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之精彩,动之有效
——感悟品德课堂活动化教学的有效开展
2015-11-20王小凤
王小凤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二小学)
活之精彩,动之有效
——感悟品德课堂活动化教学的有效开展
王小凤
(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第二小学)
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就是被动听不如主动说,主动说不如积极做。在小学品德教学中,教师要和学生牵起手来,让活动教学成为课堂的主旋律。它是做教师的需要不断探索、反复实践的。那么,在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如何设计、组织开展,如何提高活动化教学的有效性呢?
活动化教学;依标施教;面向全体
告诉我,我会忘记;给我看,我会记住;让我参与,我才会明白。”这句话说明活动体验十分重要。活动是品德教和学共同中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学生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都需要在实践活动中得以实现。实施教学形式活动化策略,就是要实现一种“生命的交往”。做好活动化教学有助于达成我们品德教学的有效性。笔者曾经就学生喜欢上什么样的品德课做过调查,调查显示我们的学生最喜欢上轻松的、愉快的、能引发大家思考的品德课。开展活动化教学不仅仅是教师的一厢情愿,更是从学情出发考虑的。学生说好,才是真的好。那么,我们在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的教学中如何设计、组织开展,如何提高活动化教学的有效性?
一、活动化教学的前提:依标施教
活动化教学的前提是依标施教。教学目标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品德课中的活动创设是教师引领学生达成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和手段,是培养学生能力的重要路径。下面我以我们工作室一位老师执教的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热闹非凡的市场》一课为例:我们认真地解读了教材,根据学生的特点,制订了第一课时三维目标。根据这个教学目标,导入新课后,安排了三个板块来组织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简单了解市场从古到今的发展,全面感受现代市场热闹非凡的特点及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
2.能力目标:通过课内小品表演活动和课前调查活动的展示,培养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市场的演变发展感受市场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捷以及人对市场发展推动中的无穷智慧。
[教学过程]
在整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始终以教学目标为导向,精心设计活动,每个活动的目的明确,并且层层推进,从而有效达成了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效果。若是平常我们教学设计时,每个教学板块旁边,都注明要达成的教学目标的话,那课堂教学的目标性会大大增强,教学中随意海阔天空,或是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的现象就会大大减少。
但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在实际教学中,有时我们设计的活动化教学,也会出现偏离目标的现象。如,一位老师执教六年级《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课时,老师为了进一步唤起孩子保护环境的意识,她设计了环保创意秀活动。老师问:你知道人们经常会在什么时候使用一次性用品吗?学生回答:在小饭店里使用过、家里来客人的时候使用过、全家去烧烤的时候使用过等等。接着,这位老师开展了以小组为单位用准备好的物品制作环保创意作品的活动。学生活动时,他们拿出来的都是:崭新的筷子、崭新的桌布、崭新的光盘、崭新的碟子,这些没有用过的这一次性物品成了制作环保作品的原材料。孩子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全然不顾应该节约一次性物品,节省能源的活动主题。
从这个事例中,我们看到貌似倡导保护环境的活动恰恰成了浪费资源的“罪魁祸首”,这就与教学目标背道而驰。因此,我们老师在设计每个活动时,必须要思考和明确设计这个活动的目的和意图是什么,我们的落脚点以及活动的价值在哪里,活动是否能有效达成教学目标。
当我们涉及了活动,但是一个绕不过的话题又摆在我们眼前:一个班级的人数这么多,我们要怎么做才能尽可能让全体学生参与活动?
