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限流式到分压式电路的建构
2015-11-24梁燕飞
梁燕飞
摘 要:本文针对学生画分压式电路时容易出现一些错误,笔者从教与学的角度分析了错误的原因,并结合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试图改变以往传授式教学的方式,对电路的教学进行了重新设计。设计旨在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从限流式电路出发,经历一系列问题的发现、分析、解决的过程,一步步建构出分压式电路,最终实现教学目标。
关键词:限流式;分压式;建构主义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0-0041-2
在高中物理电学实验中,有两种典型的实验电路设计,按滑动变阻器的接法不同,我们称为限流式电路(如图1)和分压式电路(如图2)。多年的教学发现,在考查实验电路图时,很多学生都不能画出正确的分压式电路图。比如两种典型的错误是,将滑动变阻器“并联”入电路。笔者试着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认为可以从两个角度来看。从教学角度看,在上《欧姆定律》这一节的新课时,为探究金属导体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教材上给出了分压式电路,教师在上课时往往也是直接给出分压式的电路,至于为什么用这个分压式电路,教师的解释通常是这样的:与限流式的电路比较,可以发现分压式电路的优点是电压可以从零开始增大,且电压的变化范围更大了,这一点可以通过实验来说明验证。在这里,电路的教学属于一种典型的传授式教学。从学习者角度看,分压式电路是教师直接“灌输”给他的,学生只是被动地在接受,他们不明白这个电路是从哪来的,人们是怎么设计出来的,他们只是机械地在记忆这个电路图,所以也就容易忘记,容易记错了。
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有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学不能无视学习者的已有知识经验,简单强硬地从外部对学习者实施知识的“填灌”,而是应当把学习者原有的知识经验作为新知识的生长点,引导学习者从原有的知识经验中,生长新的知识经验。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单是知识的呈现者,不是知识权威的象征,而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思考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以此为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解释。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作用和传统教学相比已发生很大的变化。
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笔者对分压式电路的教学尝试了这样的设计:
问题1:为了探究金属导体的电流和电压的关系,能否设计出实验的电路图?
学生活动:根据初中已学的知识,设计的电路是限流式电路。
教师:根据学生设计的电路进行实验,(实验时Rx=1.1 KΩ, 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R=20 Ω,电源用新的两节干电池)多次调节,发现电压的变化很小(几乎接近3 V不变),不能测出多组实验数据。
分析 滑片打在最上端时,滑动变阻器全部连入电路,回路电流最小,所以Rx上的电压最小。打在最下端时,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为零,回路电流最大,所以Rx上的电压最大。但Rx>>R,所以电流几乎不变,电压的变化非常小。
问题2:你能否改变滑动变阻器的接法,实现Rx上的电压从零开始增大,且电压的变化范围更大?
学生活动:讨论后设计了将滑动变阻器“并联”接入电路(如图3)。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电路的优缺点。
分析:当滑片打在最左端时,R与导线并联,电压为零,滑片向右移,电压不断增大,滑片打在最右端时,电压最大。实现R上的电压从零开始增大,唯一的遗憾是,滑片在最左端时,电源被短路了,这是不允许的。
问题3:如何解决电源被短路的问题?
学生活动:提出可以加保护电阻,并重新设计了电路(如图4和图5)。
师生共同讨论分析图4和图5存在的问题。
分析:图4中,Rx两端的电压不能从零开始增大,且电压变化很小;图5的电路中,Rx与滑动变阻器左边部分并联,再与干路上的R0串联,实现了电压从零开始增大,电压的变化范围较大,而且电源不会被短路,只是Rx两端电压的最大值比不接R0时略小。
问题4:能否将图6电路中的导线做适当的变化,实现跟图5一样的电路连接?
学生活动:经过观察发现,只要断开ab导线即可,最终设计出图2的分压式电路。
师生共同讨论图2的电路特点。
分析:若断开ab导线,Rx与滑动变阻器左边部分并联,滑动变阻器的右边部分就相当于R0接在干路上。当滑片打到最左端时,Rx与导线并联,此时Rx两端的电压为零,滑片向右移动,电压从零开始增大,滑片打到最右端时,Rx两端的电压达到最大,接近电源电动势。通过实验测得此时电压的变化范围是0~2.7 V。
至此,学生的疑问得以解决。
在设计时,笔者的意图是希望建立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每个学生能按照自己的知识建构出新知识。从教学角度看,知识不再是直接灌输,而是在教师的启发下,学生自主建构新知识,教师的任务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成为有意义的主动建构者。从学习者角度看,学习是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让学生主动探索,使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教学目标。有不当之处,尽请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http://baike.baidu.com/view/630921.htm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栏目编辑 罗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