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一本书相遇(外一篇)
2015-11-18李红
李红
与一本书相遇(外一篇)
李红
这是一次盛大的心灵的宴会。在伍尔芙的《海浪》里,在马尔克斯的《霍乱时期的爱情》、《枯枝败叶》里,我自由自在地踱着步,或激动,或战栗。它们是这世间灿烂无比的阳光,支撑起衰败、颓唐的生活。
与一本书相遇,其实就是与一个人相遇。在平静或无聊的日子里,享受着文字带来的快感,享受着内心涌动着的种种情愫。
甚至,所有的语言或表达都是多余的,你只消静静地捧起一本书,静静地穿行其间。之所以用“穿行”这个词,是因为每次读到喜爱的文字时,都恍惚觉得它们不是平面的、静止的,而是一片茂盛的森林。混杂在书中纵横交错的道路,让我不断地感到迟疑:哪一条通向我可以停泊的港口?
有时,隐隐约约感到在这纵横的道路中有一条道路向我敞开,完完全全属于我了,可当我要踏上它时,它却倏地一下消失了。为了掩饰内心的惶恐,我只有一本本地拼命读下去。
而每一次的阅读都是一次相遇。在夜色渐浓的黄昏里,在渐渐开始有了生气的晨曦中,为了这人海中的一次相遇,我已守候了许许多多的日与夜。一直不喜欢有些人把“阅读”写作“悦读”,它们原本就是两个不相关的词语。“阅读”带有几许神秘,几许庄重,几许遐想,甚至掺杂着几许忧伤。并非所有的阅读都与喜悦有关——如果“悦读”指的是喜悦或愉快地读书的话。因为,有些阅读,自始自终伴随着哀与伤,泪与愁,洞彻肺腑。一字之差,“悦读”降低
了阅读的层次与境界。
我在阅读中与书相遇,就像一首诗所写:“于千万人中/没有早一点也没有晚一点/刚好遇见了你。”这是怎样的心之感应?
在湖南长沙那座充满英雄气息的城市里,我遇见了“你”——《长沙保卫战》。应该说,我先是喜欢上了长沙然后才遇见你的。当地人传说,发生在1941年至1942年间的长沙保卫战,二十万将士与日军拼死血战,几乎全部阵亡。惨烈的战斗场面,令日军震撼不已。日军不由自主地向二十万守军致以军礼。
让对手都为之敬佩的军人,是一群怎样的人?
为了寻找当年长沙军人的踪影,我在当地的书城里、街角的小店里找寻着,直到遇见这本叫作《长沙保卫战》的书。
书并不厚,不足三百页,却以简洁、写实的文笔,铺陈了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
“一段时间后,团副指挥我们开始逐渐撤退。撤退中,团副曾友文在从隐蔽点出来时被日军的狙击手打中胸部,当场阵亡了。我和战士们在阵地的附近找了一个偏僻的凹陷处,将团副的尸体放入,并用薄土掩盖好。战士们围着这个简单的墓敬礼,一些战士还哭了出来。”
读着这样的文字,你是否会对那段沉陷于长沙老城中的历史,有种特殊的情感?崇敬也罢,悲怆也罢,默默地注视着这座城市的烟雨,眼中竟然有些酸痛。
“好多年了/你一直在我的伤口中幽居/我放下过天地/却从未放下过你/我生命中的千山万水/任你一一告别……”这首诗的作者仓央嘉措,一直让我揣着几分神秘、几分好奇。在长沙最大的书城帝王台图书城,我淘得了《仓央嘉措诗传》一书。正所谓“因为一首诗爱上一个人”,与其说我买的是一本书,不如说它向我打开了一扇通向另一颗心灵的窗门。与之相遇、会晤,那些滋润过西藏山山水水的诗句,此刻,正穿越遥远的时空,摇动着我被生活磨砺得日渐粗糙的神经。
更多的日子里,我貌似无所事事,百无聊赖,在某簇盛开的花朵前或某个茶馆里,消耗着时光。一张张擦肩而过的面孔,让我总是有种失魂落魄之感。不能向你倾诉心中的苦闷,不能与你面对面地相守,就像一只断了线的风筝,在莽莽苍苍的大地上,我会被一阵风吹落……
一次次,于人头攒动的街市,我东张西望,渴望与你相逢。而所有的相遇,都让我如此神往。
不敢说我一眼就看到了你,但你的确是从茫茫书海里跃到我的眼前的。这就是那本我期待已久的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对我而言,这并非是一本新书,很多年前我的书架上就摆放着这本书。也许是因为不停地搬家、迁徙,这本书莫名其妙地从书架上消失了。一直都有着再买一本《百年孤独》、再读一遍它的念头,却没有遇到。当我把它捧到手中的时候,心中忽然涌出一种满足感。
马尔克斯,这个一直生活在僻静的小城市里的、远离喧哗的沉思者、写作者,终其一生,追寻着什么?“生命中曾经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我把这本书摊开在膝盖上,慢吞吞地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着。
无所依持的心,变得充实起来。
我拨通了儿子的电话,告诉他说:“你要我买的那几本书都没有找到,但你应该读读我推荐给你的那几本书。”我说,“儿子,十四岁,你不算太小了,应该懂得一个人吃进去的是什么吐出来的就应该是什么的道理。”
读什么样的书就是和什么样的人相遇。我知道儿子听懂了我的话。
