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制造业革命绝不仅仅是几个概念它即将颠覆全球竞争格局

2015-11-18蔡文龙

中国机电工业 2015年3期
关键词:标准化制造业革命

文|蔡文龙

制造业革命绝不仅仅是几个概念它即将颠覆全球竞争格局

文|蔡文龙

·这轮制造业革命,其核心是制造业的“互联网”化。

·互联网化的制造业控制权将是标准制定权,掌握标准制定权意味着主导了未来的制造业。

·新制造业革命,技术的作用将大大超过资本的作用。

·自主研发将是未来新技术获取的主要途径,也是本国自主标准定制权的有力保障。

背景

1、发达国家加紧布局高端制造业

2008年金融危机以后,发达国家开始重新重视制造业领域。德国、美国等一系列老牌制造业强国纷纷将发展高端制造业定为其国家战略,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的资助计划和研究项目,以支持未来制造业的发展。

在德国2010年公布的《高科技战略2020》中,提出了一系列促进制造业发展的创新政策。为使该战略得到具体落实,2012年德国政府又公布题为《十大未来项目》的跨政府部门的联合行动计划,并决定在2012~2015年间向十大项目资助84 亿欧元,推动被称为“工业4.0”的未来项目。

2009年4月,美国总统的奥巴马发表演讲,提出将重振制造业作为美国经济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同年12月,美国政府出台《重振美国制造业框架》,成为美国发展制造业的战略指引。2011年,美国正式启动“先进制造伙伴计划”,旨在加快抢占21世纪先进制造业制高点。2012年更进一步推出“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计划”,通过积极政策,鼓励制造企业回归美国本土。

2、制造业的互联网化

尽管世界各国对于这一轮制造业革命具有不同的表述,其核心内容实质上是一致的,即制造业的互联网化。这不仅意味着将信息化设备普及到工厂和产品中,并且运用互联网思维改革现代制造业的模式。

从内容上看,制造业互联网化意味着工业生产全领域的数字化集成。未来制造业工厂将采用全面数字化的运作方式,通过设备和产品的智能化设计,人、机器和资源将如社交网络那样自然地相互交流。智能产品可以直接告诉工厂其生产所需要的细节参数和用途,而无需工人对生产设备进行调整。此外,在生产性服务领域,如在产品开发、产品物流和售后服务中,人们不仅可以对智能产品在各个环节的每个细节上溯查询,或者对正在生产中的产品进行临时改动,也可以通过大数据分析,优化产品的生产和决策。

这种未来的生产方式预计将带来巨大的商业优势和经济价值。首先,标准化和信息化的生产允许产品在设计、规划、制造、运营等方面加入个性化选择,在生产一次性或小批量定制产品的同时,仍然具有跟大规模生产相近的成本。其次,动态地、智能化的生产流程让生产活动更具有灵活性,使得生产线上的产品在最后一分钟的变化成为可能。再次,基于生产设备的标准化,通过合理的计算规划,可以充分利用设备闲置产能,既优化了设备利用效率又降低了设备闲置的能耗。最后,未来的生产方式意味着新的商业模式和商业机会的产生 。

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致力于将新制造业革命作为其解决当前经济和社会问题的重要手段。新的生产方式意味着新的工作方式,通过工厂的智能化,传统工人的体力劳动部分将大大减少,这将有利于发达国家改变其就业政策,解决老龄化问题。更高程度的设备和资源利用效率将大大降低单位产品的能耗,缓解经济增长中的资源能源压力。此外,新的生产方式可以预见将大大降低产品生产环节的劳动力需求,这意味着当前发展中国家的制造业劳动力成本优势将不再显著,发达国家可以在较高工资水平的基础上,重新占据制造业优势。

制造业革命的核心趋势

制造业革命已成为当前全球经济的一个重大趋势,这一趋势的背后不仅仅是技术的进步,更涉及到了全球经济体系和战略的调整重构。随着制造业革命的不断扩张和深化,这一趋势的影响正在不断凸显。从当前来看,制造业革命将带来三大核心趋势。

