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中学作文的教与学
2015-11-18彭限娇
彭限娇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学的成败,与作文教学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农村中学由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等诸方面原因,普遍存在作文教学水平比城市中学较低的现象。如何才能更好地改变这一现象以提高农村中学作文教学的水平呢?针对这一问题,本人根据农村中学的特点,并结合自己多年农村中学任教的实践经验,谈谈自己的几点见解。
第一,指导学生体验生活,注重写作素材积累。
苏轼主张:“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鲁迅先生也说过:“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这都说明积累在作文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同学提笔作文,左右逢源,信手拈来,一气呵成,大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之势,究其原因,便是在积累上下过功夫,材料储备丰富。不少同学写作苦于无言,只好“望题兴叹”,其根本原因是缺乏素材,腹中空空。事实确实如此,学生记忆仓库里贮存的素材的多寡,很大程度上关系到其作文水平的高低。即使其有很高的写作技巧,也会“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可见,平时积累写作素材是多么重要!
那么,要如何才能更好地积累写作材料呢?
首先,可写日记积累。农村学生虽然不比城市人,见多识广,但其也自有玩乐的地方。上树摘果、下河摸鱼、养鸭、赶羊等都会给他们带来深切的感受。这些,如果不去留意、思考、记忆,也许就一晃而过了。因此,在教学中,语文老师应鼓励和引导他们去体验生活,积极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农活,然后记录下来。比如,第一次学炒菜、做饭,里边有自己从不懂到学会的认识过程,有很多感受、体验等,把这些记下来。或者自己特别地想念在外打工的父母,就这一心理活动写成日记。除此之外,还可以写每天的所见所闻。
其次,可读书积累。加强课内外阅读,让学生获取大量的素材除了掌握教材里的范文外,还要求学生多去借阅古今中外名著,在阅读中感受、欣赏,领略其意境,开阔视野,陶冶情操,吸取知识,广泛收集材料,为写作做准备。
再次,可活动积累。利用黑板一角,每天让学生轮流写一条名言警句,利用课前几分钟进行“成语接龙”竞赛等,让学生在竞赛中积累词汇,也是积累写作素材的一种好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良好习惯,引导学生勤写观察笔记,多做读书笔记,把平时看到的现象、读到的好素材、感受到的思想火花都记录下来,让它成为自己写作的“源头活水”,学会迁移,并运用到作文中去,作文时就会有话可说。
第二,排除学生畏难情绪,有机指导写作方法。
生活当中,同学之中在一起有说不完、道不尽的话语,但一提笔,就觉得没什么可写,甚至对作文有畏惧感,以为作文是件非同一般的事情,这时,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应当让学生懂得,作文不是要用华丽的词藻、也不是要编造重大或离奇的事件。作文不过是用笔来说话,用流畅的语言来写自己熟悉的事件以及自己真实的思想感情。
学生作文中,消除了“茶壶里煮饺子,有货(话)倒(道)不出”的问题,这时我们老师还要教会学生具体的写作方法。比如,选择什么文体、如何拟题、如何开头、如何行文、如何结尾等等,使一篇文章有血有肉,有头有尾。
第三,积极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创设情境其实就是引导学生投入学习。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走进某些情境,去体会生活的美好与丰富,进而形成独特的感受,激发写作欲望。在这点上,农村学校有着自己的优势,教师可以根据学生所处的环境挖掘教学资源。比如,优美的自然风光、田间地头的丰收景象、放牛牧羊的生活感受、淳朴好客的乡风、繁忙的赶集、热闹的祭祖场景……这一切都烙上农村的印记,能给农村孩子美的熏陶,奠定他们抒写真善美的基础。
第四,加强平时习作训练,提高学生思维能力。
作文教学是语言和思维的综合训练,而农村作文训练依旧是重语言轻思维的训练,从语言到语言,致使学生思路闭塞,习惯移花接木,依葫芦画瓢,习作从形式到内容都是千篇一律。
为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些形式活泼的作文训练,其中,想象作文和续写作文就是能使学生思维充分展开的习作训练方式。如九年级教材写作训练《描绘二十年后的家乡》,要求学生想象二十年后我们家乡发生的深刻变化。这时学生就会展开想象的翅膀,尽情地飞翔,描绘出他们未来美丽的家园。他们在自身的成长写到家乡环境的变化,由家乡的变化写到自己对家乡的贡献……这样,我们就成功地拓展了学生的想象能力,也培养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独创性,为提高学生的习作质量拓宽了道路。
第五,遵循规律善于激励,树立学生写作自信心。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你想让孩子成为啥样的人,他就能成为啥样的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这话意思是说,作为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肯定,孩子就能够按照你激励的方向努力,这样就能更接近你的期望。反之,过多的批评和指责则会打击孩子的积极性,形成自卑的人格,不利于孩子的发展。作文教学也是这样。
写作基础较薄弱的农村孩子,本身对写作缺乏信心,更需要教师的鼓励。作为教师,遵循教育规律,理性地看待学生,杜绝揠苗助长的行为,才能让孩子对作文产生兴趣,乐于写作文。另外,要想让孩子爱上作文,还要善于发现孩子作文中的闪光点,不失时机地进行表扬。当作文离题时,也许孩子的语言还有值得称道的地方;当语言不够流畅时,它的情感可能有打动人的地方。我们要抓住这些可以表扬的細节,对学生进行激励,让他们鼓足写作的信心,扬长避短,一步一个脚印地前进,最终写出好的作文来。
总之,我们要从农村中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农村孩子的特点,帮助他们养成留心观察、注意积累、勤于练笔等良好习惯,指导他们把生活实践、乡土题材与阅读和写作知识紧密联系起来,促使他们逐渐地爱上写作文、会写作文、写好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