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津大学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的创新实践研究*

2015-11-23王鹤

设计艺术研究 2015年1期
关键词:校际艺术设计教学内容

王鹤

天津大学,天津 300072

一、背景描述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公共艺术作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建设形式,已经成为许多城市提升居住环境质量、改善文化形象的重要举措,也已经进入广大民众的生活之中。

如何使当代大学生了解具有高度学科交叉和前沿性质的公共艺术,并快速提升鉴赏能力,就需要有一套内容紧凑、形式新颖,同时也符合大学生认知特点的通识课程。

基于此,笔者在天津大学开设了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通过教学目标的细化设定、教学内容的设计创新,以及教学评价手段的运用创新,有效提升了大学生的审美修养与综合素质。

同时,该课程致力于打通学科壁垒,将原本属于专业教学领域的公共艺术创作、设计内容,向来自不同专业的90名学生讲授。这些学习者中,只有少部分建筑学和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艺术基础。这种情况,在一方面,增加了该课程教师教学的难度,但在另一方面,这些同学的多学科知识背景与活跃的创意思维,也极大地提升了教学质量。

本文结合实际教学案例分析,对该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手段创新几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二、教学目标设定创新

这门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的教学目标,兼具艺术专业课程和公共艺术教育课程的特点。该课程从学校进行教学筹备期间,就将教学目标,分为了微观层面和宏观层面。即在保持一般综合类大学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教学目标基础的同时,还在探索如何打通通识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壁垒。教学目标具有双重性与分层性,是这门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的主要创新之一。

1.微观教学目标

就微观层面而言,该课程旨在使来自不同学科的大学生,认识一部分当代最具代表性的经典公共艺术作品建设案例,掌握世界范围内公共艺术发展的现状,了解公共艺术的起源及其在当代社会中的作用。

同时,通过形象、幽默、涉及学科广、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培养工科院校不同专业大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创意思维、不同学科材料工艺运用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他们以更好的艺术修养,来应对快速发展的现代社会。

2.宏观教学目标

综合性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其功能主要是“在普及艺术基本理论的基础上,通过对艺术作品的鉴赏与批评、艺术创作等活动;培养和提高人的审美素养及其他各种能力,最终使人得到全面发展的科学”[1]。

由于历史原因,综合性大学公共艺术教育和艺术院校公共艺术专业教学,造成了名称相近、容易混淆的现状。但其实,两者既不处于同一层面,又不在同一系统。

目前,两者在大学中,特别是在高水平综合性大学课程体系中,均已遇到了扩展空间狭窄的问题。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应该是借鉴国内公共艺术教育领先大学相关的方针,即“强调艺术专业教育与艺术普及教育的有机结合”,让其教学定位尚还处于摸索之中的公共艺术专业教学,兼顾公共艺术教育的目标,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兼具后者的性质,这样还可以提升大学自身的影响力。公共艺术教育,则应当将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部分特点融入自身体系,以适应时代的飞速变化。

因此,如何在强调专业技能培养的专业艺术教育,与注重审美素质培养的公共艺术教育间,打通壁垒,增进与非艺术类学科之间的互动,推动双方开展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的进程,就是这门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的宏观教学目标。

三、教学内容设计创新

这门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的教学内容,打破了传统上按照章、节顺序,来介绍公共艺术概念、发展、材料、工艺等方面知识的条块分割模式,突出了以案例为纲的“混合单元”组构思路[2]。

这门课程全部的教学内容,由总论和8个基本单元组成。总论涵盖了当代公共艺术的发展概况,以及公共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相区别的8种特性。

8个基本单元包括:现成品公共艺术——基于发现与复制的设计;二维型公共艺术——基于图像表达的设计;构成型公共艺术——基于几何美感的设计;能动型公共艺术——基于运动的设计;景观型公共艺术——基于环境的设计;实用型公共艺术——基于人体工学的设计;幽默型公共艺术——基于情感表达的设计;主题型公共艺术——基于人文思考的设计。

8个基本单元的设置,各具功能。通过学习复制、图像表达及构成3种设计方法,可以掌握当代公共艺术运用的新理念与新美学原则。通过学习运动、环境及功能3种设计要素,可以掌握当代公共艺术运用的新材料、新工艺。通过学习主题思考与幽默表达两种设计主题,可以掌握当代公共艺术包含的社会思考与人文关怀内容。由此组构而成的课程内容,基本涵盖了当前世界范围内较为经典和前沿的公共艺术实践方面的内容,能够很好地实现这门课程原定的教学目标。

8个基础单元,其教学内容各具特色,又可以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在保证大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可以不断深化的同时,也不会因为某一部分内容的缺失或者是还未讲授方面的一些原因,而失掉对整体概念的把握及自主学习能力遭到削弱,特别适合于课堂教授与作业布置同步实施,也为教师帮助学生调整选题、修改内容,提供了足够的时间。