1、消费市场

消费市场将是这次制造业革命的核心目标。在过去的全球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的制造业流出主要是在消费品生产领域。因此,今天发达国家的制造业革命将大量对消费品生产领域进行冲击,实质上是发达国家利用先进技术对发展中国家低廉的劳动力制造成本进行挑战。从技术层面上也可以明显看出,新制造业革命所强调的个性化的、灵活的生产方式将在消费品制造领域带来强大的竞争优势。相反,在工厂的建设上,则强调了标准化,这充分表明了新增产能的规划主要是面向消费品市场的。更重要的是,制造业革命不仅涵盖了工厂,更扩展到了对包括生产性服务业在内的整个商品价值链的管理。将制造优势通过产品的价值链向上下游产业传导,在完成对产品精细控制的同时,也对上下游产业完成了控制整合。综合来看,这次制造业革命的核心目标就是对消费品市场的控制。

2、标准制定

标准制定将是主导这次制造业革命的核心手段。对于互联网企业而言,标准制定权意味着巨大的市场控制力,拥有标准制定权的企业可以轻易地利用标准排除对手,获得市场控制力。如微软公司的windows,谷歌公司的android,苹果公司的ios一样,拥有标准制定权的公司可以通过业务打包、技术壁垒、价格歧视等手段有力打击竞争对手。而在此次制造业革命中,制造业的互联网化将互联网企业的这一特征引入了制造业中,甚至犹有过之。工厂和整个商品价值链的数字化整合其基础就是标准化。而标准化的效率则必须基于标准的普适性。这就使得推行制造业革命的国家,必须尽快完成本国标准化的统一,然后尽可能地抢占外国市场,将国家标准上升为国际标准。因此,互联网化的制造业控制权核心将是标准制定权,大量小型的企业将不得不依附于少数具有标准制定权的大企业。掌握标准制定权意味着主导了未来的制造业。

3、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将是这次制造业革命的核心保障。大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将贯穿这次制造业革命的各个方面。对于大数据的使用安全性已经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研究,从目前看来,大数据技术在信息安全方面远不成熟,需要大量的时间来完善 。另一方面,智能化设备的安全性也是必须要关注的问题,与传统的工人操控不同,智能化设备可以通过数据进行操控。如果对数据的安全性无法解决,那么数据安全将直接威胁现实安全。换而言之,一次计算机病毒的爆发就可能会完全瘫痪一个国家的工业体系,造成远比地震、洪水更为严重的损失。因此,在此次制造业革命中,必须将数据安全的建设放在核心地位。

我国的战略选择

对于我国而言,能否把握这次制造业革命的机会,将是决定我国未来中长期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发达国家凭借其领先的技术实力,在这次制造业革命中已占据了许多优势,进一步地加快我国制造业的产业技术升级尤为重要 。然而,把握这次革命的机会,不仅仅需要在技术上对发达国家进行赶超,更重要的是完成对技术革命的战略调整。

1、以消费主导创造工业转型升级的市场空间

新制造业革命并不强调产能的单纯扩张,而是对生产的质量、能耗、效率等方面进行提高。与传统投资主导的工业增长模式不同,新制造业革命通过对现有产能的技术改造和潜能挖掘就可以有效提高生产效率,技术的作用将大大超过资本的作用。因此,传统的依靠大规模投资的工业发展模式将被淘汰。

市场空间不足正在成为我国参与制造业革命的重要瓶颈。消费品市场尤其是定制化商品市场将是新制造业的重要发展领域。在发达国家,居民具有很强的消费能力,定制化商品的市场非常广阔。然而我国居民消费长期压抑,导致了居民消费难以升级,对定制化商品的需求并不大。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在制造业革命中的发展。

因此,在这次制造业革命中,应确立消费主导的工业发展战略。通过扩大居民的消费能力,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创造一个巨大的高端消费品需求市场,为工业的转型升级带来市场空间,以市场需求推动工业发展。

2、以深化市场改革推进企业创新发展

企业的创新能力将直接决定制造业革命的成败。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创新能力严重不足,这一方面是与我国的技术不足有关,另一方面,则是创新的制度框架的缺位。由于技术服务业和支持创新活动的中介体系不足,我国的初创企业不得不面临较发达国家更高的风险和创新成本。而在知识产权保护等经济基础制度上,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不足,客观上也造成了创新的困难。解决创新能力的问题,不仅需要加大在技术方面的投入,更重要的是在制度上构建完善的创新生态。

