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和MRI对肝癌合并癌栓诊断中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对比研究
2015-11-22孙世明胡金发杨大兴
孙世明 胡金发 杨大兴
目前,临床上常用于诊断肝癌的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CT、MRI等,尤以后两者较为多用[1]。本研究通过分析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检查在临床诊断肝癌的准确率以及特异性,探讨两种检查方法的优缺点,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共纳入50例经腹部B超确诊有肝脏中、小型占位病变患者,均为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病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33例,年龄31~72 岁,平均年龄(54.3 ±6.6)岁。
1.2 纳入标准
①既往无肝脏及其它器官良、恶性肿瘤史;②新进发现有肝脏的占位病变;③患者均同时接受肝脏增强CT以及肝脏MRI检查;④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经病理学检查确诊为肝癌。
1.3 检查方法
①肝脏增强CT检查:CT仪器GE/e型螺旋CT和PHILIPS BrillianceCT 16机器,分别对患者进行上腹部的平扫以及增强扫描。扫描参数如下:120 kv,300 mAa,层厚5 mm。CT扫描前30 min,予患者2%泛影葡胺或碘海醇口服,剂量约300~500 ml。增强扫描造影剂选择非离子型造影剂(碘帕醇),扫描前予高压注射器注射,注射速率 2.5~3.5 ml/s;②肝脏 MRI检查:MRI仪器磁共振检查采用Marconi开放式0.23 T MRI和GE Sigha HD 1.5T MRI机器。扫描的范围从患者的膈顶直到右肾下极。扫描参数如下:层距2.0 mm,层厚 10 mm,视野 40 cm×30 cm。首先进行T1WI、T2WI等常规平扫以及DWI序列扫描,然后再进行动态增强扫描。
1.4 评价标准
肝脏CT与MRI检查结果均在CT诊断医师、MRI诊断医师预先不知晓本研究的情况下得到。本研究以患者术后病理结果作为诊断肝癌的“金标准”,以评估肝脏增强CT以及肝脏MRI检查与病理结果的符合程度。
1.5 评价指标
根据临床计算公式分别得到CT与MRI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以及阴性预测值。准确度:检查正确所占的比例;特异度:亦称为真阴性率,为非肝癌患者中检查结果为阴性的比例;灵敏度:亦称为真阳性率,为肝癌患者中检查结果为阳性的比例;阳性预测值(PV+):检查结果为阳性者的肝癌患者中,实际为阳性的比例;阴性预测值(PV-):检查结果为阴性者的肝癌患者中,实际为阴性的比例。
1.6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说明存在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肝脏增强CT与MRI检查影像学表现
肝脏CT增强扫描结果示31例患者的病灶密度显著高于周围的正常组织。至门脉期病灶呈现等密度,延迟期呈现低密度。肝脏MRI扫描结果示36例患者的病灶显示为富血供肿瘤,动脉期显著强化,呈现高信号。
2.2 肝脏增强CT与MRI检查肝癌的诊断准确率比较
50例患者经术后病理检查后提示39例为肝癌。其中,肝脏增强CT检查后能够确诊为阳性病例31例,诊断准确率为79.49%,一致性系数 Kappa值0.327(P<0.05);肝脏MRI检查后能够确诊为阳性病例37例,诊断准确率为94.87%,一致性系数Kappa值0.707(P<0.05)。MRI检查 Kappa值明显高于增强CT检查Kappa值,表明肝脏MRI检查与病理检测结果的一致性更高。
2.3 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检查诊断价值比较
肝脏增强CT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4.00%、79.49%、42.80%,肝脏 MRI检查准确度、灵敏度、阴性预测值分别为 90.00%、94.87%、77.35%,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表1 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检查诊断价值比较(例,%)
2.4 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检查诊断率比较
肝脏增强CT与MRI共同检查确诊阳性病例30例,CT检查阳性而MRI检查阴性病例1例;CT检查阴性而MRI检查阳性病例4例;CT与MRI检查共同确诊阴性病例 8例,差异有显著性(χ2=41.81,P<0.05)。
3 讨论
