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庆市非煤露天矿山综合安全管理研究

2015-11-19王会强王宏图

采矿技术 2015年2期
关键词:露天矿重庆市矿山

王会强,王宏图,2

(1.重庆大学煤矿灾害动力学与控制国家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44;2.重庆大学复杂煤气层瓦斯抽采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重庆 400044)

0 引言

矿产资源是人类生存、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物质基础,而矿山的安全管理是矿业经济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1-3]。重庆境内多属山区和丘陵地带,非煤矿产资源较为丰富,非煤矿山企业从业人员约20万人,部分区县已形成一定规模的非煤矿产资源特色产业集群或产业链,为重庆城市建设和一些重点工程提供了大量优质产品,矿业经济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然而,重庆市的非煤露天矿山安全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存在较大隐患,作业人员安全意识不强,主体责任不明确,安全管理混乱,成为制约矿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4]。本文针对重庆市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实际情况及事故特点,运用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理论,探索非煤露天矿山综合安全管理机制。

1 重庆市非煤露天矿山现状

据统计[5],截止2010年底,重庆市共有非煤露天矿山1811座,各种类型的矿山所占比重见表1,其中小型露天矿山达到92.05%,在非煤露天矿山占主导地位。

表1 重庆市非煤露天矿山类型比重

重庆地区非煤矿产资源采掘业大多为露天开采,而非煤露天矿山大多设置在高山沟壑处,其开采作业环境条件差,开采技术力量薄弱,且部分作业人员安全意识和安全素质较差,安全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使得重庆市非煤露天矿山呈现“多、小、散、乱、弱”的状况,安全生产事故呈多发态势[6]。重庆市“十一五”期间,非煤露天矿山共发生事故152起,死亡182人[5],非煤露天矿山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占全市非煤矿山事故(包括非煤露天矿山和非煤地下矿山)总起数和死亡总人数的57%和56%(见图1),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形势较为严峻。因此,实现重庆市非煤露天矿山综合安全管理对防治非煤露天矿山灾害事故和促进非煤露天矿山行业安全发展具有现实意义。

图1 重庆地区非煤矿山事故情况

2 非煤露天矿山“四化”管理

2.1 安全生产制度资料文件化

所谓安全生产制度资料文件化,就是将矿山安全生产制度资料以文件的形式表达出来,形成一套书面的体系化文件,以此作为矿山安全生产的准则和生产状况审核的依据。安全生产制度资料建设是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只有结合矿山实际制定出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制度,并将其文件化,才能真正实现对非煤露天矿山的正规化、秩序化和法制化安全管理,充分发挥制度在矿山安全生产中的指导作用。

要按照系统化、优化、简化和有效化的原则,加强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制度资料文件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和落实矿山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等的岗位责任制,把安全责任逐级落实到各部门、车间、班组和岗位,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7];制定和实施矿山穿爆、运输、排土等作业的安全作业规程与措施,规范作业行为和作业流程;梳理和完善矿山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记录台帐,增强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使之更具针对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根据矿山作业人员的反馈情况,及时更新和修订现有制度文件,建立规范的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秩序。

2.2 安全教育培训有效化

在人-机-环境管理系统中,人是安全生产管理最为重要的因素,不安全的思想和行为会造成安全隐患,引发安全事故[8],因此加强对非煤露天矿山相关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是极为必要的。

重庆地区非煤露天矿山特别是小型矿山作业场所中80%以上作业人员为农民工。农民工合同期短、流动性大、文化程度偏低、安全意识不高、矿山安全知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相对欠缺,维权意识薄弱[9],很多矿山存在着农民工未经培训就上岗作业等现象。乡镇小型非煤露天矿山在重庆地区占很大比重,地处偏远又分散,自身不具备培训条件,导致农民工培训缺失,一些矿山甚至存在培训档案造假现象;一些露天矿山培训走过场,没有针对农民工特点设置安全教育培训内容;同时,对非煤露天矿山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定期培训与继续教育程度不够。这些因素导致重庆非煤露天矿山从业人员整体技术水平不高,安全意识薄弱。重庆市“十一五”期间,因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发生的事故起数平均占非煤露天矿山总起数的60%以上,因管理人员现场检查力度不够发生的事故起数占15%,见表2。因此,加强对非煤矿山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势在必行。

