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才观探究项羽兵败垓下的原因
2015-11-24卢笛
卢笛
摘要:“ 争天下者, 必先争人”。灭秦初期,项羽身边不乏颇有才干的文臣武将。陈平、韩信、彭越、英布都曾经是其得力干将,然而最终均叛楚归汉。项羽“喑噁叱咤,千人皆废”,个人英勇使他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但任人唯亲、刚愎自用,不能识人、用人,成为他在垓下含恨饮败的重要原因。
关键词: 人才观 项羽 刘邦
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役很多。然而,为何秦亡之际,百战百胜的项羽会败给的刘邦?史学界对这一问题众说纷纭。[ ]有学者从两人的人才观和用人之道探寻原因:首先,刘邦用人不问出身、不忌其过往“劣迹”,例如萧何是沛县小吏、樊哙乃一介屠夫,又譬如陈平“盗嫂受金”,韩信年少时常寄食于“漂母”处;相比之下,项羽却只是“任人唯亲”。此外,刘邦“慢而侮人”却能与天下同利;项羽“仁而爱人”却又吝惜论功行赏,分封不公最终导致项羽身首异处。本文试从项羽的人才观,进一步分析其最终失败的原因。
刘邦平定天下后,在洛阳南宫大宴群臣,谈起自己能够战胜百战百胜的项羽时曾说:“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饟,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此其所以为我擒也。”[ ]从刘邦对自己和项羽胜负之别的评价可以看出,“人才”是决定战争胜败的关键。刘邦能够“收人之智而任之不疑”[ ],是项羽望尘莫及之处。
项羽出身名门,骁勇善战,以“巨鹿之战”闻名诸侯,歼灭秦军主力,杀王翦使章邯降,当年何等威风。“秦击楚,诸侯将皆从壁上观,楚将士无不一当十。呼声震天,章邯引兵却。”[ ]当楚军胜利时,项羽召见诸侯将,“诸侯将入辕门,无不膝行而前,莫敢仰视”[ ]。赢得了在中国历史上如此重要战役的项羽,却只有25岁。虽然刘邦先入关,但是在诸侯心目中,项羽才是无可替代的“上将军”。项羽虽神勇善战,但对如何知人善任却显得能力不足。《管子》记:“ 天下不患无臣, 患无君以使之。”刘邦身边重要的谋士陈平,战功卓越的韩信都曾经是项羽的部下,但是却未能获得项羽的善待,以至于投奔刘邦麾下。
一、任人唯亲,谋士叛逃
项羽分封诸侯后东归,称王于彭城称。汉王平定三秦后向东进军,殷趁势背叛了楚,项羽让陈平带领魏王咎留下的兵马,前去攻打殷,最后陈平旗开得胜,项羽让项悍任命陈平为都尉,赐金二十溢。不久,汉王又反攻占领了殷,项羽大怒,准备向前次平定殷地的将领兴师问罪。陈平担心被杀,将项羽赏赐的官印和黄金封好,请人送还给项羽,自己偷偷投奔了刘邦。陈平早就看出了项羽的生性多疑且“任人唯亲”:“项王不能信人,其所任爱,非诸项即妻之昆弟,虽有奇士不能用,平乃去楚。”[ ] 陈平的离去并不仅是害怕项王因“殷之败”而处置他,还在于他对项羽重罚吝赏的不满:“项羽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洁好礼者多归之。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下属打了胜仗,主将吝惜赏赐;打了败仗,却会受到严惩。有多少下士甘愿出生入死,肝脑涂地呢?再加上项羽喑噁叱咤,令人畏惧,难免贤人不附。
