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佳冀:空中战神4.0
2015-11-22李纯
文/本刊记者 李纯
蒋佳冀:空中战神4.0
文/本刊记者李纯
如果说最初选择飞行的事业,多少带点儿少年人“刷存在”的傲娇感:伴随着一次次向着更高更远“探险”的旅程,蒋佳冀愈来愈清晰地听到了血脉里的鼙鼓之声
“男神”蒋佳冀
如果不是从事今天这个职业,走在大马路上,蒋佳冀也是今天流行的“男神”一名。
个儿高大挺拔,腼腆地笑时,有一对酒窝隐现;擅长玩转最潮最IN的手机;由于经常健身的缘故,保持着标准的六块腹肌。在大伙儿口中,蒋佳冀同志还是个穿衣品味不俗的“时尚达人”。
“我第一次看见他时,觉得他很像《壮志凌云》里的汤姆·克鲁斯,青春、帅气、阳光!”
对兄弟们的风评,蒋佳冀一句话就四两拨千斤:“不是我的穿衣口味多么潮,是他们太土了好不好?”
蒋佳冀是谁?不,不是时下流行的大明星。却又胜似大明星。
他,生于1981,18岁入伍,33岁被任命为中国空军成空航空兵某团团长,2011年、2012年,两次以优异成绩获得“金头盔”称号……“空战能手”、80后飞行团长蒋佳冀演绎了属于他、属于蓝天骄子的青春风采。
他,也是“神”,却是不一样的风中“战神”。
连名字,都仿佛为飞行而生——蒋佳冀,汉语拼音首字母为JJJ。这恰好,也是歼击机三字的简称。
少年派式的天真骁勇
空某师政委廖应宾记得初见蒋佳冀的情景。
在人群中,一个小伙子如同光合作用最强烈的那株植物。他嗓门大,爱说话,“霸气外漏”,自信洋溢。鲜明、活跃、没有掩饰的个性,与廖应宾政委时常见到的新人形象有所不同。廖应宾决定考考他,向在场的飞行员提了一个相同的问题:
“你们为什么要加入我们这个部队,为什么要参加三代机的改装?我知道你们当中有的人,还放弃了在原来二代机部队晋职的机会。”
“我想体验一下飞三代机的感觉!”
“我想看看,三代机和二代机有什么不同!”只有一个人如是回答:“我想学好了飞行去打仗!”声音朗朗。说这话的人,是蒋佳冀。他也正是那个放弃二代机部队的晋职机会,参加到三代机改装的年轻人。
蒋佳冀的回答里,还带着几分少年派的天真骁勇。却绝不失身为中国军人的热血豪情。
廖应宾一下子就喜欢上了这个年轻人。以后,少不了和他一起交流思想,研究战法,也少不了“敲打敲打”这个小年轻。比如会语重心长地相告,不要老是说那么大的话,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还是低调、谦虚。比如,在小蒋剪了个奇怪的发型,企图“蒙混过关”时,老廖会牢牢盯住,直到小蒋“缴械投降”——
“发型师说这样比较好看。”小蒋摸摸头,喃喃道。
敞亮、不掩饰的个性。在飞行大队里,小蒋以嗓门大、爱争论闻名。他时常向领航和机务人员求教,也常因为讨论技战术与战友争得不可开交。大家劝他不要太较真,蒋佳冀正色道:“以打赢为目标的战法研究,不讲职务高低。”
是不是像极《天生爱完美》里的蔡米,《我是特种兵之火凤凰》里的叶寸心。有一些酷,有一点点“任性”,当代的8090,哪一个不是真实率性,棱角分明?他们的赤诚澎湃,又何尝逊色于任何人?
