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科学课单元复习方式初探

2015-11-21浙江金华市开发区汤溪小学321075刘俊仙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12期
关键词:科学情境实验

浙江金华市开发区汤溪小学(321075) 刘俊仙

小学科学课单元复习方式初探

浙江金华市开发区汤溪小学(321075) 刘俊仙

小学科学课是以每学期四个主题单元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每进行一个单元的学习探究后,以知识梳理、情境创设、实验模式、练习、设计制作等方式组织复习活动,有利于改善学生在复习阶段被动接受、机械练习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对本单元的梳理、贯通和应用,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学习积极性与参与度,以实现“知识融会、技能熟练、方法灵活、思维拓展”的复习目标。

小学科学 复习方式

艾滨浩斯遗忘规律告诉我们,遗忘先快后慢。因此及时复习有助于“温故而知新”,从而实现比单纯知识巩固更广阔的成效。因此,许多学科在一个单元教学后都非常重视复习工作,小学科学也不例外。小学科学复习课与新授课一样,具有增长知识、培养能力和获得情感三方面的意义。小学科学教学中,在每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及时把本单元学过的学习内容进行归类整理,趁热打铁,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贯通与知新,促进技能的深化与熟练,增进思维的训练与拓展,从而促进小学生科学素养多维度的发展。

笔者对科学复习课现状进行调查,发现小学科学常见的复习模式有两种:第一种是教师收集习题、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第二种是“爆炒冷饭”,教师划出教科书上的重点,让学生抄写背诵。这样简单的重复和枯燥的练习,注重了科学知识的巩固和解题能力的训练,但缺乏实验技能、探究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培养,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验,学生合作探索、学会复习、学会反思更无从谈起。学生对科学复习缺乏兴趣,收效不大。科学复习目标不能有效实现。那么,小学科学的单元复习课如何组织实施呢?

复习方式之一:知识梳理

每个科学教师都非常注重对科学知识的复习整理。但许多教师在复习时往往是“爆炒冷饭”:划出教科书上的重点或者把教材中能够挖掘的知识要点整理出来印发给学生,让学生抄写背诵。这种复习模式中,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知识,缺乏对科学知识系统的主动构建,获得的知识往往是零散的、混乱的。

知识梳理的复习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单元教学结束后,先给学生一个空间,让学生自己回顾本单元的知识,按自己的理解整理本单元的知识,将相关内容以结构化的方式组织起来,形成“知识图”或“概念图”,然后在班级中进行交流,理清概念之间的联系,完善知识系统,实现对知识的主动的、有意义建构,形成对知识的系统认知。其要点是让学生主动参与知识的构建。

如《物质》单元复习时,教师让学生先自行复习,用图表概况本单元的知识。有的学生结合具体实例,在比较中画出了如下的知识图。

“知识梳理”我们还可以用气泡图的形式来表示。如教学《光》单元复习时,教师让学生先自行复习,用自己的方式概况本单元的知识。学生用不同的形式整理了知识:有的利用气泡图对知识进行整理(如右图),有的利用表格。学生在概括过程中,主动参与,积极思维,建构了知识系统。

复习方式二:情境复习

情境复习方式是指教师创设一个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调动已有的知识,在解决具体的实际问题中加深理解,实现复习深化的目标。

如学完《宇宙》单元后,教师用课件创设了一个天文馆的情境,请学生当解说员,介绍天文知识。学生准备好后,跃跃欲试,分别从地球的卫星——月球、太阳系、星座、人类的太空探索等角度进行介绍。学生当“天文馆解说员”的过程中,调动并运用了已有的知识,不知不觉中对宇宙的知识进行梳理,而聆听的学生也获得了提升。

再如《工具和机械》复习课上,教师创设情境:“李奶奶家的稻谷晒干了,她想把稻谷储存到二楼,你能利用简单机械原理,帮助李奶奶方便、省力地把稻谷搬到二楼吗?请写出或画出方法。”学生积极思考,杠杆、斜面、轮轴、滑轮等工具各显神通,还有的把几种方法组合起来使用。学生设计完成后,教师请学生展示各种方法,并请学生评价这些方法中,哪几种方法是有效的,哪些方法是不合理的。学生交流后修正了错误的不实用的方法;认识到完成同一件工作有多种方法,完成工作时必须考虑实际情况。他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简单机械的作用和局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复习方式三:实验延展

科学学习离不开实验探究,复习课也不例外。单元复习可以组织学生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开展拓展性的实验,通过学生的实验操作、对实验现象的研讨,发展学生的技能,提高学生的实验水平及解释水平。

如学习了《电》单元后,进行复习时,教师准备了两节电池、电线、开关、多个小灯泡等,请学生设计不同的方法点亮小灯泡。学生合作完成实验后,再请学生介绍电流的流通路线、电路连接的方法,分析电路故障的原因。学生在实验中复习了电路、并联、串联、电路故障等知识,提高了实验水平及分析现象的能力。

复习方式四:练习训练

通过练习进行复习的方式,许多科学教师也是经常使用,但是他们只是简单地收集习题和试卷,让学生在题海里苦战。在长时间、机械的练习中,学生学习兴趣不断地减弱。因此,教师要选择一些典型的题目,进行拓展、改变,引导学生进行思辨,举一反三,在精讲精练中明辨知识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差异,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如《能量》单元学习后,教师从电动机中的转子出发,设计了有关电磁铁和能量的一系练习。

1.电动机中的转子由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通电后会产生__________,转子是一个__________。

2.转子上有多组线圈,这是为了_______________。

3.要增加转子(电磁铁)的磁力,除了增加线圈的圈数外,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

4.改变转子的转动方向,可以改变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5.电动机转动过程中,是把____能转化成____能。如果把电动机用来发电,则是把____能转化成____能。

通过这一系列的练习,学生明辨了电磁铁的磁极、磁力大小与什么有关,并懂得了其中蕴含的能量转化及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复习方式五:设计制作

一个单元学习结束后,教师可以结合本单元的学习内容,让学生设计和制作相应具有相应科技含量的作品,学生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实现拓宽思路、复习知识、提高技能的目的。

如《形状和结构》单元结束后,教师先请学生用2张报纸制作一座宽度10厘米以上、跨度30厘米以上、能承受200克力的纸桥。学生围绕制作目标运用形状、结构知识增强桥的抗弯曲能力,展开设计。学生在制作中不断发现新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充分思考,有的设计制作了双管桥、有的制作瓦楞纸结构的桥、有的制作了拉索桥、还有的把几种形状和结构结合起来……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融会、运用形状结构知识增强了纸桥的抗弯曲能力,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在交流展示中,学生更是体验了成功乐趣。

总之,在单元复习课中,教师要改变小学科学复习课中照本宣科、做练习等简单重复的现状,根据不同单元学习内容,采用多样化的复习课模式,改善学生在复习阶段被动接受、机械练习的学习状况,促进学生在复习课上主动参与度,提高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单元复习活动,从而提高小学科学复习课乃至整个科学课的成效。

(特约编辑 陈兮琰)

G623.6

A

1007-9068(2015)12-066

猜你喜欢

科学情境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借助具体情境学习位置与方向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做个怪怪长实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