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东铁路文化线路的遗产化及要素系统构成

2015-11-22刘丽华

关键词:中东遗产要素

刘丽华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关东文化与北方民族】

中东铁路文化线路的遗产化及要素系统构成

刘丽华

(沈阳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辽宁沈阳110034)

遗产的识别、确认与存留具有高度的选择性。文章从文化线路的遗产化、基本内涵、识别标准和保护要素出发,论述中东铁路作为文化线路遗产在空间的可识别性、功能与用途属性、跨文化属性以及整体价值属性方面的基本特征,指出铁路网线、铁路相关建(构)筑物、工业市镇、铁路沿线自然景观及与中东铁路历史相关的非物质技艺等要素,通过中东铁路及其蕴含的历史关系联结起来,形成遗产保护完整的要素系统,这将有利于提升遗产的整体价值,实现遗产的整体保护。

遗产化;文化线路;中东铁路;要素系统

中东铁路的修建与运营见证了中国20世纪早期工业化、近代化、城市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历程,同时作为一条社会文化移动通道,中东铁路还促进了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异域文化的移植与传播,对于东北区域性文化的形成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历史作用。遗产的保护是一个高度选择性的制度化过程。从1994年马德里文化线路会议的召开到2008年《文化线路宪章》的出台,文化线路作为一种全新遗产类型完成了遗产选择的制度化进程,丝绸之路、大运河、茶马古道等更多的线路类遗产受到关注和保护。作为反映人类工业文明时期文化交流的典型案例,中东铁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完整性和系统性在全国具有高度的代表性和唯一性。基于此,本文应用文化线路遗产的相关理论,探讨中东铁路文化线路遗产的历史形成、多元属性和要素系统构成,这对提升中东铁路沿线遗产的整体价值,突破遗产保护困境,实现遗产的整体保护提供了有效路径,为其他线性工业遗产保护实践提供有益的思路。

一、文化线路的遗产化

(一)文化线路遗产化的制度进程

遗产是人类社会依据一定时代的价值标准,并结合人类社会发展的当前需求对历史时期文化遗存进行高度选择的行为结果。遗产被赋予价值、识别选择,通过制度确认到最终形成的一系列过程被称为遗产化。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遗产化是在日益强调不同区域文化交流与影响的时代价值取向背景下,由世界遗产委员会采用自上而下的方式推动完成的。1994年,西班牙马德里文化线路世界遗产专家会议的召开及《专家报告》的形成是文化线路遗产化的制度起点,文化线路作为一种新型遗产类型的理念开始形成;1998年,国际古迹理事理事会(ICOMOS)特内里弗会议成立文化线路科技委员会(CIIC),文化线路遗产保护的组织制度开始形成;2003年世界遗产委员会修订后的《行动指南》增加了文化线路内容,2005年《实施世界遗产公约操作指南》将“遗产线路”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8年《文化线路宪章》作为文化线路保护的国际权威章程,对文化线路的遗产定义、遗产识别标准及遗产保护要素进行了进一步阐述。至此,文化线路遗产保护制度最终形成,为文化线路这一全新遗产的保护实践提供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二)文化线路遗产的识别标准

根据《文化线路宪章》,无论是陆地上,海上或其他形式的交流线路,只要是有明确界限,有自己独特的动态和历史功能、服务的特殊目标、确定的线路可称为文化线路。文化线路的概念暗示了作为整体的价值,要比单个部分简单相加的价值更大并赋予线路真正的意义[1]。文化线路不同于一般线路的判断标准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可识别的实体界线。根据《宪章》,任何交通线路,无论是陆路、水路,还是其它形式,必须拥有明确可识别的实体界线,强调遗产的空间属性。

2.具体的用途与功能。文化线路中的交通线路有明确具体的用途和功能。这个具体特定的用途与功能既是交通线路的主导功能,也是迁徙与交流产生的原动力[2]。该用途的产生既有可能是一个长期自发演进的过程,也可能源于一项有预定计划,由强有力政府或个人推动实施的项目,强调遗产的功能属性。

3.文化移植与文化扩散。文化线路不同于一般交通线路还因为它是一定历史时期文化移植、扩散的通道,它包含了跨文化的因素,见证了跨文化的交流,展示了跨文化的影响,形成了跨文化的意义,强调遗产的文化属性。

4.共享的特征和价值体系。沿交通线路分布的遗产因为该线路而形成了历史文化相关性,遗产空间上虽然隔离,但文化间的持续交流形成了显著的共有文化特征,文化线路把多样的地理和遗产资源联接起来,形成独特的整体。强调遗产的整体价值属性。