这种教学内容的创新,能够使大学生将接受知识信息的过程,与资料搜集和具体设计的能力培养过程,合二为一。在结课时,选课的大学生,就已掌握了一定程度的公共艺术设计方法,并可以具备相对全面的艺术知识和较高的审美能力。

四、教学方法运用创新

教学方法是特定教学价值观的体现,也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并受到相应教学内容的制约。这门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在原理性、技术性和操作性3个层面的教学方法,都实现了一定程度的创新。

1.课堂讲授中的“链接”法

“链接”,本是互联网技术术语,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该课程教师在课堂讲授中,考虑到教学对象来自于不同学科的不同专业,以及教学对象其艺术基础知识掌握水平不均衡等特点,将专业教学中,许多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内容,如某种特定的艺术风格、某位艺术家的生平或某种公共艺术特殊的材料等,利用多媒体课件的超级链接功能,置于文件末尾。在讲授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与学生的课堂互动,来决定是否打开链接,以增加讲授内容,来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并在结束后,通过同样的功能,回到课程主干内容上来。

这种互动“链接”法,打破了传统上学生无法选择教师讲授的内容,只能被动接受的弊端,使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及吸收能力,来自主选择教师的讲授内容。这种教学方法,符合当前主要由“90”后组成的大学生群体的信息获取习惯。教师经过教学实践后得到的相关反馈,也证实了这种教学方法,是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也是可以提高教师课堂讲授的教学效率的。

2.互动性的课堂汇报

这门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要求教师在课堂讲授和作业布置过程中,改变单向知识灌输的模式,鼓励师生之间、生生之间高密度互动。超过1/4的学生,可以得到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来阐述自己方案形成过程的机会。

一方面,这种互动性的课堂汇报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在选题和形式生成阶段,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同学的帮助批评。另一方面,这种互动性的课堂汇报教学方法,也对进度稍慢的同学,起到了有益的促进作用,可以带动整体学习效率的提升。与此同时,对汇报同学的汇总能力与现场表达能力,也是一种特别有益的锻炼。

3.阶段性的概念练习

鉴于这门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其教学内容设计的模块化和由易到难的循序渐进性特征,教师所布置的阶段性练习,就成为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为最终教学评价奠定基础的重要教学方法。

具体方式,是在每一个模块,如现成品复制设计方法、基于二维图像的设计方法,或能动要素添加、功能添加等的课堂讲授环节之后,教师都布置一些小练习作业,要求学生以这一模块布置的设计方法或设计要素为出发点进行设计。

虽然阶段性的概念练习时间较短,教师要求学生只需要进行到概念设计阶段即可,工作量有限,但是因为学生在阶段性练习阶段,通过这些作业已经熟悉了各种公共艺术的设计方法和相关的设计要素,所以在最终的设计方案作业中,学生普遍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见图1、图2)。

五、教学评价手段创新

在这门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的教学体系框架中,公共艺术方案设计,是其最主要的教学评价手段,能够起到全面评估该课程教学效果的作用。与此同时,也考虑到部分非艺术专业同学的要求,将写学术论文类作业的成绩,也作为了主要教学评价的手段之一。这种教学评价手段的双轨制,能够很好地满足艺术专业教学和公共艺术教育两方面的需要。

图1 经过修改的最终方案1 号图①

图2 经过修改的最终方案2 号图②

本文重点论述作为教学评价手段的公共艺术方案设计。

公共艺术方案设计,是“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课程教学内容中,各模块有针对性的公共艺术概念设计的集大成者,是从设计方法运用、设计要素添加和设计主题升华3个角度,对学习者的形象认知能力、知识掌握与表现技能,来进行全面考评的主要方式。

根据该课程的教学目标,公共艺术方案设计带有一定的实战性。首先,必须以课堂讲授的设计方法,结合自己的实践与创新,完成一个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公共艺术基本造型。因为“公共艺术……最终要落脚在造型物上,这个造型物的核心价值体现的是审美而不是其他功能”[3]。

此外,公共艺术方案设计在课题布置和各要素运用上,要求具有现实可行性,即充分考虑到艺术性、工艺可实现性和安全性等要求。同时,又根据相当一部分学习者并不是艺术专业学生的特点,侧重于跨学科知识的运用和审美综合素质的锻炼与提高。

一个相对完整的公共艺术方案设计,由下达任务书、现场踏勘调研、确定位置及基本元素使用意向、总体设计和分类局部设计、综合集成等步骤组成。

针对学习者的知识结构和学习成果,该课程还专门对钢、铝、铜、石等公共艺术设计常用材料;锻造、铸造、焊接、3D打印等主要工艺;人体工程学、环境行为心理学、公共艺术基本运作机制及筹款办法、图纸表达要求及相关规范等3个方面的内容,进行了有针对性的讲授和资料供给。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案例,来说明这门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的具体教学过程及其成果。

