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跟习近学平读书

2015-11-22杨小华

大江南北 2015年6期
关键词:动脑水平读书

□ 杨小华

跟习近学平读书

□杨小华

人民日报海外版刊登了一篇介绍习近平总书记读书的文章,题目叫《我最大的爱好是读书》。其中,在接受俄罗斯电视台主持人布里廖夫采访时,习近平谈到:“我个人爱好阅读、看电影、旅游、散步……现在,我经常能做到的是读书,读书已经成了我的一种生活方式。”习近平堪称读书学习楷模,令人敬佩。

在谈到为什么读书时,习近平说:“领导干部读书学习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工作水平和领导水平。”他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谈多读书、修政德中说到,“我们国家历来讲究读书修身、从政以德。广大党员干部要养成多读书、读好书的习惯,使读书学习成为改造思想、加强修养的重要途径,成为净化灵魂、培养高尚情操的有效手段”。

习近平说:“我到农村插队后,给自己定了一个座右铭,先从修身开始。一物不知,深以为耻,便求知若渴。上山放羊,我揣着书,把羊圈在山坡上,就开始看书。锄地到田头,开始休息一会儿时,我就拿出新华字典记一个字的多种含义,一点一滴积累。我并不觉得农村7年时光被荒废了,很多知识的基础是那时候打下来的。现在条件这么好,大家更要把学习、把自身的本领搞好。”在过去艰苦环境条件下,习近平仍然珍惜时间,毫不放松读书,利用放羊和锄地等劳动间隙,抓紧点滴时间勤奋学习。并告诫青年人,现在读书条件得到了很大改善,有现代化的图书馆,也有宽敞明亮的阅览室,更应该加紧读书。

然而,事实上并非如此。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娱乐方式多样化,能静下心来读书的人,少之又少。偶尔闲来无事,大家都忙着刷朋友圈,关注好友,要么打游戏,或是在手机上看电影。就算是想起来读书,也只是翻翻杂志,看看八卦新闻,而不愿意费神去“啃”那些厚厚的大部头书。一些机关干部整天忙于应付会议工作,也很少读书。还有人想着已经工作,不用参加考试,还读书干啥呢?再加之,现今社会上一些人文化水平虽很低,但做生意挣钱,成了富翁,而那些读书勤奋的人,往往还没有什么成就。这些问题及原因,导致人们对读书学习的认识产生了误区,认为读书无用,不读书照样发财。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项调查显示:“全世界每年阅读书籍排名第一的是犹太人,一年平均每人是64本。”因爱读书、喜学习、勤思考,犹太民族成了世界上最有智慧的民族之一,涌现出一大批思想家、科学家、艺术家。德国人也喜欢读书,有91%的德国人在过去一年中至少读过一本书,其中,23%的人年阅读量在9到18本之间;25%的人年阅读量超过18本,大致相当于每三周读完一本书。可见读书成为了德国人一种生活习惯。正因爱读书,整体文化素质和科技水平高,成就了德国发达的工业和科技。

有人会说,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一部小小的手机就相当于一台电脑,要想学习随时打开手机不就得了。可是,据我切身感受,在手机或者电脑屏幕上,看文字太久,人会觉得闷得慌,而且不容易记住。一些原始学习方法,更能促使大脑使用和开发。我们使用高科技产品,只是为了协助更好去学习、去接受。而不能完全依靠、依赖高科技,否则就失去了动脑本能。在国外,一些高级工程师、计算机专家,不让孩子在幼小的年龄,接触诸如计算器、电脑等高科技电子设备,而是让孩子勤动手、勤动脑,独立完成思考;教育孩子要到图书馆、学习室等藏书地方,通过看书查找资料,通过实践得到结果,而不会让其通过高科技产品,轻易得到答案,这样可以促使孩子充分利用大脑。然而在我们国家,孩子在完成作业时,往往是从电子设备里,轻易得到了答案,而不愿意再动脑去思考。很多孩子一上小学,家长怕输在起跑线上,就给孩子买了各式的学习机、学习笔、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

跟习近平总书记学读书,学习他对读书重要性的深刻认识,学习他“一物不知,便求知若渴”的读书劲头,抓紧点滴时间读书的方法。读书,让人保持思想活力,让人得到智慧启发。要是人人都爱好读书,那么我们的国家一定就会成为一个书香之国;我们的人民,一定就会早日实现中国梦。

(编辑韦潇)

猜你喜欢

动脑水平读书
张水平作品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看谁填的快
作家葛水平
加强上下联动 提升人大履职水平
动手动脑DIY蚕宝宝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动手动脑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