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过程中的对话教学探析
2015-11-23冯齐林
冯齐林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对话的关键在于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从这种意义上说,基于文本“对话”的解读关键在于对文本的解读。阅读教学在于激发师生的心智,使个性化解读成为可能,并以对话的形式完成对文本之象的个性化解读。
文本解读要求创造性地理解文本,有两层意思:一是面对文本有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科学解读态度,你的话语只适用这个文本,而不是所有的文本都可以用;尤其反对习惯的、常识的价值观线性地、平面地去套文本,说些文本中基本没有或者完全不包含的意思。从形式上说,就是要读出文本的独特样式,读出文章在表达方式上的“这一个”,而不是拿丰富的文本去简单印证那些最低的知识。二是学生的个性化体验。师生能用现代眼光独到地体会或拓展文本意义。
在阅读教学中,文本是水之源、木之本,教师应立足于文本。多元解读首先要读懂文本,与文本真诚对话,深入理解文本内容。钱梦龙先生说:“找到文本对解读的限制和解读自由度之间的契合点,恰恰是阅读教学最能显示其魅力之处。因为,阅读教学不但要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更要通过学生的阅读实践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使学生学会怎样品味语言,怎样捕捉文字背后的隐含信息,怎样揣摩文本中那些‘重要的暗示或提示,怎样获得审美的愉悦,怎样对文本作出既富有创造性又符合文本实际的解读。”
文本意义是作者赋意、文本传意和读者释意的复合体,是作者、文本、读者多维对话的产物。而语文教学的对话状态更是一个复杂的组合体,包括师本对话、生本对话、生生对话、师生对话等等。如果能找到维系两者的最关键、最敏感的话题,从这一话题切入,就能引导学生寻幽探秘,获得更新更深的文本意义。
我们应充分运用丰富的对话机制,努力使教学充满创意、生机勃勃。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体会从教师角度谈谈如何在与作者、学生、同伴的多重对话中努力丰富、创新文本,进行创意解读。
一、在与作者的个性对话中丰富、创新文本
在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参对文本的诠释就是权威解读,教师无须对文本进行个人解读,只要通过一些固定的程式,将教参的权威理解转化为学生的理解即可。这种方式限制了教师的解读视野,禁锢了教师的思维,导致了教师个人解读的缺失,使教师沦为文本的奴仆、教参的传声筒,教学毫无创意、活力可言。接受理论和现代语文教学理论让教师明白,课堂上精彩纷呈的对话往往是以自己对文本的深入解读为前提的,自己首先是一个读者,与文本交流应有自己的声音,然后才能汇入学生多声部的合唱中,通过创设多元对话的教学情境,激活学生的灵感,挖掘学生的潜能,以自己对文本创造性的解读启发、带动、引领学生创造性的解读,让课堂奏出有个性色彩的动人交响乐。为此,教师在进入课堂之前,必须充分调动主观能动性,积极参与对文本意义的解释和建构中——激活自己的想象力、感悟力、理解力,不仅将文本所包含的丰富内涵再现出来,而且要渗入自己的人格、气质、生命意识,重新创造出各具特色的形象和意义,甚至开拓、再构出作者在创造这个形象和意义时所不曾想到的东西,从而使其更加生动、丰富。
例如,我在教学《老王》一文时,由于这篇课文内容并不深奥,因而教学进行得很顺利,学生深刻体会了老王的不幸遭遇,对他表示深深的同情,并为作者一家的善良之举所感动,也找到了中心句:“我渐渐明白: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但是,一个男生竟然高举着手,表示了自己对中心句的怀疑。他的根据是:文中写作者最后一次见到老王的时候,把老王的外貌写得很可笑,说他是僵尸,简直是从棺材里倒出来似的,好像在讽刺他。我一时愕然,乍一听,也觉得学生讲得似乎有几分道理。但是,我很快否定了那位学生的曲解。我建议学生认真地朗读作者最后见到“老王”时的那几个片段,找出表达作者情感的语句。果然,学生纷纷发表意见,指出“我强笑说”“我直担心他半楼梯摔倒”“我回屋才感到抱歉”这些语句都表达了作者当时对老王的担心和内疚之情。还有一名学生更指出了文末的关键句“但不知为什么,每想起老王,总觉得心上不安”。就这样,通过联系上下文,学生比较准确地理解了有关“僵尸”的那些语句并不是让人觉得可笑,而是形象地表现出老王已经完全失去生命力,突出体现了老王死前可怕的惨状。通过品味语言,学生真正领悟了作者字里行间体现的对善者关爱的真情,并无嘲讽之意。
二、在与学生的互动对话中丰富、创新文本
动态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改变以往的观念,把封闭式课堂中“老师讲,学生听”或“学生讲,老师听”的单向流程,扩展为一个多维立体的动态场。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在阅读过程中扮演组织者和主持人的角色,在课堂上抓住学生回答中一些很有意思的话,穿针引线,挑起生生之间的互动,最大限度地促进班级学生之间的合作,再从比学生更高的思维层次上加以引申,由此及彼,突破预设方案,灵活地调整教学设计,生成“趁热打铁”的新教学思路,使课堂出现一些让人记忆深刻的闪光点,从而取得出其不意的效果。
例如,我在教学《鸟的天堂》一文时,当不少学生为树上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所震撼,为文本状写的形象生动所折服的时候,一位学生冷不丁站了起来,满脸疑惑地问道:“鸟的习惯是晨出暮归,天一亮就离巢觅食。巴金爷爷第二次经过‘鸟的天堂是早上,怎能看到如此奇异的景象呢?”一石激起千层浪,于是有了以下对话:
师:从同学们的议论声中,我知道小刚提的问题很有研究价值。不过马上回答可能答得不那么全面、深刻,怎么办?
