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04-2013年国内机构知识库演进与发展研究

2015-11-23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图书馆理论与实践 2015年6期
关键词:知识库机构图书馆

●王 锰,陈 雅(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2004-2013年国内机构知识库演进与发展研究

●王 锰,陈 雅(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南京210023)

机构知识库;主题分析;发展趋势;CNKI

利用CNKI统计2004~2013年机构知识库研究论文的关键词,并进行聚类分析。分析总结出国内机构知识库研究主题的主要发展趋势为:机构知识库相关技术的研究表现在新技术的引入与使用;资源存储与组织研究会朝着关联数据、知识挖掘和知识可视化等方向不断发展,机构知识库评价研究会更加深入等。

1 引言

根据OpenDOAR统计,到2014年4月5日,其收录的机构知识库总数已达2624个,其中美国最多,有443个,占16.9%,英国其次,有221个,占8.4%,而中国只有39个。[1]国内机构知识库研究始于吴建中教授于2004年发表的《图书馆VS机构库》,[2]此后,有关其研究逐渐成为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学科的热门话题。据文献调查,近年发表的机构知识库综述性论文比较少,对研究主题从整体上进行梳理的也不多见。因此,本文将着眼于近十年来有关机构知识库主题的文章,并通过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探索当前机构知识库主要研究领域及其发展趋势。

以CNKI为统计来源,通过检索词“机构知识库”、“机构库”、“机构典藏”、“机构仓储”、“机构存储”对2004~2013年的文献进行检索,文献类型包括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报纸等,并对重复论文合并,无关论文剔除,共得到相关主题领域论文919篇。图1显示了2004~2013年机构知识库关键词年度数量变化情况。

如图1所示,2004年之前,国内学者对机构知识库研究基本没有涉足,而2004~2006年是国内机构知识库研究的起步阶段,这个阶段通过对机构知识库的引入,为国内机构知识库研究奠定了基础;从2007年开始国内机构知识库研究有较大幅度增长;到2013年国内文献量达到153篇的高峰,近几年研究数量趋于稳定在140篇以上。而且通过机构知识库关键词数量变化情况,发现国内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关注度较高,特别是在2007年之后增幅较大,随着国内机构知识库建设工作的开展,逐渐成熟,可以预见,今后的研究论文数量将基本保持稳定。

图1 机构知识库关键词年度数量变化

关键词一般可以在某种程度上展现研究主题,通过它可以整体把握国内机构知识库的研究领域,所以首先对论文中作者给出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1)筛去含义比较宽泛的词汇,如“发展研究”、“调查分析”、“应用策略”、“风险”、“现状”、“对策”等。(2)合并同义但表述不一样的词汇。如“机构知识库”、“机构仓储”、“机构知识仓储”、“机构库”、“机构存储库”、“机构典藏库”这些专业术语表达对象基本相同,而机构知识库出现的频次最高,认可度高,用它对同义词进行替换。开放获取、开放存取、开放利用是国内对Open Access的译法,其中开放存取出现最多,用其进行同义替换等。

表中给出了机构知识库研究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及频次。可以看出,开放获取是机构知识库产生的大环境,作为开放存取的一种实现模式,机构知识库对提高学术交流的效率,促进学术资源共享发挥着重要作用,它是数字时代、大数据时代促进学术研究的一项关键基础设施,作为关键词出现频繁。图书馆、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高校是关注机构知识库的主体也是实践的主体,出现次数也高。资源共享、信息服务、知识服务是研究者关注机构知识库的主要作用,紧随其后。在机构知识库资源建设和使用过程中的版权、知识产权问题以及资源的长期保存问题也为学者所重视。在实践中,学者关注其他国家或地区的实践经验和机构知识库联盟经验,机构知识库建设中的知识管理问题也是不可忽视的要素。此外机构知识库资源建设质量控制、Dspace、开源软件等技术性问题在机构知识库构建和服务中也受到关注,而系统软件又以Dspace为研究重点。

表 2004~2013机构知识库研究领域高频关键词及频次

2 机构知识库领域研究主题分析

通过使用聚类功能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系统分析,如图2所示,最终得出近十年来国内机构知识库研究的主题,这为了解国内机构知识库研究的重要领域提供了相对客观的依据。

