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皆人间情味 画尽纯朴童真

2015-11-17李兰所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5年11期
关键词:丰子恺

李兰所

人生短,艺术长。

泰戈尔高度评价:“他的漫画是诗与画的具体结合,也是一种创造。”国外友人分外赞誉:“他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在他之前,没有人画过,之后也没有人画过。”他的画人人能买得起,且人人都能看得懂,他用淡雅常见的线条,寥寥数笔就勾画出高尚的人格和深远的思想,于简单朴素中画出了悲悯和仁爱之情。

巴金形容他:“与世无争,无所不爱的人,有着一颗纯洁无污垢的孩子的心。”

他认为“世间最尊贵的是人”,而“人间最富有灵性的则是孩子”。他认为人生有三层楼: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

他把自己栖息于灵魂的至高点,把自己的一生原原本本地献给了艺术,也把全部的爱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世间万物。

可怜一片无瑕玉,误落风尘花草中。羡他村落无盐女,不宠无惊过一生。

他用纯真敦厚的为人风格,感染着一代学人:如何在为艺术与为人中少一些欺诈与固执,多一些自然与淡泊。就如滔滔流水边的一个辛勤的摆渡人,他以其真诚与纯洁为被生活所迷的失望的旅人撑起一片天空。

“我敬仰我的老师弘一大师,是因为他是一个像人的人。”做一个像人的人,这便是丰子恺一生的追求,他也用生命完成了这一追求。

童真:艺术的不竭源泉

丰子恺有一颗善良、童真的心。他的文章生动坦诚,漫画多以儿童作为题材。

丰子恺共有7个子女。他在漫画里画得最多的是大女儿阿宝。有一回,阿宝拿了一双软软的新鞋子,并脱下自己脚上的那双给凳子穿上了,还得意地叫:“阿宝两只脚,凳子四只脚。”她母亲连忙喊:“别弄脏了袜子!”然后立刻把阿宝抓到藤榻上,动手毁坏她的创作。丰子恺却很赞同女儿的调皮,反倒觉得自己的太太“何等煞风景且野蛮”。

一次,女儿丰一吟带着外甥、外甥女,还有邻居家的芳芳和萍萍一同出去春游。回到日月楼后,孩子们兴奋得叽叽喳喳讲个不停,惹得丰子恺从楼上的工作室下来看热闹,听孩子们七嘴八舌的描述。此时,丰一吟开始教唱《送别》,不料唱到一半被丰子恺制止了,他对女儿说:“小孩子哪懂什么知交半零落啊,我给他们另外写一个!”一时兴起的丰子恺沉思片刻后,张口就哼唱起新版《送别》来:“星期天,天气晴,大家去游春,过了一村又一村,到处好风景。桃花红、杨柳青,菜花似黄金,唱歌声里拍手声,一阵又一阵。”

充满童趣的歌词不必解释,孩子们一听就完全懂了。这首词,后来配上了朗朗上口、优美动听的乐曲,于是丰家老小百唱不厌。

他的画亦别有意趣,构图简洁,画面亲切,抚之可触。他以小孩子的游戏、动作为题材,模特就是自己家的4个娃娃。有一图是《爸爸不在家的时候》:一张大书桌前一个茶壶盖脑袋的娃娃提一管大毛笔,煞有介事地模仿大人。另一幅是《瞻瞻的车——脚踏车》:一个小娃娃将两柄蒲扇并摆,然后跨腿骑空隙处,那一柄蒲扇相当于一个车轮,其中意味令人忍俊。

【素材点拨】

“他没有发现新大陆,他生来就生活在新大陆。”童真是丰子恺人格中的最大特征,也是其最宝贵的财富。在平凡的生活中守望童真,在艺术创作中表现童心,他的朴实自然与纯真善良,给了他源源不断的灵感。丰子恺的童真,正是来自同这些孩子们长期的友好相处,也更是来自他对孩子们的那颗真挚的爱心。

【适用话题】

善良、童真、温暖、阳光心态、艺术源泉

感恩:弄潮的永恒动力

1914年,丰子恺16岁,他考取了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从二年级起,丰子恺师从弘一大师李叔同学画、学音乐。恩师李叔同的出现,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

一天晚上,丰子恺去李叔同的房间送交作业,正要退出时,李叔同叫住了他,大师和悦地说:“你的画进步很快,在我所教的学生当中,从来没有见过这样快速的进步。”听到自己所敬佩的老师对自己的肯定与赞赏,丰子恺心灵受到了极大的鼓舞。回报师恩的最大努力,莫过于一生也像老师那样去做。正是从那晚起,丰子恺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我一定要好好学画,把一生献给艺术”。