随着年光流逝,年轻人将渐渐地被锻打成革命事业所需要的模样。与此同时,另一种奇妙的分子,也在发酵:以不羁的青春活力,以超离条条框框的创新力、创造力,给军营倾注清新的气息。这种“异形变阵”,将在蓝天中划出一道奇特而瑰丽的轨迹。
小蒋,就是这样一只振翅欲飞的雏鹰。
“雏鹰”变形记
空军“金头盔”称号,素有空军部队“奥斯卡”之称。首先,“金头盔”的设计非常美,有如斑斓的凤凰之羽;其次,参加“金头盔”称号角逐的飞行员,都堪称王牌中的王牌,精英中的精英。2011年10月,当蒋佳冀作为全师最年轻的飞行员,参加首届歼击机航空兵部队对抗空战检验性考核时,他既像一匹飞腾的天马,又是一匹“黑马”令对手猝不及防,一战成名。
全师那么多飞行员,为何年轻的蒋佳冀,能作为代表之一“出征”?从2006年到2011年,5年间,这只雏鹰经历了怎样惊人的涅槃?
那是把自己置之悬崖边而后生的勇敢;那是无数个日日夜夜,在雾色中跌跌撞撞的摸索后,迎来的东方既白。
——一开始的“本领恐慌”。
小蒋有过这样一句自评,我是在表扬中成长起来的。的确,在飞行方面,他拥有与生俱来的天赋,灵气过人。在航校学习期间,以“魔鬼教官”闻名的曲教官,对他的飞行动作也无从挑剔,只得点赞:“好小子,你就是个飞行天才啊!没问题!”
但参加新型战机改装之后,小蒋觉得自己变成了《庄子·秋水》中的河伯,不至北海,不知河汉之宽广浩瀚。要学习的知识如此之多,不由他不望洋兴叹。
背记,并非这个跳跃灵动的小伙子的强项。为了自己的飞行梦啊,小蒋也是“蛮拼”的。每天早上6点他就起床,拿着书对照模拟器中的复杂电门、按钮背记……别人用一分钟记忆的知识点,他要花上3到5倍的时间来背记。说起来都是泪啊!谁曾想,今天的飞行英雄,也经历过青春的囧途。可如果这份“囧”,有朝一日,能成就蓝天上的灿烂微笑,便值得。
勤奋的小蒋,很快实现了“弯道赶超”。他积累了12本、8万余字的学习笔记,每次考试都名列前三甲,为后面的训练实践夯实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超低空试飞,练出的胆魄。
都说蒋佳冀有胆有识,但这胆儿究竟有多大,不好量化,2011年的超低空飞行,如试金石一般,“测”出了男儿胆、英雄气。
蒋佳冀所在部队位于雾都重庆。众所周知,这是著名的“山城”,丘陵众多,云雾天气多,能见度差,地形复杂。2011年空军颁布新的飞行大纲,规定超低空训练的高度空间,定在500至50米。大部分同志建议最低高度按100米执行,这已临近大纲规定的边界,与重庆的地形地貌、气象条件也十分契合。
时任大队长的蒋佳冀却精益求精:“我建议按照大纲的最低高度50米实施。只有平时飞出战机的边界性能,战时才能发挥最大作战效能。只有平时多担一份风险,战时才多添一份胜算!”
从别人嘴里说出来,像在说大话,但从蒋佳冀嘴里说出来,半点儿不掺假。如果说最初选择飞行的事业,多少带点儿少年人“刷存在”的傲娇感:伴随着一次次向着更高更远“探险”的旅程,蒋佳冀愈来愈清晰地听到了血脉里的鼙鼓之声。当他飞临在边界之上,俯瞰着身下的林莽与大地,身为龙之子女浩大无边的荣光感,连同那开阔无边的天际线,将他环抱,融入其中:
原来,我的每一次飞行,有那么大的意义!
原来,共和国的边防线,是我们“飞”出来的!
重庆的红岩文化,对蒋佳冀的浸润也极深。所谓“红岩文化”,最核心的精神是精英担当的情怀。在抗战救亡、民族危亡之际,一代西装革履、风度翩翩的中国人,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与日本人作战,殒身不顾。这一群人,才是民族的脊梁。
对一个职业,从最初的“浪漫”情怀,到愿意为了国家民族而担当,至此,小蒋完成了从一个单纯的英俊潇洒的飞行员,到真正成熟的飞行员的“升级”!
