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关村的年轻人
2015-11-22策划王跃春执行本刊编辑部统筹尹俊国
中国青年 2015年4期
策划/王跃春 执行/本刊编辑部 统筹/尹俊国
中关村的年轻人
策划/王跃春执行/本刊编辑部统筹/尹俊国
三十年了。
1984年,北京西郊的中关村,一个曾经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地名,第一次作为一个社会现象被媒体报道,受到各界关注。
如今,走过整整三十年的中关村早已今非昔比,60后年轻人们曾经在这里写下的传奇,已经沉淀出一层滋养新一代年轻人去创新、创业的肥沃营养,一份不断得到续写的“传统”——一如它如今的“21岁现象”,暗示着下一个十年、二十年的精彩,正在此处孕育。
在很多中国人看来,中关村无疑是一个创造历史的地方。很少有哪个地方像它这样,在三十年来的民间和官方两套话语体系中,都拥有极为复杂的意味。
在官方定义中,它是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在民间印象中,它是电子一条街,是“中国硅谷”。但这仍然是抽象的概念。
如果说,是决策者的远见和智慧给中关村铺垫出一片热土,那么,给它带来声望和活力的,则非一拨又一拨的年轻人莫属。正是他们的喜怒哀乐、成败聚散,让这里有了故事,有了生命。中关村,是属于年轻人的中关村。
中关村的神奇,其来有自。
从一个名字从没有被认真对待过的“边缘地带”,变成全国闻名的电子产品市场,变成领军中国的“创新温室”,中关村的神奇没有别的,只来自于人。后来,这里走出了“联想”,走出了“新浪”,走出了“京东”……这些创业神话,吸引着更加天马行空的创客们云集此地,为下一个“传说级”的成就摩拳擦掌。
由此,中关村不再只是一个具体的地理名词、一个机构,更成为代表了一种机制、一种文化和一种精神的动人意象。
中国的创新未来,于兹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