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云见“误” 探误露本
2015-11-24赵文华
赵文华
摘 要:错误像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教学的失误。同时,错误也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正确地把握、分析、运用错误中的有效教学资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出问题陷阱,并在解疑和探究中获得真知。本文通过引导学生展示怎么想的,搜寻出错了吗,剖析错在哪里,寻觅该怎么做,揭露为什么要这么做,探寻走出物理问题陷阱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问题陷阱;可视化;适度点拨;启迪;揭露本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0-0038-4
平时我们常能听到教师道出这样的埋怨:“这道题讲过好几遍了,学生怎么又出错了。”而学生也常拍着脑袋喊“冤”:“这道题明明上次弄懂了,怎么又做错了。”面对“掉入”了问题陷阱的这些学生,如果教师进一步的教学处理不够恰当,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在笔者听过的课中,这些学生有时是被教师的妙语联珠、旁证博引“拽出”问题陷阱的;有时由于其他学生“一步到位”的假象而被迫成了“看客”。他们犹如摔了一跤的孩子,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摔倒的,就被教师或其他学生拖着继续往前奔,一路上仍然跌跌撞撞……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吃一堑,长一智”呢?看来,教师应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出”问题陷阱。下面结合一个具体案例,谈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案例 一辆卡车以v1=24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突然发现前方s0=38 m处有一辆自行车正以v2=6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于是卡车司机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且加速度大小a=4 m/s2,则卡车是否会撞上自行车?
1 拨云见“误”
1.1 晒一晒——展示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
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遇到典型问题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空间和学习自主权,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也要乐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下面请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吧!
生1:我觉得若卡车减速至零时都没撞上自行车,那以后就肯定不会撞了。所以我求出此时两车的前后关系,从而判断是否会相撞。
师:在黑板上投影学生1的解题过程:
法一:卡车刹车至零用时t1==6 s,此过程卡车位移s1==72 m,自行车位移s2=v2t=36 m,Δs=s2+s0-s1=2 m,即此时卡车还在自行车后方2 m处,所以不会相撞。
生2:我与生1的观点相同,他讲得很有道理!
生3:方法一确实有道理,可我计算的结果是两车相撞了,好像我没算错呀!
师:把生3的解题过程一起展示在黑板上:
法二:假设经过时间t两车相撞,则v1t-at2=v2t+s0,得t2-9t+19=0,Δ=92-4×1×19=5>0,所以t有解,两车会相撞。
教学感悟:对于典型问题,教师应努力实现学生隐性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实践表明,这便于学生理清思维脉络,暴露思维破绽,找出思维漏洞,同时也便于思维的碰撞引发讨论、交流。
1.2 找一找——发现解题过程中的思维陷阱
学生的学习不能一味地依赖教师的“教”,更多的应是自己“体验”和“感悟”的过程。面对不同解法时,教师应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及判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的思维去发生“碰撞”,“碰撞”越猛烈,认识就会越深刻。
师:两种方法计算都无误,但得到了相反的结果,谁对谁错呢?
生:我觉得方法一天衣无缝,第二种数学方法不一定符合物理实际情况。
生:方法二肯定正确。
摘 要:错误像一把双刃剑,如果处理不当会造成教学的失误。同时,错误也是正确的先导,是通向成功的阶梯。正确地把握、分析、运用错误中的有效教学资源,运用恰当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走出问题陷阱,并在解疑和探究中获得真知。本文通过引导学生展示怎么想的,搜寻出错了吗,剖析错在哪里,寻觅该怎么做,揭露为什么要这么做,探寻走出物理问题陷阱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问题陷阱;可视化;适度点拨;启迪;揭露本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148(2015)10-0038-4
平时我们常能听到教师道出这样的埋怨:“这道题讲过好几遍了,学生怎么又出错了。”而学生也常拍着脑袋喊“冤”:“这道题明明上次弄懂了,怎么又做错了。”面对“掉入”了问题陷阱的这些学生,如果教师进一步的教学处理不够恰当,教学效果将会大打折扣。在笔者听过的课中,这些学生有时是被教师的妙语联珠、旁证博引“拽出”问题陷阱的;有时由于其他学生“一步到位”的假象而被迫成了“看客”。他们犹如摔了一跤的孩子,还没反应过来是怎么摔倒的,就被教师或其他学生拖着继续往前奔,一路上仍然跌跌撞撞……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学生“吃一堑,长一智”呢?看来,教师应去思考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走出”问题陷阱。下面结合一个具体案例,谈谈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做法,供同行们参考。
案例 一辆卡车以v1=24 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突然发现前方s0=38 m处有一辆自行车正以v2=6 m/s的速度同向匀速行驶,于是卡车司机立即刹车做匀减速运动且加速度大小a=4 m/s2,则卡车是否会撞上自行车?
1 拨云见“误”
1.1 晒一晒——展示学生解题的思维过程
教学不仅仅是告诉,更需要经历。遇到典型问题时,教师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空间和学习自主权,要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见解,哪怕是错误的,也要乐于倾听学生的想法,充分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师: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思考,下面请大家展示一下自己的研究成果吧!
生1:我觉得若卡车减速至零时都没撞上自行车,那以后就肯定不会撞了。所以我求出此时两车的前后关系,从而判断是否会相撞。
师:在黑板上投影学生1的解题过程:
法一:卡车刹车至零用时t1==6 s,此过程卡车位移s1==72 m,自行车位移s2=v2t=36 m,Δs=s2+s0-s1=2 m,即此时卡车还在自行车后方2 m处,所以不会相撞。
生2:我与生1的观点相同,他讲得很有道理!
生3:方法一确实有道理,可我计算的结果是两车相撞了,好像我没算错呀!
师:把生3的解题过程一起展示在黑板上:
法二:假设经过时间t两车相撞,则v1t-at2=v2t+s0,得t2-9t+19=0,Δ=92-4×1×19=5>0,所以t有解,两车会相撞。
教学感悟:对于典型问题,教师应努力实现学生隐性思维过程的可视化。实践表明,这便于学生理清思维脉络,暴露思维破绽,找出思维漏洞,同时也便于思维的碰撞引发讨论、交流。
1.2 找一找——发现解题过程中的思维陷阱
学生的学习不能一味地依赖教师的“教”,更多的应是自己“体验”和“感悟”的过程。面对不同解法时,教师应把问题抛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去讨论及判断;教师应放手让学生的思维去发生“碰撞”,“碰撞”越猛烈,认识就会越深刻。
师:两种方法计算都无误,但得到了相反的结果,谁对谁错呢?
生:我觉得方法一天衣无缝,第二种数学方法不一定符合物理实际情况。
生:方法二肯定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