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风险识别机制: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
2015-11-24黄少安张帅谢志平
黄少安 张帅 谢志平
摘 要:资金市场上普遍存在着因供需方信息不对称导致的资金不合理配置(逆向选择)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借鉴Spence的信号传递模型,运用Bester的结论——抵押品数量可以充当甄别贷款项目风险的机制,构建了一个具有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特征的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内生化了贷款抵押品数量和银行贷款利率,分别讨论了银行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下混合均衡和分离均衡出现的几种情况,为银行提供了一种相对更高效率的识别企业风险的机制。
关键词: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抵押品信号传递;企业风险识别机制
中图分类号:F27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76X(2015)07-0107-07
一、引 言
中国现阶段中小企业融资普遍困难的现象促使我们关注和研究中小企业与银行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但观察发现,在资金市场上,不仅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其他各类资金供需方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表现为资金的供给方不了解资金需求方的各类信息,导致资金供给方无法准确评估贷款项目的风险水平。于是,资金供给方会对资金需求方保持警惕,从而提高贷款利率。而资金市场上的那些总体信贷风险较低的资金需求方不愿意承担过高的贷款利率,相反那些信贷风险比较高的融资者却比较愿意接受较高的贷款利率。根据逆向选择原理,在资金市场上“格雷欣法则”也会出现,这样,不仅加大了贷款项目的风险,而且造成了资金的不合理配置。因此,研究资金市场上一般化的资金供需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具有更大的意义。
国外的一些学者利用信贷配给模型解释了信息不对称能够导致资金市场失灵。Stiglitz和Weiss[1]认为信贷市场上银企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产生了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而逆向选择又是产生信贷配给的根本原因。S—W模型证明当信贷市场上存在对贷款的超额需求而银行无法分辨单个借款人的风险时,由于存在逆向选择,银行不会提高贷款利率,反而会在一个低于竞争性均衡利率水平上对贷款申请者实施信贷配给,这个利率水平同时满足银行预期收益最大化的条件,被配给出信贷市场的贷款申请者即使给出更高的利率也得不到贷款,这就产生了一部分企业的资金缺口。Wette[2]修改了S—W模型中“借款人为风险厌恶者”的假设条件,证明了在借款人风险中性的条件下,银行的抵押品要求同利率一样也可以成为信贷配给的内生机制,因为对于风险中性的借款人而言,抵押品要求的增加同样可能引起逆向选择,从而减少银行的期望收益。Bester[3]利用Wette[2]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考虑利率和抵押品要求的信贷配给模型,将抵押品和贷款利率同时充当银行分离贷款项目风险类型的甄别机制,即银行可以通过企业对抵押品数量和利率变动的反应敏感程度来分离高风险和低风险的贷款项目。
解决信息不对称导致的逆向选择问题有两种渠道:一种是信息优势方主动通过其可观察的行为把相关的不可观察的信息传递给信息劣势方;另一种是信息劣势方设计机制甄别拥有不同私人信息的信息优势方。Bester[3]是从信息劣势方即银行的角度出发设计信息甄别机制,以便主动识别贷款项目的风险类型。但是,在现实中,银行没有动力设计信息甄别机制,因为这样会大大增加银行的贷款成本,因而需要设计一种低成本的市场机制来帮助银行识别企业风险。所以,在本文中我们将利用上文提到的第一种解决逆向选择的途径——信号传递机制。
信号传递模型源于Spence[4]的研究成果,他在劳动力市场上设计一种市场机制——企业通过观察工人受教育程度来识别工人的生产力水平。由于具有不同生产力水平的工人接受教育的边际成本不同,Spence[4]发现专用教育作为传递工人不可观测的生产力水平信号,将出现如下均衡:高能力工人比低能力工人选择更多的教育,并且企业正确利用教育水平差异中包含的能力差异的信息。通过传递能够显示工人类型的信号,使劳动力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实现帕累托改进。
我们从Spence[4]提出的劳动力市场信号传递模型中得到启发,运用其基本逻辑,在抵押贷款市场上设计类似的一种市场机制以帮助银行识别企业风险。在这个抵押贷款市场上的信号传递模型中,我们还要运用Bester[3]的一个结论——抵押品数量也可以充当分离贷款项目风险类型的甄别机制——我们通过将企业提供抵押品所花费的成本非线性化,把企业愿意提供给银行的抵押品数量充当传递企业风险的信号机制,然后重点讨论该模型设计的合理性以及其可能实现的均衡。
本文提出的资金市场上的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在Spence[4]的信号传递模型的基础之上也做了改进,即分别讨论了在银行风险中性和风险厌恶假设下的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并讨论了几种实现均衡或不实现均衡的情况。
二、抵押品信息传递模型
1.假设银行风险中性的模型
本文首先构建银行风险中性假设下的抵押品信号传递模型,基本假设如下:
假设1:有一个完全竞争的抵押贷款市场。经济中存在大量同质的银行,由于银行业的内部竞争,所有银行不存在超额利润。
假设2:银行是风险中性的。
假设3:在这个抵押贷款市场上,银行贷款利率是市场化的,即银行可以自行设定贷款利率。
假设4:企业有足够的抵押品,或企业能够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他们想要提供的抵押品。
假设5:银行和企业之间存在签订契约前的信息不对称,即当企业向银行申请贷款时,银行不了解企业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假设经济中有大量同质的企业,但是这些企业的风险(包括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是不同的。在这里,笔者把企业的风险定义为投资某一项目成功的概率,用t来表示。为了简化问题,我们假设该经济中只有两种风险类型企业:低风险型企业,用t1表示;高风险型企业,用t2表示。假设所有企业中,总有一定比重是低风险的或高风险的,用λ表示低风险型企业的比重,λ=p(t=t1)∈(0,1)。假设企业现有一个投资项目,而且企业只能通过银行贷款来投资该项目。该项目的初始投资额为B,若企业投资项目成功则可获得净收益R,若投资项目失败则可获得净收益-B,若没有获得贷款则无法进行投资,获得净收益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