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规划历史数据入库研究
2015-11-24李微
李微
摘要:本文对鄞州区城市规划数据信息化建设的背景及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以鄞州规划审批数据中的设计条件为例,分析总结各类用户包括规划工作者或规划决策者的使用方式对数据信息化建设的要求,提出了数据规范及历史数据入库的初步流程,并概略地探讨了数据在未来信息化发展过程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鄞州;城市规划;数据信息化建设
1引言
1.1时代背景
鄞州区被列为浙江省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建设试点县(市、区),2014年已完成项目主体及应用示范工程建设。建成后的数字城市地理空间框架将实现地理空间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和有效集成,形成多级互动的地理信息综合服务能力,为政府宏观决策、应急管理提供专家级地理信息分析服务,全面提升地理空间信息公共服务的能力和水平,合力打造“智慧鄞州”。
在“智慧鄞州”背景下,鄞州区的数据信息化建设包括了地名地址的采集和汇总、基础地理数据的入库和更新、各类规划数据的入库和更新等。同时,这一信息化建设能够广泛应用于工商、民政、燃气等企事业单位的日常工作和管理运营中。
1.2发展现状
数据信息化建设是数字城市建设的主体内容,而城市规划信息系统则是实现这一信息化建设的主要方式。其中,首先对于基础地理数据的信息化建设,即从采集时的CAD格式到基于ArcGIS的Geodatabase格式的转换包括规则制定、数据编码、数据结构设计及最后的转换入库操作,这一过程已有成熟的系统和规则体系;其次在数字城市潮流的引领下,各个城市都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规划电子报批系统或规划图文一体化办公系统等实现对规划类数据的数字化管理。
在这些比较成熟的系统方案中,能够实现对现在及未来的规划数据的统一入库,然而对已有的历史规划数据的入库方式还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对这些数据的入库流程依旧没有一个权威的规范。本文将以规划设计条件历史数据为例,根据已有的数据结构标准,对数据入库流程及用途进行初步的总结。
2鄞州区规划设计条件历史数据入库
2.1历史数据现状分析
规划审批数据通常包括了选址红线、用地红线、工程红线和设计条件等内容。 首先在文件存储方面,历史数据是以如下文件目录形式存储的。文件名中包含的信息过多,且不严格。
入库前存储目录及文件命名
其次规划者注重图面的表现形式,而不注重内部逻辑表达,例如一幅设计条件的控制图,能够显然判断出设计条件界线、后退线和禁止机动车出入口,这些均采用了粗线条显示的方法。然而在不同的设计条件范围线的文件中,并没有统一这些范围线所在图层及其线型、线宽,这些设置参数并没有标准。
第三,规划审批数据各项指标属性是在文档中表述的,和其他说明性文字、备注等内容杂糅在一起。
仅仅实现单个项目的搜索,单个属性的查询,并不能满足日常工作中的数据查询和分析的需求,历史数据入库便是将数据标准化后汇总,并实现统一的查询、调阅、对比和决策等。
入库工作包括了数据预处理及对数据的组织。其中数据的组织主要是采用空间数据引擎及空间数据库管理属性和图形,并将其他图片及文档作为附件挂接到图形上,目的是既在宏观上对各设计条件的范围和指标有所了解,也能随时查阅单个项目的详细信息。
2.2数据预处理
2.2.1附件标准
附件是从原始规划数据存储目录中整理而来的,为每一个项目建立一个独一无二的文件夹,以编号命名,每一个文件夹包括以dwg格式存储的图形文件、文档形式的描述性文字及其他说明性文档或图片。要求是将文件中设计条件的控制图形及属性指标文档统一命名,和其他图形、文档进行区分,以便查阅。
入库后存储目录及文件命名示例
2.2.2图形标准
图形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查询的效果及后续的决策,因此对图形的要求有:规划范围线应闭合,无拓扑错误。图形不能有旋转、平移等坐标变换。与图层对应关系正确。并建议按图层按以下几类进行区分:
1设计条件范围及注记
图层 2其他如建筑后退线、带征线等按类型分层
3需隐藏的图层
2.2.3属性标准
根据经验,将每个项目中的文档中常用的或特殊意义的属性提取出来,得到如下表的属性字段结构。并以之为标准,建立每个项目相应的记录,汇总到一张关系表中,方便后续的工作。
