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2新西兰幼教课程改革的启示学习故事:在“哇时刻”寻找幼儿成长曲线
2015-11-24杨雄
杨雄
《幼教金刊》:我们为什么要选择学习故事?它有什么样的魔力,让孩子在老师眼里好像变得不一样了, 让老师们的工作状态似乎也发生了变化呢?
周菁:首先,“学习故事”是一种形成性评价,在教育价值观和理念上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精神有很多共通的地方,在一篇篇“学习故事”中又有可能体现出《指南》期待的“关注幼儿学习与发展的整体性、尊重幼儿发展的个体差异、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与特点、重视幼儿的学习品质,直观形象地展现幼儿的学习与发展是整体性的、个性化的,而非线性的”等理念。因此,学习故事有可能成为贯彻落实《指南》的一种手段,一个“抓手”(只是老师们可以选择很多种手段和“抓手”中的一个)。其次,“学习故事”倡导的核心儿童观是——每一个儿童从一出生就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在这一儿童观的引领下,教师需要转变观念,从“找差距、找不足式”的评价视角,转变成“找优点、找长处式”欣赏和接纳的评价视角,以及随之发生的观察焦点和解读内容上的转变。也就是说,教师在一个个故事里,不仅要让儿童看到一个“有能力、有自信”的自己,还能感受到在这个学习环境里自己是被接纳和理解的,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会被满足,自己的心声会被听到,自己的想法能够得到实现,自己也是这个公平的学习环境中有价值的一员。这可能就是学习故事的魅力和“魔法”所在。
《幼教金刊》:“学习故事”作为一种叙事性评价方法,那么,它到底评价的是什么?而评价的目的又是什么?
周菁: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这种评价不是评判式的,不在于找差距,而在于理解、认可和接纳每个独一无二的孩子。其次,它重在识别孩子对什么感兴趣的和能做的,收集孩子在学(玩)什么、为什么学(玩)、怎么学(玩)等方面的信息,为创设环境、投放学习材料、设计教学资源、组织各类活动等提供依据。同时,它还在于发现孩子是如何认识和理解周围的人、地方和同伴的。例如孩子知道什么?能做什么?怎么做?其实就是我们所说的知识、技能、策略、动机、情感和心智倾向,这些信息可以为教师如何与孩子沟通和互动提供依据。再次,它能拉近儿童、教师、家长间的距离,是促进儿童、教师、家长之间互动互惠的关系和情感纽带。也就是说,学习故事提倡在不断“注意—识别—回应”孩子学习的过程中促进和拓展孩子的学习,发展儿童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建构起他们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分享学习的喜悦,并为学习和成长欢呼喝彩!
《幼教金刊》:当老师们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捕捉“哇时刻”的时候,有的老师会发现“哇时刻”随处可见,孩子们似乎总是会带给老师惊喜;但也有一些老师说看不到“哇时刻”,或者很难找到“哇时刻”。那么,“哇时刻”到底在哪里呢?
周菁:我认为“哇时刻”应该存在于广义的、开放的和共享的课程里。教师可能首先需要反思自己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课程是否有让“哇时刻”出现的时间和空间,然后再去思考如何让儿童能够更多地主导自己的学习,如何让学习环境能够支持儿童多元化的兴趣和学习需求,如何让学习和探究能够在积极的关系中得以持续。“哇时刻”会在教师转变课程观、儿童的主体地位得到提升、幼儿园的学习环境逐渐开放和丰富,以及师生关系变得越来越亲密、平等和尊重的过程中悄然出现。
《幼教金刊》:您前面提到的“注意—识别—回应”三个环节,这三个环节可以说是环环相扣,如果教师识别得不好,可能导致回应遇到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您觉得教师教师应该如何应对?
周菁:识别是教师对幼儿当时的心理解读,不是绝对客观的,不存在好坏、对错,最糟糕的结果无非就是教师的回应没得到孩子的认可。这个时候,老师们不要因此而沮丧,而要继续去“注意”,看看孩子为什么不回应你,他在回应什么?他到底在做什么?到底对什么感兴趣?然后再去识别和回应。也可以和其他老师一起探讨,从不同的视角来解读孩子的学习和行为,共同进行“注意—识别—回应”),并一直用这种思维和行为模式真实地、多视角地呈现和解读孩子的学习过程,就有可能越来越明白他行为背后的想法,越来越走近和走进他的内心世界。
《幼教金刊》:现在很多幼儿园老师都在尝试着写“学习故事”,您认为撰写“学习故事”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如何来撰写“学习故事”呢?
周菁:“学习故事”的撰写是与包容、合作、研究和学习有关,撰写学习故事是一个倾听儿童和所有人声音的过程,是一个儿童、教师、家长共同建构的过程,是一个研究儿童、研究教学的过程,更为重要的是,它是一个关注、支持、分享儿童学习的过程。学习故事属于儿童,属于家长,属于老师,属于每一个参与儿童学习过程的人。所以,撰写“学习故事”目的不是为了发现孩子的不足,为孩子制定“补缺”的方案,进而“指导”孩子的学习和游戏;而是为了懂孩子,进入孩子的内心世界,懂他的所思所想,建立和孩子之间互动互惠的关系,然后再思考如何促进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一个“学习故事”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注意—识别—回应”,注意是对儿童学习的观察,一般是用故事和照片呈现。识别是教师对学习的分析、评价和反思,如“我认为在这个情境中我看到了什么样的学习”,“关于××,我今天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回应是教师为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制定的计划,如“我们还能做些什么,以支持、促进和拓展儿童的学习”。
同时,一个“学习故事”还可以呈现家长和儿童的声音。 学习故事不仅将教师的视线聚焦在每一个儿童身上,记录那些学习过程中让老师心中感到“哇”的时刻或“魔法时刻”,那些儿童能做的、感兴趣的事情,引导教师们讨论儿童的学习,对教和学进行反思,为支持儿童学习制定计划;还通过阅读和回顾那些充满”魔法“的学习时刻,让儿童参与自我评价,并和家庭成员分享信息和经验,使它成为知识建构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幼教金刊》:您认为“学习故事”与一般意义上的“观察记录”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周菁:“学习故事”与一般意义上的观察记录有相似之处,但也具有自己的典型特征。首先,学习故事是为了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所进行的评价,而不是对学习结果的测评。因此,它是形成性的,关注的是学习过程,是课程的一部分。
其次,“学习故事”是在日常教有教学情境中所做的观察,用图文的形式记录下儿童学习过程的一系列“哇时刻”或“魔法时刻”,关注的是儿童“能做的”(Can do)、感兴趣的事情,而不是儿童“不能做的”、欠缺的地方。在这些“哇时刻”里,儿童展示出一个或几个《Te Wh a riki》所重视的有助于学习的心智倾向——勇气、信任、坚持、自信、责任。
再次,教师的计划和支持儿童进一步学习的方法、策略和内容是建立在分析所观察到的与儿童学习有关的信息的基础上的。
“学习故事”的这些特点表明,它不仅是一种学习评价的手段,更是一种理念,一种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师与儿童一起工作的方式,那就是:教学始于观察儿童的学习(注意),然后尽力去分析和理解它(识别),然后好好地利用我们所识别到的信息来有效地计划和支持儿童的进一步学习(回应)。
编后语:“学习故事”是一种用叙事的形式对儿童学习和发展进行评价的方式。作为新西兰学前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部分,“学习故事”的诞生和发展离不开新西兰幼教课程改革的大背景,有其根植的土壤。如何使“学习故事”中国化、本土化、园本化,这是我们幼教工作者下一步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