要对非煤露天矿山实施矿山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特种作业人员“三员培训”工程,严格执行持证上岗制度,积极探索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手段,注重培训效率;培养壮大职业经理人队伍,实现管理人员职业化;加强对以班组长、农民工为重点的全员安全教育培训,用典型经验和事故教训推动培训工作,进一步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素质和安全技能;建立培训档案,健全培训考核制度,逐步实现矿长专业化、班组长资格化、农民工职业化,推进矿山农民工向采矿产业工人转变。

表2 重庆市非煤露天事故原因分析

2.3 技术装备机械化

重庆市非煤露天矿山技术装备水平总体不高,特别是多数小型非煤露天矿山开采工艺落后,技术改造投入严重不足,装备水平和生产效率普遍偏低,个别矿山甚至存在人工装运作业现象,导致重庆市非煤露天矿山事故中物体打击、高处坠落事故比重较大,见图2。要解决这些问题,须进一步强化非煤露天矿山技术装备,全面实现机械化作业。

图2 重庆市非煤露天矿山事故类型比重

要全面实现非煤露天矿山机械铲装和机械二次破碎技术,进一步提高矿山机械化水平;采用挖掘机、铲装机等机械设备进行铲装作业,提高矿山安全保障程度和生产效率;利用液压动力等机械装备对爆破产生的大块岩石进行二次破碎,避免使用爆破方式对大块岩石进行浅眼二次爆破而发生爆破事故和飞石伤人事故,提高破碎作业的本质安全度;采用挖掘机由上至下清理矿山作业现场坡面上危石、松石、浮石、悬石等,避免危石和松石高处坠落的事故和悬石、浮石的物体打击事故;推行采用中深孔爆破、潜孔钻机钻炮眼,减少人工钻炮眼作业,以利于形成规范台阶,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大幅度减少爆破事故和边坡坍塌事故。

2.4 作业现场标准化

重庆特定的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对露天矿山开采具有特殊的影响,因此,对重庆地区非煤露天矿山的规范化管理也要充分考虑地理环境和气候条件等因素,对非煤露天矿山作业现场实行标准化管理。

2.4.1 采场工艺管理的规范化

重庆地区非煤露天露天矿山大多设置在高山沟壑处,开采应按设计遵循自上而下的顺序分层或分台阶开采。而近几年重庆市非煤露天矿山事故中,物体打击事故高居首位(见图2),大多是因为部分矿山仍采用顺层切坡、掏底崩落、掏挖开采和“一面墙”等开采方式。特别是在渝东南、渝东北等矿产资源赋存条件恶劣的地区,大多数矿山均未实施分层或分台阶开采,此外,一些矿山开采分层台阶过高,亦导致矿山出现物体打击、坍塌、高处坠落等事故。

非煤露天矿山实施分层或分台阶开采时,台阶之间须留有安全平台,一定采高须留有清扫平台。开采设计范围拐点、禁采区范围拐点、下界开采标高、分层(台阶)开采的分层(台阶)须设置标志桩。修建挖掘机上山道路要一次性修通到最高台阶,以便下行式作业,确保钻机和挖掘机安全到达。要合理控制采场安全参数,包括台阶高度、安全平台宽度、坡面角及最终边坡角,台阶参数要与机械设备能力相匹配,合理控制非煤露天矿山生产能力,确保非煤露天矿山采场边坡安全。

2.4.2 高温下临时休息棚设置的规范化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南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多炎热伏旱。采用日最高气温持续5 d≥35℃的出现次数代表强高温天气发生的频率,据统计[10-11],1960 ~2008 年区间强高温天气日数为23.35 d/a,各月出现频率分别为:4 月0.41%,5 月2.28%,6 月8.58%,7 月 36.17%,8 月 43.32%,9月9.17%和10月0.07%,每年5~9月是近48 a来重庆地区持续高温时段。高温会抑制人的中枢神经系统,使作业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注意力分散,肌肉工作内能力降低,从而加大了事故发生。

