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危害及防治技术
2015-11-21李拴曹李存玲
李拴曹 李存玲
摘 要:该文针对2015年商洛市马铃薯晚疫病大流行的严重危害,分析了晚疫病的主要症状、病原菌、传播途径、发病条件、病害发生因素,提出了马铃薯晚疫病防治技术措施。
关键词:马铃薯;晚疫病;病害发生;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5)21-77-03
马铃薯晚疫病是一种在马铃薯产区普遍发生的具有流行性强、毁灭性大的病害。近年来在陕西南部均有不同程度发生,特别2015年5月下旬商洛市连续阴雨,导致马铃薯晚疫病大面积发生,造成马铃薯植株提早1个月枯死,减产30%以上,有的甚至绝收,严重影响了全市马铃薯产量、群众收入和产业发展。因此,进一步研究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危害和综合防治技术,非常必要。
1 症状
马铃薯晚疫病危害叶片、叶柄、茎秆和块茎。在田间识别马铃薯晚疫病,主要看叶片。叶片感病多从下部叶片开始,先在叶尖、叶缘产生1个近圆形或不定形、水渍状、绿褐色小斑点,病斑周围有浅绿色晕环,边缘分界不明晰,逐渐扩大呈近园形暗绿色或暗褐色大斑,且病斑与健部交界处有白色稀疏的霉轮,尤其在叶片背面更为明显。湿度大时病斑迅速扩展,呈褐色,外缘产生1圈白霉。严重时病斑扩展到主脉或叶柄,表现为褐色条斑,叶片萎焉下垂、卷曲,最后整个植株变为焦黑,呈湿腐状。天气干燥时,病斑干枯变褐,如薄纸状,质脆易裂,不产生白色霉轮。块茎感病时,薯块表面初生褐色或紫褐色大块病斑,稍凹陷,组织变硬,干腐,将病薯从病斑处切开,可见到皮下有一层较深的薯肉变为红褐色,潮湿时软腐、发臭,逐渐向四周扩大、腐烂。
2 病原菌
马铃薯晚疫病病原为Phytophthora infetans(Mont.)de Bary,称致病疫霉菌,属于真菌界、鞭毛菌亚门、卵菌纲、霜霉目。菌丝无隔,在寄主细胞间生长,以吸器伸入寄主细胞内吸取养料。病斑上白霉既为病菌的孢囊梗和孢子囊。孢囊梗分枝,每隔一段着生孢子囊处具膨大的节。孢子囊柠檬形,大小2~38×12~23μm,一端具乳突,另端有小柄,易脱落,在水中释放出5~9个肾形游动孢子。游动孢子具鞭毛2根,失去鞭毛后变成休止孢子,萌发出芽管,生长穿透钉侵入到寄主体内。菌丝生长适温20~23℃,孢子囊形成适温19~22℃,10~13℃形成游动孢子,温度高于24℃,孢子囊多直接萌发,孢子囊形成要求相对湿度高。
3 传播途径
晚疫病是一种典型的真菌性病害,种薯带菌,土壤一般不带菌。病菌主要以菌丝体在块茎中越冬,成为下一季主要初侵染源。播种带菌薯块,导致种薯不发芽或发芽后出土即死去,或出苗后病菌再经维管束进入植株,引起地上部发病,成为中心病株,病部产生的孢子囊借气流传播进行再侵染,形成发病中心,致该病由点到面,迅速蔓延扩大。病叶上的孢子囊还可随雨水、灌溉水或昆虫传播,经伤口侵入致病,后期病株上的病菌又从地上茎传到块茎上。病菌也可渗入土中侵染正在生长的块茎,即形成病薯,成为翌年主要侵染源。
近年研究表明,晚疫病交配型卵孢子(A1、A2型),在恶劣环境条件下的土壤及残体中也能存活,接触土壤的叶片常首先被侵染,这就增加了一个初侵染源,给晚疫病防治带来更大难度。
4 病害发生原因
4.1 气候条件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和流行的主要因素 马铃薯晚疫病菌属于低温、高湿型病害,病菌喜日暖夜凉高湿条件,相对湿度95%以上,19~22℃条件下,有利于孢子囊的形成,冷凉(10~13℃保持1~2h)又有水滴存在,孢子囊萌发产生游动孢子,温暖(24~25℃,持续5~8h)有水滴存在,孢子囊直接产出芽管。当条件适于发病时,病害可迅速爆发,从开始发病到田间枯死,最快不到15d,此病在多雨年份容易流行成灾,忽冷忽暖,一般在日暖而不超过24℃,夜凉而不低于10℃,多露、多雾或阴雨,相对湿度在75%以上时,有利于发病,病害极易流行。
马铃薯现蕾开花阶段是晚疫病侵染发生与流行的重发期,贮藏期病菌通过病健薯接触,经伤口或皮孔侵入使健薯染病,窖内通风不好、湿度大,利于病情扩展。
近年一些专家研究发现,马铃薯晚疫病可以在其生长各个时期发生,病害流行需高湿、凉爽的环境条件。有时虽发现中心病株,但由于天气干旱,空气干燥,湿度低于75%或不能连续超过75%,即不能形成流行条件,被侵染的叶片枯干后病菌不会蔓延造成大面积流行。
4.2 品种的抗病性较差是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原因之一 马铃薯不同品种对晚疫病的抗病力有很大差异,一般株型直立、叶片具有茸毛的较抗病,积极选育和推广种植抗病品种是防治晚疫病的重要措施。
4.3 种薯带菌 带菌种薯播种后,病菌在土壤中扩散传播给其它植株,或通过耕作、雨水侵染其它植株,逐渐形成发病中心。病株上的孢子囊落到地面随水进入土壤中,侵染块茎,使薯块感病。北方马铃薯主产区晚疫病的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种薯,温室、大棚番茄发生的晚疫病,可能成为当地马铃薯晚疫病的初侵染源。
4.4 重茬种植 重茬会使在土壤中和病残体上越冬的病原菌第二年继续侵染马铃薯,是马铃薯晚疫病的发生原因。
4.5 地块选择不当 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土壤粘重的地块有利于晚疫病的发生流行。
4.6 栽培管理不当 整地质量差、偏施氮肥、群体密度偏大、田间通透性差,管理粗放,植株长势瘦弱,农民群众对马铃薯晚疫病危害认识不到位,忽视预防或错过预防时期是马铃薯晚疫病发生流行的重要原因。