生:仔细读书,查找资料,认真讨论……
师:对,这些都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下面就请同学们再读书,再思考,力求从文本中找到答案。老师这儿也有一些文字资料和图片,说不定对你们有用,如需要,就请来拿,好吗?
(于是学生再次投入到读书当中。教师也“钻进”学生群里,与学生共同探讨。不一会儿,学生便迫不及待地交流起来。)
生:我通过查找资料以及与同桌交流发现,鸟的习性是晨出暮归,天亮就离巢觅食,但这是在树木稀少的地方出现的情景。如果在较大的树林里,往往整天都有很多鸟儿活动、栖息,那是由于树林里本身就有足够的食物。像这棵“独木成林”的大榕树上食物一定非常丰富,鸟儿当然不需要急着一早飞出去觅食了。
师:有道理。
生:我有不同的看法。我认为,鸟儿晨出暮归这是自然规律。这儿之所以一大早就会出现众鸟纷飞的情景,是因为其他地方的鸟看到这里环境优美,树大叶茂,食物丰富,所以慕名而来。
师:好一个“慕名而来”,你思考的角度与众不同。
生:我还有补充。这儿不但自然生态环境好,人们的生态保护意识也很强,前文就交代“农民不许人去捉它们”。有了人与自然的和谐,才有名副其实的“鸟的天堂”啊!
师:能联系上下文解读很好!不管是留巢不出的鸟儿,还是“慕名而来”的鸟儿,都在这儿找到了安宁与幸福,享受着自由与快乐,它们怎么舍得离开这“鸟的天堂”呢?
生:(兴奋地接着说)鸟儿每天为大榕树捉虫、施肥、唱歌,不仅给大榕树带来了生机,还增添了欢乐,所以树也离不开鸟。
生:鸟儿离不开树,树离不开鸟儿,人们也离不开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鸟与树是那么和谐,人与自然也是那么和谐,怪不得巴金爷爷情不自禁地赞叹“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
师:由和谐的自然之美想到了人们的精神之美、行为之美,同学们的确读出了自己的见解!
……
各抒己见,自由表达;用心聆听,互相启发。师生之间的互动对话促成了智慧火花的碰撞,促进了文本新的意义的生成,实现了“潜在文本”向“现实文本” “创新文本”的转化。课堂上的多向对话之所以能有如此力度、深度、效度,与教师“平等者中的首席”的正确定位是分不开的。他既是对话的参与者,又是对话情境的设置者、对话资料的提供者、对话方法的指导者、对话深入进行的推动者,在鼓励畅所欲言的同时,又不露痕迹地加以诱导、引导、指导。
三、在与同伴的专业对话中丰富、创新文本
不同的教师,其气质禀性、才情学识、文化背景、人生经验等都是不同的,这使他们面对同样的文本时可以横看成岭侧看成峰,使他们教学的理念、目标、方法、途径都各具特色。如果不同的教师能经常就同样的文本、教学现象进行认真反思、深入研讨、专业对话,他们必能在相互启发、碰撞中拓宽思路,丰富认识,获得创意,让文本解读的宽度与高度,让课堂对话的深度与广度都上升到一个新境界。
例如,在一次语文组公开课中有位老师教学《蜗牛的奖杯》一文时,为了凸显该文的情感线索,激发想象,鼓励创造,以情带读,加深体验,在学生熟读课文、充分感悟后,插入一个富有创意的教学环节:请学生给小蜗牛画上表情。一个学生自信地冲上讲台,几笔画出一只怒气冲天的小蜗牛。再也不能高飞的蜗牛心情应该是沮丧、懊悔的,怎么会是生气、恼怒的模样呢?这可是老师研读文本、与学生先期对话时不曾预料到的。情急之下,老师未作任何评价就又挑选了一位学生板画。这一次,学生画了一只垂头丧气的蜗牛。老师如释重负,引导学生带着难过、伤心的感情朗读课文,教学沿着她“精心预设”的轨道顺利结束。第一个学生独特的感悟没有道理吗?如此草率地否定他的体验合适吗?这些问题引起了听课教师的深思,引发了他们再一次研读文本、研究学情的兴趣。他们不再单纯地研读文本的语言,也将文本的插图纳入研读视线,将学生的个性差异、年龄特点等纳入思考的范围。经过热烈的讨论,他们发现文本留给读者想象、创造的空间是巨大的,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也是明显的,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文本的巨大空间,引导学生从自己独特的视角审视不能高飞的蜗牛,用自己的真情与慢慢爬行的蜗牛对话,而不能限制学生,给学生的解读画上框框。由于认识提高了,同年级其他教师执教此课时,就注意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个性板画,并让学生说出这样画的理由,然后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世界,联系自身实际,去体会、畅谈遇到挫折甚至遭遇不幸时该怎样从容面对。学生思维活跃,想象丰富,对文本的解读新颖而深刻。反思性的研讨对话不仅让学生有机会画出了心中独特的感悟,丰富、创新了文本,也让作为学习共同体的教师们从中获得了理念的更新和教学的创新,实现了专业的共同成长。
新课程在关注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基础上,就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文本解读提出了以尊重个体体验、强调主体间多重对话为特点的、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念。将新的“对话教学”理念转变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各种影响文本解读的因素中找出最关键的几个,并在其中找到平衡来把握好对话的“度”,即找到并找准多元主体构筑的“对话场”中主体间性的最佳契合点,以此充分发挥“对话”的价值以达到语文对话教学的最佳效果。这种教学理念是需要语文教师不断深入研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