在重庆,还有一个影响深远的文化传统,即“袍哥文化”,一言而蔽之,即“岂曰无衣,与子同袍”。具体到飞行员群体,即长机和僚机,患难与共,生死相依。
任大队长时期,蒋佳冀有句名言:“我做不到,他们可以不做。”这一次超低空飞行,他也同样身先士卒。
他驾驶着战机,分多个批次从300米的高度,一点一点向下探身,150米、100米……当高度到达50米时,科幻大片里的景象在眼前成真了:树木、建筑,极速地掠过飞机外侧,稍有不慎,机毁人亡就在须臾之间……但蒋佳冀沉着镇定,几乎是游刃有余地“驾驭”了这一极限高度。任务达成之后,他主动要求增加超低空飞行的时间。白天的飞行漂亮收官之后,又向夜间航行发起冲刺……
《孙子兵法》曰将之五要义,将者,智、信、仁、勇、严也。当上了大队长之后,一个指挥军官需具备的气质,在蒋佳冀身上,沉淀,凸显。他还是那个阳光大男孩,只是多了几分沉稳与爱琢磨;还是爱笑,只是,笑容常常没有以前轻松。集体的荣誉感,集体的责任感,代替原来的“我”,燃烧着青年蒋佳冀的小宇宙。
如果说过去他笑起来露十六颗牙的话,现在只露四颗牙了。
他需要一个机会。这个机会最终会成就他的惊人鱼跃。
成就他在长空中放手一搏,虎啸长吟。
江山代有才人出
蒋佳冀获得机会,出征“金头盔”的第三个原因,是:他是一个80后。
80后中国军人与既往的中国军人有什么不同?
一以贯之的革命精神自不待言。
但80后军人,有属于他们的时代特质。
他们与互联网一道成长、对智能手机各种应用娴熟自如、对电子介质具备天然兴趣与敏感度。在世界进入大数据存储、云平台共享、人工智能崛起的今天,当代战争的形态也在发生深刻变革。信息战、电子战,日益取代传统对抗方式,成为军事领域博弈的主流形态。李贺名诗,“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今天二维码、3D打印设备、机械士兵机械臂……都可能是吴钩的变身。实难想象,一旦战争在未来中间打响,博弈,会如何惊心动魄,酣畅淋漓。
如果按中国空军的历代机型代际沿革排序,具有全新军事思想、战术思维、实战能力的新人、未来人,堪称“空中战神4.0。”
“胜利只向那些能预见战争特性变化的人微笑。”蒋佳冀记着杜黑的这句名言。从参加中外联训的战友那里了解到的外军的一些情况,更令他茅塞顿开。“未来空中对决中,只有最大程度地占据信息优势、电磁优势,才能把胜利牢牢地握在手中。”他如醉如痴地学习起有关电子战的种种,理解到位,融会贯通……
2011年初冬,虽有冬风,却不觉寒意。蒋佳冀和其他7名战友一起出征,和全空军100余名精英飞行员一起,争夺10个“金头盔”名额。
这是一次规则严密的比赛。分为淘汰赛与循环赛,淘汰赛胜出者,才有机会参加循环赛,循环赛,要和所有队交手。这意味着一场场激烈至极的对决。
最初蒋佳冀有点“不明觉厉”。来参加比赛的飞行员,很多都是资历比他深、飞行经验比他丰富的飞行员,“大神”一般的存在呀!好在一个不同寻常的设置:即“取消高度差的自由空战。”令小蒋放松下来。自由空战,意味着在天上随便打,只要战机间不突破安全距离。
自由空战,符合蒋佳冀的Style。在平时的训练里,蒋佳冀有一句口头禅:“没有永远的战法,只有永远的变化。”《孙子兵法》有言,“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因循守旧、照本宣科的战法,蒋佳冀打心眼的不愿意为之。他主张,战前要精心谋划的“先算”,战中要随机应变的“发挥”。
第一场对抗,蒋佳冀的对手,是一支王牌部队的飞行员。长达4个回合的激烈交锋,从中距打到近距,从高空缠斗到中空,大载荷、大幅度的机动,蒋佳冀的身体承受了7至8个的瞬间载荷。语言警报不时地拉起,提醒蒋佳冀:战机已接近性能极限。
可蒋佳冀不急不躁。他抓住对手的一个漏洞,以急斜斤斗机动,迅速占据高度优势,并根据速度判断,斜半滚急转机头截获对手……越战越勇。
最后的比分,是压倒性的悬殊比分。他赢了!
