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流场数值模拟的导流堤加固方案优化设计
2015-11-24蔡丽婧
蔡丽婧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上海200434)
导流堤是用来引导水流或约束水流的建筑物,对改善水流流态,提高泄流能力和保护主要建筑物安全有着重要的作用。导流堤的设计过程中,水流流态和流速的分布是首要了解的问题。针对流场特性前人做了很多的研究[1-3],Hansonw最早用二维数学模型研究了河口、海岸潮流泥沙运动;美国Leederts首次应用交替方向隐式差分格式模拟二维潮汐潮流,并很快得到推广。为此,本文以某沿海水利枢纽导流堤为研究对象,利用平面二维数学模型研究了不同导流堤的水流特性,初步优选导流堤长度,提出推荐方案,为工程布置的合理性提供科学依据。
1 工程概况
某沿海水利枢纽由一座节制闸和一座船闸组成,船闸外河侧导流堤为斜坡堤式结构,坡面护砌材料为干砌块石,仅在顶部及底部各设有一道导梁(格埂)[4]。外河导流堤原长度240m,在节制闸引、排水过程中面流速的变化时常会影响船只的正常通行。为排除隐患,利用二维数学模型对船闸、节制闸上、下游的二维流场进行分析,推求外河导流堤长度变化对面流速的影响,从而确定合理的导流堤加固方案。
2 计算原理
计算以有限元法求解,根据水深平均理论而得出水深平均二维水流,采用直角坐标系下的平面二维浅水方程[5]。
连续方程式:
运动方程式:
式中 x、y为水平和纵向坐标轴;u、v为x、y轴向流速;t为时间变量;g为重力加速度;h为水深;α0为河床泥面高程;ρ为水流密度;f为柯氏力参数(f=2ωsinφ,ω为地球旋转角速度,φ为纬度);εxx,εxy,εyx,εyy为紊动粘滞系数;c为谢才系数,可采用曼宁公式确定。
2.1 边界条件
数学模型通常使用开边界(水边)和闭边界(岸边)两种边界条件[6-7]。
对于开边界,采用潮位过程进行控制。
对于闭边界则根据不可入原理,取法向流速为0,即
2.2 初始条件
计算开始时,整个计算区域内各点的水位、流速值就是计算的初始条件,即
3 数学模型
3.1 计算范围
以某沿海水闸导流堤为研究对象,根据附近河道横断面及河道两岸地区1∶1000地形图,数学模型计算选取区域为:节制闸上游550m处至下游1200m处。模型范围约16.74万m2。岸边高程4m,以1∶3的坡度推算河底宽度。
3.2 计算网格
计算网格由四边形八节点单元和三角形六结点单元混合构成,分为规则单元和不规则单元两种。一般水域采用四边形,单元边长3~7m,以保证计算精度。翼墙段用三角形单元以免产生异面单元。在概化河岸线和闸墩时,采用不规则单元,以便准确地反映出岸线和建筑物的外形轮廓,并对工程区域的网格进行加密。网格节点数21757~21765,单元总数7438~7442,如图1。因加长方案不同,各模型导流堤附近网格略有不同。
图1 模型计算网格
3.3 边界条件
上边界为水位边界,取内河除涝高水位4.2m;下游边界为吴淞潮位,选用1963年9月11日0时至9月13日23时的动态水位边界条件,潮位过程线如图2。
图2 潮位过程线
3.4 参数及模型验证
由于缺少资料,模型率定采用其他类似工程的计算参数对本工程模型中的参数 (主要为涡动粘滞系数E、Manning系数)进行调整,本工程区域模型中涡动粘滞系数E为4000~10000Pa.s,河道Manning系数为0.020~0.028,水闸位置考虑消能影响Manning系数取0.033~0.035。
在模型计算中,为真实反映实际河道内流场情况,边滩单元采用线性计入法,模拟边滩干湿变化,即当单元的平均高程低于某一设定的水位时,整个单元为湿单元,参加计算;当单元平均高程高于某一设定的水位时,整个单元为干单元,不参加计算;当单元高程介于这两个设定潮位之间时,按线性比例调整单元参与计算面积。
4 计算工况及结果分析
4.1 计算工况
为进行优化设计,现拟定两种方案对外河导流堤加长。
4.1.1 方案1
采用与现有导流堤相同的斜坡式结构加长导流堤。
4.1.2 方案2
采用板桩式结构加长导流堤。
针对两个方案假定5种设计工况:工况1未加长导流堤;工况2斜坡式结构加长导流堤25m;工况3斜坡式结构加长导流堤30m;工况4板桩式结构加长导流堤30m;工况5板桩式结构加长导流堤40m。
4.2 结果分析
根据《内河通航标准》,V级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的水流表面最大流速限制如下:平行于航线的纵向流速为1.5m/s,平行于航线的横向流速为0.25m/s,回流流速为0.4m/s。
