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企业迁移的抉择机制与互动机制

2015-11-20覃利春

当代经济管理 2015年11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

覃利春

摘要 企业迁移是一个多阶段行为抉择、多个行为主体互动的过程。跨国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迁移过程中的决策制定、目的地选择所考虑的问题和迁移方式的选择存在差异,并且与其他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也各有特点:跨国企业考虑更多的是水土不服问题,因而更加注重与各级政府的互动;央属国有企业加强与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地方属国有企业关注与承接地政府和企业的互动;处于弱势地位的民营企业更加注重趋利避害。

关键词 产业转移;企业迁移;抉择机制;行为主体互动

[中图分类号]F26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461(2015)11-0059-05

在市场经济体制条件下,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产业转移作为一种经济活动现象,也应该通过企业的迁移行为来体现。在区域经济发展中,企业迁移是一种普遍存在、符合产业发展规律的经济现象,是产业梯度转移的一种表现形式[1](朱卫平,2009),也是经济市场化程度不断提高的标志。同时,企业是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有些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扩大市场占有率、拓宽发展空间,有些是源于政府政策、环境和资源压力。无论是市场规律作用还是政府主导作用的产业转移,都是通过企业来实现,产业转移离不开企业,企业是产业转移的基本细胞,没有企业的迁移,产业转移则无从谈起,以市场为导向的企业迁移并不一定形成产业转移,但产业转移一定是大规模的企业迁移。因此通过对产业转移中的企业行为抉择机制及与其它行为主体的互动机制来把握产业转移过程。

国内外关于企业迁移的研究不少,研究视角也各不相同,但从国有、私营的本土企业和跨国企业角度,分层分类研究企业迁移的抉择机制和互动机制,还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一、企业迁移的实质

(一)企业迁移是一个多阶段的抉择过程

企业迁移实质上是相关企业在地理位置上集中、积聚到再集中和再积聚的过程(Krugman,1990),狭义上是指企业把整个或部分生产活动从一个地方搬迁到另一个地方,广义上是指企业在新的生产地点开展其业务活动[2](魏后凯,2010)。

企业迁移是一个多阶段的决策过程。企业迁移是刺激、问题定义、搜寻合适区位、制定和比较可供选择方案、选择和实施的五阶段迁移决策过程(Townroe,1973),是涉及“是否迁移的决策、可供选择区位的研究、评估可供选择的区位、新区位的选择、区位的评价和再评估”的行为过程(Pellenbarg,2005)。显然,无论是哪种抉择机制,企业迁移决策是一个多阶段且各阶段不断反馈的复杂决策过程(Krufmne,1969)[3]。

本文认为,作为一个行为主体,利润最大化或成本最小化是企业追求的目标,无论是迁移到哪个地方,企业都以成本或利润作为选择迁移的最终依据,产业转移就是企业的空间扩张、再区位或区位调整的过程,是一个地方某个产业内的企业大规模迁出或者一个地方大量迁入同一产业内企业的一种现象,可以是企业的研发、设计、销售等某个生产环节的迁移,也可以是资本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的转移,为了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寻求提高盈利能力和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需要进行区位调整。

(二)企业迁移是行为主体之间的互动过程

产业转移主体具有多层面性特征,即产业转移行为主体可以分为政府和企业,政府又分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又有转出地政府和承接地政府之分,企业分为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本土企业还可以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中央政府是以国家的整体经济发展为出发点,通过国家战略、国家政策和制度安排等战略手段,促使发达地区产业结构向高级化发展和拉动落后地区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以实现发达地区和不发达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地方政府发展经济主要是考虑当地的经济增长、财政税收、就业水平和政府绩效;国内区域产业转移是产业从一个地区转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经济过程,转出产业和承接产业的行为也是有差别的,从而地方政府还应区分为转出地政府和承接地政府。

企业按性质可分为跨国企业和本土企业,跨国企业的转移更多的是考虑全球战略和占领市场,而本土企业可能主要是出于资源禀赋、成本因素、人脉关系等原因,本土企业以产权所有者为依据分为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产业转移园区作为产业转移的载体和运行平台,具有独立于政府、市场和企业的功能和作用,具有特殊管理和运营方式的行为主体(见表1)。

二、中国企业迁移的历史演进

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企业迁移现象在中国时有发生,影响因素、驱动因素、迁移方式以及迁移效应都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由政府主导的被动迁移逐步转向市场导向的主动迁移,迁移方式也由单一的整体迁移向新建投资、兼并、股权投资等多元化方式转变。中国企业迁移经历了单一行政搬迁时期(1949~1978年)、境外迁入为主时期(1979~1991年)、内外资迁移并重时期(1992~2000年)和企业迁移加速时期(2001年之后)四个发展阶段[4](魏后凯、白玫,2009),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企业的迁移方式、迁移方向和影响因素也不同。