满座皆惊。哪里来的黑马?
蒋佳冀一举成名。他所在的部队——“雾都雄鹰”,也由此扬眉吐气。“老大哥”们再也不敢小瞧吧!
据说当天与他对垒的王牌师飞行员,得知结果后,兴许是沮丧了极点,居然——哭了。可以理解,换谁也想不通,输给一个“新人”?
所以说,兵无常态,立于不败之地的唯一要诀是:不断地精研技战术打法。若不变,若守成,若固步自封于潮流之外,分分钟吞噬你的,将是觊觎你、研究你的强敌。
这定律适用于任何人。一年之后,蒋佳冀本人,也尝到了被新人逆袭的滋味。2012年卫冕“金头盔”,其经过更是一波三折。由于头一年,他们以电磁对抗奇兵取胜,这一回,对手们提高了警惕,精研了战术,厉兵秣马一番后再来;更何况,这次他遭逢了一位生于1984年,比他还小三岁的年轻人。在与蒋佳冀的遭遇战中,这位“新人”充分运用武器装备性能,利用创新手段实施了抢攻,令蒋佳冀输了一局。好在第三个回合里,蒋佳冀痛定思痛,灵活转变了战法,最终获胜。
什么叫江山代有才人出?大潮倏忽来去,不容喘息,不玩命苦练本领,分分钟被拍死在沙滩上。
空军历史上首位蝉联“金头盔”的飞行员,这是梦幻般的旅程。不过,在戴上那斑斓如凤凰之羽的头盔时,蒋佳冀并未因此自得。“欲戴王冠,必先承受王冠之重。”对他而言,胜利是短暂的,由胜利带来的思索思考,才是更长久的财富。
重要的,不是蒋佳冀成为蒋佳冀,蒋佳冀金刚不败。对当下的他来说,更乐于看到的,更愿意露出四颗牙齿微笑的,是自己所在的部队里,是培育更多的新人,新一代用“头脑飞行”的飞行员,挟“头脑风暴”之势,弥补装备之不足,扬威于战场。是看到自己深爱的人民空军里,“王佳冀”“杨佳冀”“李佳冀”……群鹰的雄起。
“一个人真正的成长,一定是责任感与担当意识越来越强烈的过程。此前的我,思考得更多的,是自己怎样能飞得更高,更好;而当了团长之后,我的理想是培养更多更好的能超越我的人。”
事实上,经蒋佳冀培养、带教出来的飞行员,目前正在国防一线,守护着国土安全。自中国公布东海防空识别区以来,日军机曾多次对中方执行巡逻任务的空军飞机实施长时间抵近跟踪监视,针对其抵近侦察的危险行为,中国飞行员均进行了有效、有理、有节的应对。其中,便有来自蒋佳冀部队的、他的“徒弟”、他的学生。
“今若开战,不胜不归。”
蒋佳冀永远也忘不了当年在东海之畔,云烟渺渺、碧波茫茫之处,他和队友们,立下的铮铮誓言。与这誓言,一道萦绕在他心中的,还有一曲抑扬顿挫的《满江红》。
此词由妻子所作。兰心蕙质的女子,借这首词写下对这个男子和他的事业的倾心爱恋——
“甲午耻,犹未雪,马关恨,何时灭。83年幽冥禁,壮士笑饮匈奴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