2.1 机构知识库构建的关键技术研究

机构知识库研究涉及许多技术,其建设不仅要考虑软件引进或开发,还要考虑软件使用中的功能扩展问题,以及用户界面的友好性、易用性。出现的关键词主要有:Dspace、OAI、OAI-PMH、开源机构库软件、数据恢复、开源软件、管理系统、Fedora等。从关键词可以看出,DSpace软件是国内机构知识库建设最常用的软件,这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国内技术力量薄弱,大多使用国外开发的开放源码软件平台。随着机构知识库关键技术开发与应用,对知识共享和知识库建设有极大的推动作用。

2.2 机构知识库资源共享研究

在机构知识库研究中,学者十分重视信息资源的服务与共享。作为以信息服务为主的机构知识库,信息资源共享很重要。由于机构知识库是服务的新领域,需要各方协调、合作,因此对机构知识库的资源共享研究显得十分突出。共享类词汇包括:资源共享、高校、机构库联盟、自存储等。资源共建、共享研究自2005年以来,每年都有关键词出现,可见各机构比较重视合作。而对孤立的机构知识库进行整合,实现联盟化,也是促进资源共享的重要手段,研究逐渐热门。

图2 2004~2013年国内机构知识库研究主题领域

2.3 机构知识库资源存储、组织与质量控制研究

对于机构知识库而言,如何有效地整合资源是提高机构知识库效能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在信息存储与组织相关的高频关键词中,元数据、数字图书馆、长期保存、知识组织、资源整合、数字资源、学科机构知识库等关键词频频出现,表明机构知识库建设中信息存储与组织研究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增加。然而在机构知识库资源建设中,版权问题和质量控制、评价问题也不可忽视。根据CNKI提取的关键词,质量评价类关键词有:可用性评估,评估方法,质量控制,学术评价,评价体系,分布评价,结构评价等,而且在有关研究中,除前期质量控制论述比较宽泛外,近年来机构知识库评价类关键词逐年增多,不断深入,这说明学界很重视机构知识库的建设质量与效用。

2.4 机构知识库法律问题研究

随着实践的深入,在数量增长的同时,机构知识库的知识版权、产权问题开始显现。机构知识库建设既要考虑软件本身的产权问题,还要保证存储的各类信息资源具有合法性,作为收藏信息资源的主体具有合法性,而且在学术交流、学术资源共享、图书馆资源建设中都涉及法律问题。在机构知识库研究领域中,知识产权问题作为一个热门的研究主题,主要涉及知识产权、开放内容许可协议、著作权等问题。其中开放存取的研究与实践的产权问题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开放存取出现次数仅次于机构知识库,而且频次数逐年增加。相信随着机构知识库在理论与实践方面的不断深入,有关著作权和知识产权的研究仍是图书情报界比较关注的问题之一。

2.5 机构知识库知识服务研究

机构知识库的基本职能就是为用户服务,其成效主要体现在它的服务上。与服务相关词汇包括:高校图书馆、美国、信息服务、知识管理、学科馆员、图书馆服务、服务模式、学术传播、知识服务、个性化服务等。研究主题除宽泛的“图书馆服务”等难以辨别具体研究对象外,个性化服务、用户服务的研究几乎年年出现,特别是后几年,用户研究大量增加。从关键词的变化可以看出,数字图书馆中有关信息服务的研究呈不断增长趋势。在图书馆服务的研究主题中,知识服务研究得到重视,特别是近两年,在实践中借鉴国外经验,比如美国,注重学科馆员的设立,注重知识管理,这都说明在机构知识库研究领域中,注重服务质量的提升,注重高端服务的研究与实践。

2.6 其他领域

机构知识库建设的制度、政策和机制研究。政策、机制是具体实施的原则和指导方针,政策规定、机制确立是建设好机构知识库的基础。相关关键词有:建设政策、建设机制、动力机制、政策框架、建设模式、体系结构等,而且研究主题由宽泛走向深入,“自存储政策”、“呈缴模式”、“学术交流模式”等具体研究在近几年有所增加。随着机构知识库从理论研究走向实践应用,对于大陆、港台地区和国外机构知识库进展情况的介绍逐渐增多。日本大学图书馆、印度机构知识库、美国机构知识库、英国机构知识库、中国科学院、国家科学图书馆、台湾地区等关键词逐渐增加,研究主题逐渐从日本、美国、台湾、香港等转移到中国大陆,在研究范围上涉及外语院校、大专院校、大学等。由此可以看出,机构知识库的实践应用已在国内展开。