那天,一位朋友赠我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朋友即将远赴厦门,他说:“以书做纪念吧。”此时忽然想起他近段时间在微信上陆续转发的赠书谢友人的图文。原来,朋友是以这种方式告别!当书在很多人眼中变得落伍,朋友依然以自己的方式——也是我最喜欢的方式,寄予一份情感。收下,抬头望友:“你归来之日,但愿我还在这座城市。”语罢,心里湿漉漉的。我们原本生活在另一座城市,偶然在这里相逢。或许,他日朋友自远方归来时,我亦离此千里百里。“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唯此书,会让我忆起与你相遇的点点滴滴。
写书之人,爱书之人,读书之人,赠书之人。一朝相逢,便是难以挥别的离情别绪。
某日外出,得知同行的一个朋友在短短的几天时间里竟然买了好几箱子的书,心生好奇,冒昧地敲开了她的房门,看到她正津津有味地阅读《诗经里的植物》。也许,这样的书永远也不会摆到畅销书架上,但它们因了一些人的喜爱而变得珍贵无比。我还看到了被她摆放在床头上的自己无缘阅读过的书籍。
简短的交流后,心已然被牵动。虽然奔波在不同的道路上,但因了那些书,我们从陌生到熟悉,生活因此温暖了许多……
淹没于书丛中
早起,忽然感到一种说不出的饥饿。
这饥饿,不是来自肠胃的本能反应,而是来自心的深处。我被一种巨大的惶恐感所俘虏。我目光空洞,想要寻找一种可以依靠、支撑自己的东西。这东西是什么呢?四顾茫然。片刻的静默后,我很快就看到了那本不知何时丢落在窗台上的加缪的《局外人》。一页页地读下去,干瘪的神经变得丰润起来……
读书,究竟为了什么?曾无数次地这样问过自己。对于没有过多生活压力的我来说,读书是否只是为了打发无聊的时间?这个答案很快被我否定了。因为打发时间的办法有很多种,比如徒步,比如喝茶,比如滑雪,比如在歌吧里纵情欢歌。但是,一切过后,我依然可以感到一种焦灼、失落,以及精神的失衡。只有回到书中,回到细细密密的一行行文字中,那些横生在心里的蓬蓬松松的乱草才能被驱逐出去,生出一种澄澈、静远之感,平复我被生活撞击得茫然无措的心绪。
对书的依恋由来已久。只是,一年前,当我独自闯进这座叫作乌鲁木齐的城市的时候,行李中偏偏没有放进一本书。也许是我有意忽略了它。想想,在这样繁华的都市里,在这样一个书店林立的地方,何以会找不到一本书呢?再说,重新启航,我隐隐地希望着能从昔日的阅读氛围中解脱出来,换一种阅读方式。可是,还没有来得及更换这种阅读方式,我就被初来乍到的陌生感绊住了。忙于适应生活环境、工作环境,让我一时无心买书、读书。
无书可读的日子里,我试图通过手机阅读来让自己蓄积一些能量。然而,这种快餐式的阅读并没有让我安静下来,心灵时常徘徊在沉默、无奈中,找不到一个可以释放的地方。记得有天晚上我踏雪回到临时栖身的屋子里,却找不到一本可以阅读的书,犹如找不到一个可以说话的人,深深的失望感让我无法在屋内停留……
如果能有一本书,一些足以滋润心灵的文字,心情该是另一种状态。而手机片段式、零零碎碎式的阅读,常常会无端消耗一个人的阅读热望。我本能地开始远离手机阅读这
种阅读方式。
无独有偶,与一位朋友无意中说起手机阅读与手捧一本书阅读的不同体验时,他深有同感地告诉我说,如果让阅读淹没在手机中,也许是对阅读的一种损伤。
虽然手机可以为我们带来海量的信息,可以满足一时的阅读欲望,可是,我们能通过手机完整地阅读一本世界名著吗?能通过手机阅读来获取那些需要反复研读的深奥的专业技术知识吗?真正的阅读,应是通过一本本书来完成的。无论是在热闹的人群里,还是独自蜗居,有书作伴,心自淡泊、纯净。正所谓“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
还好,我供职于一家文化单位,总能找到几本书。可是,这些书很快就又被我搁下了,它们大都不是我喜欢的文字。如果说朋友相交有气场的话,读书也是要有气场的,并不是所有的书都适合你。只有读自己喜欢的文字,才是一种享受。像刚刚推出的2014年度“十大好书”中,最爱的还是被视作“与亲人的一场缓缓告别”的止庵的《惜别》。流淌于其中的某种情愫,如同钦慕很久的一株植物,悄然拨动心弦。
不知道与自己的阅读气味相吻合的书隐身于浩浩都市的哪一个角落,只是心有所盼,开始默默地寻找。
一些书陆续地进入到我的视野。其中有一直想读却无缘遇到的《张之洞》、《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记》,及艾丽丝·门罗的《逃离》等。
浸润在这些书籍中,忽然想起白岩松曾说过的一句话:“对于肉体而言,吃饭是天经地义的,对于精神的健康而言,读书就是吃饭,为什么就不是天经地义的呢?”原来,我的饥饿来源于此,我的需求也源自于此。
将自己交付给一本本书,被书淹没,也淹没于书,不亦乐乎。
一次,我来到一位朋友所供职的出版社。刚一走进出版社的大楼里,我就被堆在楼道里的一捆捆尚未拆开的书所吸引住了。见楼道里无人,我小心翼翼地把捆扎这些书的牛皮纸撕开一条缝,看到那一本本排列整齐的书脊上赫然写着一位久仰的画家的名字。
这是一本刚刚出版的画作。虽然,窃书不算偷,但我硬是忍了一下,没有从中抽出一本据为己有。只是,看着那些无声地占据了楼道一角的一捆捆书,一种久违的气息忽地将我萦绕。
一本书,一些时光,一个空间,一段路。也许,以后的日子,将一如既往地纠缠在这一本本没有尽头的书卷中。
栏目责编:李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