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2015-11-21■纪

剑南文学 2015年23期
关键词:英美促进作用文学

■纪 凡

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纪 凡

近些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东西方文学的交流和碰撞日趋强烈,各国文学开始朝着水乳交融、齐头并进的方向发展,其中特以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学地影响最为深远。英美文学在各个不同的时期都以不同的形式促进着我国文学的发展与壮大,甚至影响着我国文学作品的创造与诞生。本文将通过着重分析英美文学的魅力以及我国文学的特点,来探讨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各国之间的文学交流加强,文学的发展开始朝着相互交融、相互促进的方向迈进。而对于我国近现代文学来说,在这些外来文学中,尤以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学的影响最为深刻。英美文学始终走在世界的前端,正犹如我国经过的每一次历史变革一样,它在文学方面也有着许多值得我国文学借鉴的地方。所以,通过对英美文学的文学魅力的分析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我国文学,让中外文学的交流进一步加强。

但是,在学习和吸收外国文学的同时,也要有所取舍,应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在批判中继承。与此同时结合我国文学的特点,有选择性的吸收外来文学,为促进我国文学的发展提供正确的参考与指导,弘扬我国经典文化。

一、英美文学的魅力的探讨

(一)英美文学发展概述

所谓的英美文学,是英国人民和美国人民利用英语这一语种所创造出来的文学产品,它是生活在这样一个特定的语种(即英语),和特定环境下的人们的审美观所衍生出来的一种艺术表现形态,它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英国和美国都属于同一种语言——英文系统,在两国文学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各国的现实、政治以及文化力量的影响等,使得历史、文学等都按照其本国自身的内在规律,通过英语得到发展。后因世界大战,历经了五十年代时期的新旧的交替、六十年代时期的实验主义精神的滋养、七十年代直到世纪末端的多元化的发展阶段,再加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期的民族权力运动,形成了具有不同于以往历史时期的鲜明特色和特征的流派。又得益于战后复苏时期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两国之间的本土文化方能得到融合,多种民族相处渐渐趋于和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文学的融合,因此形成了英美文学。

(二)英美文学魅力的体现

探讨英美文学的魅力应从内部和外部这两方面的因素着手,先从内部来看。究其内部因素,英国是一个具有绅士风度的国家,英美文学深受英国文化的影响,具有很高的考究度,其语言文学具有极其强烈的艺术特色。其第一代表是英国的浪漫主义文学。浪漫主义文学以浪漫主义诗人拜伦(Byron)、雪莱(Shelley)和济慈(Keats)等为例,其诗韵律优美、辞藻华丽、感情真挚,让人充分感受到浪漫、梦幻的诗意氛围。

其次,英美文学流派诸多,颇有我国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风范。而它在不同的时期有着不同的文学特点,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英美文学从南北战争时期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有以马克·吐温为代表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欧·亨利为代表的现代短篇小说文学,以及黑人文学等多个流派。而且,每个流派都会有自己所特有的文学特色。

最后,英美文学以细腻、传神的刻画人物形象见长,英美文学家非常追求完美,十分注重细节,往往在作品中将人物内心的活动极尽描摹,以求人物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特别是在戏剧文学方面,以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为代表,他的四大悲剧与四大喜剧系列,通过对人物命运的细致刻画反应一定的社会现实,具有较高的教育意义。

而从外部的因素来看,英美文学文化对于我国独具魅力的原因,主要是由于我们国对于传统文化和传统节日的不重视,以此造成的我国人民在精神文学上的空虚与缺乏。而英美文化的浓墨重彩、丰富多样正好满足了我国人民的需求,特别是年轻人的需求。

二、我国文学特点的分析

我国文学是通过一定时期的历史沉淀,所形成的精神文化以及物质文化的载体表现。从春秋时期的 《四书》、《五经》到后来的《汉书》、《史记》再到四大名著系列,我国文学的特点就是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我国文学的历史悠久得益于中华名族上下五千年的深远历史历程,而其博大精深的特点,主要体现在独特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性,还有我国2000多年来儒家文化精髓所创造的中国传统文化。地域特点主要表现在中国的地域辽阔,不同地区在不同时期,都会有着各自特有的风土人情和民风习俗以及生活习惯,在此基础上就产生了具有鲜明地域色彩的地域文学。民族特性主要体现在我国是个多民族融合的国家,56个名族都有着各自丰富多彩的民族特色,构成了富有民族特色的文学体系。

三、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学的促进作用

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学的促进作用是多层次的,我们这次重点以二十世纪为例,来看看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学发展的促进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我国在二十世纪初开始,由传统的中国型社会向着现代社会转型,而由传统文化繁衍出来的传统文学,开始适应和满足不了现代新型社会人们对于文学精神方面的需求。这就意味着我国文学必须求新和突破,因此中国文学开始走向世界,寻求外来资源。

恰好,这一时期蓬勃发展的英美文学进入了我国文学创造者的视野,我国文学开始受到英美文学的影响,并得到促进和发展。以鲁迅的《呐喊》为例,《呐喊》这一作品深受英美文学的影响,运用现实的表现手法与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等多种表现手法相结合,充分反映了我国那一时期的社会特点。又有郭沫若的 《女神》诗集,在诗歌形式上受到雪莱(Shelley)等人作品的影响,突破旧中国格套的束缚,创造了雄浑奔放的自由体诗派,它为“五四运动”以后自由体诗的发展开拓了新的天地,成为中国新诗的奠基之作。与此同时我国的散文、小说等,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英美文学的影响,得到促进和发展。

五四运动以后,我国文学界开始出现大量的新生作品,这些作品不再像过去那些作品一样晦涩难懂,比较符合人民大众的口味。以胡适为代表的“白话文替代文言文”运动开始了,社会的变革趋势也已多次反映到文学作品,改良旧思想、提倡白话文的文学作品一时收到广大人民的追捧。在学习并分析英美文学的同时,我国文学界开始出现了专门的作家,有名气的作家以及业余的作家等身份,文学方面的不断发展也催生了新的风格和思维方式。

到了七八十年代,国内的文人学者们刚从十年文革中走出来,对于新鲜资源如饥似渴。而此时,我国开始实行改革开放政策,英美文学更多丰富多样的资源进入我国,并通过翻译让英美文学中的先进思想在我国得到宣传。这一时期,英美文学在我国文学界出现了空前繁荣的状态,受其影响,我国一些先进的思想家们开始意识到,落后的中国经济和文化需要改变,而这种思想的转变也表现在文学作品中。我国文学逐渐开始摆脱了空想主义,越来越重视现实的东西,这些都体现了英美文学对我国文学发展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历史不断发展,时代不断进步,随着时间的更迭,英美文化在不同时期对我国文学的促进作用是不同的。我们必须适应时代要求,在坚持民族信仰的同时,有选择的积极吸收外来文化的精髓,来充实我国文学,并使外来文学更好的为我国文学服务。在这个基础上还要反思我国传统文学的不足之处,在批判中继承,在学习中发展。

(辽宁建筑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英美促进作用文学
OBTL模式下形成性评估在高职高专医学英语教学中的促进作用
我们需要文学
冬奥会对张家口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及发展策略
张英美:授人以渔共同致富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企业文化对党建政工的促进作用解析
我与文学三十年
英美常见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