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视角下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2015-11-22刘菊华
■ 刘菊华 杨 鑫
文学中的视角是指观察叙述事物的角度,即叙述语言中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特定角度。也就是说,同样的事件从不同的角度去叙述就有可能呈现出完全不同的面貌,在不同的人看来也会有不同的意义。选择何种角度对文本叙述、语言方式、情节安排和人物刻画是至关重要的。儿童视角指的是让儿童担当叙述的主角,通过儿童的眼睛去观察世界,然后再以儿童的口吻叙述出来,呈现出的故事具有鲜明的的儿童思维特征,这种角度下的故事缺少成人、世俗话语的干预,保持着天然的纯真,极易让读者产生心灵上的共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是这一视角运用的典型作品,在这篇回忆性的散文中,鲁迅先生成功运用了儿童视角的艺术表现形式,通过“我”的口吻把充满诗情画意的童年生活给我们展现得淋漓尽致,达到了独特的文本效果。
一、诗意的童趣
文章一开头就开门见山地说:百草园似乎确凿只有一些野草,但那时却是我的乐园。一方面表达了鲁迅先生对百草园的深深的留恋,虽然时隔多年,他还是恋恋不忘,另一方面也直接直入主题,把读者迅速拉到“我”的乐园中去。紧接着,用一个“不必说,也不必说”,一个充满无限乐趣的乐园就向读者敞开了大门,看“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听“鸣蝉的长吟,低唱的油蛉,蟋蟀的弹琴”;逗“会喷烟雾的斑螫”;拔“连着泥墙的何首乌”;摘“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有刺的覆盆子”;怕“那墙角何时可能出现的美女蛇”。冬天的百草园雪一下,“我”还可以拍雪人儿、塑雪罗汉,最有趣的是竖起竹筛捕鸟雀,可以说,在这样一个乐园中,天上飞的、地上爬的、看的、吃的、玩的、现实的、虚幻的、可爱的、可怕的,应有尽有,这些看似平淡无奇的生物,出现在儿童的视野中,也充满着无限的乐趣了,再加上那碧绿、紫红、白色等丰富的色调和美女蛇的神话故事,更给这个乐园增添了朦胧的诗情画意,也在这种诗情画意的童趣的感召下,孩子们居然敢背着先生偷偷跑到三味书屋的后园去折腊梅花,捉苍蝇。这种与自然融合在一起,充满诗情画意般的童趣也让鲁迅先生在日后身处困境、艰难前行、心灵孤独与疲惫的日子里得到了一丝慰藉。
二、不能磨灭的敬意
说到人物,文章中主要提到了三个人:寿镜吾先生、长妈妈、闰土之父。首先说说寿镜吾先生,他是作者刻画得最多的人,他是三味书屋的主人。在“我”的眼中,他是一个高而瘦的老人,须发花白,还戴着大眼镜,这样的形象给人的第一感觉可能就是食古不化的老古董,再加上他要求学生拜孔子,训斥“我”寻问‘怪哉’这虫,还让大家跟着他大声朗读着古文,因此就有很多人说他是封建势力的维护者,鲁迅是在借他批判封建教育,其实不然,鲁迅本身对寿镜吾老先生是心怀敬意的,在“我”的眼中,不妨可以说他是可敬、可爱的,当向他询问‘怪哉’时,他面带怒色不予回答,“我”却很理解他,认为先生是知道的,只是不愿说罢了,还赞许他是渊博的宿儒;同窗们偷跑到后园玩耍,他也不予责罚,即使他有戒尺和罚跪的规则,最多只是在“我们”犯错时瞪几眼,这些都足以说明老先生虽严厉,但是相当宽容,对“我们”这些孩子也是非常不错的。先生读书读到入神处,总是微笑,而且还将头仰起,摇着,向后面拗过去,拗过去。这在儿童的眼里自然是很可爱的,文章把先生这样的行为刻画得如此生动,说明“我”对先生的观察是相当仔细的,也进一步说明了先生的行为是非常吸引“我”的,因为好奇是儿童的天性,就像文中我揣测的那样:我疑心这是极好的文章。
除了寿镜吾老先生,文中还提到了长妈妈,长妈妈是阿长,本可以说是鲁迅先生的保姆,小时候一向带着鲁迅,对鲁迅很好,先生唤她长妈妈,显得亲切一些。文中提到长妈妈给“我”讲美女蛇和书生的故事,或许是长妈妈的故事讲得逼真的缘故,竟把“我”吓得夏夜乘凉时都不敢看墙上,在“我”的意识里,长妈妈说的就应该是真的,这是很符合儿童的心理特征的,儿童在心智尚未发育成熟的情况下,缺乏对事物的正确判断能力,因此往往对成年人的话是深信不疑的。
至于闰土的父亲,文中用到的笔墨很少,只说他教我捕鸟的方法,还擅于捕鸟雀,小半天就能捕到几十只,“我”却只不过捉到三四只,当“我”主动问他得失的缘由时,他只笑着说是因为我太性急。要知道,“我”当时可是富贵人家的少爷,他只是家里的长工,但是“我”没有因为自己的身份而耻于下问,还主动与之交往,在“我”的眼中,是没有那种封建的尊卑观念的,他只单纯是我好朋友闰土的父亲,有着高超的捕鸟技术,他热心的教我,还为我答疑,也是可敬的。
三、对自由的诉求
真实的百草园其实也就是一个普通的菜园,但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却是一个充满无限趣味的乐园,正如金红说的那样:“这里天上地下的生灵争相亮相,动物植物纷纷登场,色彩斑斓,动静交织,形态各异,生气勃勃,真是一幅优美、恬静,让人陶醉的大自然风光图!真是一个饶有情趣、人见人爱的乐园!”。那么鲁迅先生为什么要如此精心的书写呢,我们可以在文章开头找到答案,文章是以一个成年人的沧桑口吻开头的,再联系到作者写这篇文章的背景,1926年,鲁迅先生由于“三一八”惨案被段祺瑞政府列入黑名单,被迫离开北京,来到厦门任教,当时的他经历了家庭的变故,统治者的迫害,“学者”的排挤,心灵忍受着煎熬,在彷徨与无助之际,鲁迅先生不禁回忆起了童年的生活,那种自由自在、无忧无虑的生活状态让鲁迅先生备受束缚、煎熬的心灵得到了一丝慰藉,现实生活中的无奈寄托于童年生活的书写,童年生活愈快乐、自由,现实生活就愈痛苦、煎熬,极致对比中流露出了先生对自由的强烈的诉求。
总之,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儿童视角”这一独特的叙事手段运用得精妙绝伦,鲁迅先生也通过“我”的视角,向我们讲述了童年时那些有趣的事儿、可敬的人,给我们展现了一个充满自由、诗意的乐园,这乐园不仅属于鲁迅先生,也属于我们每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