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综合护理效果分析
2015-11-18刘敏
刘敏
(郸城县人民医院 感染科 河南 周口 477150)
麻疹是一种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多在冬春季节发病,好发于儿童,由麻疹病毒侵袭机体触发,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鼻咽部的卡他症状、眼结膜充血及口腔的麻疹黏膜斑[1],若病情严重,细菌会趁虚而入,病灶则会累积其他器官,易引发肺炎、喉、气管、支气管炎、心肌炎、结核病等并发症。综合护理(comprehensive nursing care,CNC)是一种新型的护理工作方式和理念,它在综合责任制护理和小组护理的基础上,以护理程序为工作模式,全方位地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本文于2013年1至12月期间,对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20 例符合纳入标准的麻疹患儿提供综合护理,旨在探究综合护理对于麻疹合并肺炎患儿的干预效果,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儿科学》[2]中的相关规定作为研究对象的纳入标准,选择郸城县人民医院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40 例患儿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28 例,女性患儿12 例;年龄2 个月~4 岁,平均年龄(2±1.4)岁;患病时长3 ~21 d,平均病程(10 ±2.5)d。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护理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接受相同的医疗处置:①抗病毒、抗菌治疗;②降温处理;③对症治疗。试验组患儿在常规护理的同时接受综合护理照护。①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介绍该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特点、症状、体征、处理方式和预后,因麻疹系传染性疾病,指导其做好消毒隔离防御措施,预防继发感染。②感染防御。从管理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及保护易感人群三方面加以落实。③降温护理。严密监测体温,观察热型,遵医嘱给予降温处置。当患儿处于高热时需考虑透疹的风险,宜多饮水、给予适量退热剂及物理降温,禁用冷敷及酒精擦浴[3],将温度控制在38.0 ~38.5 ℃[4]。④口腔护理。患儿口腔长有麻疹黏膜斑,应注意保持清洁、舒适,预防炎症的发生,同时遵医嘱给予生理盐水或硼酸溶液洗漱。⑤皮肤观察。麻疹患儿的典型症状之一就是皮疹,注意观察和评估皮疹的颜色、数量及变化,这也是判定病情及麻疹预后情况的标准。⑥雾化吸入。采用雾化吸入的方式,在雾化液中加入痰液稀释剂,通过面罩方式给予,一般1 个疗程以2 ~4 d 为宜。为增加疗效,可在做雾化的同时给予拍背,将五指弯曲并拢,借助手腕的力量,自下而上、由外向里的叩击患儿胸壁。如果排痰无效,可给予患儿体位引流改善疗效。干预1 个周后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
1.3 评价方法 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有效,体温正常,无咳嗽症状,皮疹全部消退;有效,体温基本正常,咳嗽明显好转,皮疹大部分消退;无效,体温不正常,咳嗽症状明显,皮疹没有明显消退。总有效率为显效与有效之和。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3.0 对所得数据做统计分析,定量用均数±标准差(±s)描述,采用t 检验;定性资料用频数、百分比表述,采用χ2检验,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退热、退疹及住院时间比较 试验组退热、退疹及住院时间分别为(4.53 ±1.45)、(7.57 ±1.53)、(7.9 ±1.6)d,对照组分别为(7.21 ±1.59)、(11.23 ±1.83)、(12.3 ±1.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3 讨论
肺炎是麻疹患儿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其并发的心力衰竭亦是导致麻疹患儿死亡的主要原因。除此之外,社区获得性肺炎也是危险因素之一,经流行病学调研,其主要的病原体有支原体、革兰阳性球菌[5]。故临床上也应注意加强抗感染、改变治疗和护理方式,从而改善患儿预后和照护结局。
此次科研设计中,参与实验的患儿数量较少,说服力相对较低。并且,此次研究仅探讨了治疗效果及退热、退疹、住院时间,对进一步推进综合护理干预尚缺乏充分的实证依据,建议将住院满意度等软项指标纳入衡量评价体系。对于下一步的研究,可将综合护理与责任制护理、小组护理等护理工作制度结合,比较多种工作模式的干预效果。
[1]崔焱.儿科护理学[M].第4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78-279.
[2]沈晓明,王卫平.儿科学[M].第7 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88-189.
[3]王银双,杨春莉.麻疹合并肺炎患儿发热期的护理[J].实用心脑肺血管杂志,2011,5(19):860.
[4]董晓茜,王佩,轧春妹.小儿麻疹合并肺炎的护理[J].中华临床医护,2011,8(7):21-22.
[5]罗如平,刘静,牟钢,等.麻疹并重症肺炎病原菌分析及治疗对策[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08,7(2):99-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