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不同的角度去追寻“背影”

2015-11-23黄硕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末段父子朱自清

黄硕

《背影》,每一读过,总有不同体会,但同时感到传统教学中的那种对买橘子细节抓住不放且不及其余的做法,实在有些老套和肤浅。于是,想寻求一点阅读教学的突破,便汇录了如下的教学经历和感悟。

一、备课中的发现:师生大多轻视和不解《背影》末段

《背影》的末段,文字不长,却是文章深度、厚度之关键所在。那种只看到父亲为儿子买橘子的感动,可能是浅薄的。一次买橘子仍不过是买橘子而已。所以,许多学校语文老师有一种共识性的议论:仅以几只橘子和几滴眼泪来表现父爱子孝的文章在商业社会的今天已显苍白无力,缺乏刺激,读来味同嚼蜡。而《背影》文风又朴实无华,好似一杯白开水。总之,不像朱自清的其他几篇美文有教头。

其实,我们似乎并没有真正读懂《背影》。为什么他的《背影》能经久不衰?就是因为文章写出了真情,但这份真情,严格说来不仅仅是一般的父爱子孝,而更是经历了巨大龃龉隔阂而终至于亲情回归的那种真情。认真梳理若干年内其父子情感状态,特别是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又“终于忘却我的不好”背后的复杂情感纠结,才能真正体悟其间的一切。反复读一读末段原文,十分必要:

近几年来,父亲和我都是东奔西走,家中光景是一日不如一日。他少年出外谋生,独立支持,做了许多大事。哪知老境却如此颓唐!他触目伤怀,自然情不能自已。情郁于中,自然要发之于外;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但最近两年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惦记着我的儿子。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这段文字极为平实,但信息量超大,几乎每个字句都有深刻的内涵,用“微言大义”来评价它,一点也不为过。逆向追问,它既陈述了家庭渐衰的境况,更交代了引发作者写作此文的情感动因,这便是父亲的一封来信。平常家信,又何以触动作者如此深情?这便又令人追寻父子隔膜至隔膜化解的一系列因由。原来是,作为三个男孩之父,因“家中光景是一年不如一年”,自然是“触目伤怀”,“家庭琐屑便往往触他之怒”,而至“待我渐渐不同往日”。这些变故,是那样的清晰,那样的让人唏嘘,又那样的一言难尽。

二、“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的背后,到底藏了什么

依国人传统伦理习俗,长子往往受宠,获得格外照顾,朱自清也不例外。他的弟弟朱国华回忆,“1916年,我家境况已大不如前,父亲尽了最大的努力,非常体面地为自清筹办了婚事并送他上北京大学读书。”“对二哥物华上交大的愿望,却是再也无力成全了。”(见《人民政协报》,1988年10月25日)

但末段信息却告诉我们,至少,朱自清与父亲在写作《背影》之前的那几年中,有过较长时间的不愉快和隔阂。这是为什么呢?以下信息或许能揭开谜底。

据关坤英《朱自清评传》提供的材料,可知朱自清从大学毕业后不久,一直到写《背影》的1925年,和父亲有过一段激烈而持久的感情摩擦,原因就是经济问题:

他上北大的第二年(1917),父亲的差事交卸了,一家大小断了经济来源,从此生计日艰,进而债台高筑。1920年,他从北大毕业,理所当然,他要负担家庭的经济,但是承担多少,承担有没有限度,他个人有没有独立支配经济的自由?在这些问题上他和父亲发生了一次一次龃龉。1921年暑假,他回到扬州八中任教务主任,父亲凭借与校长的私交,让校长将儿子的每月薪金直接送到家里,而朱自清本人不得支领。这种专制式的家长统治激怒了朱自清。一个月后他愤然离去,到外地执教。父子从此失和,这年冬天他不得不接出妻儿,在杭州组织了小家庭。1922年暑假,他想主动缓解和父亲的矛盾,带着妻儿回扬州,但父亲先是不准他进家门,后则不予理睬。过了几天没趣的日子又悻悻而去。以后父子之间的裂痕越来越深,这就是《毁灭》中所说的“败家的凶残”“骨肉间的仇恨”。1923年暑假虽又回家一次,但与父亲的关系仍未好转。

看得出,全然因了生活所迫,父亲才无奈地“下调”了对长子明显的“优先照顾”并且有所“触怒”;我也相信,这种“下调”并“触怒”,在老父那里,是伴随着岁月的长期煎熬的;我还相信,朱自清在这段被父亲“下调”且逐渐“触怒”的日子里,积聚了些许“邪恶”的“自私”念头。翻一下朱自清1924年在浙江的日记,可见他生活开支毫无计划,贪昧以致伤身,借钱当物的记录比比皆是。养活妻儿尚嫌窘迫,更不要说周济老父。俗语谓“不养儿不知父母恩”,青年朱自清实在不像一个好父亲。他在《儿女》一文中说:“我是个彻头彻尾自私的人,做丈夫已是勉强,做父亲更是不成。”

朱自清自己还回忆说,“我写《背影》,就因为文中所引的父亲的来信里那句话。当时读了父亲的信,真的泪如泉涌。我父亲待我的许多好处特别是《背影》里所叙的那一回,想起来跟在眼前一般无二。我这篇文只是写实。” “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朱自清1947年7月1日答《文艺知识》编者关于散文写作问题。)

