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别叫我中医,我是“世界安慰组织”

2015-11-24王玥娇编辑黄旻旻

博客天下 2015年23期
关键词:青蒿素西医中风

文 王玥娇 编辑 黄旻旻

别叫我中医,我是“世界安慰组织”

文 王玥娇 编辑 黄旻旻

85岁的药学家屠呦呦成为国内第二个获得公开报道的诺贝尔奖得主,她发现了青蒿素,亿万欠发达国家和地区受疟疾困扰的平民因此免于灾疫。

庆祝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声音还没平息,关于“得奖和中医有多大关系”的讨论已经铺天盖地,中医粉扬眉吐气:“谁说中医没用?”西医粉摆证据讲道理,证明青蒿素其实只是一种西药。

两方可能都忽视了一点,在夸奖中医的宣传里,有用从来都只是一部分,它追求的,还有对人类脆弱心房的温柔抚慰。■

治病救人,看起来无所不能

父辈加入朋友圈后,年轻人了解了不少中医养生知识。比如,人体的“元气”靠养,执行养生顺口溜可以预防疾病,“西医只能治标,中医虽慢但治本”。

小病之外,中医还能通过点穴处理各种昏厥、剧痛、血压骤升……尽管有专业的老中医不堪其扰挺身辟谣,表示“放血治中风”(这是古代西医的疗法)、“果核煮水治糖尿病”等说法都是一派胡言,不过显然不足以阻挡“中医小常识”刷屏,毕竟对普通民众来说,清楚区分中医治疗和玄乎偏方,真的有点难。

除了麻将,我们的软实力还有中医

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罗大伦曾表示:“澳大利亚70%的西医给患者看完病后会推荐针灸调理”。据《环球时报》消息,“58%的德国人都服用中草药”,欧洲中医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美国有针灸技师1万多人,亚太地区的中医事业更是如火如荼。中医业内估计,海外中医从业者总人数大约在30万-50万之间。

当中医好像多大岁数都不晚。《现代快报》报道,今年60岁的徐女士从2004年起参加养生班学习中医,治好了自己的哮喘和贫血,她还用推拿和艾灸让中风的70岁老太太重新下地走路。

那些“外国禁止中成药销售”的新闻,则被认为是“帝国主义亡我之心不死”的小伎俩。好好一个同学群,因为挺中医还是西医,甚至能上升到意识形态、东西方两大阵营争斗的高度,如果加上转基因,还能把全班分成四份。

聊的不是科学,是传统

一直有人认为“总是反复自证科学性,恰恰是中医不科学的证明”。科学研究普适自然规律,不具有民族、文化属性,而这些都和讲究经验、感觉的中医冲突。中医在某些疾病的治疗上可能确实有些效果,只是产生效力的是经验,而不是科学。

真正的分野与东方西方无关,而是古代与现代的较量。屠呦呦的成就,正是借助了现代科学技术,提取青蒿素的乙醚在《本草纲目》里并无记载。挑选专业,请看清以下提示:

在执业医师资格证考试里,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都被归类中医领域,按中医管理。中医专业可以招文科生,但中医本科毕业生如果想考西医临床的研究生,往往会被老师拒之门外,五年医学院,大量时间用来记诵古代药方,其它课程的修习时间自然会减少。西医可以很快转职中医,中医转西医可能性很小,在国外开诊所更是如此。

治心病,中医百发百中

屠呦呦学的既不是西医也不是中医,她是药学系毕业,职称是研究员。她感激中医带来的灵感,不是西医服了中医,而是科学家在向古代前人致敬。

诺贝尔奖委员会声明诺奖颁给屠哟哟并不是奖励传统医学,不过这不妨碍她本人表示中医给了灵感。同样,用西医治病,也不耽误中医“疗心”。

猜你喜欢

青蒿素西医中风
预防中风应做到八要八不要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回药失荅剌知丸治疗中风后痴呆的疗效观察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切莫盲信所谓的“青蒿素食品”
一种新型的倍半萜内酯
——青蒿素
一个青蒿素品牌的崛起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