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泊东吴万里船

2015-11-23赖玉玲谭新阳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民俗标志物品

赖玉玲+谭新阳

自古以来,谁可离开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行,指人的出行。长期以来,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习俗——交易运输习俗。为此,我们选定了“交易运输民俗”这一探究课题。整个课题分两个阶段,即准备阶段和交流阶段,采用分组搜集资料、本组分析、分组交流的形式来完成。

第一阶段:准备

1.确定探究具体内容:⑴市、商的民俗;⑵市、商民俗标志;⑶交通运输的民俗;⑷高中课文中出现的交易运输民俗。

2.分四个兴趣组,推荐小组长;组员就选定内容做好搜寻资料的准备。

3.小组内部讨论、交流,形成文字。

注:这一阶段,老师参与到同学的搜寻、讨论与筛选工作中。

第二阶段:每小组推出一位同学在班上交流(做成PPT课件)。时间:一节课。

【交流展示】

一、第一小组交流探究内容:市、商的民俗

市的民俗

市,是交易的古老形式,它是由个人间的互赠发展到纯经济目的的物物交换而产生的。市,源于殷周时期,渐渐形成了特有的风俗。《管子·乘马》:“市者,货之准也。”《易》:“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市,又叫市井,古代以井田为一市,每日有早、午、晚三市,入市交易,“胥执鞭度守门”,形成规范的交易经营管理方法。《周礼》载:“大市日昃而市,百族为主;朝市朝时而市,商贾为主;夕市夕时而市,贩夫贩妇为主。”市,又叫墟、集、场。市的交易活动有以下几种民俗形态。

1.原始无言交易。交易双方互不碰头见面,只是把自己准备交换的物品放在习惯放的地方,双方各自取货而走。如此成的交易,既是一种信用交易,也是带有某种信仰的交易,双方交易都认为自己得到物品是种“运气”,彼此不去考量物品的得失好坏,不计较物品价值高低。

2.按需进行的自然交易。这是原始交易中无价值的交易形式,它是根据各自需要而进行的。交易双方拿出自己的物品,如果双方需要对方物品,则按互赠的形式交易,双方全不考虑物品的大小好坏,全出自双方的需要。这种交易体现了双方的友善与诚信,物品在数量、质量上无别的要求,也没有任何争执,更没有后悔。

3.按数量、质量的等价交易。随着交易的发展,由于物品数量、质量的差别,于是产生了交易中的价值观念,交易习俗也随之渗入了等价交换的观念。最初是一件物品换取对方价值大致相等的另一件物品,以一对一的交换在市中流行较长时期。但是,贵重或稀缺的物品,往往要用更多的物品来等价交换,这种等价交换的理念一直沿用到现在。

4.用商品媒介或支付手段进行交易。随着市的发展,由等价交易的观念逐渐产生了用特定的物品衡量价值的习俗。这种交易习俗是较高阶段习俗,交易双方用一些特定的物品作为定价标准,然后议价交易。不同时期,不同民族,特定的物品不同。

⑴牲畜。不管持粮食、茶叶、布匹的一方要不要牲畜,总是用牲畜来计算粮食、茶叶、布匹的价值,以此来衡量交换标准。我国北方少数民族有这种交易习俗,其实国外也有,如印度的“卢币”(Rupee)是从梵文“Rupa”(牲畜)变化来的。

⑵贝壳。古代各地以贝为宝物,“贝”因此成了交易论价的实物。《说文》:“贝,古者货贝而宝龟。”汉字中“贷”“财”“资”“货”“贾”等,都与“贝”有关。

⑶布帛。《史记》载:“农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龟贝金钱刀布之币兴焉。”从“币”字便与“布”有关。

⑷金银。因为金银具有高贵、方便、稳定等特点,很快成了实物交易的物品。《水浒传》中的林冲等用的便是碎银。

⑸纸币、支票等。到了现代,随着交易的规模越来越大,于是出现了这些信用货币。

商的民俗

随着交易的繁荣与发展,出现了交易中的媒介人,即商人。商人不再遵循物物交换的古俗,而是用流通货币从生产者手里换来大批物品,转过来又把物品拿到消费者手里换取更多的流通货币,如是,便出现了商的民俗。物物交换是直接的,商的交易至少是两次以上,商人所经营的物品,就成了商品。商的交易方法,大致有下面情形:

1.居间商:又叫“掮客”“代办商”“经办商”。这种商人自己不会出产物品,也没物品,他只是交易双方的中介人,从中得到好处,得到报酬。

居间商的类别很多,最典型的形式是我国古代就已发展起来的垄断交易的“行”与“栈”。南北朝之后称这种商为“邸店”“邸阁”“邸铺”,明代称“牙行”“过塘行”“行店”,近代称“贸易货栈”。古代不少官员以此营利,宋初宰相赵普“营邸店规利”,宋人释道潜有诗“数辰竞一夕,邸店如云屯”,足以说明宋商已很繁荣。居间人甚至已有自己的组织,有店房,有运输工具,他们大规模地把物品从各地聚集到“行店”中来,然后组织交易各方直接成交,或换货,或买卖,甚至发展到代买、代卖、代运的地步,从中获得巨额利润。

2.行商:一种游动性的交易形式。这种商的习俗是把某地需要的物品,或该地不出产的货物,运送到该地去出售。最早称之为“客商”,如把茶叶、布匹、珠宝、粮食、丝绸从内地运送到边疆游牧部落,再把贵重的皮毛运送到内地,这种客商不是一个人,往往是大规模地进行长途贩运的商队,如云贵的马帮、新疆的驼队,古丝绸之路也是这样形成的。《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江边烽火台上守台军盘问时,吴人答曰:‘我等皆是客商,因江中阻风,到此一避。”说的便是此情形。日常生活中的行商,多是走街串巷、上山下乡的小商贩。

3.坐商:一种固定交易形式,就是通常说的“贾”,即居肆列货,“以待民来”,是直接向消费者售卖。坐商的习俗,首先表现在“三定”上,即定时间,定地点,定商品;其次,还表现在长久性上。小摊贩是坐商的最早形式,但这种摊贩流动性大,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坐商,到后来的店铺、大商号,才成了真正意义上的坐商。“人无笑脸休开店,说话和气招财多”“做好生意三件宝,人员门面信誉好”“童叟不欺”,均为坐商文化。

二、第二小组交流探究内容:市、商民俗标志

前面小组探究了市、商的形态与类型,为了进一步了解市、商的相关内容,我们小组主要对市、商的民俗标志作了深入探究。

从事交易的经纪人,为了让顾客了解自己经营物品与特点,以吸引顾客,招徕生意,自然而然地就用话语或物品来作标志。如此,市、商标志便形成了。

市的标志:以“声”为代表。

“市声”主要有两种,一是叫卖声,一是代声。

1.叫卖声,也叫货声、吆喝声,这是初级的广告形式,形式上口头传唱,内容上有极大宣传性和诱惑性。《楚辞·天问》:“师望在肆,昌何识?鼓刀扬声,后何喜?”姜太公师望可以称得上吆喝之祖了。《韩非子·难势》中记载的那位楚人卖矛与盾的市声,便是叫卖声。“物莫能陷也”“吾矛之利,物无不陷也”,多诱人呀。从古至今,许多关于市井、市肆、市场、胡同的记录中,叫卖声已成了市及商贩的普遍标志。读陆游诗“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仿佛让我们听到从远处深巷中飘来清脆的叫卖杏花的声音。清人王昶《东堂老劝破家子弟》中记载了不少叫卖声。历史上不少说唱艺人模拟市声的口技,为传播市的民俗起了很大的作用。不同时代,不同地方,叫卖声各有特点,如北京叫卖杏,声调高亢,南方则声调悠长。传唱至今的风靡大江南北的吆喝声“磨剪子勒,戗菜刀勒”,声调悠扬婉转,给人印象深刻。