3 国内机构知识库研究的发展走向

通过对主题研究领域的分析,我们对10年来机构知识库的研究与实践有了初步的了解,结合论文和对机构知识库国家社科项目、省部级项目的调查,可以推测机构知识库研究大致呈以下趋势。

3.1 关键技术研究不断深入

机构知识库是依赖数字图书馆理论和信息技术支撑的新型信息管理架构,理论研究使机构知识库更加合理,先进技术的应用则会使其更加高效。国内机构知识库建设技术力量薄弱,大多使用国外开发的开放源码软件平台,并且几乎全部使用DSpace软件,只简单对DSpace进行本地化,机构知识库软件平台功能单一,个性化不足。所以,机构知识库异构系统互操作,机构知识库中数据资源更新,机构知识库的数据备份、数据保存以及机构知识库系统软件本地化开发和应用等方面的研究将会深入。比如中国科学院机构知识库CASOpenIR,提出一种多维可定制的知识资产统计数据组织模式;[3]徐华对Dspace和关联数据在构建机构知识库服务模式中的应用研究;[4]张旺强在机构知识库系统中集成开放知识组织引擎OpenKOS相关功能,对机构知识库中的知识进行主题自动标引,对检索结果进行DDC聚类浏览等服务功能[5]的研究,都是在关键技术领域研究的新成果。

3.2 资源存储、组织与质量评价研究是研究热点

信息资源内容构建机构知识库的重点与关键,不仅影响着机构知识库运行效能,还对信息资源服务和共享有保障作用。要想资源得到合理地利用和高效的服务,对其进行存储和组织研究也必不可少。目前国内机构知识库内容建设存在资源数量匮乏、资源类型单一、资源更新缓慢、资源全文获取率较低、资源质量不高等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可能是开放存取理念比较薄弱、政策支持缺位、建设主体错位、以及过度的版权保护等,并提出从宣传推广、存缴政策、版权协议、质量控制来推动机构知识库内容建设。[6]从近年的机构知识库的研究发展来看,对于资源的存储和组织的研究不断增加。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有关资源存储与组织的研究仍然是机构知识库研究的重要任务,随着大数据、云计算的深入,会朝着知识组织、关联数据、知识关联、知识挖掘和知识可视化的方向不断发展。

在机构知识库建设中,质量评价也很重要,如何确定科学的评价指标与评价方法仍需要继续研究。其中,合理的激励机制的制定是保证质量的重要因素,而姜勇峰以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和美国机构知识库刊物下载信息为例,运用聚类分析法,对用户生成内容论文质量和刊物影响力进行质量评估,[7]就为机构知识库的激励机制实施提供了借鉴。未来有关机构知识库质量的研究将表现在对各项指标探讨,对指标内容细化,并用具体实践来验证各项评价指标的科学性、准确性,以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3.3 机构知识库资源服务与共享是当前和未来的研究重点

目前,学者对机构知识库中信息服务的研究比重在上升,特别是个性化服务的研究与实践,建立机构知识库联盟以促进服务的论文越来越多。有的研究者通过中外比较,认为机构知识库不仅能为图书馆用户如高校师生提供保存、展示和传播信息知识服务,还能为图书馆用户提供长期的数据挖掘、数据发布、数据整合等服务。随着机构知识库的逐步发展,机构知识库服务将出现重心转移:比如共性服务向个性化服务转移,文献服务向知识服务转移等,而这些转移必然会引发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对服务模式、服务技术、服务手段等需要深入探讨。因此,信息服务研究还将会增加,特别是随着机构知识库实践的不断深入,不同系统之间的资源集成与服务也会受到学界的关注,资源共享与服务仍然是未来若干年内机构知识库的重要任务,会朝着提高信息揭示深度、加强知识关联和重视知识发现能力方面发展。

3.4 有关知识产权等问题研究更加深入

解决机构知识库知识产权、著作权问题,对其建设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机构知识库资源种类丰富,产权归属复杂,有的研究者认为不论资源版权归属何方,机构知识库对资源合理地进行网络传播、长期保存都需要版权持有者之许可,这需要国家著作权法律法规、出版商的合作、机构知识库自身资源管理行为的规范、用户使用行为的约束。[8]还有的以美国为例,分析其解决机构知识库版权问题之政府强制开放存取方式、开放源代码软件方式和知识共享许可协议方式三种实践方式。[9]随着机构知识库的更加普及,应用软件涉及的法律问题,在开放存取及长期保存中涉及的版权问题,在网络传播以及读者利用中的侵权责任主体的界定方面等问题会显现,同时,利益平衡机制的建立和版权政策的研究将会增加,数字资源相关的知识产权法律也需出台。所以,机构知识库研究的知识产权等问题的研究短期也不会下降。