1928年,丰子恺为预祝弘一大师50岁生日,与大师合作《护生画集》,丰子恺创作了50幅画。弘一大师60岁时,丰子恺又作画60幅,此时丰子恺在广西避寇,将画寄往福建。这时,弘一大师写信要求丰子恺在他70岁时再作护生画第三集,80岁时作护生画第四集……直至100岁时作护生画第六集。丰子恺想,大师100岁时,自己已经82岁了。人事不可预测,但他愿尽力而为,于是复信说:“世寿所许,定当遵嘱。”

即使后来经历了“文革”动乱,被打倒在“牛棚”里,丰子恺仍不忘作画。被放出来之后回到家凌晨3点钟就起来偷偷地画。儿女们怕他累坏身体,把他的笔和纸都藏了起来。丰子恺就向他们哀求道:“你们这是要我的老命呀,快还给我吧。”儿女们只好作罢。

1973年底,丰子恺终于完成了恩师的重嘱,画完了《护生画集》最后一集的100幅画,这相距他送给恩师第一集《护生画集》时,已过去了45年。两年后,老人与世长辞。

【素材点拨】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懂得感恩的人,是有谦虚之德的人;懂得感恩的人,是有敬畏之心的人;懂得感恩的人,是对生命有深刻理解的人。感恩不仅要存之于心,还要付之于行。对你要感谢的人,一定要把那份心意表达出来,因为那不仅仅是表示感谢,更是一种心灵的交流。丰子恺懂得感恩,才会活得如此精彩。

【适用话题】

感恩、鼓励、动力、信守诺言、一生的约定

谦逊:人格的亘古底线

丰子恺先生的家乡,在石门县玉溪镇(今浙江省桐乡市石门镇)。在当时,“丰”这个姓,稀少得很,在他故乡的石门湾里,也“只此一家”,跑到外边来,更少听见有姓“丰”的人。所以人家问了丰子恺尊姓之后,总说:“难得,难得!”

因了这个缘故,他小时候就不自觉地受了这“丰”姓的暗示,大有自命不凡、鹤立鸡群的飘飘然心理。然而并非单为姓“丰”难得,又因为在石门湾里,姓“丰”的只有他们一家,而中举人的也只有他父亲一人。大家似乎以为姓“丰”必是举人,而举人必是姓“丰”的。丰子恺幼时,父亲的佣人褚老五抱他去看戏,回来途中对他说:“石门湾里没有第二个老爷,只有丰家里是老爷,你大起来也做老爷,丰老爷!”

后来丰子恺游杭州、上海、东京,朋友中也没有同姓者。姓“丰”的果然只有他一人。因了这姓的怪僻,屡屡被人找麻烦。人家问起“尊姓?”他说“敝姓丰”,人家总要讨添,或者误听为“冯”。旅馆里,城门口查夜的警察,甚至疑他假造,说“没有这姓!”

在宁绍轮船里,一个钱庄商人教会了丰子恺一个很简明的说法:他上轮船,钻进房舱里,先有这个肥胖的钱庄商人在内。商人照例问:“尊姓?”丰子恺说:“丰,咸丰皇帝的丰。”大概时代相隔太远,一时教他想不起咸丰皇帝,他茫然不懂。丰子恺用指在掌中空画,又说:“五谷丰登的丰。”大概“五谷丰登”一句成语,钱庄上用不到,他也一向不曾听见过,他又茫然不懂。于是丰子恺摸出铅笔来,在香烟麓上写了一个“丰”字给他看,他恍然大悟似的说:“啊!不错不错,汇丰银行的丰!”

啊,不错不错!汇丰银行的确比咸丰皇帝时髦,比五谷丰登通用!以后别人问丰子恺的时候他就都这样回答了。

【素材点拨】

成熟的谷穗低着头,成熟的苹果红着脸,“虚心的人十有九成,自满的人十有九空”。成功来自谦逊,伟大来自谦逊,千古流芳来自谦逊。其实,谦逊是一种美德,一种修养。能否做到谦逊也是衡量一个人思想品德是否高尚的方法之一。忠于真理的人,虚怀若谷;为人民的事业鞠躬尽瘁的人,永不自满。

【适用话题】

谦逊、修养、美德、生活的启示

善良:仁性的不变本色

受了弘一法师的影响,丰子恺有一副菩萨心肠。丰子恺是笃信佛教的,他是一位虔诚的居士,一生都苦口婆心地劝人们护生戒杀,他也因放生而闹出了一则趣闻。

丰子恺是一位卓有成就的文艺大师。抗日战争之前,丰子恺居住在苏州缘缘堂,有一次,他带着一只鸡从石门湾出发,要到杭州云栖去放生。一般人总会把鸡脚的部位捆缚起来,然后把它倒提在手里。但是,丰子恺对鸡也起了恻隐之心,他撩起自己的长袍,把鸡放在里面,外面再用手兜着。

