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雨鼓浪屿
2015-11-20万之
万 之
我站在轮渡口眺望鼓浪屿时,天空布满了细细密密的雨丝。雨滴打在伞顶,犹似急促的鼓点。
鼓浪屿原名圆沙洲,因西南面的海蚀洞受海浪冲击声如擂鼓,故有此雅名。此刻它就铺陈在我的眼前。整个鼓浪屿就如一艘破雾而行的战舰,挺立的郑成功雕像是战舰高昂的头,高耸的日光岩就是战舰的驾驶台。千万年来,这艘战舰始终保持着这种一往无前、气壮山河的姿态。
雨撒得很紧,但还是游人如织。打着伞,我独自沿着缓缓的坡道前行。漫步在鼓浪屿的巷弄里,触目可及的苍翠,建筑掩映在绿荫里,围墙上爬满了密密的青藤,藤蔓间的三角梅、炮仗花娇艳欲滴。拐出一条小街,迎面一株冠盖遮日的榕树,无数细须似流苏般于树冠间垂下来,就如阅尽人世沧桑的老人飘然下垂的美须。听导游介绍才知道,这是榕树特有的,从枝条上长出的气根。这些气根伸入土壤,就会形成新的树干。天长日久,树的主干和支干交织在一起,就组成了一片稠密的丛林。常言道独木不成林,然榕树就有独木成林的奇观。
建筑是凝固的艺术。行走在鼓浪屿的街巷里,最夺人眼球的是那一幢幢风格各异、匠心独运的建筑,有中国传统的飞檐翘角的庙宇;有闽南风格的院落;有中西合璧的小楼;有欧洲风情的别墅。鼓浪屿素有万国建筑博览的美誉。在这个面积仅1.9平方公里的小岛上,1000多幢别墅如珍珠般散落在绿荫丛中,沙滩边上。这些建筑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后,作为五口通商的城市之一,西方列强蜂拥到鼓浪屿,很多别墅、公馆都是那时建造。我走进了菽庄花园。花园依海而建,垒石补山,其间楼台亭榭不一其形。站在高处凭栏远眺,可见波浪汹涌拍岸,海水亲吻沙滩。园内有壬秋阁、四十四桥、谈赢轩、叠石假山等等雅致景点。
雨丝密了,裤腿贴住了脚踝渗来丝丝凉意,然而我还在狭小的街巷里徜徉。我在寻觅,寻觅一个著名学者、文学家的足迹。当我按图索骥找到漳州路,拐进一条寂寞的小巷,我看见了一栋英式的小楼。这里没有路牌指示也没有铭牌说明,甚至连游人都没有,宁静得令我心痛。这就是林语堂的故居。眼前是一条黄泥小路,我一脚一脚踩着泥泞走进去。小楼已经很破败,庭院的边角峥嵘着荒草,石阶上斑驳着青苔。
离开林语堂故居,夜色已悄然笼罩下来,多情的雨还是下个没完,路边的店铺早已经灯火璀璨。美丽的鼓浪屿就像一颗被水洗过的夜明珠,让我流连让我忘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