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放课程热点问题研究——基于词频分析和共词聚类技术

2015-11-17那一沙张凯晴

关键词:共词词频精品课程

那一沙,张凯晴,夏 军

(天津大学 教育学院,天津300072)

开放课程(Open Course)是指在遵守知识共享许可协议(创作共用Creative Commons)的前提下,通过网络向社会免费开放的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总和的数字化教育资源。其中至少包括课程大纲、课程日历、讲授笔记或类似内容等一套完整的课堂教学中使用的课程资源,也可扩展提供作业习题、视频、考试试卷、学习指南、范例或学习工具、参考资料等其他类型的资源〔1〕。在网络技术的推动下,人们对教育提出了“共享课件、课程”的口号。2001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发起了一个名为开放课程计划的项目(Open Course Ware,OCW),成为开放教育资源的象征性标志〔2〕。2003年,中国正式启动国家精品课程评审项目,成为中国开放教育建设的历史新起点〔2〕。越来越多的专家和学者开始关注开放课程,本文以词频分析和共词聚类为技术支撑,深入分析开放课程的研究热点,并对开放课程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一、研究方法和路线

(一)研究方法

词频分析法是利用能够揭示或者表达文献核心内容的关键字或者主题词在某一研究领域文献中出现的频次高低来确定该领域研究热点和发展动向的文献计量学方法〔3〕。因为一篇文章的关键字是其研究内容的高度浓缩,因此,某一关键字在其所在领域反复出现,则可以反映这一领域的研究热点〔4〕。

共词分析法是利用文献集中词汇或名词短语共同出现的情况,来确定该文献集中代表学科中各主题之间的关系,一般认为词汇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越多,则代表这两个主题的关系越紧密〔5〕。聚类就是将关系紧密的主题聚集在一起形成类团,表达某一领域分支的组成〔5〕。因此,共词聚类分析法是将距离较近的主题词聚集起来,形成概念相对独立的类团,使类团内属性相似性最大,类团间属性相似性最小〔6〕。

(二)研究技术路线

笔者利用词频分析法和共词聚类法统计分析开放课程的相关文献,总结开放课程的研究热点、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的研究技术路线如图1所示。

图1 研究技术路线

二、词频分析

(一)样本选择

本人以2000~2013年期间CNKI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为数据来源,以主题为“开放课程”以及同类词“网络公开课”、“视频公开课”为检索对象,共检索到964篇文章,人工剔除重复文章后得到919篇文章作为样本,选择每页显示50条检索记录,得到19页样本,将每页样本以EndNote形式保存成文本文件,共得到19个文本文件。

(二)词频分析

将19个文本文件导入到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 SATI(StatisticalAnalysisToolkitfor Information)中提取关键词,通过计算词频统计出所有样本文献关键词中的前64位高频词汇,如表1所示。

表1 检索全文文献所获得的词汇及频次

续表1 检索全文文献所获得的词汇及频次

再次利用导入的样本信息,选择提取样本的“来源”,通过词频统计获得样本信息中前34位“关键词”,如表2所示。

表2 高频词汇的样本来源及频次

续表2 高频词汇的样本来源及频次

(三)知识图谱

利用文献题录信息统计分析工具SATI生成共现矩阵(100*100),并导入到社会网络分析工具UCINET中形成专门格式的文件,再导入软件NetDraw中生成共现矩阵知识图谱,如图2所示。

图2 共现矩阵知识图谱

三、共词聚类分析

(一)共词聚类分析

利用共词聚类技术对开放课程的研究领域进行归类分析,得到研究领域之间的相关性,从而发现开放课程研究的发展趋势。笔者利用SPSS对样本文献中的高频共词矩阵进行聚类分析,因受篇幅限制,选择前30位的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使用“组间连接”的聚类方法,以“平方Euclidean距离”为区间,无标准化转化,得到的结果如图3所示。

图3 共词聚类(使用平均连接)树状图

(二)多维尺度分析

使用SPSS对样本文献中的前30位高频关键词进行多维尺度分析,多维尺度法可将多维空间的研究对象降维到二维空间内,从而方便对研究对象进行定位、分析和归类,同时又保留了对象间的原始关系。区间采用“平方Euclidean距离”,对前30位高频关键词进行分析后得出多维尺度图谱,如图4所示。

