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生繁殖型板栗林改造技术研究
2015-11-18陈景震李培旺张良波李昌珠
陈景震, 皮 兵, 李培旺, 李 力, 张良波, 李昌珠
(1.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2.湖南省生物柴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04)
实生繁殖型板栗林改造技术研究
陈景震1,2, 皮 兵1,2, 李培旺1,2, 李 力1,2, 张良波1, 李昌珠1
(1.湖南省林业科学院, 湖南 长沙 410004; 2.湖南省生物柴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湖南 长沙 410004)
结合湖南实生繁殖型板栗低产林成因,通过良种改造和改善种植密度两方面入手对其进行改造示范。结果表明,选育的新品种板栗7号、板栗8号、板栗9号和板栗11号单位冠幅面积产量都较对照铁粒头有较大提高,其中板栗7号单位冠幅面积产量最高,达到了502g/m2,增产幅度达到了40%,其他几个品种增幅保持在20%~30%之间,板栗8号平均冠幅面积最小,而且植株间变化差异不大,板栗7号单位冠幅果实个数最高,达到了17个,但是坚果单果质量稍小一些,约12g左右,板栗9号和板栗11号单位冠幅面积果实个数较少,但是坚果单果质量较大,达到了14g左右,植株间的差异也不明显;板栗林在密度改善方面以密度3m×4m为主进行疏伐。
板栗; 低产林; 改造; 研究
板栗(CastaneamollissimaBlume)是我国重要的木本粮食作物之一,其耐干旱、瘠薄,素有“铁杆庄稼”的称誉[1]。我国是世界第一大板栗生产国和消费国,板栗品种资源极其丰富,板栗品种达300余个,在全国20余个省(市)均有栽培,分布极广[2-4]。
湖南省是重要的板栗产区之一,湖南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非常适合板栗的种植。自20世纪80年代末以来,湖南省及其周边板栗生产发展迅猛,年平均种植面积以20%~25%的速度增长[5]。据湖南农业年鉴统计,湖南栽培面积曾经高达8.10万hm2(约110万亩,2002年),总产量已超过6万t,成为全省的第2大果品[6-7]。20世纪80~90年代板栗的迅猛发展,促进了湖南板栗产业的壮大,但是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板栗树多种植在瘠薄的丘陵山地,种植密度过大,良种苗木不能及时推广,导致劣质苗木多,从而形成了大面积的低产林[8-10]。
目前在湖南主要存在实生繁殖型和郁闭密植型[11-13]两种类型的低产林。实生繁殖型是实生苗和嫁接苗混杂的品种,苗木良种少、劣质多;郁闭密植型板栗,其种植密度多为2m×2m和2m×3 m,大枝直立生长,内堂光秃[14]。在湖南这两种类型低产林通常同时存在,鉴于低产林成林的原因,通过实施良种改造和改善种植密度来进行改造。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02—2005年通过对湖南本地板栗调查选优,选择出11个具有地方特色的优良品种,于2006年在浏阳永安开展品比试验,砧木为铁粒头,通过高接进行改良,选择出4个优良品种(2个早熟品种和2个晚熟品种),2010年开展小规模高接改良对比试验,对照为铁粒头。4个新品种特性如下:
板栗7号: 属于中晚熟品种,丰产稳定性好,抗病性强,产量380kg/667m2左右。
板栗8号: 属于早熟品种,果大,产量250 kg/667m2左右。
板栗9号: 该品种属于早熟品种,果较大,产量290kg/667m2左右。
板栗11号: 该品种属于晚熟品种,适应性强,产量较高,一般为308kg/667m2左右。
1.2 方法
实生繁殖型低产林的改造是通过良种改造和间伐两种方法进行,高改优良品种选用板栗7号,板栗8号,板栗9号和板栗11号,密度2m×3m,每个品种高改示范667m2,对照为铁粒头;通过间伐方式对密度2m×2m和2m×3m的板栗林,改造为密度3m×4m和4m×4m的试验地,改造示范667m2,同时选择密度2m×3m和3m×3m试验地作为对照。田间管理按照湖南省板栗园月管理历进行。
平均冠幅面积: 测量每个品种南北冠幅和东西冠幅,冠幅面积=南北冠幅×东西冠幅,并求平均值;
坚果单果质量:每株品种随机选择50个球苞,坚果质量/坚果个数;