二、活动化教学的有效开展:面向全体,人人参与
课堂中每个孩子都是活动的主角,我们真的要做到面向全体。只有每个孩子都投入到活动中,他们才会获得属于自己的体验。因此,在开展活动时,我们要恰当调节“个体”与“全体”的地位,创设条件,力求每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特点与兴趣主动参与,让每个孩子都能经历活动过程,在活动中确有所得。对于一些需要分工合作开展的活动,我们老师要注意让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任务,让每个孩子都以主体身份参与活动。还是以《热闹非凡的市场》这堂课为例。课堂上老师将学生分成六组,然后布置指导各小组进行“走近市场”的调查活动。有些小组到附近的临街店面进行调查;有的小组和家长一起去万达广场体验城市综合体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变化;有的小组在老师的带领下对图书批发市场进行调查。在课堂交流反馈时,学生劲头很高,很兴奋地与大家交流不同市场的特点,或是综合性的,或是给生活带来便捷……我相信,当每个学生都以主体身份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充分地想、充分地说、充分地做时,就能调动学生的量,而这样的课堂才真正是学生学的“学堂”。
我们的课程强调通过儿童主体参与的各种活动进行教学,让儿童在自主活动中获得发展。只有儿童主体亲身经历和体验,所得到的收获才是真实有效的。
如,我在执教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做学习的有心人》一课时,设计了以下教学流程: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体验知道学习需要有专心、耐心的良好学习习惯;
2.通过情景讨论进一步感受专心、耐心的重要性;
3.通过采访活动学会培养专心、耐心良好学习习惯的方法;
4.反思自身的学习习惯弱点,努力做一个学习的有心人。
[教学过程]
这堂《做学习的有心人》一课,给大家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写数字的体验,每个孩子在这一堂课上都经历了三次写数字的体验。我之所以选择这个活动,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写数字这个活动面向全体,孩子人人有体验,人人都有感悟的。其实,选这个活动,还有一个原因是这个活动比较适合本堂课。现在的游戏活动很多都有动感,学生会喜欢,但我们这一堂课的主题是“学习”,是做学习中的有心人,通过怎样的活动让孩子体验到专心和耐心是学习的好习惯呢?我就去寻找合适的活动。有一天,我在网上看到这么一则信息:南方科技大学自主招生能力测试(复试)题目,有一道题目:让考生七分钟内将1~300的数字全部写下来,要求不能出错也不能修改。校长朱清时说“这道题很简单,但是很经典。这道题是对一个人的注意力的有效考查。”这个活动比较适合运用在课堂上,既面向全体又指向学习。于是,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一堂课只有35分钟的现状,我们就把写数字定为“从1写到60”。一个好的活动,孩子喜欢,愿意参与,我们老师也喜欢倾注其中。真正的好课一定是师生生命在场的课。只有儿童主体亲身经历和体验,所得到的收获才是真实有效的。
然而,纵观目前的品德课堂,许多老师为了追求课堂的活动性,精心设计了一个又一个活动,对活动的形式考虑再三,热热闹闹,对活动的有效性却认识不足,以至活动达不到预期的效果,甚至游离了最根本的目的。我们该如何避免这种为了活动而活动的弊端?我们品德课堂活动设计在量上是否有个度的把控?
三、活动化教学的困惑:活动数量与质量的矛盾
我们的课堂教学提倡“多打井,少挖坑”。打井是要出水出效益的,挖坑是徒劳而无益的。对课堂而言就是多开展能有效引起交流、反思,教育目的到位的活动,我们要给孩子创造一个“以身体之,以心验之”的学习过程。
在刚才说到的《做学习的有心人》一课中,我安排了3次写数字游戏活动,虽然是同一个游戏,但我们的目的却是不一样的。第一次是一次基本没有指导的活动,是学生原体验的活动。第二次的写数字,和第一次对比交流,这样及时将感性的体验上升为理性的认识。第三次写数字是对整堂课的检验和巩固。一个活动用了三次,且每次活动都有挖掘与提升。这样的活动才是真实有效的。
很多时候在我们的课堂上会看到老师组织了很多活动,但是在活动的有效性上就欠缺考虑。曾经听过工作室一位老师上浙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集体力量大》这堂课时我罗列了一下老师设计的环节:
第一板块:蚂蚁搬蛋糕的故事导入第二板块: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关于集体力量大的故事
第三板块:活动一:游戏
活动二:写谚语
第四板块:回归生活
内容1:校运动会
内容2:为身边的患病孩子捐款的事例回顾
内容3:讲一讲身边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故事
第五版块:诗歌小结情感提升
我们不难看出整个环节下来,板块很多,板块与板块之间只有量的累积,没有质的提升。试想,一堂课中六个板块,每个板块做5分钟,六个板块要30分钟。一堂课只有35分钟,也就不可能把一个活动做深做透。我们再来看看,经过几次磨课后,老师修改了活动,看看活动是否有所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