图4 多维尺度图谱

四、结果分析

通过对样本文献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目前国内开放课程研究的关键字主要集中在开放课程、公开课、精品课程、视频公开课、视频和网络公开课等几个方面。出现的高频期刊主要集中在《中国教育网络》、《中国远程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和《中国教育报》等期刊,可见以上期刊较多的关注开放课程研究的进展。通过聚类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可知我国开放课程的几个主要的研究方向。

(一)对世界名校开放课程的分析与比较研究

研究对象集中于开放课程发展比较好的国外大学,如麻省理工学院(MIT)、哈佛大学等。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是世界范围内最早大规模推出网络开放式课程的高校。2002年麻省理工学院开始实施开放式课程(Open Course Ware简称OCW),计划逐步将所有核心课程内容,如讲座笔记、思考问题、课程大纲和阅读书目等置于网上供人们免费自由读取〔7〕,由此逐步建设与发展其开放课程资源。部分文章多以最早大规模推出网络开放式课程的麻省理工学院为例,分析麻省理工学院开放式课程的使用者、快速发展、影响、兴起的原因等几个方面,并分析了其对我国的借鉴作用〔7〕。这些文章也进一步对开放课程计划的现状、特点、教学内容与课程平台的搭建与课程推广进行了深入分析。

在比较研究中,大部分文章是从网络课程的倡导者、设计、开发、管理、教学实践和评价等方面对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与我国精品课程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我国的精品课程走出既有效率又有质量的课程建设之路提出了多层面的思考〔8〕。另外,还有一些其他角度的比较研究,如岳秋、闫寒冰、任友群的《MIT开放课程与我国精品课程的学习支持对比分析》〔9〕,赵洋、孙祯祥、张家年的《美国开放课程资源与我国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无障碍评估比较》〔10〕等。

(二)建设优质开放教育资源与搭建共享平台

这部分研究主要以理论研究为主,同时也有部分案例分析,多以国外资源共享平台的运作与开放评估机制为例进行研究,对我国开放课程中教育资源质量的优化和共享机制的完善提出了一些建设性的方法和措施。如汪晓东、张立春的《开放课程资源与社交学习的整合——Openstudy的启示》介绍了Openstudy的创建、发展和典型案例,剖析了Openstudy的学习流程和学习平台,同时将它与其他几个开放课程资源项目进行对比分析,指出整合开放课程资源与社交学习是开放课程资源发展的趋势之一。文中主要介绍了Openstudy通过与几所世界著名高校以及与互联网上最流行的Web2.0的社交平台Twitter、Facebook等的合作,使美国高校的开放课程资源优势与Openstudy的同侪教学优势得到整合,发挥了开放教育的最佳成效〔11〕。又如玉淑美的《从认知到联通:开放课程圈的构建》对我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封闭性进行了剖析,提出精品课程的建设需要从注重认知层面的学习转换到注重联通层面的学习,构建开放的学习社区和课程圈,并就如何构建开放的课程圈提出了构建更新与交互机制、注重人力资源的建构〔12〕两点建设性措施。此外,还有马红亮的《开放课程的开放性效果研究:基于 Google Analytics的分析》〔13〕对优质开放教育资源的建设与共享平台的搭建做了相关研究。

(三)借鉴国外开放课程建设经验,完善和优化我国开放课程

部分文章从中国互联网掀起的世界名校开放课热潮这一现象入手,深入剖析了国外公开课程在我国快速发展的原因,提出课程建设应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着力优化课程内容,建立和完善精品课程资源知识产权保护、授权机制,以多元化的推广共享和应用机制让中国的精品课程走向分享和传播,逐步融入到世界开放教育资源的运动之中,并成为世界开放教育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全世界的学习者提供知识的财富〔14〕。还有部分研究以具体学科或某一门具体课程为例,对开放课程的建设进行剖析。例如张朋辉、肖超杰的《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现状及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以〈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为例》〔15〕,周葆华、张群、操璟璟的《〈环境学〉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16〕等。