露天矿山作业人员除受太阳辐射外,还要承受被加热的矿石、地面和周围物体释放出的热能,易造成中暑、紫外线烧伤和灼伤等伤害。在夏季高温天气期间,露天矿山应合理安排作业现场人员的工作时间,因地制宜设置临时休息棚,保障矿山安全生产。临时休息棚应配备座椅、风扇等基本防暑降温措施,提供必需的清凉饮料和常用的防暑用品,保持通风效果良好,隔绝高温和热辐射的影响,有条件的可增设空调、喷雾风扇及淋浴等设施。

3 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的动态化管理

对非煤露天矿山的安全生产管理还必须坚持动态化的管理原则,做好上墙图纸填绘的规范化和视频监控系统设置的规范化工作,根据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作业计划,指导现场作业人员,着实提高非煤露天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3.1 上墙图纸填绘规范化

非煤露天矿山开采技术资料和图纸对加强矿山安全管理、指导服务矿山安全生产、保障应急救援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非煤露天矿山应高度重视技术图纸的绘制和管理工作,根据矿山生产进度定期更新技术资料和图纸,规范图纸建档管理,确保随时能提供一整套反映矿山开采现状的技术图纸。矿山工程设计平面图、矿山工程开采剖面图、矿山工程开采终了图需上墙。

3.2 视频监控系统设置规范化

视频监控系统作为非煤露天矿山重要安防措施之一,为矿山数字化管理提供了依据[12],能够为管理人员和监察人员提供准确、及时、直观的信息,实时了解矿山作业现场的状况。建立完善露天矿山安全生产动态监控及预警预报体系的视频监控系统,也是推进露天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的重要措施之一,可以提高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现代化和信息化水平,为非煤露天矿山的安全发展提供保障。

4 结论

非煤露天矿山的综合安全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人、机、环境三大要素,也是非煤露天矿山安全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研究表明,要针对重庆市非煤露天矿山现状及特点,采取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综合管理措施,实现矿山动态化管理,确保矿山各生产环节始终处于安全受控的良好状态,促进重庆市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水平再上新台阶。

(1)要按照制度资料文件化、教育培训有效化、技术装备机械化、作业现场标准化“四化”管理原则加强非煤露天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切实提高非煤露天矿山本质安全水平和事故防范能力。

(2)要进一步加上墙图纸的填绘和视频监控系统的设置,及时发现消除安全隐患,有效保障重庆市非煤露天矿山安全开采。

[1]高 谦,金龙哲,王 利.我国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现状、研究与发展[J].工业安全与环保,2004,30(7):40-43.

[2]徐国云.试论非煤矿山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J].地矿测绘,2010,26(2):30-37.

[3]王启明.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形势、问题及对策[J].金属矿山,2005(10):1-5.

[4]刘秋杰.非煤矿山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对策与研究[D].北京:北京交通大学,2008.

[5]重庆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重庆市非煤矿山安全生产“十二五”发展规划[S].2011.

[6]肖健康.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生产管理培训教材[Z].2009:1-3.

[7]连民杰.金属非金属矿山安全标准化建设理论与实践[M].北京:气象出版社,2012,46-47.

[8]邢冬梅,叶义成,赵雯雯.矿山安全教育培训中的PDCA管理方法及应用[J].中州煤炭,2010(3):101-103.

[9]夏明强.贵州非煤矿山事故的对策探析[J].煤炭科技,2013,32(2):222-223.

[10]程炳岩,孙卫国,郭 渠.重庆地区夏季高温的气候特征与环流形势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2010,32(1):73-80.

[11]郭 渠,孙卫国,程炳岩.重庆夏季极端最高气温的时空变化特征分析[J].西南大学学报,2009,31(5):98-105.

[12]杭成宝,霍燕斌,南 晖,等.浅谈视频监控系统在露天煤矿的应用[J].神华科技,2011,9(4):25-29.

猜你喜欢

露天矿重庆市矿山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备战铁矿露天矿与挂帮矿同时开采稳定性研究
爆破振动作用下某露天矿高陡边坡稳定性分析
四大“矿山修复”方法
在矿山里耕耘(国画)
智能化矿山建设在中小型矿山的应用探讨
露天矿山土石方量的测量及计算
我国矿企海外十大矿山简介
铸造辉煌
——重庆市大足区老年大学校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