除此以外,文化线路遗产也应具有一般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等遗产属性。

(三)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要素

文化线路遗产的保护体系取决于组成它的各个重要遗产要素的保护范围。根据《宪章》,文化线路分为交通线路本身、基本衍生要素和环境要素三类,其中基本衍生要素又分为与其历史线路功能相关的物质遗产要素及见证了沿线涉及民族间交流和对话过程的非物质遗产要素。环境要素分为线路城镇和自然地理环境两类要素。

1.交通线路要素。交通线路本身是迁徙与交流发生的通道,是决定一条文化线路存在与否的前提条件。围绕交通线路出发点和目的地两个中心节点,文化线路的空间结构表现为单一线状、网状、放射状和环状等类型。

2.基本衍生要素。与功能相关的有形要素内容包含广泛,主要包括补给站、边境哨所、仓库、休息和寄宿地、医院、市场、码头、要墨、桥梁、交通工具、工业矿业设施,以及反映不同时代科技和社会进步的其他生产和贸易设施、历史城镇、文化景观、宗教圣地、礼拜和祈祷场所等。

见证交流和对话的无形要素即非物质要素表征了文化线路的整体文化意义,展现了区域间的文化互动与影响。非物质文化要素具体包括线路沿线城市建筑风格、风俗习惯、宗教、传统工艺、代表性的工艺品、音乐、语言、服饰、饮食习惯等。

3.环境要素。文化线路与周围环境密切相关,是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地理环境对文化线路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或决定其实际形状、路线,或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影响着它的发展。城镇要素是文化线路依存的社会人文环境,它或者为文化线路上不同区域间的文化交流提供了文化养分,形成了共有的文化特征,或者是持续不断文化交流的历史产物。文化线路及其环境与不同的自然和文化景观相关联,这些不同地段丰富多样的景观也塑造了文化线路整体的多样性特色。

二、文化线路遗产化视角下中东铁路遗产的多元属性

(一)空间属性

中东铁路始建于1897年,1903年竣工,又称东清铁路或东省铁路,地跨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四省区,全长2556.05公里,由干线和支线构成。干线西起满洲里,东至绥芬河,以哈尔滨为分界点分为西部干线滨洲线和东部干线滨绥线,总长度l514.39公里。支线北起哈尔滨,南至旅顺(日俄战争后,宽城子即长春以南支线归属日本,俗称南满铁路),长974.9公里,其他支线66.76公里,形成了丁字形的铁路路网系统(图1)。线路的空间结构、重点节点元素及其周边的景观边界依然清晰,具有高度的可识别性,符合世界遗产保护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原则。

图1 中东铁路网线及工业市镇空间分布

(二)功能属性

为争夺东北亚地区的战略优势,实现在远东地区的扩张目的,19世纪末沙俄政府拟定修建从车里雅宾斯克到海参崴的西伯利亚大铁路,中东铁路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区段。路权回归前,中东铁路在主观上确实是由俄国政府推动实施的以攫取战略资源、进行军事侵略为首位目标和主导功能的交通通道,但客观上它却成为封闭的东北腹地与大连、营口、上海等沿海地区乃至海参崴、莫斯科等欧洲区域之间人口迁徙、文化交汇的动力源,作为一个具有内在动态机制的历史现象,反映了不同文化群体间持续交互的影响。

根据《宪章》对文化线路要义的解释,虽然从历史上来看文化线路有可能形成于过去年代的敌对冲突,但是在今天,它们拥有的共同特质已超越其原有的功能,这是一种基于共同的历史联系,也基于对涉及的不同人群的宽容、尊重和文化多样性的理解[1]。

(三)跨文化属性

城市是文化的汇聚点,也是文化的容器。随着中东铁路的修建,在铁路沿线逐渐形成哈尔滨、大连、绥芬河、满洲里等“铁路站点城市”,横道河子、一面坡、博克图等“铁路站点城镇”,东北地区现代城镇体系初步形成。东北区域间的文化交流,俄罗斯等异域文化的移植、传播与扩散及其与中国本土文化的交流融合正是在铁路城镇建设的浪潮中完成的。

来自山东、河北等地的国内移民和世界各地的铁路技术人员、管理人员以及商人、手工业者、医生、文化娱乐人士等自由职业者汇聚于此,形成了“世界历史性的居民大迁徙”。铁路修建前后十年间,东北地区人口从300万快速增加至1 400万[3]。铁路连接的一些工业城市中,外地人口和外国人口甚至超过本土居民的数量。1912年哈尔滨城区人口为68 549人,其中俄侨为43 091人,占总人口数的63.7%[4]。除俄侨外,该时期还有大量德、日、英、希腊等国侨民在沿途各站经商、做工,永久性定居并繁育了第二代侨民。1910年满洲里常住人口中88%是俄国移民。伴随移民的还有社会文化的移动。在长期的接触与交流中,不同的思想相互碰撞,语言、饮食、风俗等生活习俗相互影响,音乐、绘画、舞蹈等艺术相互融合,宗教文化、教育文化、科学技术文化思潮相互渗透,俄罗斯民族传统建筑文化、西方新旧思潮建筑文化和中国传统建筑文化相互渗透,交融共生,形成了具有多元特征的东北城市社会文化。

