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岭南园林的文化接受与艺术审美
2015-11-19朱金华
朱金华
早期岭南园林的文化接受与艺术审美
朱金华
从秦代到唐代,岭南园林受到中原文化及海外文化的影响,在造园观念和手法上逐渐形成丰富和多元的特征。早期岭南园林在文化接受和风格转向的过程保持了自身的形式语言优势,并融入生活情状和借助诗文风采,描绘出生动的图景,形成独特的艺术审美内涵。
一、文化接受过程中的早期岭南园林
秦代之前,岭南因其偏远的地理位置和滞后的交通方式,与中原往来并不密切,受儒家文化的影响也比较缓慢;秦朝统一岭南之后,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南下”现象;秦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岭南成为中原文人贬官流放之地,因此也被贴上了远儒文化、贬谪文化的标签。汉时中原文化对岭南影响日盛,尤其是赵佗在岭南建都之后,汉人的文化习俗得到更为有力的推广。唐开元时,张九龄主持扩建大庾岭新道,使其成为连通南北的主要通道。唐代开始以“道”来进行政区划界,江河与山岭往往可以作为较准确的道界。唐初时,位于五岭之南的“岭南道”大致包括现在广东、广西、海南以及湖南、江西等省的部分地区,甚至还包括越南红河三角洲一带。唐之后,随着北方移民的大量涌入,文化交互日渐加深,岭南又开始出现享乐文化、商业文化、开放文化的多元特征。从秦到唐之间的岭南园林体现出生产方式和生活习俗鲜明特征,也适应了地理环境的基本要求。从《史记·货殖列传》、《汉书·地理志》、《隋书·地理志》及宋初的《太平寰宇记》中,可以知道岭南地区在两汉、三国、晋、南朝及隋朝期间,生产方式较为粗放,农耕方式多为火耕水耨式,总体上比较落后。相比之下,汉文化影响下“植入式”园林成为典型现象。最具代表性的便是赵佗在番禺(今广州市)建都之后兴建的御苑。之后民间建筑与园林受到汉文化影响也日渐加深。也出于一种安全舒适的需求,建筑材料和式样逐渐发生改变。《旧唐书·宋璟传》中便记载了宋璟在广州指导原住民烧制砖瓦来代替竹茅的情况。目前考古发现,早期岭南园林也受到西方文化的某些影响。在南越国出现的大型石构建筑遗迹,包括石构的大型水池和180多米的曲流石渠等,被有些学者认为具有西方建筑文化的因素。随着岭南地区与中原、海外的贸易往来不断繁荣,岭南园林也呈现出一种文化上的杂糅状态。特殊的港口条件使岭南成为对外贸易的一个重要枢纽,也使岭南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窗口。早期岭南文化的多元性也导致园林产生了丰富的审美内涵。
二、早期岭南园林的艺术审美
1、形式之美
从目前的考古材料来看,汉代之后的岭南皇家园林在布局和手法上基本参照了中原的宫苑。比如赵佗的御苑不论是在整体规划和局部构造方面都与秦汉时的上林苑及建章宫的做法极为相似,宫苑中采用的“一池三山”模式便产生一种帝王贵胄的浪漫气息,更表达出帝王的神性追求。中国传统造园手法是通过空间的转换与变化来丰富空间层次,既强化视觉效果,又注重对景点的精心布置。赵佗御苑在某些局部就直接采用了秦汉皇家园林“积沙为洲屿,激水为波澜”的造景方法。除了番禺,唐时以南诏地区为主的各类宫苑也出现了类似的植入式景点。唐诗中关于太液池的描述也从侧面印证了这种园林的美景。上官仪《早春桂林殿应诏》说:“步辇出披香,清歌临太液。晓树流莺满,春堤芳草积。”陈叔达的同名诗中也说:“水岸衔阶转,风条出柳斜。轻舆临太液,湛露酌流霞。”潺潺的池水描绘出园林的逸动之美,也大致勾勒出园林的布局方式。不同于皇家园林的磅礴气势,岭南私家园林的体量一般不大,极少有北方园林的气势,在建造方式和选用材料方面更具岭南人的生活气息。这种体型上“小巧”的特点,这也契合了南方特有的审美观念,也是行为地理学意义上对南方风俗人情的一种归类。从出土的一些明器来看,西汉时岭南地区出现的私家庭院都依附于主体建筑,面积不大。从广州东郊龙生岗出土的多座曲尺式宅院和广西梧州市云盖山出土的东汉陶屋可以看出,干兰式宅院一般有由栏杆组成的围墙,形成私密性的院落空间。佛山市澜石八仙岗、大松岗出土的三合院式陶屋也保留了面积不大的庭院,布局也比较随意自由,庭院中也开始种植花卉树木,饲养家禽家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与唐朝时长安官宦富户的宅第园林相比显得简单纯朴。
2、声律之美