通过数模计算,工况1显示船闸引航道口门区纵向流速、回流流速及内河导流堤的横向流速基本满足要求,但外河导流堤附近横向流速远大于0.25m/s,严重威胁通航安全。
采用斜坡式结构加长导流堤25m时(工况2),对河道整体的流场改变不大,但使导流堤附近漩涡减小,流速降低。但船闸引航道口门仍有部分点某些时段横向流速略大于0.25m/s。当加长斜坡式导流堤至30m(工况3),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内点的横向流速均小于0.25m/s。
当以板桩式结构加长导流堤30m时(工况4),对河道整体的流场改变不大,但可使导流堤附近漩涡减小,流速降低。导流堤附近水域的流态没有方案1平顺,这主要是因为由于导流堤形式改变,导流堤横向收缩,水流也略微收缩。导流堤横向宽度的缩减量相较河道宽很小,故不会产生大的漩涡。船闸引航道口门仍有部分点某些时段横向流速略大于0.25m/s,当加长板桩式导流堤至40m(工况5),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内点的横向流速均小于0.25m/s。
总之,导流堤未加长时,船闸外河引航道口门区附近横向流速有多个时段大于规定值0.25m/s,若采用斜坡式结构加长25m或者板桩式结构加长30m,可使导流堤附近漩涡减小,流速降低,但船闸引航道口门仍有部分点某些时段横向流速略大于0.25m/s;若采用斜坡式结构加长30m或者板桩式结构加长40m,则可使船闸引航道口门区内点的横向流速均降至0.25m/s以下。
根据计算结果,为保证行船安全,导流堤必须加长以减小船闸引航道口门区横向流速,满足通航要求。数模计算结论推荐两种导流堤加长方案:方案1采用斜坡式导流堤,顺原导流堤方向往下游加长30m;方案2采用板桩结构导流堤,顺原导流堤方向往下游加长40m。
5 导流堤加长设计
根据数模计算的结果,外河导流堤加长考虑乘潮施工,对斜坡式和板桩式结构进行比选。
方案1采用斜坡式导流堤,顶宽与原导流堤相同,两侧斜坡坡度为1︰3,坡面护砌材料为浆砌块石。接长段除在坡脚处设置了导梁及小方桩外,船闸侧斜坡中部为减轻船只撞击带来的不利影响,又增加了一级导梁加小方桩。
方案2考虑趁低潮施工,采用板桩式结构,利用中间板桩墙分隔两侧水流,使流速得到改善。另外考虑船舶撞击力的影响,在板桩的两侧对称布置两排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方桩桩顶为承台结构。
综合比较两种方案均能起到理顺水流的目的,即减轻节制闸引、排水时对船只的不利影响,且根据数模计算结果,方案1只需加长30m即可满足要求,方案2比方案1稍长,但也只有40m,对通航水面宽度不会造成大的影响,船只仍可以安全进出外引航道。两种方案施工方法不同,方案2为乘低潮施工,不需设置围堰;方案1需在下游侧设置拦河围堰。经初步估算,方案2在投资方面具有较大优势,本阶段推荐采用方案2,即板桩式结构,加长长度为40m。
6 结语
采用二维数值模拟的手段,模拟了船闸引航道口的水流特性。通过对比分析该水利枢纽的导流堤加固方案可知,局部加长导流堤对通航水面宽度不会造成大的影响,却可有效地降低流场流速,起到理顺水流的目的,减轻节制闸引、排水时水流流态对船只的不利影响,保证了行船安全。该工程实施后运行效果良好,为今后类似工程设计提供了一定借鉴。
[1]浙江省水利河口研究院.浙江省曹娥江大闸枢纽工程水力学试验研究总报告[R].2004.
[2]汪德.计算水力学( 理论与应用)[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
[3]谭维炎.计算浅水动力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8.
[4]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蕴东水利枢纽除险加固工程可行性研究(含初步设计)报告[R].2006.
[5]张金委,王斌.仙居县城防工程堤线布置优化数值模拟[J].浙江水利科技,2014(1).
[6]包中进,张才夫.开潭水利枢纽河道行洪影响分析[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2008(2).
[7]包中进,周杰.曹娥江大闸导流堤方案水力学数值模拟[J].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20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