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MOOC元素的校级资源共享课程设计研究
——以“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为例
2015-11-21郑晓薇韩茹冰
郑晓薇,韩茹冰
(辽宁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116081)
融合MOOC元素的校级资源共享课程设计研究
——以“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为例
郑晓薇,韩茹冰
(辽宁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116081)
MOOC以全新的网络教学理念和模式引起了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它实现了从单纯的资源数字化到课程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为我国校级共享课的建设带来了重要的启示。文章在对校级资源共享课分析的基础上,以“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为例,融入MOOC课程设计的特点,提出了体现学习支持服务的校级资源共享课的课程设计模式,以提高“操作系统”共享课的网络教学质量。
MOOC;校级资源共享课;操作系统;学习支持服务
一、引言
MOOC(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assively Open Online Courses)以具有大规模的学习资源、多样化的分布式网络学习支持服务、开放性、自组织和社会性等特点引领了网络教学的全新模式,[1]为传统高等院校改变和发展新的教育供给模式提供了机会。[2]校级资源共享课作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基础,为高校师生提供最直接的网络资源服务,推动着高校混合式教学的开展。“计算机操作系统”课程作为计算机学科的专业必修课之一,涉及了计算机硬件、应用软件与用户三者工作和交互的关系,是一门重要的过渡性课程。将MOOC特征优势融入“操作系统”校级资源共享课的设计与制作中,可有助于改善共享课目前存在的不足,并在一定意义上带动“操作系统”网络课程的开展,促进个性化教学和学生的专业发展。
二、MOOC与校级资源共享课
1.MOOC课程设计特点
(1)创设真实情景感知
MOOC依托Web 2.0的交互特点,在虚拟环境中营造课堂教学氛围,创设真实情景感知,实现师生与生生亲临课堂般的实时互动。课程资源在设计和组织上具有简洁性、清晰性、层次性、紧凑性和动态性,它不仅作为知识的载体,更承担起创设情境、学习引导、发起协作、激发会话的建构作用。[3]
(2)丰富的教学活动设计
MOOC教学活动的设计遵循人本主义原则、建构主义原则和行为主义原则,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自由学习和个性化学习,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建构与认知。[4]视频作为教学活动的主体,时间精短并内置交互式小测验,人性化的设计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碎片化学习。课后的练习与测验针对不同的学习进度与程度进行了基础和拓展的划分,促使了虚拟课堂中的因材施教。论坛的开设使网络教学行为活跃起来,带动学生情境化的解决问题、开拓思维。
(3)专业的教学评价与反馈
MOOC设置教学评价与反馈环节,为学生就教学资源的组织建设及授课过程中媒体技术的运用等方面发表看法提供了专业的渠道。从学生的角度审视课程的设计与制作,拓宽了课程改进的空间,有利于课程的循环发展和长效运行。
(4)灵活的学习支持服务
MOOC课程中真实情景感知的创设、教学活动与评价反馈的设计等主要来自于灵活学习支持服务的支撑,依靠学习支持服务提供的学业支持、管理支持、技术支持和情感支持,可以随时追踪学生的学习情况,有效指导、帮助学生完成优质的自主学习。
2.校级资源共享课模式
(1)与传统课堂的关系
在资源设计上,校级资源共享课尽管以网络形式呈现,却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既有传统教育课程的文化特征,同时兼具远程教育课程文化特征。[5]校级资源共享课中资源呈现的方式以实境课堂教学为设计蓝本,教学计划的制定来自于传统课堂的授课流程和教学依据,通过在线交互的虚拟形式模拟真实课堂的教学氛围。
在教学模式上,校级资源共享课与传统课堂存在着差别,如图1、2所示。传统课堂教学中学生承接在教师发布和回收教学信息中,教师扮演了主导者角色,学生相对被动。校级资源共享课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出发点,教师将学习信息综合分析后再反馈给学生,强调了学生的存在感与主体性,教师只作为学习的辅助者与高级伙伴,为学生的自我提升起到过渡作用。
图1 传统课堂教学模式
图2 校级资源共享课教学模式
校级资源共享课能够打破传统高校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局限性,解放学生的学习行为和思维方式,拓宽学习视角,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当代大学生的综合信息技术素养,也有利于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的开展。
(2)课程制作存在的优势与不足
校级资源共享课制作的优势体现在课程的制作者基本来自高校的一线教师,这为课程的实用性提供了保障。但目前共享课的设计在学习支持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教学资源往往在完成了电子化之后,教学组织的匹配不够充分;二是课程内容对学习者大多完成单向传输,交互和评价等辅助环节不够完善,较难促成知识的传播、共享与再生;三是缺少课程的后期管理,即课程的持续性和可扩展性不够好。
校级资源共享课可对MOOC的优势特征进行酌情、合理的借鉴,通过深化网络资源设计理念、加强交互和评价及对课程进行定期的更新与维护等方式改善共享课存在的问题。设计出以传统课堂为依据,体现开放性与交互性,为学生提供全面学习支持服务并支持个性化学习的网络课程。
三、融合MOOC元素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校级资源共享课程设计
操作系统是计算机系统中最核心、最基础的软件,也是计算机工作的前提。[6]“操作系统”课程作为计算机相关专业的必修课之一,带领学生理解操作系统与计算机硬件、应用软件之间的工作及交互关系,与其他专业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计算机学科教学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基于以上研究,本文融合MOOC的优势元素,以学习支持服务为指导思想,提出了符合教学需求、具有普适性的“操作系统”校级资源共享课的课程设计模式,主要分为三个教学阶段,如图3所示。
