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陆台湾同义异形词语造词理据分析

2015-11-23亢世勇

中国科技术语 2015年5期
关键词:文化差异

摘 要:对比分析大陆、台湾同义异形词语,总结出两岸造词理据的差异,表现在七个方面:(1)描述事物特征的角度不同;(2)关注点不同;(3)选择不同的同义语素(词)造词;(4)传统与现代、书面语与口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5)缩略与原形的不同;(6)语序颠倒;(7)翻译的差别。两岸造词理据差异范围较广,涉及词语的各个层面。其中,选择不同的同义语素、关注点不同是两岸造词理据差异最大的。

关键词:同义异形词语,造词理据,认知心理,文化差异

中图分类号:N04;H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78(2015)05-0015-05

海峡两岸现代汉语差异多种多样,同义异形词语是其中之一。所谓“同义异形词语”,就是意义大致相同,两岸却用不同的词形来表示的词语,比如“避孕套”与“保险套”、“换乘站”与“转运站”、“读唇”与“唇读”等。本文以《海峡两岸语言及辞书研究》[1-3]所附的《海峡两岸差异词对照表(选辑)》(共706组词语)为封闭域对同义异形词进行一一比对分析。通过比较分析这些词语,笔者将两岸同义异形词语蕴含的不同造词理据分为7类。

一 描述事物特征的角度不同

汉语词汇一个重要的特点是词义表面化倾向,即多数词语大体可以“望文生义”。这得益于由构成词语的语素义可以推出词义这一特点。两岸对同一事物描述即在拿旧词(语素)造新词时,都希望能够直观反映事物的本真[4]。在概括同一事物时大陆词语更多偏向于抽象概括,抽取其属性,具有模糊性,而台湾词语更偏向于抓具体特征,给出事物的属性值。例如,“红血球”(台湾)与“红细胞”(大陆)相比,“血球”更形象直观,细胞则更为科学准确;“交保候传”(台湾)与“取保候审”(大陆)相比,交了保证等候传唤比取得保证等候审判更精确。而部分词语则相反,“快干胶、速干胶”(大陆)比“瞬间胶、三秒胶”(台湾)更抽象、科学。

二 关注点不同

一个事物、事件会有多维属性,两岸在对事物、事件观察并对其进行命名的时候,关注点不同,造成同一事物、事件有不同的说法,即同义异形词。

图1物品,台湾叫“交通锥”,大陆叫“警示筒”。两岸都注意到了形状,大陆认知结果是“筒”,更多关注到内部空心像筒;而台湾认知的结果是“锥”,更多关注到外部形体像锥子。台湾“交通”注意到了其使用领域,而大陆的“警示”更多地关注到了其功能。经过仔细分析归纳,两岸关注点不同而形成同义异形词的几种主要类型及词语数量见表1(这里只给出特征比较明显和数量比较大的几类,实际还有其他一些数量小的类型)。

从表1可以看出,两岸关注点的不同倾向:

(1)当涉及事物的本体与其相关的功能、属性、特征时,两岸都会采用这两种方式,只是大陆抓取了事物本身多一些(大陆81.2%,台湾18.8%),而台湾则抓取了其功能、属性、特征等多一些,比如“游戏机”指事物本体,而“游乐机”更关注了其功用“乐”;“中成药”指事物本体,而“科学中药”关注其属性“科学”。

(2)当涉及事物的抽象与具体时,两岸都采用这两种方式,只是大陆关注抽象的比例稍微高一些(大陆60%,台湾40%),比如“劳动密集型”“台式电脑”比“劳力密集型”“桌上型电脑”抽象度更高一些,而“圆珠笔”“钢化玻璃”比“原子笔”“强化玻璃”更具体一些。

(3)两岸都会从行为与结果这两点入手,只是大陆更多从行为入手,台湾更多从结果入手(大陆79.3%,台湾20.7%)。比如大陆的“联欢会”“少年管教所”关注行为,台湾的“同乐会”“感化院”更关注结果;大陆的“摸奖”关注结果,而台湾的“摸彩”关注行为自身。

(4)两岸都会关注形状,但认知的结果不同。例如,大陆的“记忆棒”认知结果是“棒”,台湾的“记忆卡”认知结果是“卡”;大陆的“博士帽”关注的寓意,而台湾的“方帽”关注的是形状。

(5)两岸观察事物的具体角度会有不同。例如,大陆的“换乘站”从乘客的角度看,台湾的“转运站”从运输者的角度看;大陆的“壁球”关注球的落点,台湾的“回力球”关注球运动状态;大陆的“中考”突出考试的主体初中生,而台湾的“高中联考”突出考试的目的“升高中”。

