谈话式教育,对于多门功课不及格或无故旷课的学生给予警告、通报、留级或劝退等处分,但此时往往是学生已经造成了多门功课不及格的事实,错过了及时纠正的大好时机,来不及或者丧失阻止事态的进一步恶化;而且通常情况下,高校教育和管理未能及时取得学生家长的参与和协助,与之缺乏沟通和交流,致使家长不能及时了解学生的在校情况,不能及时协同辅导员或班主任实施对学生的监管和帮扶。

二、建设学业监测和预警系统的目的

学生学业监测和预警系统以信息技术为手段,以监督和评测在校大学生学习和生活全过程为出发点,采用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协作机制,搭建面向每一位学生的信息监测和预警系统平台,并根据每名学生的个性特质调整该系统的“预警阈值”(预警临界点),依据帮扶预案创建和实施一对一的帮扶方案,所谓帮扶预案是指由学校主导,教师、家长和学生共同预先达成和建立的帮助、援助和扶持学生成才的所有方法和措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专属且可实施级别的措施和技术保障。

1.建立管理组织和制度体系是该系统建设成功的保障

建立以主管副校长和党委副书记挂帅,家长委员会监督,各级学院院长为责任人,各级系主任和辅导员具体实施的矩阵式组织管理体系;建立和健全该系统从教师、家长和学生的多维度、分级预警的详细制度和预案管理系统,甚至可以为之立法,立高校学业预警与帮扶之法,为该系统的具体落实提供组织和制度保障,各级院系的辅导员、班主任和教师须按照“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原则执行。

2.建立校园云是该系统顺利实施和信息交互的技术保障

仅就学业预警系统而言,建立校园云实质是通过教务子系统、教学子系统、后勤保障子系统、校园考勤子系统以及校园一卡通等子系统采集所需的数据,经结构化整理后,利用云计算技术针对每名学生动态生成相应的上、下限预警阈值参数,预设学生在校期间的全程、全息的动态跟踪监测和预警存储空间,存储学生全过程、全流程的帮扶日志,教师、家长和学生可按不同权限登录该系统,并能实时获取系统中的相应数据和信息;一旦触发预警,系统也能自动向学生、家长和辅导员或班主任发出警示,这些警示和推荐帮扶预案的传递包括但不限于语音电话、传真、短信、电子邮件和特快专递等方式;为防止相关数据和信息因不可抗力意外丢失或损坏,该系统须在异地建立数据容灾系统,确保数据安全并完整。

3.建立优者更优、良者进优、中者进良、及格者进中、不及格者及格的正向阶梯式机制

该学业预警系统打破了传统的只关注学业存在困难的学生而忽视了该阶梯式机制的负向效应的做法。为每名学生引入了上限(进步)和下限(退步)双向预警阈值,以综合成绩为“优等”的学生为例,优等生可能因品学兼优的“光环效应”而触发系统的“下限阈值”预警,为避免其沦为“良”者而启动相应帮扶预案;也可能因品学兼优而触发潜质激发的“上限阈值”预警,促其成为“更优”者,而启动促优的帮扶预案。当然对于不及格者则直接启动帮扶预案,促其进入及格者行列,其他情况以此类推。

三、学生学业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参考模型

该系统是以校园云平台为基础,其参考模型自顶向下依次由用户、界面、应用服务、设备及服务管理共四层架构组成,具体如图1所示,各层级内容具体如下。

1.用户层是建设和使用该系统的主要相关机构或人群

用户层主要包括教育管理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服务提供商六类模块。

(1)教育管理部门模块:指管理学校的上级教育管理部门,能随时通过该模块实现对学校的监管和服务,同时也能接收学校反馈给教育主管部门的相关意见或建议信息;

(2)学校模块:指学校的各级管理人员能随时对该系统进行综合的监督、指导和服务;

(3)教师模块:辅导员或班主任能通过该模块实时为学生提供相应服务,同时也能接收到来自学生、家长和学校反馈的相关信息;

(4)学生模块:学生通过该模块能随时向学校、教师和家长汇报自身的成长情况,也能接收到学校、教师和家长的援助或反馈信息以及所有校园信息;