从文明传播学角度看,中东铁路线绝不单单是一条铁路运输线,更是一条技术文明之路、制度风俗之路、文化传播之路。东北本土文化与俄罗斯文化,以及通过俄罗斯跳跃式传播的欧洲文化,这些不同文化在铁路线延展的区域上荟萃、融合、创新,其所形成的文化意义更具交汇性、辐射性、构建性和持续性。

(四)整体价值属性

大运河、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作为文化线路主要展现了农耕文明时期区域文化交流的进程和结果,从文明发生与演进的时间序列来看,中东铁路作为铁路技术文明的典型代表,更多地体现了东北地区工业文明的发生、发展过程和成就。铁路线路西至满洲里、冬至绥芬河、北至哈尔滨、南抵大连,跨越东北四省区,第一次将整个东北版图联结为一个紧密的工业经济共同体,形成了以工业文化为基底的区域文化特质。因铁路的修建而形成的工业精神、工业建筑物、工业历史文化街区、城市工业区、工业城镇既是区域间工业经济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同时也是工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显著的工业文明气质使中东铁路沿线的遗产具有强烈的相关性,形成规模庞大的工业文化丛,东北这一自然地理区域也因此成为中国乃至更大区域范围内典型的工业文化区。

根据整体涌现理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从整体中必定可以发现某些在部分中看不到的属性和特征[5]。一旦整体被分解为它的组成部分,整体的形态、整体的特性这些东西便不复存在。把中东铁路看成是一条大尺度的工业文化线路性遗产,将使铁路沿线各个遗产组份的价值有质的飞跃,有利于提升遗产部分和部分总和所不具有的整体意义。

三、中东铁路工业文化线路遗产要素系统构成

作为一条大尺度的工业文化线路遗产,中东铁路反映了人类工业文明时期文化间动态的、多元的、交互式的碰撞与影响。因此,对其要素系统构成的分析,就必须同时考虑到遗产的工业和线性双重属性,既能反映《下塔吉尔宪章》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关于铁路工业遗产认定标准的核心主旨和要义,又要符合文化线路遗产保护要素的内在规定性。基于此,中东铁路工业文化线路遗产要素系统如图2所示,铁路网线、铁路相关建(构)筑物、工业市镇、自然景观、非物质技艺5个要素共同组成这个庞大的遗产系统。

图2 中东铁路工业文化线路遗产要素系统构成

(一)铁路网线要素

铁路网线要素包括交通线路、线路的中心节点以及连接交通网线的次级节点(图1),构成中东铁路工业文化线路遗产的基本要素。根据规划,中东铁路的干、支线共设置了92个车站,这些车站大都建于1900-1904年,基本设施包括站台、货场、售票厅、行政办公楼、上水塔、站前广场以及为旅客提供食宿服务的饭店、旅馆等。其中满洲里、绥芬河、哈尔滨、大连、沈阳等中心节点车站,一面坡、海拉尔等次级节点车站的综合配套设施的建成(表1),带动了铁路附属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见证了不同地区间人类文化的动态交汇演进进程,作为机械时代的城市门户,深入城市腹地的公共场所与标志性景观应予以重点完整保护。

(二)铁路相关建(构)筑物要素

铁路相关建(构)筑物要素包括功能相关建(构)筑物(群)和历史相关建(构)筑物(群)。功能相关建(构)筑物(群)由四个从功能属性上与铁路具有紧密联结关系的板块构成(表2)。历史相关建筑物(群)是《下塔吉尔宪章》和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铁路工业遗产认定标准中强调的用于铁路工业社会活动、展示铁路建造推动社会文明发展历程的相关建筑物(群)(表3)。这些建(构)筑物(群)或者充分展示了这一时期铁路技术革新和技术文明,或者是20世纪初期中国殖民工业、民族工业发展的历史见证,或者是融汇欧洲古典式、巴洛克式、新艺术运动风格等多元风格的建筑文化展示,具有极高的科技、历史、艺术和社会价值,需要重点予以保护。

