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轼婉约词浅论

2015-11-22冷福庆

剑南文学 2015年5期
关键词:比兴刻画哲理

■冷福庆

相比于苏轼的婉约词而言,大多数词评家推崇苏轼的豪放词,尤其认为苏轼在豪放词上做了前所未有的创新。但是笔者认为,这种观点是片面的。苏轼在婉约词中的创新,也是他艺术成就的重要组成部分。清代沈祥龙曾说“词有婉约有豪放,二者不可偏废,在施之各当耳。”本文就试从苏轼诗词的比兴寄托、人物刻画、语言运用、艺术境界等几个方面来简要谈谈苏轼婉约词的创新。

一、新颖独特的比兴寄托

(1)在无言之中寄托高远的情思

“比兴”手法最早出现于《诗经》。《关雎》首章就有“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的句子。宋代朱熹认为:“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简而言之,比就是譬喻;“兴”就是起兴,是借助其他事物作为诗歌发端,以引起所要歌咏的内容。

苏轼在描写人物事件时,往往能够置身事外,不做多余的叙事或评论,仿佛自己所写的事物与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并无关联。不仅如此,词人描写的几个事物之间,也常常毫无直接的联系。但是人们又能够从他所刻画的几个事物中感受出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思。笔者认为这大多还是要归功于词人独特的“比兴寄托”手法。

《蝶恋花·春景》(花褪残红青杏小)这一首词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从整首词来看,作者写了这样几个意象:花、青杏、燕子、绿水、人家、柳绵……这些事物在我们眼中,也不过是普通的景象,又或者是让人感慨一句“繁华易逝”。但是一句“天涯何处无芳草”却将前几个景物联系在一起,并将诗的境界提升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珍惜、追求之感跃然纸上。下阕的“多情却被无情恼”也着实让读者回味。“无情”之人究竟会撩拨起他什么样的思绪,也许是勾起他对过去的慨叹,对未来美好的向往。也许是对君臣关系的一种反思,也许是对华年不再的感慨。作者并未点明。但是这样并不直抒胸臆,不参杂评论的“起兴寄托”却给读者丰富的想象空间。

而且不得不提的是,正是由于这种巧妙的寄托,给予了不同层次、不同思想深度的读者以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苏轼留给我们的,是基于我们生活经历的启迪而并非强加于我们的高度的哲理观念。这是苏轼婉约词的一大创新,也是苏轼自身超脱、率真的一种性格体现。

(2)比兴寄托中大力开拓了哲理寄托。

古人曾说:“宋诗说理,宋词言情”。但是这并不表明宋词缺少说理性质。在苏轼的婉约词中,我们常常可以见到说理的成分。从上一点比兴寄托中我们已经感受到了他的独特的写词技巧。在这里我们可以进而了解苏轼婉约词比兴寄托手法背后独特的哲思寄托。之所以说它是独特的,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并不是直接抒发情感,表现哲理,而是通过委婉的方式来表现词的深刻内涵。

比如《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苏轼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来隐射自己面对生活风雨时的泰然心态。其实在我们自己的生活中,偶遇风雨是难免的。但是如何对待风雨,是逃离躲避还是从容面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纵观全词,我们不难感受到苏轼的一种物我两忘,泰然处之的人生哲学和生活态度。也不难让我们对于人生的悲喜、浮沉有了新的体悟。再比如《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中“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则又是对于生死、对于时间的另一种体悟。

从表现性来看,苏轼的词总是显得境界开阔,寓意深沉。这和他的人生经历,他复杂的官场生活和人生际遇有关。但是苏轼又是不屑于抒发哲理的,他总是用一种旁观者的眼光去面对事物,在不经意间给予读者一个深沉的人生感悟。也正是由于如此,苏轼的词才这样历久弥坚,久而不衰。

二、苏轼婉约词中人物刻画与语言运用的创新

(1)注重细节心理的人物刻画

在唐代,词人对于人物的描写往往着重于外表形象的描写,尤其是对于女性形象的刻画,常常强调其装束之美,因而,人们很难发掘人物的心理以及内在美。读者也很难被词中的女性人物所打动。比如白居易的《长恨歌》。但是苏轼在人物刻画上有了自己的创新,他着重于词中人物的思想情感以及内心心理的刻画描写,因而,读者很容易与词中人物产生共鸣。