这就清楚不过地表明,朱自清是怀着巨大的悔疚来写《背影》的。

三、末段蕴含的重大价值

我们不妨这样来做一下:末段只保留最后一句“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行不行?结构上完全可行。可是,阅读效果怎样?大打折扣。为什么?通俗地讲,前文内容似乎一下子“瘪”了下去。所以,末段的存在,非同一般。概而言之,它使得文章的深广度同时得到巨大拓展。

一方面,应该说,《背影》前部大半,“点”的描写已经足够,这里则由点及面,简要陈述:父子奔波劳碌,家中光景每况愈下,尤其是父亲劳苦一生,独力支撑家中诸多大事。这从阅读心理上根本性地确立了父亲的“颓唐而高大”的形象。基于前因,设身处地,表明自己彻底理解了父爱中途生变即“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之因,并用“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这释然的一转,从父爱再续、自己忏悔的角度,主动承揽下自己的所有错误和责任,也就为这来之不易、血浓于水的父子深情作了最合人情、国情,最合阅读心理的定论。这样的广度拓展,实际上也同时大大增加了阅读活动中主客体参与的整体深度。

另一方面,看似简单的点面结合,又带来巨大的文本张力。教师需明白,文本结构的价值,绝不仅仅是“呼应”“照应”之类,就如同房屋结构,不同设计,其支撑力、预应力也大为不同。本段除了大家熟知的前后呼应作用,更重要的还在于聚集形成巨大的内在张力,这种张力又在于,将文章前部二、三自然段叙写的几件具体的家庭变故“还原”为一种“惨淡”的“背景”,从而阐释了父亲“待我渐渐不同往日”的亲情演变因由,又反过来,沿着“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和“最近两年的不见,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只是惦记着我”所提供的空间长度和宽度,阅读能力强的读者定将在显而易见的买橘子背影之外,寻获到另一份来自于朱氏父子重拾遗落亲情历程所释放的人类生命原始力量:人性。甚至,我们还可以这样掂量:《背影》,是否掺杂了些醒悟的儿子不敢直面“颓唐”老父而借“背影”进行忏悔的影子?

四、基于末段内容开拓深化的文本教学策略

《背影》全身是宝。教师引领学生解读甚至欣赏这篇散文,若只关注买橘子细节,是浅俗的。重视并能合理全面深刻解读最后一段包括前面的几个散叙段落,是出色教学本课的重要条件,如上所析。

但是,是不是像朱自清父子某段时期龃龉矛盾及其本质,都需要告知和解读给初中学生,或者是不是都要靠发掘别人资料然后展示给学生呢?我认为基本是否定的。因为父子之间如此复杂的恩怨情仇,一般不是懵懂童少一两节课所能体悟。同理,更重要的是,父亲去买橘子,转过身去还要转过身来,这个“背影”若无象征别离的意味,也就无法符号化。显然,如果去掉买橘子的背影,这篇文章就撑不起来了,因为其他几个背影都由此衍化而来。可见,这个背影的情感分量和象征功能如此深远,这就使整篇文章内涵极其深厚沉重,因此,教学中要尽可能让琐细的家庭纠葛恩怨引发学生的兴趣。从这个角度说,近些年那些纯粹观风赏景,不讲内质,或小资或迁就或虚情假意的应时文字不断蚕食包括《背影》这样的经典的局面带来的负面作用,是令人担忧的,需要认真对待、处理。

所以,我们不可以放弃对教学内容深刻性的求索,相反,更需要重视教学行为,从各个角度不断予以强化,如采用以下几条具体教学策略:

教学目标的设定,需大胆突破传统规定,把对父子情深的进一层理解(相对于普通关怀、口体之欲的满足等简单理解),及学生能够较为恰切地类比、举例、回忆、陈述自己或他人相近经历经验(如莫怀戚《散步》的内容等)作为教学重点难点,以尽可能提升学生的感悟认知水平。

课堂教学的模式,围绕教学目标达成,宜采用“情知对称”四分教学模式,即情知分类,能级分层,训练分步,教材分型,其核心是借助教材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在教学中,让它成为培养学生“情知对称”的人格与智能双向平等发展的“黄金三角洲” (即教学模式、人格与智能双向平等发展),以使不同学生获得丰富的情绪体验和人性体认。

就课堂教学具体操作而言,如必不可少的朗读,以默读小声读为主,避免大声诵读,亲情不需要大声喧哗,课堂气氛上静默想象为优的氛围掌控;阅读过程中,做好对时间、作者及父亲所处位置的判定及作用的精要阐释;个别字句,如首句的“不相见”的“不”字精准表意,末段十余个虚词以及“他待我渐渐不同往日”“他终于忘却我的不好”等等重点关键句,应引发学生的高度关注和发掘,也需要在没有多少人生体验的学生那儿作适当的延伸、类比、迁移、联想,并进行适度的情节模拟和情绪传达、转递,如要求学生举例作情境对比,或激发学生探析“忘却”的因由所在,等等,都是本文阅读的重要策略;课堂口述或课后模拟写作可作为重要环节,不以完整及应付差事式不痛不痒的记叙回忆为务求,而以父爱子亲最稀见最闪光最易忽略的行为举动为发现,等等,也是教学细节值得注意的地方。总之,亟须教师基于阅读能力拓展训练为主的、基本涵盖听、说、读、写、悟几大方面的教学行为优化。

猜你喜欢

末段父子朱自清
匆匆
清芬正气朱自清
老情书 朱自清致武钟谦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父子PK秀
“心灵的感冒”:朱自清白璧微瑕的心路历程
聂卫平为爱改变多情少妻成功改造“末段”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