21世纪以来,在国家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中部崛起的战略指导下,中国区域间产业转移也日益升温,珠三角、长三角等地区的区域内自主性企业迁移,以及国家战略指导下的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区域间产业转移成为了这一时期最引人注目的经济现象,企业迁移进入了加速期。最近10年,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出现了土地和能源紧张、环境污染等问题,各地方政府提出了有利于发展本地经济的发展战略,如上海市“退二进三”的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战略,东莞提出“经济社会双转型”战略,珠三角地区的深圳、广州、佛山等提出“腾笼换鸟”的发展战略,其实质都是企业所在地政府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魏后凯,白玫,2009)。显然,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相关政策成为企业迁移的推动力之一。endprint

三、企业迁移的抉择机制

在产业转移背景下研究企业,首先隐含了这样一个假设,即企业必须做出迁移的行动,如若不需要迁移,那就没有研究的必要性了。企业迁移决策包含了定位、谈判和选择等过程,整个进程包括企业性质的划分、不同性质企业所考虑的因素,据此选择迁移目的地,最后决定采取怎样的迁移方式并执行迁移行动。企业迁移的抉择机制如图1所示:

(一)不同性质企业的迁移决策

不同性质企业在迁移过程中所要考虑的问题和采取的迁移策略存在差异,因此需要从跨国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个方面分析企业在迁移决策方面的差异。

1. 跨国企业迁移

邓宁指出,所有权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优势等因素影响了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行为,跨国公司战略选择遵循集约化经营、本地化经营及管理等原则,根据跨国公司理论关于企业跨区域经营的动因分析,可以认为,企业的跨国、跨区域经营将引发产业区域转移。跨国企业迁移具有其内在规律性,内生的企业组织形式、区域战略和产业转移规律才是其迁移的决定性因素,地方政府的相关政策对其迁移只有加速或延缓的作用,如台资北迁或北扩长三角苏南等行为的主要动力是成本、效率、市场定位和战略调整[5](项后军,2004)。根据跨国企业高层管理的反映,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两税合一以及环境保护等问题已经成为跨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的刚性成本,跨国企业由当初落脚的东部和沿海地区迁移到中西部地区。

2. 国有企业迁移

国有企业,包括央属国有企业和地方属国有企业,由于隶属关系不同,迁移行为也不一样。国有企业的迁移,说有多简单就有多简单,只要政府一个命令,它就得非迁移不可,但它也有复杂的一面,中国目前仍然是一个关系型社会,尤其是以中央为背景的国有企业,要使之迁移,并不是简单的企业行为,更多的是中央政府内部的抉择,因此以政府为背景的国有企业,迁移决策的制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但总体来说,国家政策、企业的产业属性和企业所属产业的生命周期对国有企业迁移产生重要影响。根据广东省和上海市的产业转移经验,国有企业的迁移,并不在于市场规律的作用,更多的是政府的规划、布局和运作,如在20世纪90年代末的支援三峡库区建设的中央或地方国有企业迁移,不仅是中央的政策导向,也是地方政府对中央政策的行动配合,地方属国有企业在自身发展需要的基础上,结合地方政府的行政要求,到三峡库区新建企业或者并购库区搬迁企业。

3. 民营企业迁移

与跨国企业、国有企业相比,民营企业是一个结构比较复杂且相对比较弱势的企业群体,但它具有灵活多变的优势。民营企业的规模有大有小,大则拥有一个完整产业链的企业集团,小则只有几十个或十几个员工的小微企业,无论是大企业还是小微企业,它们的迁移决策有自己的便利之处也有其难言之隐,但总体来说,他们在做出迁移决策和目的地选择时,基本上是考虑自身发展需要、各方面的优惠政策、承接地的投资环境、市场壁垒以及当地企业的情况,而资本的逐利本性、企业运行机制的灵活性、生产经营成本的提高以及企业的集群效应等因素驱使民营企业迁移,选择并有效实施成本领先式或差异式区域迁移策略,将会对民营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6](陈伟鸿,2005)。

