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儒家自然观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2015-11-24唐菲霞

剑南文学 2015年22期
关键词:礼记儒家文化孟子

■唐菲霞

儒家自然观与现代生态文明建设

■唐菲霞

自西方工业革命以来,随着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与人口的剧增,人类向大自然索取的规模与数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当人类仍陶醉于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战胜自然的胜利之时,自然对人类无休止的索取与暴虐早已发出了严重的警告甚至给予了报复:南极上空的“臭氧空洞”日益增大,全球性气候反常,酸雨连绵,土地沙化,江河污染,能源枯竭,垃圾成山,PM2.5频频出现,极端天气屡见不鲜等等,不一而足。面对这种现实,许多学者开始纷纷转向儒家传统文化思想,企图从其中寻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解。

儒家的生命伦理观包涵了动物、植物、土地、山川等的爱护,内涵丰富,体现了儒家对自然界的存在的尊重。

一、“德及禽兽”——对于动物的爱护

《论语》记载孔子“钓而不纲,戈不射宿”,即钓鱼,但捕鱼,射鸟,但不射归巢的鸟。这表现了孔子珍视动物生命的态度。《礼记》中还记载了这么一个故事,孔子养的狗死了,他让子路把它埋了。他说,他听别人说过,用坏的帷步不扔,可以用来埋马;用坏的车盖不扔,可以用来埋狗。他比较穷,没有车盖,给它一张旧席吧,别把它直接就埋在土里。儒家对于动物的基本态度是爱护和尊重它们的生命,让它们顺利成长,完成自己的生命周期。儒家也把动物作为食物、衣物的来源,也同意打猎,但是儒家对于使用动物有许多限制,例如打猎不能合围,要网开一面;在动物繁殖的季节,不能用雌动物祭祀。为了保护动物,儒家还制定了一些措施,例如《礼记·月令》中就有记载,这些措施还演化成了后来保护动物的政令。

二、“泽及草木”——对于植物的爱护

和对待动物一样,儒家对待植物的态度也是尊重其生命。为了生存,儒家也主张利用草木,开辟土地,发展农业。但是儒家还要求保护荒林,他们提出了保护林木的措施,要求植树造林。正如孟子所说:“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孟子·尽心章句上》)君子应该亲自己的亲人,仁爱百姓,爱惜万物。据《礼记》记载,孔子曰:“断一树,杀一兽,不以其时,非孝也。”(《礼记·祭义》)孔子把“以时”砍伐的思想上升到了孝的高度。可见,儒家对于植物的爱,是一种珍重、爱惜的态度。

三、“恩及于土”——对于土地的生态性维护与利用

孟子曾经说过诸侯有三宝:土地、人民、政事。可见,当时儒家对待土地的态度。对于土地,以儒家为代表的传统文化重视的是它的生殖功能,因为粮食和桑麻这些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材料都是从土地里生长出来的,所以儒家文化十分重视土地和农业。儒家文化中还有天子籍田的制度,即每年开春,天子要亲自到自己的籍田上进行耕种,为群臣和百姓作出示范,以敦促他们务农。休耕是儒家文化中保护土地的一项重要措施。据《周礼》记载,官府授田百姓,不易之地一家百亩,一易之地一家二百亩,再易之地一家三百亩。“不易”即不需要休耕,一易即休耕一年耕种一年,二易之地需要休耕两年才可以耕种一年。《周礼》中还有保留荒野的措施,以此来维持生态平衡。除此之外,历代政权设立专门机构实施对土地的管理,儒家还用文化的最高形式——祭祀来表示对于土地的敬畏,报答土地对人类的养育之恩。

儒家自然观凝聚了中华民族对社会文明发展的深度智慧和哲学思考,是儒家和谐文化观的组成部分,是先祖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经验与总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

(广西大学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121班)

猜你喜欢

礼记儒家文化孟子
《礼记》在经学史上的地位变迁及其当代价值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儒家文化与我国文化建设研究
半途而废
磨刀不误砍柴工
“闻善以相告也,见善以相示也。”
半途而废
《白鹿原》中朱先生形象的儒家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