3.5 制度、政策、机制研究是普通研究领域的基础

美国在2007年底国会就通过了强制性开放存取政策,并正式具备法律效力。英国、澳大利亚、荷兰得到大型的国家项目支持。[10]国内机构知识库建设和其相比,无论数量还是质量还处于初级阶段,如果让各机构凭借物力和财力独立建设,明显不行。因此,在机构知识库建设初期必须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和项目资金的支持下,确保机构知识库建设有序进行和可持续发展。如肖希明等认为机构知识库建设应由教育部牵头,并提供政策、资金支持。[11]台湾机构典藏的发展受到台湾教育主管部门资金政策的大力支持,香港地区也根据香港大学资助委员会的要求将其资助的研究成果存放于统一的机构知识库当中,这说明,学术机构知识库的发展离不开相关政策、资金的支持。随着机构知识库建设理论的深化发展,许多宏观问题都会得到大家的认同或者解决,但是涉及机构知识库建设之具体政策指导和建设模式的研究仍会是侧重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解决。

3.6 机构知识库建设实践研究增加

国内机构知识库建设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取得一些成绩。但与西方国家的机构知识库建设相比,国内相关建设还不成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在构建机构知识库的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并借鉴国外构建机构知识库的成功案例,有的学者对日本机构知识库进行引进介绍,并以京都大学实践为例,对于其自引进以来至今的运用和实践进行了详细分析等。[12]基于此,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采取有效措施来推动机构知识库建设,形成具有特色,使其真正发挥数字科研时代新的学术交流和知识共享平台的作用。所以,随着机构知识库建设实践的不断深入,有关机构知识库的案例研究还将会增加,案例研究将会从引进国外建设经验转向注重国内案例研究和实践研究。

[1]OpenDOAR.Directory of Open Access Repositories[EB/OL].[2014-04-05].http://www.opendoar. org/.

[2]吴建中.图书馆VS机构库——图书馆战略发展的再思考[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4(5):5-8.

[3]刘巍,等.机构知识库个性化知识资产统计服务的设计与实现研究[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4):17-21.

[4]徐华.基于Dspace和关联数据的机构知识库合作服务模式构建研究[J].情报科学,2012(7):1021-1024.

[5]张旺强,等.机构知识库集成OpenKOS主题标引与检索聚类服务的实现及应用[J].现代图书情报技术,2012(3):1-7.

[6]万文娟,吴高.我国机构知识库内容建设问题与策略分析[J].图书馆,2013(1):110-113.

[7]姜勇峰,等.基于质量评估的机构知识库激励机制研究——以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和美国RePEc为例[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3(11):41-44.

[8]李楠楠.机构知识库资源版权问题的解决策略[J].图书馆建设,2012(7):1-5.

[9]柳菁.美国机构知识库版权问题的解决方式及启示[J].情报科学,2013(6):157-160.

[10]赵莉娜,徐春艳.国内外机构知识库建设情况调查研究[J].图书馆学研究,2011(12):38-43.

[11]唐义,肖希明.港台学术机构知识库的调查与分析[J].图书馆论坛,2011(4):9,38-41.

[12]赤泽久弥,李霞.日本机构知识库的历史和现状[J].图书馆杂志,2014(2):72-83.

G255.76

A

1005-8214(2015)06-0042-04

王锰(1989-),男,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信息咨询;陈雅(1965-),女,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教授,研究方向:数字信息资源管理、信息法。

2014-09-09[责任编辑]李金瓯

本文系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图书馆大众化服务模式定位和建设策略研究”(项目编号:14BTQ019)和2014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创新江苏社会数字文化治理体制机制研究”(项目编号:2014ZDAXM001)的研究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知识库机构图书馆
基于TRIZ与知识库的创新模型构建及在注塑机设计中的应用
图书馆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飞跃图书馆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基于Drupal发布学者知识库关联数据的研究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