甲胎蛋白(α-fetoprotein,AFP)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1种检测肝癌的血清学指标,研究认为AFP的持续性升高时临床导致肝癌发生的一项高危因素[2]。但是,临床上亦有30%的肝癌患者,血清AFP水平并未见到明显的升高甚至检测为阴性[3]。因此,血清AFP检查作为临床筛查肝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病理学检查是目前临床上用于确诊肝癌的“金指标”,但是由于病理学检查需要对患者进行肝脏穿刺或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此外,进行穿刺时可能导致针道出血或发生恶性病变的针道转移,因此在进行肝脏穿刺时需要格外的谨慎[4]。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目前对于肝癌的检查以及分期中,影像学检查已经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目前,临床上主要用于检查肝癌的影像学技术包括CT以及MRI。上述检查主要观察患者肝脏形态、大小的变化以及肝脏正常组织与病变组织间的密度差或信号差来进行相关诊断[5]。
目前研究表明,增强CT以及MRI检查下肝癌的主要表现有[6]:动脉期出现显著的强化,同时可见高密度以及高信号,而正常的肝组织则没有明显的无强化;至门脉期强化达到高峰,同时可见肝癌病灶降为等密度等信号或低密度低信号;至延迟期时肝癌组织的密度发生进一步的下降,并表现出“速升速降”的特征。在进行多期动态扫描过程中,能够见到肝癌病灶动脉期表现出高密度或高信号,门脉期及延时期能够见到等密度等信号或低密度低信号,并表现出“快进快出”的特征。目前研究认为,CT多期动态扫描的结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肿瘤病灶与正常肝组织间的密度差的显示,由肝脏实质与肿瘤组织所摄取的对比剂差异所导致。但是,上述差异往往只能在注射对比剂后的短时间内显示,肿瘤病灶层面的扫描时间如果不在该时间内,检查很大可能错过最佳的显示结果。另外,CT检查存在较大的放射性损伤,若短期内进行多次扫描,对患者的影响较大[7]。随着MRI技术的飞速发展,MRI图像清晰度得到了显著的提升,对于病变的检出率亦得到较大的提高。MRI与CT扫描最大的区别在于MRI检查不存在放射性损伤,此外还能够经过不同序列、不同方位的成像显示,能够更好的显示病灶的情况,特别能够提高小肝癌的临床检出率[8]。MRI检查不仅可以提供肝脏解剖学图像,还可提供代谢及病理生理等相关功能信息。同时由于具有多序列成像特点,可以通过信号特征的不同来反映结节性病变的组织成分,达到判断结节性质的目的,在诊断结节良恶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对比了肝脏增强CT与肝脏MRI检查在诊断肝癌中的作用。我们发现,增强CT与MRI对肝癌的检出率分别为79.49%、94.87%。两者与病理检查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327、0.707,说明 MRI检查与病理检查的一致性较高,结果更为客观。此外,MRI检查的准确度、灵敏度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增强CT检查(P<0.05)。说明MRI对肝癌的检出率要明显高于增强CT。
综上所述,肝脏MRI在肝癌检出率以及准确率方面均明显高于肝脏增强CT,对于临床上高度怀疑肝癌的患者,可以直接进行肝脏MRI检查;对于CT检查后不能完全排除肝癌的病例,应进行MRI检查。
[1]纪建松,杨宏远,王祖飞,等.超声、CT及MRI随访在肝硬化结节恶变筛查及诊断中的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4,94(5):368-371.
[2]李永琴.多层螺旋CT多期扫描在原发性肝癌(HCC)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癌症杂志,2014,12(9):1134-1136.
[3]熊瑜琦,李 镝,康 宁,等.3.0T MRI动态增强与64层螺旋CT多期扫描诊断肝硬化背景下小肝癌的价值比较〔J〕.山东医药,2014,(16):19-21.
[4]崔剑雄,黎 功,臧运金,等.CT、MRI测量原发性肝癌大小准确性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2,23(9):663-665.
[5]项 昆,赵鹤亮,郑昌英,等.16排螺旋CT和MRI对原发性肝癌TACE术后病灶的疗效判断价值对比〔J〕.实用癌症杂志,2014,10(5):1315-1317.
[6]Frieser M,Kiesel J,Lindner A,et al.Efficacy of contrast-enhanced US versus CT or MRI for the therapeutic control of percutaneous radiofrequency ablation in the case of hepatic malignancies〔J〕.Ultraschall in der Medizin,2011,32(2):148-153.
[7]Cantwell,CP,Setty,BN,Holalkere,et al.Liver lesion detec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in patients with colorectal cancer:a comparison of low radiation dose non-enhanced PET/CT,contrast-enhanced PET/CT,and liver MRI〔J〕.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tomography,2008,32(5):738-744.DOI:10.1097/RCT.0b013e3181591d33.
[8]张 亮,程红岩,龙行安,等.原发性肝类癌的CT及MRI表现〔J〕.中华放射学杂志,2010,44(4):407-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