图3 “操作系统”校级资源共享课的课程设计模式
1.第一阶段——教学引导
“操作系统”课程内容概念性强、理论多,知识点大多以原理叙述为主,是一门较为抽象的课程。[7]教学引导的设置可以在网络教学中模拟真实课堂中教师课前的导学环节,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模式,激发学习兴趣,提供学前支持服务。
“操作系统”是在学生先修过C语言、数据结构、汇编语言、计算机组成原理等课程的基础上进行开设的,课程简介可使学生对学习该门课程前应具备的知识储备与能力有一个基本的了解。教学计划依据课程内容的重难点,分别制定理论与实验部分的学时与培养目标,使学生可以清晰地掌控课程的进度。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背景和目的,设计两种建议性规划:一是针对计算机专业学生的随堂规划;二是针对非专业学习爱好者的自学规划,增强学生自我约束力的同时促进个性化的学习。
2.第二阶段——教学主体活动
第二阶段是以教学计划为依据的一系列教学活动的串联,是教学资源的有效组织,也是本课的核心部分。依据“操作系统”课程教材,将课程内容分为操纵系统引论、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管理、设备管理、文件管理六个主题模块,每个模块细化为知识点集。而根据本课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特性,每个知识点集都由课程视频学习和课余辅助学习组成。
(1)课程视频学习
网络课程中,教学视频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体。“操作系统”课程大篇幅的理论讲授相对枯燥,那么为降低学习的疲劳感,视频的制作要秉持人性化的设计原则,每节长度平均设定在10分钟左右,给予学生对知识点充分理解与消化的时间。采用“基于问题学习”的教学策略,视频中设置交互式练习,提高学习的高效性。
对于校级资源共享课,视频的制作可采用操作简单、制作效率高的平民化方法,通过后期编辑将教师的影像与PPT进行合成,并配备字幕。[8]为满足学生线下学习的需求,视频资源和教师授课中的PPT等教学素材要可供下载,学生可将其存放于云盘中。
(2)课余辅助学习
课余辅助学习由练习与作业、实践与拓展、考核等环节构成,帮助学生检验学习成果,培养实际操作技能,巩固知识体系,提供学中支持服务。
通过对课程内容的分析,进程管理、处理机调度与死锁、存储管理是“操作系统”课程教学中的重难点,实践较为集中在这三部分,例如设计时间片轮转法和短作业优先调度算法实现处理机的调度、动态分区和LRU算法处理缺页中断等一系列实验操作,理论联系实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校级资源共享课还可采用虚拟机技术,在丰富“操作系统”课程实训内容的同时,既保证教学质量,又增加了网络实验的安全性。
操作系统复杂、多样且更新较快,传统课本中的知识面涉及有限,那么共享课的拓展环节可为学生提供除Windows外,其他较为典型的操作系统相关知识,如Unix系统和Linux下的Ubuntu系统等,并做到定期更新。举一反三的拓展与教学案例引导学生对知识的迁移,开拓学习视角、培养发散思维。课程中练习、作业与考核环节由系统题库随机出题,确保学生检验学习的客观性。
在这一阶段的教学活动中,论坛的开设鼓励学习者就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学习心得与教师、其他学习者进行分享和讨论。校级资源共享课可利用普及度较高并支持多种终端形式的QQ、Skype、微信、微博、Facebook等社交软件为学生提供单点交流与群组互动的途径,在虚拟课堂中组建学习团队,促进学生的共同进步。另外,共享课可鼓励学生采用Evernote、有道云笔记、百度云记事本等网络工具进行个人知识的管理。
3.第三阶段——教学改进与反思
教学改进与反思阶段是对本课的评价及反馈,分为教和学两部分,提供学后支持服务。教学评价是从学生的视角对“操作系统”课程资源的适用性、教学环节的合理性、教学交互的及时性和教师的视频讲授等方面提出建议和意见,为课程的改进提供重要依据。学习评价可分为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部分。过程性评价可由学生在阶段性调查问卷中进行的自评和互评组成,总结性评价是教师通过对学生作业、练习、实验、考核的完成度和论坛中学习活跃度的考察给出的分数及评语的点评方式。学习评价与反馈为学生带来反思,是自我重识的过程。
四、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网络教学观念的转变,校级资源共享课将渐渐成为高校师生进行在线教与学活动的一项直接而重要的选择方式。“操作系统”作为计算机学科中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对学生的专业发展有着特殊的意义。“操作系统”校级资源共享课融合MOOC优势元素,运用新技术和新媒体,努力设计、制作成为符合现代化资源设计理念、具备学习支持服务的优质网络课程。在为本专业学生和计算机学习爱好者随时随地进行在线学习提供便捷途径的同时,有助于学生高阶能力和专业性人才的培养。
[1]吴淑苹.MOOC课程模式下云学习环境研究[J].软件导报,2013(3):191-193.
[2]袁莉,Stephen Powell,马红亮.MOOC与高等教育的变革[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4(5):3-5.
[3]谢明凤.基于网络学习平台和知识本体应用的远程课程资源设计[J].中国电化教育,2013(5):78-86.
[4]罗芳,杨长兴,刘卫国.MOOC课程教学设计研究——以《大学计算机》课程为例[J].软件导报,2014(9): 183-185.
[5]胡来林.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策略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6):80-85.
[6]左万历,赵东范,闫昭.操作系统课程的多角度教学模式探索[J].计算机教育,2011(12):103-106.
[7]张鸿,罗宇翰.操作系统课程中抽象知识的可视化教学研究[J].计算机教育,2014(14):50-53.
[8]于青青,李晓明.MOOC视频制作平民化方法的探索与评价[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5(1):106-112.
(编辑:杨馥红)
G434
A
1673-8454(2015)13-005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