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德“菜神”修炼手册
2015-11-19陈旖旎
本刊记者 陈旖旎
2015年“9·3”大阅兵,在天安门固定观礼台7号台第7排的嘉宾中,有一张兴奋的咱厝人面孔,他就是泉港旅日青年创业家、源清田商事株式会社社长王秀德。
“这是我一生当中至高无上的荣耀!”能受邀出席这场国家盛事,王秀德十分激动。其实,他是一名“阅兵达人”——每一天他都在“阅兵”,不过阅的都是大蒜、生姜、萝卜。
这个老板不高冷
在日本关东平原东南部千叶县的一片农田里,几位农民操作着收获机收取胡萝卜。王秀德也在其中。
当然,他不是农民,而是亲自出马,前来收购胡萝卜的大企业老板。
身穿朴素的深蓝色棉衣,头戴同色鸭舌帽,手上一双白手套,高颧骨、瘦身板的他混迹忙碌的农民中,毫不打眼。
在央视记者的镜头前,他随手拿起一根胡萝卜,洗掉表面的泥,就“咔嚓”啃了起来。“跟水果一模一样,很甜!”他憨憨笑了起来,“就是水果,水果胡萝卜。”
王秀德,70后,泉州泉港沙格人,中日农产品贸易的标杆人物,1996年赴日,2004年创立源清田商事株式会社,如今其生姜、大蒜等核心业务已跻身日本同行业前三,其中剥皮蒜的市场份额为日本第一,特色产品“有机天津甘栗”蝉联2014、2015两年“世界品质评鉴大会”食品类金奖。
跟我们印象中的大老板不同,王秀德是个享不了“闲福”的人。你看不到他跷着二郎腿悠哉地坐在办公室里泡茶上网,大多数时候,他都在田里、车间、仓库忙活。
“在日本干农活,实际上很舒服。我在办公室待不住,但是每天一到地里面,就非常开心了。”下地对王秀德来说并不是什么苦差事,相反的,他从来都乐在其中。
“这周边都是高尔夫球场,很多东京人周末都要跑到这边来打高尔夫。他们目的是什么,接近大自然嘛。”说到这,他忍不住又笑了起来,一脸得意,“我天天都在接近大自然啊!”
至此,谁还能说他不懂享受?
因为身体力行,终日奋战在生产的前线,王秀德对他家产品的生活习性、生产流程等都了然于胸。
这不,他又亲自下田给大蒜“清理门户”了。
“这大蒜周边有(草),如果不拔的话,到时候蒜就会被它包起来了。”接受央视记者采访的过程中,他手上一直没闲着。
卖菜哥也有春天
早年,王秀德妻子的一个朋友问她:“你老公是做什么的?”妻子回答:“是卖菜的。”朋友很疑惑:“你条件这么好,嫁给谁不行,怎么就嫁给卖菜的?”
这段对话后来被王秀德当做笑话,茶余饭后经常讲给宾朋听。
被妻子的朋友看不起,不说别的,面子上总有些过不去。然而王秀德并没有因此妄自菲薄,更没有冲动地为自己辩解什么,只是默默地在农产品贸易这块当时还很贫瘠而且屡遭风霜的领域耕耘。
王秀德随手拿起一根胡萝卜,洗掉表面的泥,就“咔嚓”啃了起来。
王秀德混迹忙碌的农民中,毫不打眼。
“这个时代有些浮躁了。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都想去赚快钱、一夜暴富,不愿付出踏踏实实的努力。”而脚踩着大地,王秀德的心里格外踏实,他倾尽全力去做农业,坚信一个最朴素的道理: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10年多年下来,这个“卖菜哥”果然干出了一番足以跌破妻子朋友眼镜的大业绩。
现在在日本,北到北海道,南至冲绳,300多家连锁超市的货架上,你都可以看到王秀德公司的“源清田”商标。其业务覆盖了进口生鲜、有机食品、水煮等多个系列,其中,生姜、大蒜等主打产品,销售业绩最为突出,已经占据了日本市场20%的份额,跻身同行业前三。同时他还是日本最大的剥皮蒜供应商。
一位华人,能在日本取得如此骄人的业绩,光靠埋头苦干可做不到。为了提高产品销量,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王秀德也在包装上花了不少心思。
他卖的剥皮蒜,可以省下厨师不少工夫,而味道与普通大蒜无异,最重要的是进行了大小包装的区分。大袋包装的备受饭馆、餐厅青睐,而小袋包装的,考虑到一般家庭一次的用量,于是采用两粒一装。设想如此周到,当然卖得快了。
此前,王秀德公司的“有机天津甘栗”已经在日本各大连锁超市走俏。除了原料好、口味佳,惹眼的包装也是它的一大加分点。
“我们这个包装,也取得了专利。”对此,王秀德可得意了。据介绍,他们的包装设计一面世,就被其他商家争相模仿。
此外,即使是同一款产品,王秀德也会根据季节变化给它们换上不同颜色的外衣。他还在包装上印了使用该产品可做出的料理图案,就有不少消费者望图起意,主动去找这道料理的其他材料,促进了整体销售,源清田的产品因此很受超市欢迎。
“你以后不要再把我办到日本来”
“我辞职了。”2004年的一天,王秀德突然的一通跨洋电话把家人吓了一跳。辞职去创业?这是在开玩笑,还是受了什么刺激?