六、教学案例分析

在这个教学案例中,我们选取了天津大学机械学院工业设计专业一年级的一名同学,通过分析该同学在教师指导下,完成公共艺术方案设计的最终方案的过程,来具体说明教学方法创新的成效。

这名同学,不是来自艺术专业,在课程学习开始之前,其对公共艺术的相关概念和设计方法,都没有太多的认识和储备,但该同学所具备的一定的相关专业建模技能,对公共艺术设计表达,是很有帮助的。

这名同学最初选取了天津文化中心周边地形进行调研,以进行公共艺术方案设计。在征询意见时,指导教师要求其确定初步的设计思路,对物理环境和人文环境进行细致调研,选择明确的设计方法——现成品复制的、二维拉伸还是构成的,是否能动、有何功能,并利用草图或草模,来表达设计思路。

经过进一步的环境调研,该同学选取了天津银河国际购物中心前广场的一块空旷地域开展设计,选取圆形为基本元素,以构成为主要设计方法,完成了初步概念设计,还未添加设计要素。指导教师指出,作品虽然有完整的形态设计,但没有考虑交通流线的跨越和实际功能的提供等方面的问题。如果尺度加高到一定程度,游客可以从下面通过,就和环境有了更多的互动。作品的功能,其实很适合儿童嬉戏,所以就需要钢板厚度增加——也便于加工,提高强度,边缘做圆滑处理,而且圆环之间的缝隙,必须足够大,这样才不会卡住儿童的头部。其他的意见,还包括排版、色调调整,等等。

根据教师的指导意见,该同学经过了多轮有针对性的修改。包括修改基本造型,即通过将基本造型调转90°,并调整细节,解决了形式感和与交通流线之间的关系问题;调整色调及版式修改,等等。该同学经过努力,在指导教师的帮助下,确定了基本造型修改图(见图3、图4),最终完成了质量较高的公共艺术方案设计作业。该方案思路清晰,想法新颖,设计方法运用正确,由此得到符合形式美法则的基本造型。同时,该同学所完成的公共艺术方案设计,与交通流线合理交叉,并充分考虑了人体工程学,可以提供安全的使用功能。其材料、工艺设定,也均具有可实现性。

图3 基本造型修改图

图4 另一角度的基本造型修改图

该同学在此过程中,全面锻炼了自己的审美素养、设计方法运用等综合能力。诚如她自己在设计感言中所说的:“公共艺术在我脑海里,向来都是与写实雕塑画上等号的,但是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方知它的形式变化之广,种类之多。公共艺术家们的恣意想象力与惊人的创造力,令我深深折服与震撼,一些作品往往已不单局限于点线面的结合,它的整体、功能,甚至它所表达的意蕴(虽然可能只是个人理解的),都可以当作另外的、新的维度去欣赏。这种感觉,在每一次课上都会加深一遍,让我觉得自己无论从理论上、思维上还是精神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与提升。至于最终的大作业,想来我的专业也与公共艺术有着很多相通的地方,而我本身,又被公共艺术所深深吸引,所以决定亲身体验一把设计与创造的乐趣。从选址、分析、思考、设计到最终成稿,之间和指导老师的沟通,以及指导老师所提出的建议,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一路下来,也从实践与更正中,学到了更多关于作品与环境、结构与功能等方面的知识,从而能让我的作品,渐渐由青涩达到成熟。”

七、结语

综上所述,这门公共艺术设计校际选修课程——“设计与人文:当代公共艺术”,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的一系列创新,瞄准了当前加快建设“体现当代艺术综合化、生活化趋势的艺术设计类课程”这一综合类大学公共艺术教育急需课程的需求[4]。通过将艺术设计专业教学领域的最新成果应用于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设计教学的高度综合性和跨学科特性,为当前综合类大学的公共艺术教育提供了丰厚的资源,使后者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能够更加适应时代的变化,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并最终为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和文化的软实力提升,培养更具创新精神、人文关怀和社会思考意识的全面发展型人才。

注释

① 图3为经过修改的最终方案1号图,介绍了作品的环境位置,标注了各部分的结构尺寸,排版合理,色彩明快.

② 图4为经过修改的最终方案2号图,其依托效果图,对作品的形式生成逻辑和环境关系,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说明.

[1] 王增.公共艺术教育概述[J].美术大观,2009(1):141.

[2]艾迪斯•埃里克森.艺术史与艺术教育[M].宋献春,伍桂红,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61.

[3]陈云岗. 公共艺术现状刍议[N].中国文化报,2009-11-06(3).

[4]李薇薇.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实效亟待提高[N].中国文化报,2013-01-22(8).

猜你喜欢

校际艺术设计教学内容
《花月夜》
《星.云.海》
我校与白俄罗斯国立经济大学签署校际合作协议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安大略艺术设计学院
网络环境下校际协作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