(二)企业迁移的目的地选择

从企业选址理论看,要素禀赋、生产技术、中间品供应商和市场容量、劳动力的匹配性是企业选择目的地时首要考虑的因素;从产业属性看,劳动密集型企业会向人口较多、劳动力丰富和价格低廉的地区迁移,资源密集型企业会迁往资源比较丰富的地区;从产业链环节看,处于产业链高端(附加价值高)的企业,往往选择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且配套完善的地区迁移,而处于产业链低端(附加价值低)的企业则向资源、劳动力、土地等生产要素价格较低的地区迁移;当面临多个备选承接地时,企业会比较相关产业转移政策、投资环境、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文化制度等之后再选择,比如承接地的对外开放程度、劳动力素质、创新能力、市场环境等;从迁移形式看,总部与研发、设计和销售环节主要是从内地、中西部地区向东部和沿海发达地区迁移,而东部和沿海企业向中西部欠发达地区迁移的主要是生产环节、新建投资等;国内企业迁移,主要是东部和沿海企业向中西部迁移,如迁移到江西、安徽、广西、湖南、重庆和四川等条件较好的区域,迁移的目的地呈现分散化的特征。

(三)企业迁移方式选择

企业迁移主要是以政府政策、经济环境、企业发展战略等因素为依据,同时又是企业战略、组织结构、部门特征、产权、规模、年龄、财务状况、管理水平和决策者行为等内部因素以及市场规模、竞争对手、劳动力市场、地方经济条件、地方政府政策等外部因素发生变化而引发的企业行为[7](向晓梅,2011)。根据迁移内容的完整性,企业迁移可以分为整体迁移和部分迁移[8](白玫,2003),而也有学者提出了新建投资、并购式和非股权方式等三种企业迁移方式,其中并购式迁移是指企业通过注入资金、技术和高级管理人才等生产要素与目的地企业的资源等联合生产经营,而许可证交易、特许授权经营、合同生产、分包或转包合同等非股权方式转移则节省了企业建立自己的销售网络、附属机构、生产分厂与开拓市场的投资费用,能够突破单个企业的资源限制而在更大空间上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以要素禀赋为导向,在比较具有产业竞争力的区域进行生产经营活动。

根据产业转移中企业所采取的策略不同,分为扩张性迁移和淘汰式迁移,前者指企业为了扩大市场份额而采取向周边地区扩张性建厂或与周边地区的企业合作等方式而进行的产业整体或部分生产环节的转移,是企业在发展到一定规模后因市场扩张等需要而采取的战略性扩张,多表现为产业部分的、渐进式的转移;后者是企业不能适应当地成本上涨和治理标准的提高而被迫退出时所采取的策略[9](沈晓,2009)。从福建、珠三角和长三角苏南地区的跨国企业迁移来看,跨国企业迁移过程中,常常以龙头企业带着配套企业共同迁移。endprint

四、企业迁移的互动机制

企业作为产业转移的微观主体,跨国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需要与之互动的主体包括转出地政府、承接地政府、产业转移园区、转出地企业、目的地企业,是一个极其复杂的互动网络系统。企业与其他行为主体的互动关系如图2所示。为了让条理更加清晰或明白易懂,以下从跨国企业、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跨国企业

邓宁提出的国际生产折衷论认为,产业组织决定的所有权优势、交易成本决定的内部化优势和区域要素禀赋决定的区位优势是决定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和跨国经营的主要原因。从国际产业转移来看,跨国企业是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载体,一般是发达经济体的企业向落后经济体进行跨国投资,对中国来说,跨国企业首先进入的是东部和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但是这些地区经过改革开放30年大发展之后,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了更高的水平,伴随出现的是劳动力、土地等成本上升和资源要素的枯竭,跨国企业为了实现其发展目标,必须从战略的角度在中国重新调整和布局。

跨国企业迁移过程中与各行为主体的互动,一是与目的地政府争取到尽可能多的优惠政策,此外要考察当地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能力、治安环境、人才可获得性、政府的公信力(包括承诺的可信度、官场风气、行为作风、政府效能、管理水平等)、法制环境、劳动力素质以及信息系统、社会诚信(即各种隐性成本);二是与转出地政府协商与谈判决定采取的迁移形式;三是与其他企业之间形成战略联盟或者彼此避让;四是考虑产业转移园区的区位条件、基础设施建设、配套服务、经营方式、服务能力和管理水平等。而且对于跨国企业来说,进驻目的地之后要迅速适应环境并快速成长,必须进行本土化经营,一个以关系为纽带或者腐败为行为基础的政府,风险太大,发展阻力重重,因此承接地政府的服务能力和行为特征对跨国企业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国有企业

