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绦虫和鸡痘引起产蛋不上高峰的病例分析
2015-11-18张志刚
张志刚
(涿州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北涿州072750)
保定市某县鸡场报告了一例产蛋鸡发病的案例。经流行病学调查、病理解剖和实验室诊断,最后判断为一起绦虫和鸡痘所引起产蛋鸡抗体水平低下导致的零星死亡和产蛋率低的病例。
1 临床症状
存栏蛋鸡5000 只,210日龄,产蛋率为80%,自开产到送实验室检测,产蛋率从来没有上过高峰,最高达85%。鸡群无显著发病症状,主要表现为软壳蛋较多,5000 只鸡每天能检出30 枚左右软壳蛋,从开产开始一直存在,调整日粮和增加钙的比例并不见效果。送检前三天,鸡群发现有鸡痘,产蛋率下降到80%,使用抗病毒药物均不见效果。
2 免疫程序
产前禽流感H9、禽流感H5 油苗均免疫3次,产蛋后免疫流感H5N1-6-7,每两个月免疫一次新城疫组织苗,最近一次是在发病前28 天,用新城疫IV 系全群饮水免疫。
3 病理剖检
剖检3 只发病鸡主要表现为:鸡冠上均有鸡痘结节;肝脏发黄、肿大、易碎、有大量不规则坏死灶;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肠道内均有大量绦虫,小肠肠壁上可见白色坏死点和结节;输卵管易碎,内有软壳蛋,腹部脂肪堆积较多。
4 实验室诊断
4.1 检测新城疫和禽流感抗体水平
随机采集15 枚鸡蛋,分离蛋清和蛋黄,取蛋黄检测,采用正向间接血凝和血凝抑制试验的方法检测新城疫、禽流感H9、H5Re-4、H5Re-6、H5Re-7 抗体水平,具体数据见表1。
4.2 细菌分离鉴定
无菌采集发病鸡心、肝、脾等病变组织,将上述组织接种与血平板培养基上,37℃培养24 小时后观察结果,分离出带有溶血环的细菌,镜检发现为短杆菌。
4.3 诊断结果分析及建议
从以上检测结果可分析出,鸡群发病主要是绦虫混感鸡痘和细菌性疾病而导致。建议该养殖场以驱虫治疗为主,调整日粮营养水平,补肝,待鸡群完全恢复后,再做免疫。同时注意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根据天气情况,调整好鸡舍内环境温度,保持良好通风,特别要注意在疾病多发季节做好疾病预防工作。
表1 抗体检测结果
5 案例分析
绦虫为白色、扁平、带状而分节的蠕虫,幼虫在50日龄开始形成,180 天后形成成虫,在这个日龄以后绦虫在体内的破坏和影响力是非常强的,首先虫体在机体内吸收养份和破坏肠道正常的消化吸收功能,造成鸡的营养流失,从而鸡产生隔蛋和蛋质低下的现象。绦虫在体内长期寄生,会严重影响疫苗免疫时抗体的产生,使鸡群易感染细菌和其他疾病,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对于绦虫采取合理的措施能起到很好的效果,经常清扫鸡舍,及时清除鸡粪,做好防蝇灭虫工作;幼鸡与成鸡分开饲养,最后采用全进全出制;制止和控制中间宿主的孳生,饲料中添加环保型添加剂;定期进行药物驱虫,在60日龄和120日龄各预防性驱虫一次。
仔细观察鸡群可见粪便较稀,粪便里有白色的小结节,这是在提醒饲养管理员应该使用驱虫药了,要尽可能地避免因一个小小的失误而导致一系列的恶性的连锁反应。
剖检图片
鸡冠有鸡痘结节
肝肿发黄、肿大、易碎
绦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