传统园林中有借景、借声、借香等不同手法,其实质是将客观的自然景观融汇一体,并调动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实现主客统一和意境升华。岭南园林强调乐舞律动之美,其中一个重要特点便是追求声音的境界;而声音之美除了来自风舞枝叶和鸟兽啼鸣,更有潺潺的水声。虽然北方园林也同样有水景,但在岭南园林中对水景尤其重视,水的作用被放大了。为了追求“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几乎到了“无园不水”的地步。张九龄有《与弟游家园》一诗,其中“林鸟飞旧里,园果让新秋。枝长南庭树,池临北涧流”描绘了园中池水流动的场景,突出了当时岭南园林所追求的效果:赋予水之灵动,使之富有乐感。为了达到流水状态,当时也开始采用一些特殊的技术手段。考古学者曾于1995年及1997年在南越国御苑遗址先后发掘了大砾石和两个特设的石“渠陂”,这些特殊的装置就是用来产生涡流和浪花,发出溪水叮咚之声,考古学者推断此为文人仿照中原雅玩之需而作的设计。从王维描述辋川别业中水景的“浅浅石溜泻,跳波自相溅”,到杨衡《送公孙器自桂林归蜀》的“桂林浅复碧,潺湲半露石”,这些理水手法都与南越国御苑遗址中池与溪静动相宜、相映成趣的特点非常相似。除了悦耳的水声,唐诗对岭南园林中的其他声律之美也有不少描述。许浑《韶州驿楼宴罢》中“露堕桂花棋局湿,风吹荷叶酒瓶香”虽未直接写水,但“风吹荷叶”巧妙的点出荷香涌动的场景。柳宗元《柳州二月榕叶落尽偶题》所说“山城过雨百花尽,榕叶满庭莺乱啼”,将树叶坠落舞动、黄莺鸣叫不止的情状直接写出,而他的另一首诗《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中“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则将“喷雪”之状与柑橘花飘香以“闻”的方式感受出来,将视觉与听觉结合,渲染了一片繁茂景象。因此,早期岭南园林通过材料、技术等客观因素和观者通过诗歌、想象等主观因素形成共同的作用,形成动态、立体的画面效果,产生丰富、生动的声律之美,岭南园林也更加体现出其欣赏过程中的文化主体性。
3、色彩之美
外来文化也促进了审美风格的多元化,而海上贸易的结果之一就是大量植物的引进,使得岭南园林的色彩语言也更加丰富。一方面,在岭南这样典型的热带、亚热带气候条件下,植被资源原本就非常丰富,奇花异果也屡见不鲜。另一方面,海外花卉植物的引入,也使岭南园林越发成为姹紫嫣红的植物园,而且这些植物往往大面积种植,在园林中蔚然成景。《齐民要术》卷十就记录了一百多种热带、亚热带植物,以及六十多种野生可食用植物,这是推断当时园林植物的重要材料。岭南本就以大量本土植物花卉而著称,除了荔枝、丹桂、柑橘、黄梅,用于造园的常见植物还包括杉木、刺桐、冬青、龙眼、槟榔、甘蕉、甘蔗等,这些寻常植物为岭南园林抹上了浓烈而缤纷的色彩。陈叔达《早春桂林殿应诏》中“朱楼云似盖,丹桂雪如花”,表现了色彩堆积和涌动的壮观景象。唐咸通年间岭南节度使郑从谠在广州荔枝洲上造园,取名“荔园”。荔枝洲得名正是由于荔枝繁茂、四季常绿之故。《太平寰宇记 · 广州》记载:“南越志:‘江南洲,周回九十里。东有荔枝洲,上有荔枝,冬夏不凋。’”荔园中每逢夏日荔枝成熟,便见到红云簇拥,如在画中。唐人曹松《南海陪郑司空游荔园》一诗记录了游园所见盛景:“荔枝时节出旌,南国名园尽兴游。乱结罗纹照襟袖,别含琼露爽咽喉。叶中新火欺寒食,树上丹砂胜锦州。他日为霖不将去,也须图画取风流。”唐代时岭南一些城市公共园林成为著名景区,如惠州罗浮山的橘园就令人忘返。后来北宋苏轼的《惠州一绝》描述了春天罗浮山园林的自然景象,且对之饱含赞誉:“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黄梅次第新。”唐之后岭南私家宅园林不断增多,这些园林或容纳自然山水,或形式瑰丽多姿,都将岭南园林的绚丽色彩尽情展示出来。如许浑《送杜秀才归桂林》中“瘴雨欲来枫树黑,火云初起荔枝红”,将荔枝的繁茂景象和浓郁色彩描写得淋漓尽致。藉由诗人的想象,一种追求精神自由和灵魂超脱的浪漫情怀跃然字间。从李频的《赠桂林友人》和杨衡的《送公孙器自桂林归蜀》可以发现,对于旅居岭南的北方文人来说,一方园林便可暂时安放疲惫身心,两行诗句也能幻化于飘渺情思。唐人还有不少描述园林树木色彩的诗句,比如赵嘏《宛陵馆冬青树》道出了纯净幽深的绿色,韩愈《送桂州严大夫》一诗则写出或浓郁或清浅的黄色。另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是:大量的异域树木、花卉也成为隋唐时一个奇异风景。不论是岭南的广州还是桂州,私家园林可能已经开始出现异域花卉了,比如张籍《送侯判官赴广州从军》所提到的“海花蛮草”尽显异国情调,可以想象到色彩也是极为丰富艳丽。
三、结语
早期岭南园林在文化同化过程中吸收了中原造园手法和景点塑造等方法,在材料、植栽方面又吸收了海外文化的优势,不断丰富着自身的文化特色和艺术内涵。早期岭南园林的发展与社会生活紧密关联,同时又展示了独特的精神风貌。岭南园林在文化冲突与对话过程中,融入生活情状,借助诗文风采,描绘出生动的图景,最终在布局形式、声律动感、色彩观感等方面各显其妙,形成了丰富多元、兼蓄包容的审美风格。
朱金华: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讲师
责任编辑:杨明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