当时,年届而立的王秀德在日本某食品贸易会社工作近十年了。经过多年打拼,他已经当上了分社社长,享上千万日元的年薪,又刚刚娶了情投意合的妻子,可不是“人生大赢家”吗,还想瞎折腾什么?对他这“不理智”的决定,亲友们几乎都表示不能理解。
其实王秀德自己也有些彷徨。以尚算优渥的生活去赌一个看不到的明天,划算吗?
“当你站在这个山头,觉得另外一座山头更高更美的时候,你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走下这个山头。”迷惘辗转中,美籍华人作家刘墉的这句话推了他一把,使不甘于一直给别人打工的他迈出了走下山头的第一步。
民以食为天,准备大干一场的王秀德盯上了农产品市场。
“我在贸易公司做的时候,有机会接触到一些跟农业有关的工作,这是主要的原因。”王秀德说,“另外一个,我觉得我们每天都要吃,三餐都得吃,所以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工作。还有一个,当时还是小看了农业,觉得农民都能干的事情,我们去干,肯定会做得非常好。”
初生牛犊不怕虎,王秀德信心满满,掏出所有积蓄,加上向亲友筹借的钱,一共几千万日元,作为创业的第一笔资金,全投入了公司。
但就像他说的,他还是小看了农业。很快,现实便狠狠地抽了他一个大嘴巴。
第一批货,他从中国进了一整个货柜的香菇,结果销路难开,一星期没过,几乎全烂掉了。
艰苦奋斗近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王秀德痛苦不堪:“睡不着觉,每天晚上半夜起来,都是流冷汗。”
首战惨败,身边又是一片劝退的声音。他的父母在得到消息后,特地从泉州赶赴日本,打算劝他放弃创业,“踏踏实实”回公司上班。准备了一肚子的腹稿,然而到了日本,看着儿子满脸憔悴苦苦支撑局面,心疼儿子的老两口再也不忍心泼他冷水了。
他们默默挽起袖子,无偿给儿子当起了帮工,一干就是半年。
自己都多大的人了,还让老父母这样操心劳累,感恩的同时,王秀德心里也很不是滋味。6个月后,父母返乡之际,不善言辞的王秀德对他们说:“你们这么辛苦来帮忙,以后我要怎么报答你们?”
“你以后不要再把我办到日本来,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父亲的这句话让王秀德难受极了,但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把这个公司办好的信念。
有了第一次的惨痛教训,王秀德再不敢盲目投资了。他调整好心情,也调整了战略。再次筹资后,他没有着急进货,而是先购买了一个大型仓库。
第二批货,他开始进大蒜等不容易腐坏的农产品。这一次,他的生意总算是上了轨道。
生意刚起步,没品牌、没销路,要把它做起来,靠的是什么?王秀德答:服务!