比如《卜算子》(缺月挂疏桐)刻画的孤独高洁的女人,常常“有恨无人省”,又“拣尽寒枝不肯栖”,最终抑郁寡欢,命丧黄泉,只能寂寞地永驻“沙洲”。这样的幽人无不引发读者的感慨,以及对于人生对于命运对于爱情的联想。再比如《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中,词人借“抛家傍路”的杨花,将“无情”之花和“有思”之人相对比,刻画出一个风中飘零的无人怜惜的思妇形象,让人联想到思妇无处可寻郎的悲惨命运,让读者真正体会到了词中人物的凄凉与悲伤。

(2)独特的语言运用能力

苏轼在其婉约词中,塑造了很多女性形象,但是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也能够引发读者关于词中人物的不同的哲理思考,这是苏轼关于词在人物刻画中的一个创新。但是与此同时,我们也不能否认苏轼在词中对于唐代的词的继承与发展。苏轼的一些词中也不乏对人物外在形象的描写。但是尽管如此,苏轼对于外在形象的刻画也是寥寥数笔,稍加点缀的,其主要部分还在于人物的思想内心的情感挖掘。

比如 苏轼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就是一个明显的例子。词人对于亡妻可谓感念至深,但是关于妻子外在的描写,词人也显得很克制。一句“小轩窗,正梳妆”就已经将亡妻的形象刻画出来了。梳妆是一个十分日常的行为,也正由于其常见而显得朴素,词也更为感人。再比如《贺新郎》(乳燕飞华屋)中,词人想要写出主人公高洁的品格,于是就用“手弄生峭白团扇,扇手一时如玉”对其外貌稍加点画。苏轼对于外貌描写从来不长篇大论,相比较于外貌描写而言,苏轼无疑是注重人物内心的。

三、新颖独特的艺术意境

王国维《人间词话》认为:“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他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两种。但是笔者认为苏轼的婉约词并不局限于“有我”或者“无我”之间,而是将两者进行巧妙地转换,他的词是在“有我之境”中实现的“无我”。苏轼婉约词意境创新的特点,也就在于他既善于体察事物的细节美感特征,善于把握事物的特点,又能够将人的情感与之巧妙地结合,在“意”与“境”之间形成自然而又巧妙的联系。

比如《临江仙·夜归临皋》中“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一句并不只是一般的写景,而是作者心与景会,物与神游的状态下的一种自然流露出的融入自然、超然脱俗的情怀。是一种要将自己有限的生命融化到无限的大自然之中的情怀。前面是词人在诉说自己“长恨此生非我有”的辛酸和无奈,他想要逃脱官场世俗,抛开功名利禄。在这里,苏轼无疑是一种“有我之境”的描写。他将自己的情感想法写在词中,希望能够逃遁山林,返归自然。下阕“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则是苏轼淡然物外的境界。他的眼中只有江海,只有小舟。他在自然之中驰骋,实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这便是词的 “无我之境”。从“有我”到“无我”的转换,正也体现着词人的精神境界,以及一种超然物外的“禅”的境界。再比如苏轼的《水龙吟》(似花还非花)将杨花与人相结合,实现了花与人的统一,这也是较为典型的例子。

四、总结

关于苏轼词,张炎称赞道:“东坡词如《水龙吟》咏杨花,咏闻笛,如《过秦楼》、《洞仙歌》、《卜算子》等作,皆清丽舒徐,高山人意。《哨遍》一曲隐括《归去来辞》更是精妙,周秦诸人所不能到。”可见苏轼的词在整个文学发展历程中都起到了十分关键的作用。而对于苏轼婉约词在词的整体历程中的创新作用,也不仅仅是笔者所提到的几点,更多的还要读者们去挖掘发现。

猜你喜欢

比兴刻画哲理
一类无理函数的动力系统刻画
刻画人物如何『传神』
试论虞山诗派对晚明吴中诗风的继承与发展
关于纳兰性德文学思想的解读
《孔雀东南飞》开篇二句考释
哲理漫画
漫画哲理
漫画哲理
哲理漫画
《毛诗正义》“比兴”观论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