单位冠幅面积产量=单位冠幅面积果实个数×果实单果质量×出实率[15];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优良品种高接产量对比研究
通过表1可知,在同一栽培条件下,进行改良的品种单位冠幅面积产量较铁粒头都有较大的提高,板栗7号单位冠幅面积产量达到了502g/m2,增产幅度达到了40%,其他几个品种通过高接之后产量也相应有所提高,幅度保持在20%~30%之间,参加试验的品种中板栗8号平均冠幅面积最小,而且植株间变化差异不大,在单位冠幅果实个数方面,板栗7号品种最高,达到了17个,但是坚果单果质量稍小一些,约12g左右,板栗9号和板栗11号单位冠幅面积果实个数较少,但是坚果单果质量较大,达到了14g左右,植株间的差异也不明显。通过分析,新选育的板栗品种产量较铁粒头有较大提高,坚果单果质量也表现比较突出。
表1 不同板栗优良种质高接特性对比Tab.1 Comparisonofhigh-graftingcharacteristicsofdifferentchestnut品种平均冠幅面积(m2)单位冠幅面积果实个数(个)坚果单果质量(g)单位冠幅面积产量(g/m2)均值标准差方差均值标准差方差均值标准差方差均值标准差方差板栗7号11.041.913.66175.002512.991.071.145502.9711.86140.76板栗8号8.431.011.02121.00112.930.060.003366.5112.66160.40板栗9号11.421.361.85124.512014.130.390.153446.1459.893587.36板栗11号10.901.381.91124.361914.190.750.561435.7689.417993.64铁粒头10.371.031.08141.00111.810.710.505357.6825.42645.93
2.2 不同疏伐密度对板栗生长指标的影响
根据不同疏伐密度建立的小型区域化示范(以铁粒头品种为主),单位冠幅面积果实个数以密度3m×4m最高,达到了20个,密度4m×4m坚果单果质量最大,为14.19g,其次是密度3m×4m,为13.13g,密度3m×4m的板栗出实率最高,达到了36.28%(图1),而且以密度3m×4m改造的区域板栗单位冠幅面积产量也最大,达到了405.61g/m2(图2)。通过分析,在湖南丘陵地可以密度为3m×4m进行疏伐改造低产林。
图1 不同疏伐密度板栗果实各项指标变化Fig.1 Changes in dex of chestnut fruit in different thinning
图2 不同疏伐密度板栗单位冠幅面积产量变化Fig.2 Changes of the yield per unit area of the chestnut crown in different thinning
3 结论与讨论
20世纪90年代初板栗发展势头开始加快,由于思想的禁锢,在苗期种植板栗多以密度2m×2m和2m×3m为主[16],而且优良种苗及新品种得不到及时推广,导致目前板栗林出现郁闭,板栗产量急剧下降,形成低产林,栗农在种植过程中也注意到问题的严重性,然而改善种植密度进行疏伐,栗农又不能下决心去做[17-19]。本文通过改善种植密度,结合近几年选育的新品种两方面对低产林进行改良,让栗农接受低产林改造,因为良种和种植密度是影响板栗产量的重要因素,同时结合其他抚育管理措施,如:修剪、施肥等[20],可实现板栗产量进一步提升。
(1) 选育的品种板栗7号、板栗8号、板栗9号和板栗11号通过高改,产量较铁粒头有了明显的提高,其中板栗7号产量最高,达到了502g/m2,增幅达到了40%,其他几个品种增幅保持在20%~30%之间;试验板栗8号平均冠幅面积最小,而且植株间变化差异不大;在单位冠幅果实个数方面,板栗7号品种最高,达到了17个,但是坚果单果质量稍小一些,约12g左右,板栗9号和板栗11号单位冠幅面积果实个数较少,但是坚果单果质量较大,达到了14g左右,植株间的差异也不明显。
(2) 单位冠幅面积果实个数以密度3m×4m最高,达到了20个,密度4m×4m坚果单果质量最大,为14.19g,其次是密度3m×4m,为13.13g,密度3m×4m的板栗出实率最高,达到了36.28%,而且以密度3m×4m改造的区域板栗单位冠幅面积产量也最大,达到了405.61g/m2,所以疏伐密度以3m×4m为主。
[1] 刘庆博,刘俊昌. 我国出口板栗的比较优势及其影响因素探讨[J].国际贸易问题,2012(8):3-13.