陈平的离去令项羽失去了一个得力助手,却为刘邦双手奉上了一位良臣。在楚汉战争中,陈平曾经多次为刘邦出谋划策,且对楚汉战争起到了关键的作用。例如,“楚急攻,绝汉甬道,围汉王于荥阳城”,[ ] 汉王问陈平应该如何是好。陈平曰:“项王骨鲠之臣亚夫,钟离昧,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大王诚能出捐数万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 ]。于是,刘邦给了陈平四万金而且并不问他怎样使用。陈平用刘邦所资,成功以反间计使项羽逼走了范增,疏远了钟离眜,陷于孤独的绝境。再如,韩信破齐,准备封自己为“假王”。刘邦大怒。陈平悄悄对刘邦阐述韩信此时微妙的地位,刘邦大悟,“乃厚遇齐使,使张子房卒立信为齐王”。[ ] 陈平这个项羽帐下未能获得重用的谋士,在叛楚归汉后竟为刘邦屡出奇迹。最终,在陈平的大力辅佐下,在楚汉战争的重要时刻,胜利的天平向刘汉倾斜。
范增曾是项羽器重的谋士,辅佐过项梁、项羽叔侄二人,被项羽尊称为”亚夫”,多次给项羽提出重要意见。刘邦入关时,范增通过刘邦入关后,不贪钱财不恋美色等等表现,提醒项羽“其(刘邦)志不在小,急击勿失”。此后,范增又在鸿门宴时多次提醒项羽要对刘邦斩尽杀绝。可惜的是,范增的這些都没有被项羽采纳。“荥阳之围”时,范增提醒项羽:“汉易兴耳,今释弗取,后必悔之。”[ ] 项羽对刘邦发动了猛烈的进攻。关键时刻,刘邦采用了陈平的离间计,让范增和项羽有隙。当项羽派使者打探虚实时,刘汉的群臣在使者面前的“表演”让使者误以为范增与刘汉早有勾结,楚国的使臣并将此事禀告给项羽。项羽夺去了范增的权利。范增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好自为之。愿赐骸骨归卒伍。项羽予之。”[ ]范增走到彭城,背发毒疮而终。
如果项羽身边的谋士因为得不到重视纷纷离开,那么项羽重视的叔叔项伯又给他带来了什么?因张良曾对项伯有恩,项伯在鸿门宴时深夜去汉军帐中告诫张良,却在张良的撮合下与刘邦结为儿女亲家。项伯回到楚军,不但在项羽面前为刘邦大加美言,还在鸿门宴上竭力庇护。他在九江杀害了虽然投奔刘邦但内心仍有犹豫的英布的妻儿,使英布痛下决心追随汉军。项羽垓下战死后,项伯被赐刘姓,并封地射阳。项羽的任人唯亲,最终让自己“亲小人,远贤人”。
二、刚愎自用,贤将离弃
早年韩信投奔项梁,后来项梁军败自杀后又投靠了项羽。“项羽以为郎中,以策干项羽,羽不用。” [ ]于是,韩信又投靠汉王。韩信评价项羽曰:“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妇人之仁也。”[ ]汉四年,在楚汉对峙的关键时刻,韩信的倒戈直接导致了战争的胜败。依照陈平、张良的计策,刘邦封韩信为齐王,使韩信深感汉王对自己的器重。项羽虽然派武涉游说韩信,却得到韩信的回复称:“臣事项王,官不过郎中,位不过执戟。言不听,画不用,故背楚归汉。”[ ]韩信在关键时刻将重要的一票投给了刘汉,项羽用人之道的又一败笔。
钟离眜是项羽的得力干将,也是韩信的故交,曾多次向项羽举荐韩信,希望能够重用韩信,却都没有被采纳。在荥阳之围时,刘邦采用了陈平的离间计,陈平用重金在楚军中造谣:“诸将钟离眜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份王其地。”[ ] 项羽因谣言失却了对钟离眜的信任,也贻误了自己的战机。
项羽的另一员大将龙且,刚愎自用,在救齐王田广时,与韩信相遇。韩信势不可挡,有人劝龙且:“汉兵远斗穷战,其锋不可当。齐楚自居其地战,兵易败散。不如深壁,令齐王使其信臣招所忘城,忘城闻其王在,楚来救,必反汉。汉兵两千客居,齐城皆反之,其势无所得食,可无战而降也。”[ ]但是,龙且自命不凡,认为曾经寄食于“漂母”的韩信,其作战能力不过如此。如果不通过面对面的战争取得胜利,自己有何功绩?于是,龙且在作战时果然中了韩信的圈套。潍水之战中,韩信的军队佯装败逃,等龙且的部队度水一半时,韩信“使人绝壅囊,使水大至”。[ ] 龙且本人也最终成为韩信的阶下囚,致使项羽陷入了孤军奋战的惨境。
项羽一生,戎马生涯,被尊为“西楚霸王”;其英雄气概,堪当中国古代著名的军事将领。然而,他的霸业也就是局限于区域性的称王,成就不了自己一统江山的宏愿。年少气盛、阅历不丰,致使识人、用人智慧不足,与刘邦在用人之道上差异悬殊,是其含恨饮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