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本解读,让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2015-11-18周春荣

学校教育研究 2015年9期
关键词:语文课堂文本儿童

周春荣

语文教材就是我们语文课堂的一种凭借,是学习语文知识、提高语文素养的一个载体。既是一种凭借,我们老师就要在阅读教学中真正的体现,既是一个载体,教学中就必须充分利用。语文语文教材解读不但要解读语文教材的字面意,更要体会语文教材的字中意,字外意,让语文教材自己说话,准确理解和感悟语文教材,让我们的语文课堂精彩纷呈。

一、用童心捕捉语言,体验情感

解读文本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有人说教师要用鉴赏的眼光,站在文学与哲学的高度去解读课文;有人说解读课文还要有专业的眼光,以一个教师的视野和责任来审视教材,发掘教材的教学价值。但从教学对象来说,我们还要有儿童的眼光,用一颗童心,以孩子的视角去解读课文,依据不同学段设计“三维目标”。

小学课文中的语言大多都贴近儿童的生活。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说:“文本的语言有三个层次:一是适合儿童现时交流的伙伴式语言,学生能听懂,也能自由运用表达;二是适合儿童发展的目标式语言,学生经过学习、模仿就能学会的语言;三是适合文学作品的精粹语言,这样的语言蕴涵丰富的思想和语言的表达艺术,具有言语智慧,但需要学生具备足够的生活积累、知识积累和情感积累,才能逐渐体悟到。”这着实让我们明白在解读教材时,要站在儿童的角度,看看哪些语言是适合儿童发展目标的语言,捕捉这样的语言,仔细推敲这样的语言,悟其意,品其神;哪些是学生值得积累的精辟语言,让学生积累。用这样的解读语文教材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语文课堂,就会发现有些课文的语言是伙伴式的语言,无须我们过多地讲解,只要学生自己阅读、体会就可以了。一些适合学生学习目标的语言,要设计综合的语文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学习、模仿、运用,转化为自己的语言。而对于捕捉到的精粹语言(文学语言),则需要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引导,甚至更多的讲解赏析。如梅兰芳》一课,课文中,梅兰芳苦练眼神的办法是重点,而且在这一自然段中有许多重点的词语很难理解,所以,我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将他们引入生活情境,把语言文字变成活生生的生活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加深对课文的感悟。如“苦练”“眼睛没有神儿”“眼睛会说话”“紧盯”“注视”“著名”“京剧大师”“勤学苦练”等。其中“勤学苦练”是全文的中心词,概括抽象,如何使二年级的儿童对其产生真切的体验和深切的感悟呢? 因此在教学中,我采取了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词语。例如,在教学“苦练”一词时,我抓住孩子好动、模仿这一特征,试着让同学来学学文中梅兰芳 “紧盯空中飞翔的鸽子”“注视水中游动的鱼儿”这样的动作,接着让孩子们谈谈做这些事情时自己的感受,有的学生说我头晕了,有的说我的眼睛有点酸,有的学生说我的眼泪要流下来……这样小小的一个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练习的“苦”和“累”,从而使学生明白了“苦练”的含义。他常常紧盯着空中飞翔的鸽子,或者注视水底流动的鱼儿。“后来,人们都说他的眼睛会说话了。”读到这时,我也向天空看一看,想象如果有一只鸽子飞过来,盯着它看,会是什么样子呢?为了帮助学生理解“眼睛会说话”我还用眼睛试着和学生交流,比如,一个学生在说话,我就用眼就看着他,然后我问他:“你知道我刚才用眼睛给你说什么了吗?”他说:“我想着你是说,不要再说话了。”就这样,学生就理解了什么叫“眼睛会说话”。我们要在确立语言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生活,从学生的生活需要出发,构建适合学生语文学习的话题,设计生活问题情境,引领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语文实践。这样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才是孩子们喜欢的课堂,才能放飞他们的想象,活跃他们的思维。

二、找文本的切入点

1.抓文题

文本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蕴有着内在的联系。从内涵丰富、聚焦性强的文题切入,由浅入深地解读文本,在与文题的对话中感悟文本,会使教学活动形成很强的凝聚力与较强的整体效果。

2.抓文旨

文本都有个主题思想或者是中心语句,这个主题或者语句就是文本的主旨。在解读文本时,以这个主旨为切入点,唤起学生的情感意识和生活积淀进行深入浅出的思考,升华认识。这类课文很多。

3.抓文眼

文眼往往在文本的总起、过渡、总结等关键处。文眼可以打通文本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让文本去粗存精。也可以使文本条理清楚,形成“窥一斑而见全豹”的局面。

4.抓文脉

文脉就是文本中的结构和层次。循着文本的写作思路形成的文脉,可以使对文本感悟的途径更简洁明了。

三、深入文本,倾听语言的声音

特级教师于文正对解读语文教材曾有过精辟见解,他认为,要想真正上好语文课,必须学会解读语文教材,走进语文教材,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不能片面的停留在语文教材的表面,要挖出文字背后蕴藏的东西,只有钻研出语文的味道来,才能上出有语文味道的课来。文本中的语言,不但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而且能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在解读文本的时候,发现这些语言点,通过调动学生的生活或者情感体验,激活文本的灵性,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教师在解读文本时应抓住文本中人或物的精彩描述,以此为文本的训练点,让文本中所描述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再现出来。,通过对文本的深度解读,才能让安静的文字变成生动的精灵,让学生在潜心文本中充分感悟语言的魅力。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在我们解读语文教材并追寻意义之际,或许发觉其意义就在我们解读语文教材的过程之中。入境始于亲,叶圣陶的“语语悟其声”正是解读语文教材的精华所在。在教学中,让我们和学生一起寻找语文教材解读的支点,渗透正确价值观的教育,唤醒学生的生命意识,走进语文教材,研读语文教材。

猜你喜欢

语文课堂文本儿童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挖掘文本资源 有效落实语言实践
搭文本之桥 铺生活之路 引习作之流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文本与电影的照应阅读——以《〈草房子〉文本与影片的对比阅读》教学为例
“表现性”语文课堂风景——建瓯市东峰中学课改观摩侧记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