五、展望

(一)开发以信息技术为支撑的新型混合学习模式

开放课程的兴起使传统的课堂教学受到了巨大的冲击,随着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教育已经呈现出了开放性、共享性、个性化等趋势。我们在对国外成功的开放课程进行深度剖析和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利用当前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手段,利用开放课程资源,秉承“开放、共享”的理念,以我国当前传统课堂教学实践为基础,开发新型学习模式,以完善传统课堂教学,并创造性地利用开放课程资源达到更优的教学与学习效果,如校际协作学习模式。李彦敏、周跃良在《基于开放课程构建校际协作学习新模式——以国家精品课程现代远程教育(MDE)为例》中提到的校际协作学习模式就是一次崭新的尝试,不仅为学生创建了真正的远程教育环境,使学生能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深刻地体会现代远程教育的基本理论,掌握实施远程教育的基本技能,同时构建了网络协作学习新模式,为国家精品课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范例,使精品课程资源由静态资源变成动态资源,由封闭走向开放,彰显了国家精品课程开放共享公益的建设理念〔17〕。又如翻转课堂(也称颠倒课堂)模式,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在翻转课堂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18〕。在开放课程和开放教育的背景下,还有类似混合式教学等新型的教学和学习模式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和开发。

(二)多角度深化对开放课程传播效果的研究

1.细化分析受众特征

受众即开放课程的传播对象。由于开放课程共享化、全球化的特点,开放课程的受众不仅仅局限于高校学生群体。随着我国开放课程建设的不断深入,课程资源推广范围的不断扩大,开放课程的受众群体也逐渐呈现出了复杂化、层次化等特征。从在校学生群体到社会各个阶层,不同的受众对开放课程的认识程度、需求特点与利用方式均有所不同。因此,详细分析开放课程的受众群体特征、受教育水平、学习需求等,有助于教师在开放课程传播前获得前馈,对教师制定课程内容、选择传播途径、手段以及提升传播效果具有关键的指导作用。

2.转变教师的授课模式与课程传送模式

对于学习者而言,有效的授课与课程传送模式对提升传播效果具有重要作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兴起的大规模开放网络课程(MOOCs)虽然极具发展前景,但是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传统讲授式课程模式的“搬家”〔19〕。课程的传送模式仍在很大程度上基于传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包含西蒙思和唐斯所提出的开放与连通这两个概念〔19〕。因此,在信息化技术的有力支持与多元化受众背景下,探索出满足目标学习者学习特征、能有效提高学习者兴趣、提升学习效果的授课模式显得尤为必要。授课模式的探究不仅应包含学习方式的创新,如引入游戏和游戏化理念;还应从教师角度入手,分析教师的讲课风格、讲课节奏、非语言表达等方面,完善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果。

3.提升师生媒介素养

所有的学习者,不仅包括使用主流网络设备和具有较高计算机技能的身心正常人群,也包括残障人士、信息技能较低的人群和没有使用主流网络设备的人群〔10〕,不同的学习者对开放课程资源的获取能力存在很大的差别,因此开放课程资源获取的无障碍性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成为影响开放课程传播效果的重要指标。提升课程资源获得无障碍性指标的方式不仅包括信息技术手段,也包括传播者和学习者的媒介素养水平的提升。教师在课程传播过程中发挥的是传播者的作用,这种作用不仅体现在教师在开放课程制作过程中扮演传授者的角色,还体现在教师要将开放课程资源合理有效地运用到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提高自己认识媒介、使用媒介与辨别分析媒介信息的素养,充当“把关人”的角色,将最有效的信息传递给学生。对学习者而言,更有必要培养自己熟练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资源的能力,提升自己对媒介的认识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尤其是那些不经常接触网络、获取信息技能较低的学习者,更应该提升自我的媒介素养,以便更好的完成相关开放课程的学习。