2.2.4 数据处理的实现过程
在对原始数据及入库数据的对比及分析之后,所需进行的工作非常明确。但在数据处理时,需要极大的耐心且认真,才能考虑到各个细节,例如处理图形时面对的不同的制图风格和模式,处理属性时不同的书写习惯和方式都能影响程序处理的效率及最后的结果。
1、文件名的统一和标准化。为了把每一个项目区分开来,且方便搜索和查阅,故将作为附件的文件夹名称修改为项目编号,采用程序从文件夹原有的命名中获取所需的编号信息,并进行修改。
2、图形的汇总和分层。由于规划图形并不具备严格的分层规范,以及在制图过程中的人为因素导致图形的自动识别和提取出现了瓶颈,这加大了人工操作的工作量。
在这一步骤中,首先对在同一目录下存在多个dwg图形文件时,需要人工判断规划设计条件范围线的目标图形文件,并与其他文件区分开来;其次规划设计条件范围线图层要素众多,无法依据图层批量提取范围线时,是根据人工识别范围线的方法进行了提取,例如线的粗细,颜色等特征的差异进行分辨和提取。
3、属性的汇总。从指标和说明性文字杂糅的文档中提取标准属性字段值时,目的是从每一个文档提取出关系表中的一条记录,而文档中表格随意的合并、空值、换行以及多条记录都需要识别并处理,这同样需要大量的人工判断操作。endprint
2.2.5数据的应用
1、对属性的统计和分析
选取2010-2012的设计条件为例,筛选出所有的工业用地地块设计条件,对其高度进行统计,可知所有工业用地地块建筑限高一般在24m以内,极少数达到40m。其中下图是2010-2012三年工业用地地块的用地面积的统计图。
2 、对图形的统计和分析
选取2010-2012的设计条件为例,可得到鄞州区任何镇域内居民地、商业、工业等多种类型的规划分布。如下图是首南街道设计条件中居民地(黄色)、商业(橙色)、工业(深色)的分布图,其中大部分工业用地的设计条件均在2008年以前。
3、 历史数据综合分析
设计条件、选址、用地、工程实现对比,对地块所处阶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3建议
城市规划数据入库存在的问题,主要是在规划数据编制过程中,规划图式制图方式不符合GIS 数据库入库要求,而且没有建立规划图式与指标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要解决这些问题,就要制定城市规划数据入库统一标准,在委托规划编制时,将规划数据入库标准作为统一作业依据交给规划编制人员,规划编制人员就可以根据入库标准编制,建立图则与指标数据之间的联系,确保规划数据符合入库要求。规划数据入库标准主要包括规划数据电子文件的成果格式要求、规划数据库的高程和坐标系统、规划图式作业要求、编制原则、线型设计、符号设计、图层设置和属性要求等内容。其中编制原则主要包括不要出现重叠线、微短线、悬挂线、带高程线和带厚度线,需要计算面积或输入属性的线段应连接成闭合的pline 线等内容,目的是解决CAD 和GIS 的差异性问题,确保CAD 编制的数据成果符合GIS 数据入库要求。图层设置和属性要求则是对规划数据内容的详细规定,一是建立规划图式与各类指标数据的联系,二是通过合理的分层和属性设置,为规划统计、分析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辅助城市规划的管理、决策和审批。
参考文献
[1] 王玉琨.CAD二次开发技术及其工程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S] GB 50180-93.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3] 李长勋. AutoCAD ActiveX二次开发技术——AutoCAD应用程序开发系列[M] 国防工业出版社,2011
[4] 苗前军.地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的有效驱动[J].地理信息世界,2010,2(1):6-11.
[5] 周建平,赵春燕.GIS属性信息可视化及其有效性分析[J].经济地理,2010,30(1):31-33.
[6] 吴信才.数据中心集成开发平台——新一代GIS应用开发模式[M] 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年
[7] 闫学东等.城市规划[M] 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
[8] 牛强等.城市规划GIS技术应用指南[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