中小型企业将是未来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关键。在制造业革命中,规模化正逐渐被个性化所取代,这表明大企业的规模化优势将逐渐弱化,创新活动将转向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相比,中小企业发展往往存在融资难、扩张缓慢和抗风险能力差等问题。这就要求政府和金融业应加大力度推进中小企业发展。在采用税收政策、后补贴政策、奖励政策等方式鼓励中小企业创新的同时,加快金融业改革,稳步改善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提高创新能力还应打破市场中的制度壁垒。创新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对资源要素的重新整合利用,因此,资源要素的自由流动是创新的前提条件。创新需要通过市场以消化创新成本获得创新利润,通常来说,更大的市场规模将有利于提高创新产品的销量和利润,使得创新行为更有吸引力以及可持续性。打破市场中人为设置的制度壁垒将有效地支持创新。

3、以自主技术研发布局全球工业主导体系

自主的标准制定权是主导这次制造业革命的前提条件。随着各国标准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技术引进的优势将逐渐减弱,而技术的自主研发将成为获取先进技术的主要途径。过去的技术引进可以通过进口国外生产设备,市场换技术等方式获得外国先进技术。未来,这些技术引进手段将同时引进他国的技术标准,实质上意味着自主标准制定权的丧失,使得本国产业最终不得不成为外国制造业体系的附庸。因此,自主技术研发将是未来新技术获取的主要途径,也是本国自主标准制定权的有力保障。

建立标准化的技术体系需要政府发挥主导作用。此次制造业革命所要求的标准化并不是某个行业的标准化或是某个地区的标准化,而是整个社会全部产业的标准化。如此庞大的标准化体系不是几个大型企业或是地方政府可以完成的,必须建立全国全行业的规划。从当前看,完成互联网和制造业的标准化对接仍然需要长期的工作和大量的研究。而政府应当在其中起到主导作用,并将标准化建设视为其经济工作的基本任务。

发挥我国的市场和成本优势,参与全球制造业标准制定。在此次制造业革命中,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正致力于通过其技术优势构建新的全球制造业体系。应对这一趋势,我国应积极参与新的制造业体系构建,一方面加快技术研发的速度,拉进与发达国家的距离,另一方面发挥我国传统的成本优势和市场规模优势,参与全球制造业标准的制定,以市场换标准权。

4、以政府转型构建新制造业革命的制度环境

转变工业发展模式需要依靠政府转型。在传统的工业发展中,地方政府竞争模式无疑占据了很大的比重。这种分散化的投资行为不仅带来了产能过剩和资源环境的严峻压力,从当前来看,也不适应制造业革命技术和市场导向的趋势。如果地方政府继续依靠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土地补贴等传统手段吸纳投资,即使在当前可以提高经济规模,随着技术革命的深化,这部分经济规模将快速变成落后产能,成为经济转型沉重的包袱。

建设新型制造业需要加强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作为重要的国家战略,德国、美国先后设立了政府主导的专业部门,用于推动制造业革命的深化。对于我国而言,推动制造业革命需要大量的政府工作。在建设消费市场、建立国家标准化体系和数据安全体系等重大问题上,更需要中央尽快出台国家层面的统筹规划。转变和改造我国的传统制造业将是一个巨大的工程,只有在制造业革命中立足长期、率先布局才可以保障制造业的平稳转型。

工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将是未来政府建设的重要任务。新制造业革命不仅仅意味着对工业企业的改造,更意味着对全社会的工业基础设施的完善升级。制造业的互联网化对全社会的工业基础设施提出了更多要求,比如工厂的宽带接入,公路的信息化改造,电网和能源系统的智能化建设等等。对全社会基础设施的改造几乎无法由企业承担,必须依靠政府主导。这些工业基础设施的建设不仅可以在未来创造大量的投资机会,并且可以预见将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作者单位: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

猜你喜欢

标准化制造业革命
《大众标准化》2022年征稿启事
冰雪制造业的鲁企担当
标准化简述
喜看新中国七十年突飞猛进的制造业
党支部基本组织制度标准化“三字诀”工作法
中国的出行革命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2014上海民营制造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