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流派是怎样形成的
2015-11-22□易名
中外文摘 2015年21期
□ 易 名
京剧流派是怎样形成的
□ 易名
京剧自清朝乾隆年间“徽班进京”以来,历经200多年的发展,形成了许多流派。
京剧艺术是以主演为中心的艺术,都是通过演员本人广泛学习与继承前辈的表演技艺,结合本身的性格爱好、生理特征和艺术修养在艺术上所形成的不同艺术见解,并据此所创造的独具特色的表演剧目、方式和手段,从而在舞台上以主要演员的艺术个性和独特的创造形成自己的艺术潮流和学派。
京剧流派的形成不外乎三种方式:一是集百家之大成,取长补短,兼容并蓄,融合于一身(不是简单地继承某一流派创始人或传人的艺术衣钵);二是在表演上具有自己独特的、系统的,符合观众欣赏要求的理论根据和艺术创造,并在频繁的实践中得到观众的理解和熟悉;三是必须建立以主演为中心的创作和表演团体,从编剧、演员、作曲、乐队、服装上,形成统一的艺术风格。
历史上,京剧最早出现的是程长庚、余三胜和张二奎所创的老生表演的三个流派。后来又出现了谭鑫培、汪桂芬和孙菊仙为代表的老生三个流派。老生行当表演流派的第三代在继余叔岩之后,便是著名的“四大须生”——马连良、谭富英、杨宝森和奚啸伯。小生表演中则出现了俞振飞、姜妙香等派。京剧旦行中以“四大名旦”(梅兰芳、尚小云、程砚秋、荀慧生)所创的四派影响最大,另外还有李多奎等。净行中的金少山、郝寿臣、侯喜瑞各成一派。
建国后,京剧流派又有了新的发展,涌现出一批具有时代风格的表演艺术家,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把京剧的流派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阶段。
(摘自《齐鲁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