本质上讲,政府是国有企业的拥有者,它们的迁移并不能说是完全的企业行为,背后隐藏着强大的政府背景,其行为方式具有明显的行政命令特征,央属国有企业是一个承载着国家战略布局、宏观调控和经济发展政策的行为主体,因此,央属国有企业迁移更多的是国家经济发展战略调整的具体体现,地方属国有企业迁移除了配合政府行政行动外还根据自身的发展需要,在迁出行动选择方面的决策权相对较小。国有企业虽然作为国家的一种资产,但是其管理和运营具有属地特征,因此国有企业的迁移方式,主要受中央政府和转出地政府(即属地政府)的影响,三者之间的互动比较紧密。

(三)民营企业

对于相对弱势的民营企业群体,可能没有跨国企业那样具有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也没有国有企业那样具有强大的后台,靠的仅仅是投资者的一腔热血和企业家精神。因此,民营企业在进行迁移决策时会更加谨慎,考虑更多的是风险和细节。

1. 与承接地政府互动

在经济社会活动中,很多情况下,寻租活动(即非生产性寻利活动)有时会比直接生产活动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特别是在获利规则缺乏或不明确的情况下,民营企业主要考虑当地的社会风气和政府官员的行为特征。在这种环境下,民营企业也有追求父爱的权利和欲望,希望得到政府的关爱或特殊关照,通过与政府的交往与合作,可能得到的经济利益比企业自身进行生产和经营获得的利益还要多,从而导致企业重心放在努力巴结或贿赂政府官员而不是竭尽全力去经营企业或提高生产能力,企业的行为因此偏离了理性而发生了扭曲,这种状况可能会从民营企业蔓延到国有企业,甚至是跨国企业。部分企业的这种行为也会给其他民营企业带来负面影响,比如其他企业会感觉这种投资环境或者该承接地既不安全,也不公平。从官员角度,为了把当地经济搞上去以显赫自己的政绩而不择手段,权力的过度滥用,导致地方政府行为的扭曲,这种行为传导到企业主体,在负的“增强环路”作用下,扭曲将进一步加剧。

2. 与转出地政府互动

对民营企业来说,企业迁移比较灵活多样,做出迁移决策之前,会与转出地政府进行讨价还价,如果得到优惠政策或者好处,那么企业就可以进行机动性决策,比如采取部分迁移的方式,在转出地保留企业的部分经济活动,保持与转出地政府之间的经济联系,如果转出地政府政策对其没有吸引力,那么整体迁移可能会是最佳选择。

3. 与其他企业互动

从这个角度来讲,企业战略联盟或者合作行动非常重要,这种规模经济或者范围经济可以弥补民营企业自身能力和条件的不足,增加企业之间的互动与联合行动对民营企业极其重要。当然,目的地企业也是迁移企业的互动对象之一,目的地企业对迁入企业采取的是欢迎还是排斥态度,迁移企业所考虑的因素和采取的策略是有区别的。

五、总结与启示

企业迁移是一个包含定位、选择和谈判的多阶段决策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跨国企业、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在行为特征、目的地和迁移方式选择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跨国企业的转移更多的是考虑全球战略和占领市场,而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等本土企业可能主要是资源禀赋、成本因素、人脉关系等原因。不同性质企业与各种行为主体的互动内容也不同,跨国企业考虑更多的是水土不服问题,因而更加注重与各级政府的互动;国有企业因为有强大的政府背景,央属国有企业加强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互动,地方属企业注重与承接地政府和企业的互动;属于弱势地位的民营企业,在互动过程中更加注重趋利避害。

企业迁移的抉择机制和互动机制会随着企业迁移发展阶段而改变,其影响因素的相对重要性也发生变化,因此对于变化环境中的企业迁移研究也将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参考文献]

[1] 朱卫平.是什么吸引珠三角企业流向长三角[N].都市快报,2009-10-23.

[2] 魏后凯,白玫,王业强,等. 中国区域经济的微观透析:企业迁移的视角[M].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10:8-58.

[3] 陈伟鸿,王会龙.企业迁移的理论基础及其演变脉络[J].经济评论,2007(3):155-158.

[4] 魏后凯,白玫.中国企业迁移的特征、决定因素及发展趋势[J].发展研究,2009(10):9-18.

[5] 项后军.外资企业的迁移及其根植性问题研究——以台资企业为例[J].浙江社会科学,2004(3):67-72.

[6] 陈伟鸿.民营企业区域迁移及其策略分析[J].学术交流,2005(10):80-83.

[7] 向晓梅.产业转移中的政府行为研究述评[J].学术研究,2011(5):89-95.

[8] 白玫.跨国公司的国际迁移战略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2):31-35.

[9] 沈晓.产业转移中企业和政府的行为决策研究[D].南京:南京理工大学,2009.

(责任编辑:李 萌)endprint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北京专业市场向河北转移的适应性提升策略
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