(三)工业市镇要素

工业市镇要素包括两个类型。第一类指修建中东铁路带动发展起来的城镇聚落,如哈尔滨、大连、满洲里、绥芬河、扎兰屯、安达、横道河子镇、一面坡镇、博克图镇,均是以铁路车站、铁路附属地为中心逐步发展起来的城镇,进而形成初具规模的城市带和城镇化体系;第二类指那些虽然早已存在,却是因铁路的兴起进一步兴盛、繁荣的城镇,如沈阳、长春等。中东铁路的建设在城镇的发展史上曾经扮演重要角色,在城镇的空间格局、路网系统、产业布局、经济发展、市政建设、文化风貌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推动意义。同时,这类城镇因为是中东铁路网线的中心或次级节点,一方面推动了区域间文化的交流、互动、传播和创新,增强了东北区域文化的整体性和协同性,另一方面也因为俄罗斯本土文化的异地完整保存,构成城镇的特色文化、场所精神、历史象征及城市意象,成为这些地区建设特色文化城市、城镇的文化资源根底。

表1 代表性站舍建筑群的特色及文化风貌

表2 功能相关建(构)筑物(群)遗产内涵及代表性遗产空间分布

表3 历史相关建(构)筑物(群)遗产组分及代表

(四)铁路沿线自然景观要素

区域自然地理环境决定了线性遗产的路径和形态,在线性遗产的保护中具有重要作用。铁路沿线自然景观要素是指与中东铁路线性遗产相关的标志性自然景观。中东铁路地跨东北四省区,穿越了多样性的自然地理区域,尤其是滨州线、滨绥线沿线自然地理条件差别较大,形成了江河景观,如松花江;湿地景观,如大庆地区的沼泽、河溪、草甸;森林景观,如碾子山至牙克石间广袤的大兴安岭森林区,博克图一带的大兴安岭腹地林区,玉泉站后横越的张广才岭等山地景观;草原景观,如牙克石至满洲里间享有世界四大草原之一美誉的呼伦贝尔草原。这些自然景观既是中东铁路存在和发展的自然环境要素,也是中东铁路发展的自然见证,应该列入遗产构成体系中予以整体保护。

(五)非物质技艺要素

非物质技艺要素指能见证中东铁路线路交流功能的非物质遗产。这些非物质遗产与物质遗产共同展示了区域间的文化播布、交流与影响,如反映俄罗斯文化影响的食品生产技艺哈尔滨啤酒酿造技艺、哈尔滨红肠制作技艺、秋林面包制作技艺以及秋林·格瓦斯酿造工艺等,反映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文化,如哈尔滨第一座新艺术运动风格建筑哈尔滨气象站等建筑。

结语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文化线路宪章》为中东铁路工业文化线路遗产指明了保护方向。深入探讨遗产的空间属性、功能属性、跨文化属性及整体价值属性,有利于从根本上把握中东铁路作为文化线路类遗产的属性特征。同时,为它作为东北地区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工业文化线路遗产的特殊身份的识别和确认提供理论依据。在此基础上探讨中东铁路遗产要素系统的构成,对于铁路沿线遗产组分整体价值的提升,遗产保护困境的突破及整体保护目标的实现都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丁援.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文化线路宪章[J].中国名城,2009(5):51-56.

[2]王建波,阮仪三.作为遗产类型的文化线路—《文化线路宪章》解读[J].城市规划学刊,2009(4):86-92.

[3]戴五三.东北早期铁路发展对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影响[J].社会科学战线,1992(2):200-205.

[4]石方.黑龙江地区的外国移民[J].学习与探索,1986(4):125-134.

[5]哈静,陈伯超.基于整体涌现性理论的沈阳市工业遗产保护[J].工业建筑,2008(5):42-45.

[6]李伟,俞孔坚.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动向—文化线路[J].城市问题,2005(4):7-12.

[7]韩福文.东北地区工业遗产保护与旅游利用研究[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2:42.

[8]佟玉权.中东铁路工业遗产的分布现状及其完整性保护[J].城市发展研究,2013(4):41-46.

【责任编辑詹丽】

G127

A

1674-5450(2015)02-0020-04

2015-01-10

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14YJAZH073);2014年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重点项目(L14AJY008);2013年沈阳师范大学资助项目

刘丽华,女,辽宁台安人,沈阳师范大学副教授,东北工业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中心主任,历史学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

猜你喜欢

中东遗产要素
遗产怎么分
掌握这6点要素,让肥水更高效
千万遗产
观赏植物的色彩要素在家居设计中的应用
论美术中“七大要素”的辩证关系
中东三季度硫磺合同继续走低
联防联控严防中东呼吸综合征
也谈做人的要素
遗产之谜
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