一路走来,很多乘客看丰子恺的目光都很复杂,不知道他的布长袍里到底藏着一团什么东西,又奇怪又可疑。甚至,在从长安镇转乘火车时,引起了一位便衣侦探的怀疑,悄悄一路追踪,和丰子恺同车到达杭州,刚走出站门就把他捉住了。还好,站外早已经有人迎候丰子恺,急忙上前说明原委,侦探这才发现跟错了人。丰子恺捧着要放生的母鸡,引得在场众人大笑不已。

鲁迅先生的日本朋友内山完造,在中国经营书店多年,一次,丰子恺去这家书店购书,看中了一套《夏目漱石全集》,遗憾的是它并不完整,而是欠缺了三本,内山完造说明情况后,按照折扣价,收下了二十八万元的书款。

不久,内山完造又找到了全集中缺少的一本,就给丰子恺寄了过去。没想到的是,丰子恺很快就回复了一封挂号信。丰子恺除了告诉他书已收到,还附了这样一封短笺:“您卖给我的《夏目漱石全集》价格实在是太便宜了,所以特意给您寄去十万元的邮政汇票,请您收下。”当时,内山完造在中国销售图书已经三十年,很多中国人都是他的客人,也是他的朋友,但遇到丰子恺这样的人,还是第一次。

【素材点拨】

善良是一种风度,是一种修养,也是一种海洋一般博大的胸怀。丰子恺的行为举止,绝不是文人的酸腐,而是高人之大气。或许,正是因为这种难得的真诚与善良,让他在文学和漫画之外赢得了人们的另一种尊重,最终无愧于大师的称号。拥有善良,珍爱善良,撒播善良,多些爱心,那么,你将会开一树灿烂的红花,既使自己美丽,也使别人温暖。

【适用话题】

善良、真诚、修养、尊重生命

乐观:处世的永葆秘诀

丰子恺的漫画和文字,都散露着对人生中幽默、诙谐、亲和、有趣的执着。他的乐观,不是今天年轻人那种喧哗着的热闹,而是很平静的,很灵秀的,正如其作品“满船空载月明归”,哪怕是空空如也,也是很平和的心态。

小时候,由于兄弟姐妹多,家里买来了好吃的食物,难免会发生争抢现象。时至今日,丰子恺的左额上仍保留着一道眉毛一般长短的伤疤,那就是儿时和五哥哥抢吃米粉菩萨,跌破脑袋后留下的恶果。别人都说是破相,是缺陷,可他却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梦痕。还说:“这是我的儿时欢乐的佐证,我的黄金时代的遗迹。”“由这痕迹可以探寻我的儿童时代的美丽的梦。”

十年“文革”时期,刚当上上海中国画院院长的丰子恺,因为在“文代会”上作了一番关于“大剪刀”剪出千篇一律的冬青树的发言,而被错判为上海右派十大重点批斗对象之首。

接下来,日复一日无休止的折磨便开始朝已60多岁的丰子恺蜂拥袭来,“造反派”不仅抄了他的家,还日日批斗他,他们把刚出锅的热浆糊浇到老人的背上,然后再贴上大字报,押着他游街示威。老人自然是受不住这番折腾,痛得走不了路,于是,造反派们便又残忍地拿着皮鞭抽打他,从街头一直抽到街尾。

但丰子恺很坚强,从没流下过一滴泪,后来,批斗时有人看见丰子恺银须飘飘,很是不快,造反派就又拿剪刀“咔嚓”一把剪掉了他蓄养了30多年的胡子,那些胡子是丰子恺为怀念自己已逝多年的老母而特意蓄起来的,亲友们知道胡须是丰子恺的毕生所爱,人生尊严也凝聚于此,今遭毁伤,人何以堪。在大家都以为老人这下肯定承受不了,于是一个个前来安慰时,没想到丰子恺反而满不在乎地说:“没什么要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素材点拨】

乐观者与悲观者之间,其差别是很有趣的:乐观者看到的是油炸圈饼,悲观者看到的是一个窟窿。若种子未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砾中,有生命力的种子决不会悲观和叹气,因为有了阻力才能更好地磨炼自己。乐观其实是一种胸怀,是一种机智,更是一种智慧,是用坚韧不拔的毅力支撑起来的一种风景。一个内心撒满阳光的人,他的人生旅途一定会布满鲜花。

【适用话题】

乐观、历练、峰回路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理解:育人的持久桥梁

丰子恺主张“科学是真的、知的,道德是善的、意的,艺术是美的、情的”,认为艺术教育应是“美的教育”,是“情的教育”,是“人生的很重大,又很广泛的一种教育,不是局部的小知识小技能的教授”。它重在授人以道,而并非授人以技。因此,包含着人生温暖情味的都可以是艺术教育的内容,它涉及日常生活的一茶一饭、一草一木、一举一动。

