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醒孩子的真实感受
2015-11-20刘晓
刘晓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反思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师在课堂中无意义的追问,设计无效的问题,浮于表面流于形式的课堂讲述,使我们的课堂充斥着许多不和谐的声音。学生的表情变得默然,眼神不再澄澈透亮,或许他们的生命还在生长,但已经承载了太多别人的意愿……课堂上,老师太多的暗示,眼神的操纵,让更多的学生迷失在本该自由徜徉思想的沃土上。
作为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阅读,应当以一种积极的审美心态,集中全部的心智,调动丰富的经验,去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中的人与事、景与物、情与理,不仅读其“言”,还要品其味,悟其神。创造一切可以创造的条件,让学生在语文中发出真实的声音,说出内心的感受。本人在教学实践中采取了以下方法:
一、课外拾遗,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吸引一个人,首先要抓住他的兴趣所在。”收集资料是学生乐于完成的作业,学生会比较谁收集的多,却往往忽略了资料本身是有助于理解课文的工具之一。资料拓展延伸作为阅读教学的一个环节,要找准时机和切入点,做到有的放矢。但课堂上经常呈现出学生泛泛而读资料的现象。因此,教师有选择,有目的地指导学生收集资料,让学生把文本与课外资料相结合,总结出自己的感悟,更加能升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以写人的文章为例,在教学五年级下册第9课《海伦凯勒》的时候我首次把课时中让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与课后所收集的资料相结合。设计问题时引入了“第一印象效应”,即指最初接触到的信息所形成的印象对我们以后的行为活动和评价的影响。设计这个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把课前已经吃透了的资料,联系课文中第一印象最深的部分,总结出自己的感受,真正做到收集资料是为了理解文本服务。许多学生把课后海伦凯勒成为著名教育家,习得5国语言,出版图书等资料和书中她刻苦学习盲文,发音的例子相结合,在初读感悟文本的阶段就能体验到海伦的坚毅,实属难得。此时,更加容易让学生亲近这个人物,去主动发掘人物的事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源头活水,落实双基于第一课时
朱熹有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学生在解读文本中自然流露出的对于文本的理解,第一印象对于文本的认识,就是课堂教学中的“源头活水”,不要人为让“源头”被“污染”。
第一课时是我们特别熟悉的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是学生首次接触文本的初步感悟,第一课时像一席红毯,引领学生走进文本。说起第一课,就像一个固定的模式,导入,学习生字词,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生字词书写……对于不同年段,不同文本,不同老师的第一课时的“默契”性,是我们长期灌输下的第一课时。无形中,我们生产了一种叫作“第一课时的模具”。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在第一课时中,学生课文读不通,字词认不准,段落分不清,就很难再进行更高一层次的阅读。因此,第一课时的教学中,应当让生字词的学习自然融入到文本中,不人为把字词和文本割裂开,不刻意让学生摘录出生字词,让其和文本剥离。例如《海伦凯勒》的第二小节,有个生字词“暴躁”,学生读懂了文字中流露出来的海伦幼小遭遇的不幸,自然就能说出“她急得直跺脚”就是“暴躁”。这样的边读边想,不仅可以科学识字,更加能建构学生理解文本的基础,体验各种随文识字,理解文章脉络的方法,大胆发表自己学习中掌握到的好方法,分享好习惯。
三、创设体验,丰满课时教学理念
体验,也叫体会,是用自己的生命来验证事实,感悟生命,留下印象。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印象,使我们可以随时回想起曾经亲身感受过的生命历程,也因此对未来有所预感。在语文课堂中创设体验,可以让学生更加贴近文本所设定的环境,感知人物所遭遇的情境,联系自身的生活体验,获得独特的文本阅读感悟。
叶圣陶先生在《文艺作品的鉴赏》一文中说:“文字是一道桥梁,这边的桥墩站着读者,那边的桥墩站着作者。通过文字这一道桥梁,读者才与作者会面。不但会面,并且了解作者的心情,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可见,阅读是一种双向交流,这种交流的基础,就在于读者对文本的阅读、思考、理解。“蚕食桑而后吐丝,蜂采花而后酿蜜。”在教学《彭德怀和他的大黑骡子》时,大胆的创设让学生和文本对话的情境体验场景,小组合作朗读杀骡子前和杀骡子时,警卫员、战士们和彭德怀简短而有力的对话,杀骡子时候的情境,学生自主分角色,出示小组合作要求:有分工,有体会,有提高。在读中悟,在读中演,在读中体验杀骡子时彭德怀的决心,以及心中无限的不舍和无奈。学生在课堂上,动情地读,用心地演,细致地品味着每一个细节,让本来离现实十万八千里的长征生活,穿越到了学生心里。在课堂上,不仅仅学到了语基,还体会到了震撼作者内心的情感,接近作者写作的初衷,触发学生流露真实的心境。
语文课中,我们需要真实的情感表达,接地气地走进文本。就像海伦凯勒,她眼里的世界是那样的美好,对于一个失聪失明的人,可以感受到“一阵微风吹过,花瓣散落在身上。”可以“把落日想象为一座很大很大的玫瑰园,园中的花瓣从空中纷纷扬扬地落下来。”如此唯美的画面,要细细品读,渐渐品味。
结语:语文教学,期待的是学生的有感而发,对于文本的理解,应立足于有所感有所悟。课堂上,我们渴望听到更多真实的声音,教师只有努力利用现有教学环境,创造更多让学生参与其中的课堂活动,才能唤醒学生真实的感受。
【作者单位: 南京市月苑第一小学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