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思维导图发掘学生的内在潜能”的研究
2015-11-18潘少冰
潘少冰
一、关于思维导图的理解与概述
思维导图英文为Mind Mapping,又叫心智图,是由世界著名脑力开发专家、教育学家、心理学家——东尼·博赞 (Tony Buan) 于七十年代发明的。他曾因帮助英国查尔斯王子提高记忆力而被称为“记忆力之父”“大脑先生”,他所发明的“思维导图”工具在全世界有2.5亿以上的人正在使用,它进入中国也有20多年的历史。
那么思维导图究竟是什么来的?思维导图是一种将发散性思考(Radiant Thinking)具体化的方法,可理解成一种图形,也可以理解为一种工具。首先,把它视为图形,主要是从思维导图呈现知识的形式来说,它把学习者线性的语言和思维方式,用图形的方式组织起来,这不仅从表面上美化了笔记形式,而且有利于唤起学习者对先前知识的刺激,更有利于他们之间对各自隐性知识的获得,对学习群体将有大的促进作用;若视它为一种工具也未尝不可,我们可以利用它自身的优点,来辅助我们在教学与学习的过程中更有效地达成学习目的。
二、小学数学引用思维导图的优势
英国管理学作家Dr Tony Tumill说过“思维导图可以让复杂的问题变得非常简单,简单到可以在一张纸上画出来,让你一下子看到问题的全部,它的另一个巨大优势是随着问题的发展,你可以几乎不费吹灰之力地在原有的基础上对问题加以延伸。”荷兰Alpha Leaming总裁Sean Adams表示:“作为一个头脑风暴的工具,用途广泛的思维导图让我们感觉到想象力一下子打开了,新点子层出不穷,真是思如泉涌,这种感觉以前从来没有过,真是太棒了。”
我们中心小学经过两年多的实践研究发现:一是小学数学引用思维导图,能够帮助学生构造清晰的知识网络,便于学习者对整个知识结构的掌握,有利于发散思维的形成,促进知识的迁移;二是在学习数学中使用思维导图的学生,在较长一段时间以后,其知识的保持时间比用死记硬背学习的学生时间要长,且知识面也比用死记硬背来学习的学生宽,解决实际问题运用起来更灵活。
三、绘制思维导图的策略
其实,绘制思维导图很简单,只需准备:一是一张白纸;二是彩色笔和铅笔;三是人的大脑;四是个人想象这四样即可,是像画画那样,在确定中央图像之后,从中心发散出的自然结构,因它使用线条、符号、词汇、图像,遵循一套简单、基本、自然、易被大脑接受的规则。具体绘制分7个步骤。
第一,从一张白纸的中心开始绘制,周围留出足够多的空白地方待用。
因为从中心开始,可以使你的思维向各个方向自由发散能更自由、更自然地表达你自己,使人的大脑思维得到更好的发散、提升,更具创意。
第二,在白纸中心用一幅图像或图画表达你的中心思想。
因为一幅图画抵得上1000个词汇,它能帮助你运用想象力,刺激你的创意性思维,图画越有趣越能使你精神集中,也越能使大脑兴奋,还能强化记忆。
第三,尽可能使用各种颜色。
因为颜色和图像一样能让你的大脑兴奋。颜色能够给你的思维导图增添跳跃感和生命力,为你的创造性思维增添巨大的能量,还可增添乐趣。
第四,将中心图像和主要分支连接起来,然后把主要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再把三级分支和二级分支连接起来,依此类推。
我们的大脑是通过联想来思维的,如果把分支连接起来,会更容易地理解和记住许多东西,同时也创建了你的思维的基本结构。其实,这和自然界中大树的形状极为相似,树枝从主干生出,向四面八方发散,假如大树的主干和主要分支、或分支与更小的分支断裂,那么这棵树肯定出问题,人的思维也难以延续。
第五,让思维导图的分支自然弯曲而不是像一条直线。
因为人的大脑会对直线感到厌烦。美丽的曲线和分支就像大树的枝叉一样,更能吸引眼球。
第六,在每条线上使用一个关键词。
因为单个的词汇使思维导图更具有力量和灵活性。每一个词汇和图形都像一个母体,繁殖出与它自己相关的、互相联系的一系列“子代”。当使用单个关键词时,每一个词都更加自由,因此也更有助于新想法的产生。而短语和句子却容易扼杀这种创意的火花。标明关键词的思维导图就像有灵活关节的手,而写满短语或句子的思维导图,就像手被固定在僵硬的木板上一样!
第七,自始至终使用图形。
因为运用图像、线条、色彩、关键词等要素,把大量枯燥的文字资料或大堆纷繁复杂的思路和线索,整理成为一目了然、重点突出的放射状导图,能帮助思维和记忆,让我们的大脑能更有效的吸收和消化!
当然,绘制思维导图有几点小技巧需要提醒:一是纸张应横着放。因为人类两眼是横向水平分布的,观察物体或视像时横长竖短更符合人类视野规律,正如看电影时大多数屏幕都是横长竖短这样设计的;二是在主要线条的每一个分支上,用大号字清楚地标上关键词,当你一想到这个概念时,这些关键词便立刻从大脑里跳出来;三是运用想象力,不断进行多次修改;四是在每一个关键词旁边,画一个能够代表它、解释它的图形或符号;五是用联想使这幅图得到扩展;六是根据个人的联想和创意,从每一个关键词上发散出更多的分支,分支的数量可以是无数个。
四、反思“思维导图在数学上的应用”
两年多来,我校通过运用思维导图与小学数学课程教学整合的实践,指导学生遵循“理解知识——绘制导图——应用导图——反复修改”,以此探究一种高效性的教学模式,力求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知识结构,提高学生发散性思维和创造力有了明显的成效。但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思维导图的效力,尤其是如何在常规课堂上普及使用,仍在不断探索阶段。但我相信,只要我们以积极的心态努力钻研,勇于改革创新,小学数学教学必将迎来一次新的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