2.代声:以其他物器的声音替代叫卖声,有吹奏声、打击声,如敲鼓、打梆、打钹、摇铃、打竹板、摇串铁、敲小锣等。《诗经·周颂·有瞽》:“萧管备举。”郑玄注:“萧,编小竹管,如今卖饧者吹也。”可见西周时,卖糖食的小贩就已经懂得以吹萧管之声招徕生意。当然,市的民俗更多的是叫卖声与代声齐用,如北京的磨刀生意,一边高亢吆喝,一边手摇串铁。

商的标志:主要指坐商的招牌,俗称“幌子”。

这种商俗,由来已久,五花八门,千姿百态。《韩非子》载:“宋人有沽酒者,升概甚平,遇客甚谨,县帜甚高,著然不售,酒酸。”“悬帜”即是商的标志。欧阳修诗“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中的“酒旗”即卖酒的标志。我国商的标志大致有以下类型:

1.以商品实物为标志。悬挂的招牌有的是所卖实物的全部,有的是实物的一部分,这是商标志中较原始的习俗。斗笠、草帽店,悬笠帽;麻铺店,悬一束长麻;毡靴店,悬一毡靴;烟袋店,悬旧式烟管。李嵩名画《货郎图》,货郎所担之物即实物标志。

2.以实物模型为标志。因为实物太小或太大,不好用实物作标志,故用实物模型来替代,这实际上是实物标志的变异形式。如蜡炬店挂一大的木制蜡炬模型。

3.以商品附属物为标志。当商品无法悬挂时,实物招牌便派生出了附属物,它多用联想方法来实现。如植物油,只悬挂空油瓶,人们便知道所售商品了。

4.以含有隐喻的物件为标志。这是特殊传承意味的标志,要靠传承经验才能明白经营的内容。旧时小店门前悬挂用柳条编织的笊篱,暗示小店可以住宿用饭,并不是卖笊篱的小店。

5.以灯具为标志。主要用于夜市夜卖,灯上往往悬挂某些标志。

6.以旗帘为标志。古代酒店,多高悬旗帘,有的还会书有字样,如《南都繁会图》中有许多这样的标志。两宋时旗帘标志十分盛行,从《水浒传》“(武松)望见前面有一个酒店,挑着一面招旗在门前,上头写着五个字道:‘三碗不过冈”可知一斑。

7.以牌匾诗文为标志。茶楼上悬挂一大“茶”字的匾,当铺前悬挂“当”字匾,米行中悬挂“米”字匾。明代武当山道医牌匾上书有“天下驰名黄龙洞眼药”字样。以诗文为标志的则莫过于杜牧“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摇指杏花村”了。

此外,商的民俗标志还有广告、商标与字号。我国名牌酒商标,“汾酒”“茅台”“五粮液”等在民俗中扮演重要角色。不少老字号,如“同仁堂”“瑞蚨祥”“全聚德”“狗不理”“东来顺”“张小泉”“王麻子”“荣宝斋”“胡开文”“胡魁章”“李福寿”等,人们耳熟能详。

三、第三小组交流探究内容:交通运输的民俗

随着市、商的发展,商品交换、贸易往来的频繁,交通运输愈显重要,渐渐形成了交通运输民俗。其主要形态有:交通运输的设施、交通工具的使用和交通运输职业。

交通运输的设施

1.陆路。最早是采摘和狩猎踩出来的小路。后来有驿道、街衢,还有栈道、纤道、冰雪道、胡同、桥梁等。

2.水路。自然水路,如江、河、湖、海都是;人工水路有运河、人工湖等。唐代诗人许浑送别朋友走水路离开,有 “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的句子。

交通运输工具的使用

1.车橇。独轮车(又叫羊角车)、四轮车、畜力车、黄包车、勒勒车、轿子、雪橇等。

2.牲畜。马、牛、驴、骆驼等。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的传说,俗语“骑驴看剧本——走着瞧”,孟郊“走马观花”,足以说明人们出行离不开牲畜。