(5)家长模块:指家长可以随时通过该模块查看学生在校期间的成长情况、教师的评语、同学的评价以及奖惩等信息,同时也能收发该系统中的相关协同信息;

(6)服务提供商模块:指建设和运维该系统的所有软硬件系统及相关供应商,通过该模块可以快速定位各个层级和模块系统的建设方,便于系统维护和升级。

2.界面层是该系统为用户层提供服务的展现方式层

界面层包含投影机、可视电话、平板电脑、监视器、个人电脑、摄录机和智能手机等在内的各种终端设备,以声、光、电和音视频等多媒体方式展现和交互该系统所能提供的全部信息。

3.应用服务层是学业预警系统的数据综合管理层

通过该层实现与教务管理系统、教学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网上学习系统和预警管理系统等子系统的数据对接和共享,运用云技术记录和分析学生在校的所有行为轨迹,监督和评测学生的成长状况,调取和跟踪执行相应的帮扶预案,必要时进行相应的改进和调整。

4.设备及服务管理层是学业预警系统的信息采集、监测、记录和评测的软硬件基础层

该层是校园云的数据核心,通过该层能获得相应服务器、存储设备、网络交换设备等的硬件服务支持,实现基础数据的生成、采集、交互和存储;该层也能提供校园云功能拓展的相应接口;该层也是该学业预警系统的帮扶预案、上下限阈值管理以及预警监测等基础信息的综合管理和调度枢纽,同样也是系统的安全屏障。

四、学生学业预警系统的管理和实施建议

学生学业预警系统是一种由原来的事后处理变为事前预防、事中督导的新型高等教育管理方式,可通过教师、学生和家长三方的沟通与协作,及时警示、记录、告知学生本人及家长可能出现的后果,并针对性地采取监测、防范、预警和帮扶措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学业的一种教育手段和干预机制。[3]各高校在建设该系统时,需考虑因各自的管理机制和预警条件不同而应因地制宜地制定相应的建设方案和帮扶预案,不能机械地照抄照搬。

1.建议建立学业预警系统的流程机制

学生学业预警系统的监测和管理流程:信息采集→数据分析→预警触发→帮扶措施→实践检验→帮扶改进→效果评价,这是一个反复循环渐进提升的过程。

2.建议通过上述模型建立多维度的预警体系,细化预警分类、分级,健全预警制度

学业预警系统是一项长期的、连续的、复杂的全社会参与的系统性工程。例如将预警分为学习成绩预警、考勤预警、作业预警、实验预警和心理预警等多个类别;也可以将预警分级为红、橙、黄、绿和蓝等级别,对各个分类和分级进行量化和细分,形成家长、教师、学生和学校齐抓共管的协同机制,促进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3.建议建立帮扶预案库

可根据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指导意见”,结合自身学校的特点和学生实际情况具体制定。例如对每名学生进行分级分类,建立学习成绩、考勤、家庭突发事件、体能等类级的帮扶预案,这些类级预案再量化为具体的分数等级等。

4.建议建立预警与帮扶预案评价机制,便于总结提升该系统的预警和帮扶效果

学校能通过该评价机制对具体的预警和帮扶人员的工作绩效进行评价,使其能协同学校、家长和学生共同改进和完善该学业预警系统,建立帮扶评价和成效激励方案,促进高校学风建设和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

五、结论

高校学生的教育和培养,不只是学校和教师的事儿,还涉及家长、社会环境、政治和经济政策等诸多因素,需全社会共同参与到学校的教育管理体系之中,建立基于全过程的学业监测、预警和帮扶系统,这对促进高校教育质量的提升和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至关重要。虽然现有的学生学业预警系统的建设和研究还存在诸多不足之处,但其建设和实施过程对未来学业预警体系的建模和管理模式的设计与创新完善将具有更好的借鉴价值。该系统也能拓展应用于教师教学全过程的监测、预警和帮扶系统,形成学生、家长和教师相互协同的共荣促进机制,在提升高校学生素质的同时,提升高校教师的素质,进而提升全民的综合素质和素养。

参考文献:

[1]杨东平.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2[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2.

[2]张洁,高俊杰,冯涛,贾文龙.大学生学业预警机制初探[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科版), 2012(10):992-995.

[3]黑教学[2013]232号.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学业预警与援助工作意见[Z].

(编辑:王天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