在春晖中学时,丰子恺便十分注重课外艺术活动的开展,以使学生们在艺术中得到陶冶,培养其高尚的情操。每逢佳节,在月白风清之夜,丰子恺便带领学生在草坪上举行“月光晚会”。有时在学生的要求下,他还用钢琴演奏贝多芬的《月光曲》。柳叶微飘,乐声悠扬,令大家在艺术的雅致中浸染与沉醉。

丰子恺并没有用生涩的语言讲述绘画的理念和精神,而是用趣味横生的故事,进行寓教于乐的教学,以此涵养趣味,消弭了学生与教师间的心理距离,也打破了学生们认为艺术是高居象牙塔顶、遥不可及的事物的偏见。

有一次,丰子恺教学生写生,当大家在杨柳树下坐定后,丰子恺便指着自己那宽宽的前额,瘦瘦的下巴,示范着在画纸上画一个倒置的三角形,然后再添上几笔,于是,柳树下一个丰子恺微笑的头像出现了。他对学生说:“你们看,这是因为你们平时用功,画得好,所以丰子恺笑了。”说完再加上几笔,又说:“这是因为你们平时不用功,画得不好,丰子恺哭了……”同学们听完他这番形象生动的举例,都开心地笑起来。

丰子恺有一幅《剪冬青联想》的漫画,画中有人要用一把大剪子,把参差不齐的学生如剪冬青般“修剪”成整齐划一的模样。这是在讽刺当时的教育方法:千篇一律,千人一面,机械式的教学和管理,结果塑造出来的全是毫无个性的学生。

【素材点拨】

理解是一种高贵的语言,是心灵静默的一种升华。理解就是,站在同一个高度平视对方。古语云:“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放下自身的权威,保持纯洁、趣味的童心,才能和学生建立如朋友般互尊互敬的关系,也才能摒弃掉束缚个性的专制教育制度,按照学生心灵的发展去指导他们,尊重他们的个性和自由,培养出有趣味、有活力、有特色的学生来。

【适用话题】

理解、尊重、和谐、换位思考

纠错:大家的无限胸襟

一个画家,可以画出美丽的图画来,但对别的门类不一定样样精通。大画家丰子恺也有类似经历。

1935年的新年,他画了一幅彩色立幅,随《中学生》杂志赠送。画的是一叶小舟,上有三个扳桨的人,面对着朝阳,背对着看画人。画的主题表示向光明的彼岸进发。有朋友向他指出:“你画错了!这三人都在倒扳桨,这船不能达到光明的彼岸,却在那里向后退了。”

丰子恺听了这话,虽恍然若悟,但感到有点犯难。要他把扳桨的人画成背对着太阳,似乎表现不出向光明的彼岸进发的意义。第二天他起一个早,特地到湖边雇一只船实验了一下,打算向着太阳推桨。但非常吃力,还被船夫笑了。于是丰子恺服帖了。

可是,他很难重画这幅画,只得自我解嘲地说:“我悟到了向朝墩划船的两条哲理:你倘要省力,要速成,要舒服,要不被人笑,须得背光明。你倘要向光明,只得吃力一点,迟进一点,用一点劲,再被人笑几声。”虽然这么说,丰子恺还是认识了错误。

还有一次是在初解放时。丰子恺在田边写生,随手画了一个坌地的人。他前面是坌松了的土,后面却是一片平平的未坌过的地。有位过路的老农见到了丰子恺画的画,就向他指出:“画错了!坌地应该向前坌,而不是向后退。如果向后退,坌出来的泥块把自己脚下的地面盖住,怎能再继续坌呢!”

丰子恺听了后再看看坌地的农夫,不禁恍然大悟,并诚恳地向对方深深鞠了一躬,以表指出自己错误的谢意。大画家虚怀若谷的经历,在当时传为美谈。

【素材点拨】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列宁曾说过:“聪明的人并不是不犯错误,只是他们不犯重大错误,同时能迅速纠正错误。”一个人难免会犯错,关键在于犯错之后能够严肃地对待错误,改正错误。一次错误就是一次教训,改过自新,才能不断成熟起来。承认错误并不是自卑,也不是自弃,而是一种诚实的态度,一种锐意的智慧。

【适用话题】

成熟、诚实、胸襟、境界

[作者单位:河北省衡水市武邑县武邑中学高三语文组]

猜你喜欢

丰子恺
爆炒米花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漫画里的童年
丰子恺的“人”和“文”
有 “画 ” 说丰子恺爷爷
漫画欣赏
丰子恺:“吸猫”会上瘾
丰子恺漫画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