3.船。木船、桦皮船、牛皮船、木排、竹排、木筏、羊皮筏、索溜等。杜甫长年飘泊多是坐船,“门泊东吴万里船”“转作潇湘游”“即从巴峡穿巫峡”,即是明证。

4.附属设施。自古以来,重要交叉路口都有附属设施,如凉亭、长亭、短亭、车马店、小楼、货栈、码头、驿站等。

交通运输职业

随着交通运输繁荣发展民,出现了这职业的专业人员。驾车的人为“御者”,现在叫车夫,当年孔子周游列国,子路为“御者”。此外,有船夫、脚夫、舵手、纤夫等。

交通运输礼仪:

1.人、车船中途相遇,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

2.车有帷幔,御者于帷贴紧外,居中,端居成跪坐姿态。《诗经·氓》:“渐车帷裳。”

3.古两人并行,右为主,左为次,前为主,后为次;三人并行,中为主,侧为次。

4.指路碑,在三岔路口设指路碑,碑上刻文,“弓开弦自断”“箭到石碑挡”“左走某某地”“右走某某地”,为路人指明走向。

四、第四小组交流探究内容:高中课文中出现的交易运输民俗

1.至易水上,既祖,取道。(《荆轲刺秦》)

祖,临时祭祀路神,引申饯行和送别。祖,又叫祖道、祖韨、祖别,古代为出行者祭祀路神和设宴送行的礼仪。

2.沛公置车骑,脱身独行,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鸿门宴》)

沛公丢弃车马,抄小路逃走,可见当时情势十分危急。

3.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诗经·采薇》)

路,将帅作战时用的高大战车,又叫戎车。周代战争是车战。驾兵车的是四匹高大雄壮的雄马。

4.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蜀道难》)

天梯,即高险的山路。石栈,即栈道,在山崖上凿石架木建成的通道。蜀道之险峻,让人色变。

5.门前冷落鞍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去来江口守空船,绕船月明江水寒。(《琵琶行》)

车船是古代最主要的交通工具。鞍马稀,代指来访的人非常少;江口,即江头;守空船,道出了琵琶女的孤苦。从商的形式来看,琵琶女的丈夫是位“行商”,重利轻情。

6.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劝学》)

荀子用车马舟船来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形象生动而有力。

7.已而相如出,望见廉颇,相如引车避匿。(《廉颇蔺相如列传》)

古时两人遇而会,贱避贵,少避长,轻避重,去避来。此时,蔺相如官高于廉颇,却掉转车子隐藏躲避,不合常礼,故客以为相如怕廉颇。

8.或命巾车,或棹孤舟。(《归去来兮辞》)

巾车,有篷布的轻巧的小车。陶潜回到故乡后,或车或舟,逍遥自在,悠闲自得。

9.红颜弃轩冕,白首卧松云。(《赠孟浩然》)

轩,古卿大夫坐的有围棚或帷幕的车。轩冕,代指官爵禄位。

10.霓为衣兮风为马,云之君兮纷纷而来下。虎鼓瑟兮鸾回车,仙之人兮列如麻。(《梦游天姥吟留别》)

以风为马,以鸾驾车,诗歌极尽夸张想象之能事,表达诗人对理想的渴慕之情。

11.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论语·微子》)

孔子手拉缰绳驾着木车,为理想而执着地奔走于各诸侯国,其形象给人印象深刻。

12.只要用绳子一捆,塞在花轿里,抬到男家,捺上花冠,拜堂,关上房门,就完事了。(《祝福》)

这段文字,道出了祥林嫂的悲惨命运。“花轿”,又称喜轿,是娶亲时的主要交通工具,古称“舆”。传统的婚姻礼俗中,花轿是不可或缺的道具,由花轿衍生出上轿、起轿、喝轿、宿亲、翻镜、颠轿、落轿等一系列礼节,民间有俗语“大姑娘上轿——头一回”。

13.商贾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乎?(《孟子》)

“商贾”即做生意的人,“行旅”指过往行人;孟子用排比、反问的手法来突出施行“王道”的好处。

猜你喜欢

民俗标志物品
冬季民俗节
称物品
多功能标志杆的使用
民俗中的“牛”
“双十一”,你抢到了想要的物品吗?
民俗节
认标志
谁动了凡·高的物品
庆六一 同成长民俗欢乐行
医改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