[2] 高海生,常学东,蔡金星,等. 我国板栗加工产业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中国食品学报,2006(1):429-436.
[3] 孔德军. 板栗品种资源保存利用与研究[J].河北农业科学,2003(S1):51-54.
[4] 蔡荣,虢佳花,祁春节. 板栗产业发展现状、问题与对策[J].北方果树,2007(4):1-3.
[5] 邓顺权,陆仁邱,陈灿. 湖南板栗生产现状与市场研究[J].湖南林业科技,1998(3):45-47.
[6] 湖南板栗品种资源考察报告[J].湖南林业科技,1984(1):1-7.
[7] 钟伟宏. 板栗低产林改造途径的探讨[J].经济林研究,1991(2):88-90.
[8] 赵树慎,沈宝莲,孙镇国,等.板栗低产林改造试验研究[J].云南林业科技,1992(3):41-46.
[9] 唐时俊,李昌珠,王晓明,等. 湖南板栗良种区域化栽培试验简报[J]. 经济林研究,1993(S1):223-224.
[10] 张琰. 信阳板栗低产林综合改造技术的研究[J].河南林业科技,2003(3):5-6,11.
[11] 曹阳,陈建华,李昌珠. 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与经济效益分析[J].经济林研究,2003(3):44-45,61.
[12] 肖正东,宣善平. 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J].经济林研究,1995(1):29-31.
[13] 陈云龙,叶浩然,徐永星,等. 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探讨及经济效益分析[J].经济林研究,2007(1):42-45,74.
[14] 陈秀坤,施康,左振琴,等. 板栗低产林改造技术[J].国土绿化,2007(10):53.
[15] 王广鹏,刘庆香,孔德军. 板栗主要园艺性状与单株产量的通径分析[J].河北农业科学,2004,3(8):60-62.
[16] 张楠,易桂林,何兴炳,等. 板栗低产林丰产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学,2009(4):78-79.
[17] 姜廷玉,杨丹,姜树忠. 栗树高接换头技术[J].北方果树,2009(6):34-35.
[18] 张天勇. 板栗低产林高接换优改造技术试验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13(6):41-42.
[19] 李小莲. 板栗低产林嫁接换冠成效的初步研究[J].绿色科技,2014(9):89-91.
[20] 潘斌,黄河,梁玖华. 板栗低产林改造及增产途径试验[J].贵州林业科技,2013(3):27-31.
Studyontransformationtechnologyforchestnutforestofseedlingpropagationtype
CHEN Jingzhen1,2, PI Bing1,2, LI Peiwang1,2, LI Li1,2,ZHANG Liangbo1, LI Changzhu1
(1.Hunan Academy of Forestry, Changsha 410004, China;2.Hunan Engineering Research Center for Biodiosel, Changsha 410004,China)
Combining with the causes of low yield chestnut forest of seedling propagation type in Hunan, we expounds two aspects of solution with varieties and planting density improvement.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per unit crown area production of new breeding varieties of Chinese chestnut 7, 8, 9 and 11 are improved greatly than the Tielitou, Chinese chestnut 7 is the highest yield with 502g/m2and increased by 40%, other varieties of increased between 20% and 30%. The crown average area of Chinese chestnut 8 is the smallest, and the variances among individuals are small. The fruit number of Chinese chestnut 7 per unit crown area is highest (up to 17), while per fruit weight is smaller (about 12g). The fruit number of Chinese chestnut 9 and 11 per unit crown area are small, but per fruit weight are bigger (up to 14g). Chestnut forest density should be with 3m×4m for thinning.
Chestnut; low-yield forest; transformation; research
2015-04-20
长沙市科技攻关资金专项(k1307143-21)。
陈景震(1982-),男,山东省泗水县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能源植物及经济林栽培育种。
S 664.2
A
1003 — 5710(2015)03 — 0032 — 03
10. 3969/j. issn. 1003 — 5710. 2015. 03. 008
(文字编校:龚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