5 综合防治技术
5.1 选用抗病品种 目前推广的抗病品种主要有中薯3号、克新3号、克新4号、克新18号、坝薯10号、冀张薯3号等多个脱毒品种,具有较强抗病能力,晚疫病流行年,受害较轻,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抑制晚疫病蔓延,这些品种可因地制宜选用。
5.2 选用无病种薯,减少初侵染源 做到收获后放于室内阴凉通风处摊开2~3d,使薯皮伤口愈合。贮藏前去掉块茎表面泥土,剔除病薯、畸形薯和受伤薯块,贮存在通风、干燥的室内,堆放厚度不超过50cm,表面用麻袋等不透明物遮盖。冬藏入窖、出窖、打破休眠、切块等过程中,每次都要严格剔除病薯,有条件的要建立无病留种地,无病菌薯块留种。播种前用药剂拌种,一般每100kg种薯用甲基托布津50~60g,均匀参入1.2kg滑石粉拌在薯块上。
5.3 加强田间监测调查,及时发现中心病株 及时封锁和消灭中心病株,是大田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关键。加强马铃薯病害预测预报,结合当年气候特点,适当前移防治适期至苗期;每年可针对当年气候状况和气象预报,确定马铃薯晚疫病防治的时期、重点区域、主推药剂等;在马铃薯现蕾前后要对田间仔细调查,查看有无病株出现。发现病株,及时报告,统一组织处理。对初发病区,只感染叶片的要摘除病叶,严重的要拔除病株,集中带出地外埋掉或烧毁。一般在此期间如遇有连续阴雨天气,相对湿度在75%以上,最低气温不低于10℃,最高气温不超出25℃,田间就有可能出现中心病株。中心病株出现后,如仍保持日暖夜凉的高湿天气,病害便会很快蔓延至全田。发现中心病株后,立即拔除处理,并在距发病中心30~50m的范围内,每667m2用72%杜邦克露可湿性粉剂80~100g兑水由外向内喷雾,封闭中心病区。中心病区处理后,及时全田加密喷药,控制病害发展蔓延。喷药时做到仔细周到,宁重勿漏,喷药人员出地走同一条路线退行,随退行随喷药,出地后鞋、裤喷药消毒,防止人为传播菌源。
5.4 加强栽培管理 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的地块,降雨后及时排水,以降低田间湿度,创造不利于病害发生的环境条件,有效控制病害的发生和流行。适期早播,促进植株健壮生长,增强抗病能力。改平作为起垄种植,合理密植,有效改善田间小气候,增强通风透光性。中耕培土2~3次,避免块茎裸露,减少游动孢子囊对块茎的侵染。
5.5 实施连片统防统治,提高防治效果 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统防统治的原则,分期全面防控马铃薯晚疫病。苗期在齐苗后,当苗高15cm左右时,应用保护性杀菌剂,每667m2选用7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80g兑水40kg喷防;现蕾期应用保护加治疗药剂,每667m2可选用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100g或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g;花期每667m2可选用69%烯酰·锰锌(安克·锰锌)可湿性粉剂80~100g,或72.2%霜霉威水剂50~60mL,间隔7~10d防治一次,连喷2~3次。如马铃薯晚疫病大面积发生,用药剂量上可增加10%~15%。为减少抗药性,可多种药剂交替使用。
5.6 马铃薯“一喷三防” 马铃薯现蕾后,若早疫病、晚疫病、二十八星瓢虫等病虫害混合发生,应用“一喷三防”技术统防统治,即采用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混合喷施,一次施药兼治多种病虫害,降低防控成本,达到节药、防病、防虫、防早衰之目的。杀虫剂每667m2可选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mL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30g,杀菌剂每667m2可用72%霜脲·锰锌可湿性粉剂50g或58%甲霜灵·锰锌可湿性粉剂80~100g或69%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80~100g或43%戊唑醇悬浮剂10mL,加入99%磷酸二氢钾100g,兑水40kg混合喷雾,安全间隔期15d以上。
5.7 选用新型药剂试验示范 选用新型杀菌剂,进行试验示范,为大田应用奠定基础。2015年商州区农技中心在马铃薯晚疫病大发生年份,选用80%烯酰吗啉水分散颗粒剂,每667m210~20g,据调查防治效果达89%,减轻了病害损失。还可选用68.75%银法利、53%的金雷多米尔水分散粒剂等农药,提高晚疫病防治效果。
参考文献
[1]谭宗九,丁明亚,李济宸.马铃薯高效栽培技术[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1.
[2]张炳炎.马铃薯病虫害及防治原色图册[M].北京:金盾出版社,2010.
[3]魏延安.陕西省马铃薯产业发展研究[M].西安:陕西出版集团,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9.
[4]朱富春.马铃薯晚疫病偏重发生原因及绿色防控对策[J].西北园艺(蔬菜),2015(5)35-36. (责编:吴祚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