(三)建立和完善开放课程的多元化推广、共享与应用机制

国家精品课程的推广应用模式有三种,分别是行政推广模式、共建共享模式和自发推广模式〔22〕。我国开放课程的推广需要借助政府力量、院校力量以及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力量。政府部门的财力与政策支持是开放课程推广的基础,针对多元化的受众群体,推广模式也必将呈现多元化的趋势,我们应着力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有效推广模式;中观层面上说,院校间可以形成与完善共建共享推广模式,而微观层面上,每个学校内部,相似学科之间也同样可以形成系统完善的推广、共享与应用机制,充分利用各种先进信息技术手段,如建立学习社区、微信平台、手机APP等,实现校园内部与校园之间的充分推广与共享;对许多社会学习者而言,如何充分发挥社会群体与个人的推广力量,形成地区化、领域化、专业化与职业化的推广、共享与应用机制,则是我们应深入思考的问题。

〔1〕贾义敏.国际高等教育开放课程的现状、问题与趋势〔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8,(1):31-34.

〔2〕沈丽燕,赵爱军,董 榕.从精品课程到精品视频公开课的发展看中国开放教育新阶段〔J〕.现代教育技术,2012,(11):62-67.

〔3〕马费成,张 勤.国内外知识管理研究热点——基于词频的统计分析〔J〕.情报学报,2006,(2):163-171.

〔4〕李 军.基于词频分析法的国内教育技术学研究热点的研究〔J〕.现代情报,2010,(8):131-134.

〔5〕钟金伟,李 佳,杨兴菊.共词分析法研究(三)——共词聚类分析法的原理和特点〔J〕.情报杂志,2008,(7):118-120.

〔6〕Janssens F,Leta J,Glanze Wet a.I Towards Mapping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J〕.Information ProcessingManagement,2006,(6):1614-1642.

〔7〕秦惠民,鞠光宇.基于网络的大学开放式课程现象研究——以麻省理工学院为例〔J〕.中国高教研究,2009,(11):81-84.

〔8〕罗双兰,李文华.国家精品课程与麻省理工学院开放课程的比较与思考〔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06,(2):41-49.

〔9〕岳 秋,闫寒冰,任友群.MIT开放课程与我国精品课程的学习支持对比分析〔J〕.远程教育杂志,2013,(1):60-66.

〔10〕赵 洋,孙祯祥,张家年.美国开放课程资源与我国国家精品课程网上资源无障碍评估比较〔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9,(3):62-65.

〔11〕汪晓东,张立春.开放课程资源与社交学习的整合——Openstudy的启示〔J〕.现代教育技术,2011,(7):10-14.

〔12〕玉淑美.从认知到联通:开放课程圈的构建〔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7):82-83.

〔13〕马红亮.开放课程的开放性效果研究:基于 Google Analytics的分析〔J〕.现代远距离教育,2012,(4):70-74.

〔14〕冯 瑞.世界名校开放课热潮对中国精品课程建设的启示〔J〕.中国电化教育,2012,(2):17-21.

〔15〕张朋辉,肖超杰.国家精品课程的建设现状及对“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启示——以《现代教育技术》精品课程建设为例〔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2,(4):76-78.

〔16〕周葆华,张 群,操璟璟.《环境学》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认识与实践〔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2012,(4):120-122.

〔17〕李彦敏,周跃良.基于开放课程构建校际协作学习新模式——以国家精品课程“现代远程教育(MDE)”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12,(4):47-51.

〔18〕张金磊,王 颖,张宝辉.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J〕.远程教育杂志,2012,(4):46-51.

〔19〕Johnson L,Adams Becker S,Cummins M,Estrada V,Freeman A,Ludgate H,张铁道,殷丙山,殷 雷,白晓晶.国际教育信息化2013地平线报告(高等教育版)〔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3,(2):7-29.

猜你喜欢

共词词频精品课程
基于突变检测与共词分析的深阅读新兴趋势分析
党校精品课程建设研究
——以南宁市委党校精品课程建设为例
基于Matlab的共词矩阵构造
高校精品课程教学录像制作技术的研究
25年来中国修辞研究的关键词词频统计*——基于国家社科与教育部社科课题立项数据
高职院校网络精品课程的建设与管理探索
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交媒体传播的类型分析——基于共词聚类的研究
基于共词知识图谱技术的国内VLC可视化研究
词频,一部隐秘的历史
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认识与思考