三 选择不同的同义语素(词)造词

1互补式选用可构成一个词语的两个同义语素造词

两岸选择两个不同的同义语素(词)造词,这两个不同的同义语素多数可以构成联合结构的词语。例如,“编程”(大陆)、“写程式”(台湾)中的“编”“写”两个语素在这个语境中同义,可构成“编写”;“超声波”(大陆)、“超音波”(台湾)中的“声”“音”可构成“声音”。这类词共有131对,其中,大陆选前面的一个语素,台湾选后面的一个语素的情况占68.70%;台湾用前一个语素,而大陆用后一个语素的情况占31.30%。涉及的联合结构词语

有:编写、残障、除退、错失、打扫、递送、堵塞、房屋、长官、电闸、古书、寒冷、画像、灰尘、机器……共131个。例词见表2。

2.选择不同的同义词或同义语素造词

从表3可以看出,在表达同一概念时,两岸词语选择了不同的同义语素或同义词。比如“短语”与“片语”中,“短”与“片”同义;“服务器”与“伺服器”中,“服务”与“伺服”同义;“服务员、接线员”与“服务生、接线生”中,“员”与“生”同指“人员”;“负增长”与“负成长”中“增长”与“成长”同义;这类词共计109对,占本类45.6%。互补式选用可构成一个词语的两个同义语素造词131对,占本类54.4%。数据表明:互补式(选用可构成一个词语的两个同义语素造词)方式造出的词语,多于选择不同的同义词或同义语素造词方式造出的词语。

四 传统与现代、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别

在传统与现代、书面语与口语的选择中,台湾更多地选择了具有传统色彩、书面语色彩的词语[1]。例词见表4。endprint

五 缩略与原形的不同

采用词语的原形与缩略形式上,大陆似乎更倾向于采用缩略形式,而台湾更多倾向于采用词语的原形[1]。这种类型的词语共有71对,大陆使用简称42个,占59.5%;台湾29个,占40.85%。数据表

六 语序颠倒

两岸造词时所用语素相同,只是前后顺序颠倒。如“唇读”与“读唇”,“超买”与“买超”等,完全相同的语素,只是语序颠倒而已。例词见表6。两岸使用语序颠倒的词语,可能的原因有:词源不同;书面语与口语的差异;汉语词与外来词的差异;认知重点的不同;误读或翻译的问题。

七 翻译的差别

音译外来词所选择的同音汉字不同,采用音译与意译的方式不同等因素造成词形的不同。比如“荷尔蒙”与“贺尔蒙” 、“蓝牙”与“蓝芽”、“氟利昂”与“冷媒”等[1]。例词见表7。

八 结 语

两岸造词理据的差异表现为七个方面:(1)描述事物特征的角度不同;(2)关注点不同;(3)选择不同的同义语素(词)造词;(4)传统与现代、书面语与口语、方言与普通话的差别;(5)缩略与原形的不同;(6)语序颠倒;(7)翻译的差别。具体分布数量及所占比例见表8。两岸造词理据差异范围比较广,在词汇所关涉的各个层面都有,表明差异的多样性。在这七种类型当中,选择不同的同义语素、关注点不同是两岸造词理据差异最大的。

关于造成差异的原因,前文当中有所涉及,可以概括为认知文化心理的差异、传统文化心理的差异、接受外来文化的差异、地域文化的差异以及社会心态的二元对立等。限于篇幅,将另文论述。

类型词面义与事物的逼进度不同关注点不同选择不同的同义语素(词)造词传统与现代、书面语与口语缩略与原形语序颠倒翻译 合计

数量7222424033721748706

比例/%10.231.7233.994.6710.22.46.8100

参考文献

[1] 马重奇,林玉山.海峡两岸语言及辞书研究[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3.

[2] 徐红进.最新两岸差异对照手册[M].台北:灵活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9.

[3] 邱质朴.大陆和台湾词语差别词典[M].台北:台湾珠海出版有限公司,1994.

[4] 亢世勇.现代汉语新词语计量研究与应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56-57.endprint

猜你喜欢

文化差异
文化差异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影响
国际商务谈判中文化差异带来的影响和解决方案
汉语与英语语言文化的差异在英语教学中的体现
从中日民间故事窥探中日文化差异
对外汉语听力教学初探
文化差异对初入国际市场的法国中小企业影响分析
浅析中西方文化差异对英语翻译的影响
对外汉语教材出版的文化差异冲突与融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