2015年5月6日,华侨大学组团出席日本校友会在东京举行的成立大会,并拜访王秀德(中)等在日校董校友。
“就是服务非常好,”王秀德说,“晚上七八点人家打电话过来,我们也可以把货送到。所以那个时候,就是在这个行业起填空的作用。”
他认为,公司要发展没有捷径,踏踏实实为客户服务才是唯一的路。他也始终这样做。
几包水饺引发的“惨案”
2006年,日本开始实施“肯定列表制度”,提高了农产品的检验标准,规定农药残留不能高于0.01毫克/公斤。一时之间,很多进口食品贸易商都因产品达不到检验标准而纷纷歇业。
2008年年底至2009年年初,“毒饺子”事件再一次给了进军日本市场的中国食品一记重创。当时日本有10人因食用中国河北某食品厂生产的速冻饺子而中毒,虽最终查明是厂家员工蓄意投毒,是“突发性人为事件”,而不是食品本身的农药残留问题,但依然对“中国食品”的名声造成了不良影响。日本人更加抵制“天洋货”了,整个中国对日食品出口业都深受牵连,大量“中国食品”被日本拒之门外。
迫于压力,中国商检局也暂停了办理所有对日生姜出口通关手续。日本市场供不应求,生姜价格大幅上涨。这可是块肥肉,不少贸易商于是铤而走险,先将生姜发往其他国家,伪装产地后再转销日本,倒是钻了空子。
眼看部分客户被抢走,员工们纷纷建议王秀德如法炮制。虽然心里也急得很,但王秀德还是拒绝了,他坚持不走“歪门邪道”,只低头专注于自己产品的品质。
一个月后,中国商检局重启对日生姜通关手续,首批获批的企业仅有三家,源清田便是其中之一。
据了解,在“毒饺子”事件前,有100多家公司采购山东生姜销往日本,而风波过去后,日本市场重新洗牌,坚持下来的就只剩包括源清田在内的11家而已。
不“装蒜”的“傻子”
“看到形势不利就撤,不是做事业。”王秀德没有知难而退,但需求量的大幅减少,市场的急剧缩水,令他不得不思考下一步该如何走。
“既然中国产他不买,那么他要买什么?就要买他本国产的。”于是王秀德从日本的高知、千叶、熊本等地,进了大量生姜来卖。另一方面,他还决定扩大投资,建立世界级的标准化工厂。
有一次,一批日本客户到王秀德设在山东的现代化工厂实地考察,看过之后都惊呆了:“中国居然有这么好的工厂!”源清田的口碑,就这样在日本逐步树立起来。
2010年,王秀德再次逆风而行。
这是“蒜你狠”的一年,从2009年底开始,受甲流疫情等影响,中国大蒜的价格连连飙升,居高不下,不过半年竟涨了40多倍。一时间,王秀德的很多同行都停止对日本发货,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
当时,王秀德在山东库存有大批量的大蒜,这批货如果直接就按照行情在中国卖掉,那么他可以获得的利润,将是公司大蒜业务利润的数年所得。不少人劝他就地脱手:“有这么多钱赚,不卖的是傻子!”
别说,他还真就做了“傻子”。
“我们做的是产业,不是一锤子买卖的投机商!”他的自我定位非常明确。企业无信不立。既然已经签订了合同,那就必须严格按照之前谈好的来办,见风使舵的投机是万万不行的。
那一年,王秀德基本没赚什么钱,但他却因此迅速“涨粉”,所获的长远利益更是不可估量。
价格涨到头之后便是暴跌。而这时,日本客户投桃报李,还是以原来的价格向王秀德收购大蒜。源清田的品牌至此算是彻底打响了。
“你以后不要再把我办到日本来,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了。”父亲的这句话让王秀德难受极了,但也更加坚定了他要把这个公司办好的信念。
“师夷长技以制夷”
食品的卫生与安全在日本向来被置于重中之重的位置,从“毒饺子”事件中我们也不难看出,日本国民食品安全意识极高,稍有点风吹草动,往往就会引起轩然大波。
作为一名旅日实业家,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浸淫多年,王秀德自有一套经营之道。
“我不可能改变中国农业,但我能改变中国农业的一小部分,起码在源清田的农田里我说了算。”王秀德信心十足地说。
食品生产无小事,“干净”永远是底线,这条底线一直被王秀德搁在首要位置。而且不仅食品本身要干净,生产、加工食品的环境也必须干净。
从种植到销售,源清田实现了“一条龙”服务与监控。每一个环节,王秀德都严格把关。他通过手中的移动设备,对各个生产车间的生产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且会将这些监控画面拿给客户看,以展示自己产品的生产安全。
王秀德的公司和厂里没有保洁人员。源清田的所有员工每天上班第一件事,便是跟着老板一起搞卫生。你执笤帚我拿抹布,每天10分钟左右,大家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了保持环境整洁习惯。
“工厂的整洁程度一定要超出客户的想象,才算合格。”王秀德一直这样要求自己。
他也确实做到了。
“没想到在中国的工厂里,会有这么干净的洗手间。”有一回王秀德带日本客户到中国参观,之前这位客户还在车上抱怨中国的洗手间很脏,到了王秀德的厂里后立即大为惊叹。
除了“干净”,王秀德还从日本人身上学到了“高效”。
有一个政府参观团得知王秀德山东工厂的财务是一周结算一次,抚手称赞:“你们的财务体系太强大了。”
没想到,工厂经理答道:“我们在日本的工厂是一天一结算。”
风水轮流转。十年前王秀德还在兢兢业业地给日本人打工,十年后就成了日本人兢兢业业地给他打工了。
王秀德在日本雇佣的几乎都是日本人,而他以身作则、平等对待员工的态度,让他们发自内心地尊敬这位中国老板。
要让工人高雅地工作——这是王秀德一直以来所坚持的。他给予员工充分的自由,从不刁难员工。他还将“日本经营之圣”稻盛和夫所创的阿米巴经营模式运用到了员工管理上,将公司销售部门分成多个团队,通过与市场直接联系的独立核算制进行运营,培养具有管理意识的员工,从而实现“人人参与”的经营方式。
这可不是现代版的“师夷长技以制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